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問正

2020/08/15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早期中國文字非常複雜,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文字就不統一。後來秦始皇號稱統一了,全國可以「書同文」,而其實同時仍有多種字體。《說文解字》說:「自爾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
這些字體都是正式的,同時存在。
不但如此,還有許多人像倉頡那樣再造著字。如程邈造隸書、杜伯度造章草書、王次仲造八分書之類。以致到了唐朝,韋續只好寫了一本《五十六種書》來記錄它們。
五十六種書體,花樣繽紛,異彩紛呈,真是蔚為大觀。
可是也有許多人為之頭疼。他們認為:文字作為抒情記事之工具,自然是愈簡便愈好,造出那麼多種字體出來,又不好認又不好寫,有何必要?
主政者恰好也是這樣想的。推行教育、選拔官吏、告示政策,文字都愈單一愈好,所以看到字體猥雜便頭疼,巴不得立刻統一。
秦始皇就要統一,後世統一的工作也仍繼續在做著。
東漢靈帝熹平首先從經典文字著手,下令校正,並派蔡邕把《魯詩》《尚書》《周易》《春秋》《公羊傳》《儀禮》《論語》抄刻成四十六塊石碑。立在太學,供天下傳抄。這《熹平石經》是中國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用隸書寫成。大約是取便流通,故不像許慎那樣獨重古文訣篆。
可是,不久之後,三國魏齊王曹芳正始二年的《正始石經》就不然了。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漢隸三種字體寫刻,故又名《三體石經》。有《尚書》《春秋》和部分《左傳》,是第二部石經。
到唐文宗開成二年又刻了一部,稱為《開成石經》。都用楷書,包括《周易》九卷,《尚書》十三卷,《毛詩》二十卷,《周禮》十二卷,《儀禮》十七卷,《禮記》二十卷,《春秋左傳》三十卷,《公羊傳》十一卷,《谷梁傳》十二卷,《孝經》一卷,《論語》十卷,《爾雅》三卷。
《開成石經》的前身,是唐代宗大歷十一年國子司業張參的《五經文字》。
據劉禹錫《國學新修五經壁記》云:「大曆中名儒張參,為國子司業,始詳定《五經》,書於講論堂東、西廂之壁。積六十餘載,祭酒皥博士公肅再新壁書,乃析堅木負墉而比之。其制如版牘而高廣,背施陰關,使眾如一」。
可知《五經文字》初書於太學的屋壁,其後易以木版,後來又改為石刻。經書文字的楷書寫法自有《五經文字》以後才有了一定的準繩。所以這本書對漢字的規範化起了極大的作用。
接著,唐文宗開成二年唐玄度奉敕核定石經字體,根據《五經文字》,補其未備,撰集為《新加九經字樣》一卷,與《五經文字》一同刻於石經之末。
這些石經在統一文字方面的用心和效果,不言可喻。但統一的步調,還不僅止於此。
因為更早之前就有了《干祿字書》。這是顏元孫專為官吏寫章奏、書啟、判狀時辨別字體而作,故取名「干祿」,即「求祿位」之意。書中以平、上、去、入四聲為次,又以二〇六部分韻排列。所收每字均分俗、正、通三體。
此書一岀,影響巨大,凡想仕進的人,誰都要去模拓一份來學習,所以很快就模拓過度而漫過去了。開成四年乃由刺史楊漢公重新摹刻,爾后亦漸磨滅。南宋遂有木刻版流行。現存石刻為宋紹興十二年八月所刻,在四川潼川。可見當時各地都傳習它。
顏真卿書《干祿字書》時巳六十六歲,和他晚年的《顏勤禮碑》《顏氏家廟碑》等作品一樣,「年高筆老,風力遒厚」,是書法史上的劇跡。宋黃伯思《東觀餘論》評云:「持重而不局促,舒和而含勁氣,乃盡魯公筆意也。」
顏真卿為什麼要寫這本書呢?他自幼喪父,由伯父顏元孫撫養長大,而這本書正是顏元孫所作。
據顏元孫說:「元孫伯祖故秘書監,貞觀中刊正經籍,因錄字體數紙,以示讎校楷書,當代共傳,號為《顏氏字樣》。」他這位伯祖是顏師古,貞觀年間就作有《字樣一卷》,影響很大。後來學士杜延業又續修了《群書新定字樣》,影響自然更大。顏元孫《干祿字書》在這個基礎上寫出,其業績真可以顯示顏真卿他們這個家族共同的努力方向。這方向,就是顏師古另一本書的書名:《匡謬正俗》。
《干祿字書》舉了一千六百餘字例,字數本身並不多,可是實際所提供的辨識文字的範圍,不限於此。因它《干祿字書》收字有一原則:「偏旁同者不復廣出」。就是說:如果字的異體發生在偏旁上,那麼只舉一個字以代表所有同偏旁的字。讀者舉一反三,便可推而廣之。
字體分列俗、通、正三體。所謂俗,是指世俗籍帳文案、券契藥方使用的文字。這種文字既是通俗使用,錯了也無大礙,能溝通就好;但若能改正,不就更好嗎?所謂通,是指已長期使用的異體。這本來也以通行,不能算錯,可是用在表奏棧啟、尺牘判狀上,如能改正,亦可免遭詆訶。所謂正,就是可以施諸著述文章、對策碑碣上的了。
如此這般,其能匡謬正俗,是無疑的了。這些書,加上石刻,可看出由唐初到開元期間幾百年的努力。後代稱此為「正字學」或「字樣學」。其內容,就是整理和研究異體字,確定文字的標準形體,促進文字的統一。唐代,就是秦朝書同文之後,正字學有了成效顯著的發展之時代。
其影響,最顯著的有兩點,一是後來幾乎每個朝代都在做同樣的事,視為政府施政要務,一直到現在,臺灣大陸都仍在做,建立「規範字」或「正體」。二是楷書漸漸成為漢字的代表性字體。
過去,正書或真書這個稱呼是不穩定的,有時稱隸書為正書,故明代張紳《書法通釋》云:「古無真書之稱,後人謂之正書、楷書者,蓋即隸書也。」
晉代以前,一般將真書正書與隸書相提並論。此說法用了數百年,一直到唐代。
楷書一詞則始見於羊欣的《采古來能書人名》:「(韋)誕字仲將,京兆人,善楷書!」可見楷書作為獨立書體的專名,也是晉代以後的事,但「楷書」與「真書」各有所指,含義並不相同。在唐代以後,楷書才具有我們所說的楷書的意義。
而楷書和真書、正書等同起來,顯然就跟唐代「正字學」的發展有絕對的關係。自此以後,談到漢字,都想到楷書。字典、韻書、辭典、識字教學,都是楷書。
于右任先生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創製與宣導的「標準草書」,其實就是模仿唐代的正字學做法,想確定草書的寫法,以取得楷書般的成功和地位,可惜還沒成功。
綜觀這一段歷史,各朝代字樣學的發展、正字的政策,乃至于右任先生和顏真卿家族在統一文字、標準化書寫方面的努力,其效果不用多說,十分明顯。 但捨棄、遺忘、忽略了已創造的幾十種書體,則是它的代價。 這也是挺可惜的!
編按:
部分圖片翻攝自網路。
龔鵬程書法展將在2020年8月17日於日本京都文化博物館舉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龔鵬程大講堂
龔鵬程大講堂
龔鵬程,當代著名學者和思想家。 辦有大學、出版社、雜誌社、書院,並規劃城市建設、主題園區等。講學世界各地,現為美國龔鵬程基金會主席。已出版論著150餘種,包括《文學與美學》《儒學新思》《中國文學批評史論》《俠的精神文化史論》等。微信號:龚鹏程大讲堂。微博:weibo.com/u/1101501605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