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什麼時候才會停呢?」──走入雨幕,後搖為題《時雨》作品專訪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要到多遠多好的地方,才夠遠夠好?」
他是一艘航行在城市裡的船,拖著擺脫不了的錨,在城裡遊走。
他拋下了很多東西,連自己也拋棄,卻緊握不放那些絆住他腳步的懦弱與過往。
直到那個孩子再次出現在他的眼前,夾帶著雨水,桂花的味道,和飄在空中的音符。
raw-image

  整理這篇文章的時候,距離當時作品專訪又隔了半年,重新翻閱仍是欲罷不能。若是最直接與讀者推薦,一木會選以「後搖」作切入。因為作品中的音樂描述,以及文字對話,閉上眼彷若便有音樂在腦海演奏。

  《時雨》的故事背景坐落甜甜的台南,一如KURUMA溫柔的文字,剛看開頭,便不禁跌入貝斯手鄭雨禾與他的補習班老師林邑凡的故事之中。不僅如此,後搖(台)南團《Ship in town》有趣幽默的演出也令人會心一笑!


距《時雨》正文完成近一年,想問問KURUMA再寫鄭雨禾和林邑帆時的心情,是否和當初有所不同?
  雖說不是完全改變,但的確有差別,寫作當時可以說處於一片黑暗之中,現在回頭看並且回想當時為何會有那樣的情緒時,感覺有點羞恥,那時的自己好中二,老師好難搞XD,就好像回頭看屁孩時期的自己果然很不成熟一樣。現在寫他們的後續時,會知道他們也變堅強了,即使未來必定還有很多難關,但應該可以好好走下去,對他們比以前更有信心。
  以前是抱著「一定要讓他們幸福」寫的,現在則是「知道他們一定可以幸福」。


如果林邑帆知道那一場live house裡面有舊識的學生鄭雨禾,當時的他還會踏進那裡與他重逢嗎?
  這個問題我真的想很久。回到當初邑帆會踏進live house的原因,只是因為他想去聽喜歡的樂團表演而已,至於臺上站的是誰,真的沒仔細研究過團員有誰的他並不關心。所以如果他那天想出門走走聽聽音樂,即使原本就知道團裡有鄭雨禾這個人,他應該還是會去聽,但不會選擇重逢,心境也會不太一樣。
  他會去是因為他想聽表演,而且現場人很多對他來說很「安全」,他可以默默聽完就走,他會推崇著他們的發光發熱,把自己繼續藏起來,也就沒有後來因為騷動而停下腳步、繼而認出雨禾的後續了。


《時雨》每一章標題都是一首後搖,請問可以分享當中幾章故事與歌曲的連結嗎?

  〈淡秋〉這首歌是少數有歌詞的,一開始選擇這首歌是因為他們產生連結與重逢的時刻都是秋天,後來細聽歌詞,雖然不是每句都聽得清楚,但歌詞中希望尋找到不知蹤影的對方,覺得和雨禾的心情很符合,所以放在五年後的第一個章節。

  〈津梅棧橋〉是宜蘭一個公共建設,也是聲子蟲寫作這首歌的緣由,當初知道木棧道背後的小故事時,覺得那種社會上互助合作的感覺和寫出SIT時的心情很相似,所以放在SIT拉住與老師連結的章節。
  〈這樣的我〉是寫作前兩個故事(《時雨》及《暗光》)時共同想表達的心情:即使是充滿缺點還是有人會愛你,希望很多不喜歡自己的人能知道這件事。


圓亮有催婚題,這次換問問SIT眾人!從《暗光》間接得知SIT的成員都有了穩定發展的伴侶,除了我們第一吉他手信大大,請問身為樂迷,我們是否有機會看到小信……
  應該是沒有(大笑)關於小信的終身大事,真的常常讓我在騎車的時候想起來然後陷入思考,後來發現不少讀者覺得就讓他屬於大家好了(偶像的概念?),所以就不勉強一定要去寫出來。不過反正也不會寫,就談一下腦海中閃過的想法好了,像小信這樣的奇男子,應該要給他一個大boss(?),我想像的對方不像男生,但也不全像女生,所以第一個想到的是跨性別,且性別認同游移未定,至於是生理男還是生理女,則完全沒有定案,就讓大家去想像吧。


說到高雄台南肯定會想到美食吃吃吃,請問《時雨》中的紅茶牛奶是老江嗎?以及故事裡還有哪些出現過的食物可以推薦給讀者?
  就是老江喔,陪伴他們的成長過程和活動區域,可能老江比樺達還要有代表性。其實食物大多都是隨手寫的沒有特別指涉,而且很多都是超商零食、路邊攤,沒什麼特色。真的存在的食物:小信找老師去吃的阿婆蛋餅,是擔仔麵大學學生常去的「阿公阿婆蛋餅」,在小東路一個小巷子裡,很便宜又能吃飽。
  耀西想找老師去吃的一點刈包已經算是知名景點了,也在學校附近。其他還有奶香咖哩,但那間店收起來了,老師最愛的桃木燻雞飯糰口味也沒了(哭哭)。台南只要選在地人會去吃的,每一間都會很好吃的(笑)。


KURUMA的作品都很溫暖貼近生活,《暗光》讓我們看見希望與愛、《時雨》更是帶給讀者勇氣。請問KURUMA在寫作期間,《時雨》(或者說是鄭總與老師/ SIT眾人) 是否對您帶來什麼改變?
  這兩個人都悶悶的,很容易陷入膠著,所以SIT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後來我發現,對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存在,就像你我身邊的朋友一樣有自己的個性脾氣,在自己的人生中打拼,平常可能不會熱絡來往,但需要的時候都在。寫他們的過程好像也被他們陪伴著,而我透過寫這群人的故事,也和以前從沒想過的人們產生連結,得到許多的溫暖和幫助,心緒因而也改變許多。
  另外在搭建角色的過程中,他們的形象越來越鮮明,雖然沒有著墨很多,但人設背景也回歸我在學時接觸的臺灣文化議題、後來觀察到的社會問題(國族身分認同/LGBTI/原民現況/教育與教養),文友的反饋讓我知道在BL裡想寫這些是可行的,只是得更努力。 ◼


《時雨》實體書已於2019年12月由一木工作室出版,電子書版本於讀墨、博客來上架。實體書初版好評完售,將於今年夏季再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木書籍出版的沙龍
28會員
52內容數
2021.05.17 連載作品:裙襬搖搖
2021/01/15
「李子清,如果我說,我需要你呢?」 「你要的東西,我這裡沒有。」他的手撫摸上自己的胸膛,如平靜大海一般的眼睛看著晉晏,「我只有這個身體,你要就拿去。」
Thumbnail
2021/01/15
「李子清,如果我說,我需要你呢?」 「你要的東西,我這裡沒有。」他的手撫摸上自己的胸膛,如平靜大海一般的眼睛看著晉晏,「我只有這個身體,你要就拿去。」
Thumbnail
2020/10/08
從五一七同婚合法化後,一木的出版故事中,主角們都陸續結婚,讀者透過閱讀也收到了很多喜帖。今年秋季出版書籍《絮絮》則帶我們重回二〇一六年底,從作者文字中,跟著角色們經歷「修改民法九七二」、「十一月二十四的公投」再到「七四八施行法」,陪伴主角章立和李子芃在這場支持婚姻平權的運動中談戀愛。
Thumbnail
2020/10/08
從五一七同婚合法化後,一木的出版故事中,主角們都陸續結婚,讀者透過閱讀也收到了很多喜帖。今年秋季出版書籍《絮絮》則帶我們重回二〇一六年底,從作者文字中,跟著角色們經歷「修改民法九七二」、「十一月二十四的公投」再到「七四八施行法」,陪伴主角章立和李子芃在這場支持婚姻平權的運動中談戀愛。
Thumbnail
2020/09/25
「我希望你們也可以接受兵子俊跟我在一起,還有我是同性戀的事情。我沒有做錯,不管是同性戀還是選擇從軍這件事情,我都不覺得自己有錯!我只求一件事!爸!媽!請你們看著我真正的樣子。」
Thumbnail
2020/09/25
「我希望你們也可以接受兵子俊跟我在一起,還有我是同性戀的事情。我沒有做錯,不管是同性戀還是選擇從軍這件事情,我都不覺得自己有錯!我只求一件事!爸!媽!請你們看著我真正的樣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NO.17 歌曲變調了!愛情走味了!我和你之間,又該如何走下去?
Thumbnail
NO.17 歌曲變調了!愛情走味了!我和你之間,又該如何走下去?
Thumbnail
———以下大劇透——— 這本小說與其說是愛情故事,更像是鄭雨禾與林邑帆的成長故事。閱讀一開始想知道鄭雨禾怎麼用開局的一手爛牌,玩這場人生遊戲。作者給他一個很爛的首抽,但後面可說是倒吃甘蔗,寬厚的阿公、善良的補習班老師、一路遇到的友伴,一點一點補齊鄭雨禾滿是裂痕的世界。
Thumbnail
———以下大劇透——— 這本小說與其說是愛情故事,更像是鄭雨禾與林邑帆的成長故事。閱讀一開始想知道鄭雨禾怎麼用開局的一手爛牌,玩這場人生遊戲。作者給他一個很爛的首抽,但後面可說是倒吃甘蔗,寬厚的阿公、善良的補習班老師、一路遇到的友伴,一點一點補齊鄭雨禾滿是裂痕的世界。
Thumbnail
大雨的車陣中,他為我開門,護送至下午茶聚餐。夜裡,他的背影卻透漏事後菸般的疲態和驕縱。究竟,這個曾經的萬人迷藏著什麼秘密?
Thumbnail
大雨的車陣中,他為我開門,護送至下午茶聚餐。夜裡,他的背影卻透漏事後菸般的疲態和驕縱。究竟,這個曾經的萬人迷藏著什麼秘密?
Thumbnail
以讀傳記的眼光閱讀鍾肇政的《望春風》,不免會對篇幅嚴重失衡感到失望。不過,當我讀到鍾老的〈後記〉的最後一句話,卻若有所悟,體會到鍾老的用心良苦。
Thumbnail
以讀傳記的眼光閱讀鍾肇政的《望春風》,不免會對篇幅嚴重失衡感到失望。不過,當我讀到鍾老的〈後記〉的最後一句話,卻若有所悟,體會到鍾老的用心良苦。
Thumbnail
香港詩人廖偉棠在2018 年舉家搬來台灣,因為慕名林口的霧,在新北市安定了下來。很快地一年後,香港開始「反送中」遊行,那時他剛取得台灣身分證,在異鄉客多的林口已像個在地人,但他的心,仍始終掛記著家鄉…… 撰文.攝影=廖偉棠(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40期 | Cover Story:在新北生活,
Thumbnail
香港詩人廖偉棠在2018 年舉家搬來台灣,因為慕名林口的霧,在新北市安定了下來。很快地一年後,香港開始「反送中」遊行,那時他剛取得台灣身分證,在異鄉客多的林口已像個在地人,但他的心,仍始終掛記著家鄉…… 撰文.攝影=廖偉棠(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40期 | Cover Story:在新北生活,
Thumbnail
「要到多遠多好的地方,才夠遠夠好?」 他是一艘航行在城市裡的船,拖著擺脫不了的錨,在城裡遊走。他拋下了很多東西,連自己也拋棄,卻緊握不放那些絆住他腳步的懦弱與過往。直到那個孩子再次出現在他的眼前,夾帶著雨水,桂花的味道,和飄在空中的音符。
Thumbnail
「要到多遠多好的地方,才夠遠夠好?」 他是一艘航行在城市裡的船,拖著擺脫不了的錨,在城裡遊走。他拋下了很多東西,連自己也拋棄,卻緊握不放那些絆住他腳步的懦弱與過往。直到那個孩子再次出現在他的眼前,夾帶著雨水,桂花的味道,和飄在空中的音符。
Thumbnail
最討厭下雨的我,偏偏搬到全台灣最會下雨的地方。劇中的林雨菁自從原本與爸爸和奶奶住的小林村因八八風災滅村後,全家僅存她倖免於難。諷刺的是,她卻搬到了叔叔住的東北角,也成為了她最難適應之處。
Thumbnail
最討厭下雨的我,偏偏搬到全台灣最會下雨的地方。劇中的林雨菁自從原本與爸爸和奶奶住的小林村因八八風災滅村後,全家僅存她倖免於難。諷刺的是,她卻搬到了叔叔住的東北角,也成為了她最難適應之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