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求法,即是外道;反觀自心,即現佛性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這一兩年開始誦外道願以來,真是百感交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今還有一個阿修羅道效忠效勞還沒完成(我知道我唸得很慢)。自從開始誦外道願經文以來,就因為外道干擾和釋放黑氣導致諸事不順,除了業障討報外,不管是健康、工作、感情、家庭、運途、心情、人緣、錢財、身材……等等,都是呈現一個很低潮的情況(族繁不及備載)。
曾經沮喪心痛到想要放棄,天天以淚洗面,也曾經埋怨過菩薩,為何眼睛都快瞎了還要給我考試,為何自己要給自己找麻煩,加入什麼社團?在舒適圈就好了啊!唸業障經文就好了,唸什麼魔性、外道願經文?為什麼我的考驗特別多?種種的挫折、磨難與痛苦,真是讓我一度以為撐不下去了。
這幾天除了工作及誦經外,還看了宣化上人的《六祖法寶壇經淺釋》及《因果濟世集九》,在洗澡時,忽然明白菩薩及阿伯的「用心」:提升心性不是淪於紙上談兵,不是僅僅誦誦經、自我催眠自己修得很好,這樣就能提升心性的;若沒有經過挫折與磨難,心性要如何提升呢?
雖然名目上,是在唸外道願及魔性經文,但實際上釋出的黑氣所造成我們諸多的不順遂與挫折,其實是在訓練我們面對挫折與磨難的應對能力,如何在這種紛亂的情境中,還能保持清靜心、不動心與本來俱足的佛性。這一瞬間,我終於放下之前種種的埋怨,在此我希望可以鼓勵到其他也覺得很痛苦的師兄姐們,我知道你們的感受,痛苦有一天終會過去,傷口有一天總會癒合,曙光有一天定會顯露,心也會被磨得越來越堅強。自己沒有真正苦過、痛過、經歷過,沒辦法感同身受地對別人產生同理心、慈悲心。
昨天看到侄子,放完這個暑假,就要升小四了,之前他不才是個小baby嗎?怎麼已經要升小四了呢?時間真的過得好快。人生苦短,除了工作之外,我會把我的下半輩子,放在誦經修行上。以上分享。謝謝。
分享二
自幼體弱多病,醫生也診斷不出自己的毛病,從有記憶開始就是坐在爸爸的摩托車上到處去看醫生,自幼給人家的感覺就是沒精神、臉色不好、很懦弱,總是人群中最安靜的那個人。有時會聽見另外一個空間的聲音,但是不曉得意思為何?很多認識我的人,都推測我有「帶天命」,認為我有一個可以讓神降駕的身軀,因為自己曾經被冤魂上身過。
我在認識精舍前,總認為有一天自己接到令後,即可開始濟世,因為身邊有朋友是可以讓神明降駕,且有在替人辦事。
一、認識精舍前
道場一
在朋友的介紹下,自己在台北某道場皈依,每個月要繳一些清潔費,要買修法的周邊產品,令我覺得最奇怪的是,裡面有些師姐對人講話態度很傲慢,且灌輸我們絕對的服從。導師有神通,有一次學員問問題時,導師很兇地臭罵學員,當時自己心中即對這個宗教打了問號。自己也曾經因為拒絕回答一些問題,而被師姐罵,所以帶著不好的感受離開了道場。
道場二
接下來,自己又到一間台北的道場皈依,我相信只要皈依這個道場,我感情、和事業都會順利,進入道場後發現師父要求我們把業力交給他,而且最奇怪的是,希望我們要一直找人加入該道場。自己在道場打坐時,空氣不好且人又多,心裡想花這麼多時間從桃園坐火車到台北,一堂課下來不知道師父在講什麼。上課內容空洞無趣,所以,又離開此道場。
道場三
某日自己在桃園某寺廟,遇見一位老人家非常熱心地關懷自己,當時正逢自己感情遇到挫折,在此位老人家的推薦下又加入了某道場,皈依前一晚自己就夢見皈依的聖火和穿著道袍的人,心裡想總算找到可以修行的地方了,加入道場後師姐總是鼓勵我要叫身邊的人到道場吃平安素,那位好心的老者也常緊迫盯人,希望我每次要準時去道場上課,我上課時他也會出現,接下來出動一些師姐遊說我,因為自己本身在私校服務,要我叫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加入該道場,此舉讓我再次離開此地。
二、認識精舍後
兩年多前無意中在網路發現精舍,開始閱讀大量的感應文,自己非常喜歡看一篇篇的感應文,進而也加入布施鰥寡孤獨的行列。精舍一再提醒要先銷發願效忠外道的業力。在銷發願效忠外道業力時,自己經歷暈眩、及兩次一大早反胃及嘔吐,在整個過程中不斷打嗝……等等。我本身是一個敏感體質的人,經常會在睡前看見一些古代房子和許多樹木,甚至看見身邊朋友的靈;或是半夢半醒中預知未來發生的事,例如朋友的名字印在訃聞上面,或者有天晚上夢見自己每天上班時經過的工地,會發生工安事故,第二天工地真的有工人從鷹架掉下來,夢中他一直拉我的腳叫我救他……等等,諸如此類的事。在接觸精舍之前,自己蠻自豪有這種能力,接觸精舍後知道真正的修行是不貪求感應,而是注重心性的提升且多做好事,並且嚴守佛陀教導的八正道。
三、誦經的過程
在唸經的過程中,自己的腦海常浮現從小到大不愉快的經驗,如自己在七0年代唸國中時,因為考試成績不好被老師叫到教室前打手心,老師當眾怒罵自己反應慢又墮落,導師的語言霸凌是自己心裡一輩子的痛,當天回到家後在浴室躲著痛哭。當年自己才十四歲,因為老師語言霸凌想自殺,一幕幕不堪的畫面又清晰的浮在眼前。記得國中老師總時因為自己考試考不好打手心。自己在唸《金剛經》時,經常覺得手心好痛。
唸研究所時,也得不到指導老師的幫忙,當時自己的指導教授剛好懷孕生子自顧不暇,她在看自己的論文計劃書時,一直罵我,我無奈地苦笑,她甚至還更疾言厲色地的罵我厚顏無恥,被罵還只能笑。自己求學時不堪的景象一幕幕浮在眼前,為了求研究所畢業,老師平常並無和自己開會,可是她卻簽了很多開會紀錄的名字,我也不敢說。這些不愉快的過去,不斷反覆出現在腦海。
四、未來期許
二十幾歲時我就是一位私立學校的老師,在考公立學教師時,總是就是無法上榜。接觸精舍後知道為什麼我這輩子不順的原因了,就是業障重及福德資糧不足,我每日非常積極誦經,經常布施。本世因為因緣俱足才能遇到精舍。
在自己有生之年要努力誦經和行善,平日要處理繁瑣的學生事務和替學校招生。今年是少子化的第一年,學生突然大量減少,為了因應少子化的情況,學校也開始裁減經費和減薪,在不少老師的臉上,都可以看出大家面臨工作不穩定的恐慌,面對整個少子化的衝擊,大家都是人心惶惶的。然而,我抱著隨遇而安的心態,隨著課務的減少,自己反而有較多的時間誦經,我相信只要福德資糧足夠,除了教師這份工作,一定可以在大環境不好的現在,比別人有更多優勢。
(分享完畢)
心外求法,即是外道。「要不受到外道的干擾,就要有一顆金剛心」。外道在末法時期是非常猖狂的,之所以稱為末法時期,就是人們大多只重享受與玩樂,自我意識重,物質生活稱道,享福、耗福、造業、受業,許多人們心中早已沒有修行的概念,心靈的提升早已被眾生拋諸腦後。針對「金剛」,宣化上人曾解釋:
「金剛具足三個意思。三個意思是什麼呢?第一個就是堅固;第二個就是光明;第三個是銳利,也可以說鋒利。什麼叫鋒利呢?就像那個刀刃,非常鋒利,非常快,切金斷玉,削鐵如泥,這就是金剛。削鐵如泥,砍到鐵上,就好像砍到那個泥上一樣,一點也不能擋得住它。金剛的體,是堅固的,金剛本體是堅固的,不壞的。它不為一切所壞,它壞一切所不能壞的。壞一切所不能壞的,就是什麼呢?摧伏天魔,制諸外道。」
(引用完畢)
換句話說,金剛心就是光明正大、浩然正氣。許多歷經諸事不順才遇到精舍的師兄師姐,大多過去世曾誤入外道,也因為誤入外道,大多業障深重,當外道黑氣、業障、加上自身魔性同時干擾的時候,實是痛不欲生。
所謂,「心正邪不侵,德足禍不臨」,因為過去世行歪走邪,沒有持著一顆金剛心行事,才容易被外道所提倡的邪法吸引;倘若,心正、行正、坐正,外道是沒有著力點來入侵、干擾我們的;如果,過去我們有堅固的道心、光明的心性、銳利的智慧,就能夠「制諸外道」,明明白白地知道外道的伎倆,知道祂們提倡的是增長貪嗔癡的邪知邪見,進而避而遠之,那麼,又何來需要消除外道願呢?那麼,又何來有諸多業障要銷呢?那麼,又何來病痛纏身,苦不得脫呢?
「『感覺』有時是被魔所趁,被外道所干擾,故要用智慧和經驗去判斷,而不是用感覺」。分享二的有緣人說,「本身是一個敏感體質的人,經常會在睡前看見一些古代房子和許多樹木,甚至看見身邊朋友的靈」,又偶能有預知夢,並且在還沒修行之前頗自豪這個能力,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觀念,因為靈界並非我們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且許多的感應大多是幻化,並非佛菩薩給的感應,因此學道人要特別謹慎,莫貪求這種感應,莫自豪自己所見,若一貪求,若一自滿,就可能被外道靈所入侵、干擾、利用,一樣會被牽引至外道法中,黑氣逐漸累積,障蔽真如,離解脫之道越來越遠,難以出離。因此世尊才在《金剛經》中殷勤付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在《楞嚴經》中的對於感應做了警告,云「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所以,修道者就是要佛來斬佛,魔來斬魔,即使是聖境,也不可貪著,否則即入邪境。
錯誤既然已經造成了,要積極面對,撥亂反正,要修補即是懺悔、誦經、提升心性。「黑氣就是累劫累世的劣根性,心性有提升,黑氣釋出就越多,也會越清淨,這是好事,代表有用心修」。然而,黑氣釋出的時候,會面對種種的不適,相信許多消過外道願的師兄師姐都明白,不論是全身上下搔癢、疼痛、針刺感、晚上睡不著、晚上多夢,思想黑暗,突然冒出邪念,或是臉色暫時變黑,這些都是可能發生的狀況,但只要了解這是黑氣釋出的過程,並且時時觀照內心的變化,時時保持正念,就能漸漸消除,千萬不可停止誦經。如分享一的有緣人說,這過程是很痛又很累,然而「人生還是要自己去歷鍊;若沒有磨過、苦過、哭過、累過、痛過,是修不下心,淨不下來,難生菩提,不求出離」。
反觀自心,即現佛性。《六祖法寶壇經》─〈行由品第一〉有云:「如高貴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故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不要因為自己曾誤入外道而妄自菲薄,針對我們的妄想心、分別心、執著心,佛陀都告訴我們,「此非汝心,乃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我們的佛性與佛菩薩並無差別,只差在於我們的佛性被塵勞所覆蓋住罷了,只要將這些染污心去除,固有佛性、我們的真心自然彰顯;雖然我們可能曾經犯下重大的罪業,但這並不會斷絕我們的佛性,只要有心修,認真改過,必能生大智慧,並且能漸漸地清淨。在這末法時期得遇消除外道願的方法,切莫錯失良機,請馬上按照佛菩薩的教導,勇猛精進吧!在此與大家分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iOS15 UIButton新外觀設定iOS15推出了新的按鈕外觀設定功能,讓設定變得更加直觀。使用不同的圓角設定和圖片位置可以輕鬆創建不同風格的按鈕。另外,新的選取效果變化功能也讓按鈕設計更加靈活。本文將介紹這些新功能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Thumbnail
    avatar
    Michelle Chen
    2024-06-07
    婚禮創意點心:外燴甜點讓婚禮更特別婚禮是人生中極具紀念價值的時刻,對於每對新人而言,都希望能夠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創造出難忘的經歷。在婚宴中,食物一直都是受到極大關注的焦點之一。而如何通過外燴服務,特別是婚禮創意點心,來為這個特別的時刻增添驚喜和美好回憶,正是當今新人們所關心的重要議題。
    Thumbnail
    avatar
    Lenard Sharp
    2023-08-20
    【各行其道】心外無物(三)【各行其道】現代修真類,單元型小說,在同一背景體系中,希望展現出不同人物所行之道的觀點與理解,第一個是「心外無物」的年輕學生,看他在急遽變化的外在環境下,如何尋找自身的存在定位。 目前暫定,每周五晚上1900更新。
    Thumbnail
    avatar
    成缺
    2023-08-18
    【各行其道】心外無物(二)【各行其道】現代修真類,單元型小說,在同一背景體系中,希望展現出不同人物所行之道的觀點與理解,第一個是「心外無物」的年輕學生,看他在急遽變化的外在環境下,如何尋找自身的存在定位。 目前暫定,每周五晚上1900更新。
    Thumbnail
    avatar
    成缺
    2023-08-11
    【各行其道】心外無物(一)【各行其道】現代修真類,單元型小說,在同一背景體系中,希望展現出不同人物所行之道的觀點與理解,第一個是「心外無物」的年輕學生,看他在急遽變化的外在環境下,如何尋找自身的存在定位。 目前暫定,每周五晚上1900更新。
    Thumbnail
    avatar
    成缺
    2023-08-04
    心外另一章人們 堅忍寂寞 到底是 突顯自己的情操高貴 還是 真的對信念執著 忘記 等待是要多久 所謂自我 是真正看見靈魂得到自由 還是無法面對 情慾重責的枷鎖 不再對愛困惑 也無所謂歲月 在身上留下什麼 但 又有幾人 能逃得過 那將在遲暮 燒開的那片火 能不再 四目焦灼
    Thumbnail
    avatar
    MilyShelle
    2022-10-14
    國外科研新藥,或可對抗肥胖症和心臟病保守估計,全球有19億成年人超重,接近6.5億人被歸類為肥胖症。而肥胖症引起的心臟病人數高居不下,亦不容忽視。德克薩斯大學開發了一種創新性抑製劑,潛在對抗肥胖和心臟病。
    Thumbnail
    avatar
    Jason Yau Yau
    2022-03-09
    心外無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 帶孩子上學,媽媽隻身回到家後 看到滿桌滿地一堆沒收的玩具... 有時候...一陣怒氣上來 默默叨唸著「滿地的玩具又沒收了!」 有時候...卻會有會心一笑的幸福感 ~孩子真是可愛~ 光是紙杯擺成這樣也能玩得這樣開心 這些正是我可愛的孩子們… 心愛的物品和玩具呢 結論是
    Thumbnail
    avatar
    高小露學堂
    2021-12-27
    親中?親美?親日? --解讀岸田總理任命新外相等人事背後的思考與進化不到40天內兩度被推舉為日本總理大臣的岸田文雄,從選後強行軍直奔英國、將他身處國際元首聚集的場合自在的一面呈給日本國民、到外相與國際人權首相輔佐官的人事發表佈陣、以及眾議院議長的推舉,都展現出岸田文雄在發信力及政治搏鬥方面驚人的成長,可以說他是進化到3.0的總理大臣也不為過。透過本文的分析跟讀者分享
    Thumbnail
    avatar
    謝文生
    2021-11-16
    「向外心態」的神效「1. 看到別人:這代表你會想要了解與你互動的人的需求、障礙和目標,並把焦點放在這些事情上。2. 調整付出:了解周圍的人想要完成什麼。你努力去做的事對與你互動的人來說是否有益?3. 專注在產生的影響上:向內心態的人的焦點都放在自己做的事情上。向外心態的人則專注在他們對他人造成的影響。向外心態的人會說
    avatar
    王爻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