有機體哲學:哲學生物學進路到存有論(自由與必然性)

更新於 2020/02/2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Eine unphilosophische Biologie ist eine rein physische Biologie.
非哲學的生物學,只是一個純粹物理的生物學:意即在生物學工作範圍中,為了其方法的純正,必須忽略掉感覺、希望、害怕、和貪心、餓、渴等的感覺、以及好奇等等。這些都必須忽略,那麼問題就會不斷地出現:這些可能發生的在生命存有者中的內在狀態意味著什麼?細胞屬於這些內在狀態嗎?
而哲學的生物學工作是:在這工作範圍內使人為部分退下,並且避免有機體的行為在我們眼前遺漏,這不只是在功能意義上理解的整體,也是肉身--靈魂意義上的整體。也就是說,對於有機體的客體性而言,有機體的內在面向和主體性在生物層面的理解上是不能被轉讓的。客觀性是自然科學家、生物化學家、細胞化學家和解剖學家、物理學家或神經科學家得以研究的範圍,比如研究神經的功能,而不是研究人和動物是如何有情緒的等。
哲學生物學也就是談其意識在有機存有者的意義上帶來的持續應用,也就是心靈和物理的層面持續的相應。而這種有機體哲學或哲學生物學,就在一般本體論上擴展了有機體的存有學--自由與必然性
自由與必然性指什麼?至少有一個最基本的現象:新陳代謝,是可以用來區分有生命者和無生命者。而且活生生的有機體必須不斷新陳代謝以便繼續在這個世界存在(死亡)。換言之,死亡是它的必然性,但它有能力新陳代謝,對抗必然性,這種能力就是自由的展現。
有機體的必然性和自由就出現在:它可以(有這個能力)新陳代謝,對抗死亡。它不是通過每個物質性的現在而存在,而是通過不斷地新陳代謝,才存在於世界。所以有機體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對象,它是通過不斷交換的連續性的過程,讓有機體的主體存在,而不是主體去抓取、分析所有現象而存在。因此說這是客觀而不是主體性出發的哲學。
但為何把自由加到有機體中討論?
因為Jonas對胡賽爾和海德格的意識現象分析所得出的結果不滿意。胡賽爾對意識的分析到最後指出意向性,海德格雖還在德國傳統意識哲學範圍內,但他的說法和笛卡兒說我思我在的意思(cogito, ergo sum)其實是一樣的。但這些不能回答:人需要什麼而活?即究竟是為了什麼而保持活著?(Was braucht der Mensch zum Leben, nämlich um überhaupt am Leben zu bleiben?)我們可以分析上千萬個意識,得到意識內容,但要通過多少個意識分析才能得出人存在?
Jonas認為,我們是肉身的,這肉身是和世界交織在一起的,是世界的一部分,是依賴世界。同時這個肉身運輸著我們的精神、意識、存在的意願因而實現世界。不然我們只能只能看著我們精神中心。事實上,我們是不斷和這個世界交換而存在,只有Aristotle理解到這種元素的觀點,到了Hegel,才偶爾說,人對對象的佔有和同一就是通過吃,我吃了肉以使得我能佔有它。
在有機體哲學中談的就是自由和必然性的關係,兩者缺一不可:一是反意識的、反觀念論的,另一是唯物的討論。
《Hans Jonas: Erkenntnis und Verantwortung》
s.100-105
    avatar-img
    2會員
    20內容數
    這是我的個人研究,我會把所有關於Hans Jonas這位德國哲學家的閱讀心得與理解,都放到這個地方來,直到我完成我的論文。:) 歡迎有興趣的人提問、建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讀書筆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首先能肯定的是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事物:有生命的和沒生命的存在物;而無論生命層級多低的生物,它也有其精神性的表現,反之亦然,再怎麼高等如人類的生命,也有其物質層面的限制。
    首先能肯定的是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事物:有生命的和沒生命的存在物;而無論生命層級多低的生物,它也有其精神性的表現,反之亦然,再怎麼高等如人類的生命,也有其物質層面的限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也都是"人本"的問題; 上天給了我們神志、思想、情感於種種知覺......在不同外在環境的相互反應時, 上天大德,又給了人有自己的絕對"自由意識", 如此形成了"眾生百態"的所謂"娑婆世界"! 在自然規律下,人本就是在"生、老、病、死"不變原則下,又在"上天大德-絕對自由意識"的個人智慧功力深淺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從自然而然的活著,發現自己正在給予時,就會體會到自由的來源是生命,而這種活著即榮耀的存在,就會被定義為愛,而自己只是活著,用光芒回饋給造物主。 於是若在自由的來源是生命下,再定義自由,就會找到自由的來源是自然而然的給予。 而愛是環境對此現象的描述,榮耀是本身存在時的樣貌。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意識和物質之間的關係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物質是一切的基礎,意識只是物質世界中的一種現象。這種觀點被稱為物質主義或實證主義。根據這一觀點,我們的思維、感受和意志都是由大腦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決定的。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相信意識是超越物質的存在。他們認為,物質世界可能只是一
      我們去設想那些我們無法辦到的事情,然後去不合時宜地渴望它。就像飛翔一樣,我們就不是那種有翅膀的生物、我們沒有能符合條件的骨骼與肌肉,更不用說羽毛。年老的時候,我們不過就是成為了不適合奔跑的那種生物罷了,沒有什麼阻礙本身就存在,我們的身體能做到一切我們的身體能做到的事情。
    Thumbnail
    所謂的「自由/自主意志」,重點並不在於自不自由,而是我們與生命當下的狀態是否衝突。自由意志是否存在並不重要,重點在於我們對生命的可能性、寬廣度有多少。除了生存焦慮之外,容許自主意志多少存在與發揮的空間,這才是更加切身的議題。
    Thumbnail
    在還未意識到自由意志之前,就我們的直覺而言,我們相信人有選擇的自由,相信人們應該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但是當科學不斷發現人類在行動之前、在意識之前,似乎早已決定了意識的走向,我們如何再相信我們的直覺呢?這是否表示人們並沒有選擇的自由呢?(包括我打的這篇文章都是決定好的?)本書試圖搶救與科學衝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生命飄渺如塵埃,卻也磅礡如山川。生之前未知,死後亦未知。生命的意義在於活著的時候。以什麼活著?怎麼活著的?唯有在靠近並試圖接近生命本身想帶給我的時候,我才感到生命的鮮活;感到一切非理所當然;感到生命的饋贈。明白生之流轉,死之流轉,活著的時候流轉的,生非起點;死非終點,一切都是過程
    Thumbnail
    是的,即使我們死後,變化仍然存在。 從物質層面來看,我們的身體會在死亡後分解,成為其他生物的養分。這就意味著,即使我們不再存在,我們的物質仍然會繼續在宇宙中循環,並以新的形式存在下去。 從精神層面來看,我們的思想和情感也會在死亡後繼續存在。
    Thumbnail
    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從最基本的意義上來說,生命的目的是存在──而不是不存在。 在你的三維現實係統中,你正在學習精神能量(也稱為思想能量或心靈能量)以及如何使用它。 關於精神能量及其用途的知識是透過不斷地將你的思想和情感轉化為物理形式(你的物理現實),然後感知和處理所形成的物質和事件來學習的。透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也都是"人本"的問題; 上天給了我們神志、思想、情感於種種知覺......在不同外在環境的相互反應時, 上天大德,又給了人有自己的絕對"自由意識", 如此形成了"眾生百態"的所謂"娑婆世界"! 在自然規律下,人本就是在"生、老、病、死"不變原則下,又在"上天大德-絕對自由意識"的個人智慧功力深淺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從自然而然的活著,發現自己正在給予時,就會體會到自由的來源是生命,而這種活著即榮耀的存在,就會被定義為愛,而自己只是活著,用光芒回饋給造物主。 於是若在自由的來源是生命下,再定義自由,就會找到自由的來源是自然而然的給予。 而愛是環境對此現象的描述,榮耀是本身存在時的樣貌。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意識和物質之間的關係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物質是一切的基礎,意識只是物質世界中的一種現象。這種觀點被稱為物質主義或實證主義。根據這一觀點,我們的思維、感受和意志都是由大腦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決定的。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相信意識是超越物質的存在。他們認為,物質世界可能只是一
      我們去設想那些我們無法辦到的事情,然後去不合時宜地渴望它。就像飛翔一樣,我們就不是那種有翅膀的生物、我們沒有能符合條件的骨骼與肌肉,更不用說羽毛。年老的時候,我們不過就是成為了不適合奔跑的那種生物罷了,沒有什麼阻礙本身就存在,我們的身體能做到一切我們的身體能做到的事情。
    Thumbnail
    所謂的「自由/自主意志」,重點並不在於自不自由,而是我們與生命當下的狀態是否衝突。自由意志是否存在並不重要,重點在於我們對生命的可能性、寬廣度有多少。除了生存焦慮之外,容許自主意志多少存在與發揮的空間,這才是更加切身的議題。
    Thumbnail
    在還未意識到自由意志之前,就我們的直覺而言,我們相信人有選擇的自由,相信人們應該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但是當科學不斷發現人類在行動之前、在意識之前,似乎早已決定了意識的走向,我們如何再相信我們的直覺呢?這是否表示人們並沒有選擇的自由呢?(包括我打的這篇文章都是決定好的?)本書試圖搶救與科學衝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生命飄渺如塵埃,卻也磅礡如山川。生之前未知,死後亦未知。生命的意義在於活著的時候。以什麼活著?怎麼活著的?唯有在靠近並試圖接近生命本身想帶給我的時候,我才感到生命的鮮活;感到一切非理所當然;感到生命的饋贈。明白生之流轉,死之流轉,活著的時候流轉的,生非起點;死非終點,一切都是過程
    Thumbnail
    是的,即使我們死後,變化仍然存在。 從物質層面來看,我們的身體會在死亡後分解,成為其他生物的養分。這就意味著,即使我們不再存在,我們的物質仍然會繼續在宇宙中循環,並以新的形式存在下去。 從精神層面來看,我們的思想和情感也會在死亡後繼續存在。
    Thumbnail
    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從最基本的意義上來說,生命的目的是存在──而不是不存在。 在你的三維現實係統中,你正在學習精神能量(也稱為思想能量或心靈能量)以及如何使用它。 關於精神能量及其用途的知識是透過不斷地將你的思想和情感轉化為物理形式(你的物理現實),然後感知和處理所形成的物質和事件來學習的。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