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男人與女人的友誼

03 男人與女人的友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下次你再來台北時讓我買單請你,我們再找間好餐廳…。」這是他們在疫情期間,短暫相聚時的對話,也是許多年前曾經有過的對話…。曾經的戀人,如今的朋友;俗世以為男女之間不會有真正的友誼,但是他們做到了。

他看著窗外,清晨的陽光鋪灑,當年他們曾經相聚,但最後有了完全不同的方向,他認為「家」是最重要的,實體的家是房子,虛擬的家的情感的依歸,那源自於他從小對家的匱乏,不論是實體或者是虛擬的。

她卻不同,北漂的她看到,台北的一間公寓,她可以在南部的家鄉買下一棟四層樓的透天,學商的她認為家的實體,也就是房子,擱在這個大都市中並不值得;而他們之間的虛擬的家,情感和依戀,也成不了彼此人生中最重要的,至少比不上工作;情感平淡無波,說好聽是穩定,卻也比不上工作圈中,他們彼此遇上的那一群人的情誼和爭鬥,要來得多變或刺激。

於是他們走了不同的路,未曾撕破臉,但自然地也沒有再聯絡。爾後的相遇是因為網路社群上的偶然連結,就這麼相互遇到了,一開始,是在虛擬的空間,時間在那兒成了某種沒有科學道理的靜止。再相聚,那個不想要實體的「家」,與虛擬的「家」的她,在另一個城市,構築了一個實體的家;還擁有了一個夫婿和一雙兒女;很世俗地說是湊成了一個「好」字。

他也很滿意自己的目前,單身的、自由的,在台北的打拼有了實體的家;想著日後離開職場時,他可以有餘裕地異地養老,在郊區買下養老的房子,用手中攢出的差價過日子。他送走過生命中許多的親人,像是父母;也曾經送走了她,其實生死的割捨和情感依戀的割捨,痛,曾有著相近之處。

他想著,再相見時能夠成了朋友,不僅是因為彼此的寬容;而是深深了解到他們當年的分開,不是因為愛情,更不是因為對於「家」的定義,和家該擱在哪兒的歧異。實際上就是不愛了,也或許是從未曾愛過。

然而,時間和成熟,讓他是到這麼多年之後才真正了解到,自己並不愛她,但兩人可以是朋友;而他相信,若問了她,她也會有相同的答案。

avatar-img
傅良也的沙龍
3會員
15內容數
這是描繪都市男女的愛情小說, 由每次1000字的短文串起。小說當中與其說是情愛糾葛, 不如說是親愛、現實、利益, 和人格心理狀態, 它不是唯美的浪漫愛情小說, 而是更貼近真實的戀情和人生的陰暗面的描繪。某個程度來講它要談的是愛情就像婚姻的明面, 但在進入婚姻的關鍵階段,以及進入婚姻之後, 就像從喜劇片轉切成恐怖片一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