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本人也在學習探索 僅供參考 如果能為各位帶來些樂趣就好了
內向I和外向E是MBTI分類系統中的第一個字符。MBTI的十六種人格中,有八種是以I開頭,而有另外八種是以E開頭。
基本上就算是對MBTI一無所知的人,也多多少少對內向和外向有些概念。我也是這樣的。不過,說實話,即便這兩個詞語是這麼熟悉,但真的要區分一個人是內向I還是外向E時,卻常常會卡住。
為此,我思考了很多:何謂內向和外向的定義?
一個人喜歡外出就是外向嗎? 但萬一他出門都不跟人說話獨來獨往呢? 一個人害羞到底算不算是內向呢?萬一他其實很渴望跟人聊天就只是社交技巧比較差呢?
開始思考後,我發現原先自以為了解內向和外向,但其實我並不是很清楚定義。所以,上述這個思索的過程不斷地進行,直到現在的我也仍然在設想各種狀況到底歸屬於內向還是外向。
那麼,現在目前我暫時的認知上,內向和外向大概是這樣的:
內向者 精神能量靠獨處或安靜獲得
外向者 精神能量靠交際或刺激(說話)獲得
在這邊,我自己是這麼想的,我們大概有幾種能量:身體能量(體力)、精神能量(心力)、心靈能量(滿足感)----或許有別的什麼靈異能量、其他的超能力能量等等(笑),不過因為我是麻瓜,所以只講這三種能量。
身體能量(體力)就是你的身體可以做事的能量,例如慢跑、游泳、打架,這些都需要消耗身體能量(體力),而通常恢復這些能量的方法就是坐著、睡覺、吃東西、不要動等等。
精神能量(心力)就是你的精神意志可以做事的能量,例如專心幹麼、放心思在什麼事情上、精神上應對什麼事情、意念上的活動、和整個人心智意念散發的氣場能量。
心靈能量(滿足感)就是你的心靈感到愉悅或幸福或有成就等等的狀態能量,例如知道自己的男女朋友很愛自己、知道自己的工作被人肯定、在意的親友們身體健康等等,我想這應該不用多說。然後每個人會感到心靈滿足的事情也有所出入。
這三種能量我猜想應該是可以互相交換,就像三種貨幣可以換匯一樣,然後可能存在匯率問題(笑)。就像是有人吃大餐後,身體能量(體力)會增加,然後就可以順便換匯心靈能量(滿足感)。另外有些人可能不懂得享受吃,所以吃完大餐後就僅僅是身體能量(體力)增加,心靈上非常平靜沒有太大感受,心靈能量(滿足感)不會增長-----也就是說,每個人的三種能量的匯率可能不太一樣。
離題了.......回到主題,基本上這邊我們先把這三個能量獨立來看。我想,內向者和外向者最大的差別可能就來自於「精神能量(心力)」的取得方式。
-------內向者(I)取得精神能量的方式來自於獨處或至少是安靜,而外向者(E)取得精神能量的方式來自於和人相聚或至少是刺激,特別是互相講話的刺激。
所以基本上一個工作非常消耗精神能量(心力)的內向者(I)(例如是寫程式的或者是面對奧客的),下了班後可能會更傾向於安靜地發呆、思考、看電視、寫作、畫畫、整理花草、製作木工、編織、寫書法、悶聲不吭的在跑步機上慢跑、到深山野林中安靜的冥想或散步等等。
而相對的,一個工作非常消耗精神能量(心力)的外向者(E),下了班以後可能會更傾向於找朋友狂歡、在熱鬧的地方逛街、跟朋友們去聚餐、參加很多人的聚會、找一群朋友來家裡閒聊、去卡拉OK店唱歌、跟朋友們去爬山然後一邊聊天、在家裡打電話找人聊天等等。總之就會是各種跟人的互動和交際和人類刺激的活動。
當然要注意的是,以上都是在身體能量(體力)還足夠下進行的。因為,舉例來說,不管是內向者(I)或外向者(E),如果沒有運動基礎就去泳渡日月潭,回家後大概都會是睡死在沙發上(因為來不及洗澡爬上床就睡著了),而不會有什麼能力去畫畫或唱歌的。
然後另外要提的是,不是說內向的人就不會喜歡唱歌,外向的人就不會喜歡畫畫。這邊在說的是,當精神能量(心力)耗竭時,內向者(I)或外向者(E)重新獲取精神能量(心力)的方式,或者是內向者(I)或外向者(E)相對進行起來比較低功率消耗精神能量(心力)的活動。
對於內向者(I)而言,不管他喜不喜歡,跟一群朋友去卡拉OK店唱歌是很消耗精神能量(心力)功率的,而對於外向者(E)而言,這不但消耗功率較少,甚至可能增加精神能量(心力)。相對的,讓一個外向者(E)悶聲獨自待在房間畫畫,對於他說可能精神能量(心力)功率會掉得很快,而對於內向者(I)而言,則可能消耗功率低,然後還可能會增加精神能量(心力)。
以上,大致上就是我目前對於內向(I)和外向(E)的認知。藉由這樣的認知,或許也可以試著判斷自己或他人的內向性或外向性,也可以理解對應人物的MBTI性格的第一個字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