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聖樂|我tiàm佇主的疼痛

2020/04/2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讀研究所後,時間彷彿不斷重複繞行。每個禮拜唯一能休息的日子就是禮拜天,除了早上去參加主日禮拜的行程,我只有在這天可以不用飽受原文文獻、課堂筆記與作業繳交的擾動,翻開自己想看的書、點進自己想補的番、敲打自己想寫的文,或者是完全地在家放鬆、出外閒晃。
午餐後,我要從教會離開時,鑰匙一轉,伴隨微電腦運行的短暫低鳴聲,機車龍頭的液晶顯示亮起,里程數竟是個在「華人」文化上看做不吉利的數字,但我腦海浮現今天主日禮拜的回應詩,《聖詩》第616首〈我tiàm佇主的疼痛〉(同時也是舊《聖詩》第348首)。
這首〈我tiàm佇主的疼痛〉,原名是In heavenly love abiding,曲調來自芬蘭民謠旋律,作詞者是威爾斯女詩人Anna Laetitia Waring(或Anna Letitia Waring,1823-1910)。Waring出生在一個貴格會家庭,但她十九歲時在英格蘭教會(Church of England)洗禮,成為聖公宗信徒。除了創作許多被後世廣為流傳的讚美詩之外,她最特別的事蹟就是終身投入關懷監獄及更生人的慈善工作。
(更新編按)原本想放一張她的畫像,讓大家看看她長什麼樣子,但截至目前為止,我找不到能完全確定是本人的圖像,只好擱著,先以她所寫的書做為替代。
Hymns and meditations(讚美詩與默想)是Waring的第一本著作,出版於1850年。
(圖片來源:截自https://archive.org/details/tations00wari/page/n6/mode/2up
先來個管風琴加上會眾齊唱的莊嚴版本:
順道一提,我看到影片介紹寫著Metropolitan Tabernacle,就好奇去查關鍵字,才發現Metropolitan Tabernacle是英國倫敦一間歷史超級久遠的浸信會,中文可譯作「都城會幕」(官方簡體中文網頁翻作「伦敦大都市会幕」),這段影片是那間教會的錄音。
如果覺得這個版本太嚴肅,那就來個管弦樂團配搭合唱團吧,由最近同溫層好像很夯的Mormon的官方提供しました。(文法大誤)
不過回到正題,我看到機車的里程,會想到這首聖詩是因為第三節歌詞:
3.
青翠草埔佇頭前,
雖然猶未看見,
本來烏雲遮(jia)天頂,
無久欲變青天(chheng-thiⁿ);
我心希望無限量(hān-liōng),
通行活命路程,
我寶貝佇主手中,
祂欲及我同行(tông-hêng)。
即便處境再怎麼艱難,我想前方必定能看見天光。
Su-Hong | 於台灣,高雄,灣仔內 | 2020.04.26 22:35修訂完稿

參考資料:
Clifton, E. (2016, December 13). Tuesday Hymns:“Father, I Know That All My Life”[Web log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cliftonr.wordpress.com/2016/12/13/tuesday-hymns-father-i-know-that-all-my-life/
Wikipedia. Anna Laetitia Waring. Retrieved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na_Laetitia_Waring
Wikipedia. Metropolitan Tabernacle. Retrieved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tropolitan_Tabernacle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詩(2009)第616首介紹。檢自:http://hymn.pct.org.tw/Hymn.aspx?PID=P2011120500008
45會員
73內容數
自我書寫的練習未曾斷過。微研究。御宅談。摘書摘。聞聖樂。論島嶼。還有,寫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