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慧倫-永不凋謝的《生命之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等待近一萬個日子,出道三十年,蘇慧倫終於在上禮拜六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第一場售票演唱會《生命之花》。對於七八年級生來說,蘇慧倫肯定是熟悉的,雖然稱不上天后,但氣質清新恬淡,號稱當代的玉女掌門人。她不善於勁歌熱舞,也沒炫技海豚音,有的只是溫柔婉轉的嗓音,用一首首纏綿的情歌,徐徐陪伴青澀歲月中那些歡快、傷心、失意。另外,連她都自嘲,她也曾是過去身負摩托車擋泥板重任的偶像歌手之一,每晚回家都勤奮洗臉。


raw-image

開場時,當年的鄰家女孩一襲黑衣登場,美貌身形依舊,彷彿只有聽者老去,她未經歲月沖刷洗禮。開場歌曲選的是929,失戀的自己在海灘與過去告別,接著是眾人耳熟能詳,即便不同世代也能琅琅上口的成名曲《Lemon Tree》(1996)、《鴨子》(1996)、《傻瓜》(1997),堪稱當時的洗腦神曲,但這些並非我喜愛的歌曲,雖輕快順耳,但總覺歌詞無厘頭,有點芭樂歌的味道,我個人偏好她歌聲中的空靈清亮、不濫情,純然療癒效果,唱起《滿足》、《哭過的天空》、《戀戀真言》、《我們都是好人》等抒情歌極度適合,但又如何呢?銷售量決定一切,唱片能賣最重要,叫座遠比叫好更實際,歌手轉型是困難的,而後蘇慧倫《懶人日記》、《戀戀真言》銷售量不如預期,她轉戰戲劇界。

raw-image

其實我很討厭群眾活動,總在熙攘人群中感覺彆扭不自在,特別害怕群眾的鼓譟情緒,當人們簇擁著要炒熱氣氛,起身隨節奏搖擺時,更讓我顯得格格不入,眼神左顧右盼,陪笑掩飾慌張,但《生命之花》不同於過往,與其說這是一場演唱會,倒像是一場時光飛行,在她的歌聲中,我們像回到過去,學生時期忐忑、第一次失戀、音樂課的直笛練習、KTV徹夜不眠的K歌。

至於我最喜歡的一首歌《浪花》,並未收錄在這次演唱會歌單中,早期流行歌的歌詞屬於較樸質、貼近人心,並沒有現今歌詞推砌的華美工整;表達痛苦不用張狂、吶喊,僅是淚水洗鍊後的無奈。

你消瘦了的笑臉 彷佛起伏不定的波浪
沿途有風 吹打車窗 
無人的海灘 彷佛往事 沒有相框
誰會記住 我愛你太狂
一朵朵浪花瞬間綻放 來到腳前就不見
我為你瘋狂 你卻目盲
千萬朵浪花留戀沙灘 來不及欣賞就淚濕時光
你的一切 我過目不忘
陽光在風中流浪 捉拿你想逃走的影子
越近黃昏 我越絕望
貝殼中只剩回響 是誰掏空誰的心房
世界遺憾 全都是一樣
忘了吧 散了吧 不在去想
瘋了嗎 完了嗎 算了吧 碎的波浪 我愛他



燈光驟亮,她微笑看著那些熟悉的,老去的,三十年一路相伴的歌迷,這才是成功,不是新生代一時狂熱躁動,而是真誠、雋永的支持,一如她的歌聲裡的溫暖。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瑪西的沙龍
74會員
185內容數
散文、小說、遊記、閱讀省思、時論
瑪西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5
誰說九份只有小吃,九份美食扛壩子寬哥可是有許多遠近馳名餐廳,其中食不厭可是榮登許多部落客心中的必吃九份餐廳、九份隱藏美食,這次分享食不厭全都是隨性點,樣樣美味,包含一夜干、貓飯、牛肋條、小捲,絕對滿足你的味蕾,點綴甜美你的九份旅遊回憶。
Thumbnail
2024/11/05
誰說九份只有小吃,九份美食扛壩子寬哥可是有許多遠近馳名餐廳,其中食不厭可是榮登許多部落客心中的必吃九份餐廳、九份隱藏美食,這次分享食不厭全都是隨性點,樣樣美味,包含一夜干、貓飯、牛肋條、小捲,絕對滿足你的味蕾,點綴甜美你的九份旅遊回憶。
Thumbnail
2023/07/16
愛是需要練習的嗎?百分之百需要,回想失敗的初戀、爭吵的口不擇言、失控的情緒反應、一廂情願的付出,人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情感經驗裡反省、學習、修復,懂得去愛,再開啟下一段感情。然而,不只愛情,親情也是,我身旁有太多人陷在童年創傷裡,兒童創傷很神奇,他不像愛情,遇見下一個對象後就能釋懷,相反的,他會反
Thumbnail
2023/07/16
愛是需要練習的嗎?百分之百需要,回想失敗的初戀、爭吵的口不擇言、失控的情緒反應、一廂情願的付出,人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情感經驗裡反省、學習、修復,懂得去愛,再開啟下一段感情。然而,不只愛情,親情也是,我身旁有太多人陷在童年創傷裡,兒童創傷很神奇,他不像愛情,遇見下一個對象後就能釋懷,相反的,他會反
Thumbnail
2022/10/08
一聲聲老師,代表的是對學者的景仰尊重,對學術知識的追求,可早在《去你的博士學位:文憑掰掰,我要重新拿回人生主導權》之前,就久聞崇高的學府裡充斥威權教育與奴役制。該是訓練批判性思考和養成獨力思辨能力的高等學府,服從反而變成求學的根本,霸凌研究生、勞役時有所聞,多數研究生因文憑在他人手上,淪為魚肉,敢怒
Thumbnail
2022/10/08
一聲聲老師,代表的是對學者的景仰尊重,對學術知識的追求,可早在《去你的博士學位:文憑掰掰,我要重新拿回人生主導權》之前,就久聞崇高的學府裡充斥威權教育與奴役制。該是訓練批判性思考和養成獨力思辨能力的高等學府,服從反而變成求學的根本,霸凌研究生、勞役時有所聞,多數研究生因文憑在他人手上,淪為魚肉,敢怒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