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材上限爭議後面真正的問題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醫材其實只是個表面的議題
我認為後面真正的問題在訂價權
從健保實施開始之後
醫師就失去了訂價的權利
不管你的技術好壞
不管你看診的過程多仔細
總之就是均一價
甚至因為你所待的醫院層級較低
提供一樣的醫療服務所得到的給付還更低

對上一個世代
經歷過勞保年代的醫師來說
因為看診費還比當初的勞保更高
(勞保診療費110元)
加上因著健保帶來了潮水般的看診人潮
而且當時很多開業醫或地區醫院醫師
都是自己當老闆的模式
所以這樣不同工同酬的問題還不明顯

這20年來醫療專科分工越來越細
醫院規模也越來越M型化
大部分的醫師
不是在大型醫療集團就是在診所受聘
醫師能夠自己作主的空間變小
自己享有醫療服務利潤的比例也持續降低
健保支付的某些項目金額這幾年雖然略有調升
但搭配那個該死的總額制度
其實只是在玩朝三暮四的把戲罷了
那個213元的診療費
20年來更是完全凍結沒有調升

面對健保制度的框架
自費醫材這幾年來算是一道曙光
因為訂價當時還沒有任何限制
加上自費醫材可以給醫師的利潤提成
一定也比較高(沒有點數與核扣的問題)
所以各醫院自然會有價格上的差異
畢竟每家醫院在設備.技術與團隊經驗上
一定都會有所差異的

不過健保署與衛福部
在收到許多民眾抱怨各醫院收費差異太大之後
想要把自費醫材收費也納入管理
才衍生了這段時間醫界大反彈
反彈的不僅是自費醫材這件事情
而是對於健保無止盡的限制醫療產業發展
還有限縮醫師的利潤空間感到憤怒

如果你用心問診半小時
跟三分鐘簡單問診的費用一樣
你為什麼要用心的問診讓自己收入減少?
如果你用最新的設備空間
經驗最豐富的手術與照護團隊來治療
跟設備與人員經驗明顯有落差的服務同價
那為何還要追求卓越與精進的醫療?

健保的系統提供給台灣民眾
全世界獨一無二也最好的醫療照顧
但我真心期盼健保不要再包山包海
並且試圖制定所有的遊戲規則
在這種近乎是共產制度的健保制度中
留一個空間讓市場經濟可以運作
對於台灣醫療產業長期的發展還是利多於弊的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連竟堯的沙龍
70會員
110內容數
分享花蓮的後山生活,這裡有台灣最美的山海景緻,幾乎永遠綠燈的空氣品質,還有許多用心耕耘的小店
連竟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6
小時候我很喜歡看書 家裡有一整套百本的歷史名人傳記! 有貝多芬有達爾文有織田信長 所以我小時候歷史的分數都很好 但很可惜的是我小時候 沒有甚麼介紹台灣名人的書籍 後來因著Freddy.陳定南基金會.鄭南榕基金會 還有 楊斯棓醫師持續推出的閱書心得贈書活動 才知道原來台灣近代歷史中 有這麼多英雄豪
Thumbnail
2024/06/06
小時候我很喜歡看書 家裡有一整套百本的歷史名人傳記! 有貝多芬有達爾文有織田信長 所以我小時候歷史的分數都很好 但很可惜的是我小時候 沒有甚麼介紹台灣名人的書籍 後來因著Freddy.陳定南基金會.鄭南榕基金會 還有 楊斯棓醫師持續推出的閱書心得贈書活動 才知道原來台灣近代歷史中 有這麼多英雄豪
Thumbnail
2024/05/30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2024/05/30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2023/09/19
陳吉仲部長的貢獻 當然遠不只如此 他這些年面對各方勢力與利益的夾擊 面對中國把農業出口當成武器 面對農業專型與老農生計保障的平衡難題 他一步一步地讓台灣農業穩健向前 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甚麼救世主般的劇情 確是非常紮實的在各個層面 提升台灣農業的競爭力 也給予農民更多的保障與更好的收入 政治的鬥爭是一時
Thumbnail
2023/09/19
陳吉仲部長的貢獻 當然遠不只如此 他這些年面對各方勢力與利益的夾擊 面對中國把農業出口當成武器 面對農業專型與老農生計保障的平衡難題 他一步一步地讓台灣農業穩健向前 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甚麼救世主般的劇情 確是非常紮實的在各個層面 提升台灣農業的競爭力 也給予農民更多的保障與更好的收入 政治的鬥爭是一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全民健康保險讓臺灣民眾能以較低費用獲得高品質醫療,然而醫生卻面臨著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臺灣健保標準流程無法適應醫生治療需求,全民健康保險需要考慮如何平衡財務狀況以及醫師的合理待遇,失控的健保體系造成龐大的財政缺口,只能以醫德無上限填補。
Thumbnail
全民健康保險讓臺灣民眾能以較低費用獲得高品質醫療,然而醫生卻面臨著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臺灣健保標準流程無法適應醫生治療需求,全民健康保險需要考慮如何平衡財務狀況以及醫師的合理待遇,失控的健保體系造成龐大的財政缺口,只能以醫德無上限填補。
Thumbnail
小編早上看見臉友轉發昨晚的亞東醫院急診事件,文中提到現行醫護困境🤨 來跟大家聊聊裡頭的經濟問題。 先來說說為什麼政府管制醫療產業? ✅政府為了避免醫療成本佔用太多(總)預算,排擠其他項目與功能,所以會實施價格管制。 醫療產業壓低預算的好處很明顯,但就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壞處是
Thumbnail
小編早上看見臉友轉發昨晚的亞東醫院急診事件,文中提到現行醫護困境🤨 來跟大家聊聊裡頭的經濟問題。 先來說說為什麼政府管制醫療產業? ✅政府為了避免醫療成本佔用太多(總)預算,排擠其他項目與功能,所以會實施價格管制。 醫療產業壓低預算的好處很明顯,但就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壞處是
Thumbnail
本文將探討學生保險中的理賠爭議,包括就醫優惠身分的補助部分是否在保單承保範圍內以及補助的部分是否屬於「非社會保險」給付。透過對應範圍的討論,解析保險理賠的合理性以及問題所在。商業保險與學生保險約定的不同也將被討論。最後,作者分享了對於學生保險條款的個人見解。
Thumbnail
本文將探討學生保險中的理賠爭議,包括就醫優惠身分的補助部分是否在保單承保範圍內以及補助的部分是否屬於「非社會保險」給付。透過對應範圍的討論,解析保險理賠的合理性以及問題所在。商業保險與學生保險約定的不同也將被討論。最後,作者分享了對於學生保險條款的個人見解。
Thumbnail
明明醫療實支實付限額還夠用,保險公司卻說:因為醫院收據費用都開在「醫療費用」項目,所以無法採用手術費限額給付...但我明明是動手術的花費啊,為什麼不能用手術費理賠????
Thumbnail
明明醫療實支實付限額還夠用,保險公司卻說:因為醫院收據費用都開在「醫療費用」項目,所以無法採用手術費限額給付...但我明明是動手術的花費啊,為什麼不能用手術費理賠????
Thumbnail
修法後,最多僅能領回實際醫療支出 2023/12/27實支實付的調整新聞上了保險版面,起因於保險局副局長指出,「實際醫療費用的支出,應該是對應到他當時有效的實支實付醫療險,由這些有效的醫療保單做損失分攤,原則上是不能夠超過實際支出的醫療費用。」白話文講,就是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調整的方向,是保戶
Thumbnail
修法後,最多僅能領回實際醫療支出 2023/12/27實支實付的調整新聞上了保險版面,起因於保險局副局長指出,「實際醫療費用的支出,應該是對應到他當時有效的實支實付醫療險,由這些有效的醫療保單做損失分攤,原則上是不能夠超過實際支出的醫療費用。」白話文講,就是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調整的方向,是保戶
Thumbnail
幾乎所有買保險的人都會規劃醫療險,醫療險不外乎理賠病房、手術、雜費等,保單上額度都寫得很漂亮,但實際理賠真的是這樣嗎? 看懂條款!到底雜費是什麼?   「住院醫療費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雜費,在一般認知中,醫療雜費就是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像是藥物、耗材或是手術特殊材料,但是有些我們認為應該要賠
Thumbnail
幾乎所有買保險的人都會規劃醫療險,醫療險不外乎理賠病房、手術、雜費等,保單上額度都寫得很漂亮,但實際理賠真的是這樣嗎? 看懂條款!到底雜費是什麼?   「住院醫療費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雜費,在一般認知中,醫療雜費就是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像是藥物、耗材或是手術特殊材料,但是有些我們認為應該要賠
Thumbnail
本文針對私人診所、醫療院所醫生的薪資所得(50),所相關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包括高額獎金、兼職薪資等,提出相關的扣費計算方式及繳費義務,透過明確釐清給付所得的性質,以正確方式扣取二代健保,依法完成繳納與申報的程序。
Thumbnail
本文針對私人診所、醫療院所醫生的薪資所得(50),所相關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包括高額獎金、兼職薪資等,提出相關的扣費計算方式及繳費義務,透過明確釐清給付所得的性質,以正確方式扣取二代健保,依法完成繳納與申報的程序。
Thumbnail
我是覺得取消掛號費上限仍然是不合理….
Thumbnail
我是覺得取消掛號費上限仍然是不合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