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識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究竟什麼是「病識感」呢?
我很清楚我心中有什麼東西卡住了。
我的悲觀、我的黑暗、我的憤恨、我的疲倦、我的恐懼⋯
就像是在游泳的時候,潛到了泳池底部,然後抬頭看水面之上的陽光。
也不是感覺不到那種暖度,只是貼在皮膚上的還是水池的冰冷。
然後就這麼過了一年。
2017年12月31日,我這麼寫道。
這也許是我到目前為止,對我的「快樂感受障礙」最貼切的形容了。
我自認是有病識感的,
只是,我不想「好起來」。
「好起來」對我而言,
就是再度失去對世界的戒心,
重新踏入痛苦的循環。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無所謂,我不願再安樂了。
就讓我悲觀、黑暗、憤恨、疲倦、恐懼,
與世界保持距離,
窩在我安全溫暖的角落,
等待死亡。
又或者,直接去死。
那天,朋友說,
他覺得我這樣的病識感是「沒有意義」的。
他說,就像是意識到自己感冒生病,才會知道要去看醫生,把感冒治好。
原來,病識感還要有「意義」啊…
但話說,靠自體免疫感冒痊癒的人算什麼呢?
或像我這樣,渴望被感冒病毒殺死的人呢?
沒有「意義」的病識感不是病識感,
沒有「意義」的人生不是人生嗎?
那沒有「意義」的人呢?
好累啊…
若說有什麼值得我放棄自暴自棄的現狀,
去讓醫生給我這樣的狀態一個病名,
任由世界給我一個標籤、一個定義,
不去模糊混亂他人的基本認知,
大概就只有「正大光明不快樂的權利」了吧!
不快樂,不行嗎?
笑不出來,不行嗎?
沒有動力,不行嗎?
沒有興趣,不行嗎?
不想努力,不行嗎?
不想變好,不行嗎?
不想活著,不行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哀莫大於心死
我不想去。
原來我也曾經懷念過以往的自己啊⋯
我確實是一個愛幻想的人。
第一次聽到這部片
被說是「一股清流」。
哀莫大於心死
我不想去。
原來我也曾經懷念過以往的自己啊⋯
我確實是一個愛幻想的人。
第一次聽到這部片
被說是「一股清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我意識到:我好像生病了!! 我真的覺得我快要不行了,每次「哀傷恐懼」冒出來,我手腳就無力,什麼事都做不了... 我發現:那個情緒是一陣一陣的發作,我現在在觀察著它~!它好像海浪一樣,有高有低....發作起來真的很要人命!!! #已約好心理諮商師了~!
我意識到:我好像生病了!! 我真的覺得我快要不行了,每次「哀傷恐懼」冒出來,我手腳就無力,什麼事都做不了... 我發現:那個情緒是一陣一陣的發作,我現在在觀察著它~!它好像海浪一樣,有高有低....發作起來真的很要人命!!! #已約好心理諮商師了~!
Thumbnail
病由心生,是指疾病會依心情的感受,變好或變壞。內心狀態支配著身體這件事,許多人都有真切地感受過。 當精神壓力導致的緊張狀態持續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 許多人在下班回家後,腦海裡還是不斷盤旋著白天發生的事。比如:跟同事或客戶之間發生的不愉快,跟家人之間的摩擦,擔心業績壓力、擔心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問題是,為什麼在過去的那個時點,我總是已經覺得自己盡力了,可是事後又總是感到懊悔與羞恥呢?在先前的文章中(學習靈性一年心得分享),我提到之前得憂鬱症的經歷,也提到現在已經能夠不使用藥物,而比較能夠自行調節情緒。雖然如此,先前導致憂鬱的原因,如果沒有徹底地解決,仍舊會發覺自己的生活總是被情緒帶著走
Thumbnail
那份愛情是一種病 一種與我的憂鬱劃上等號的病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過於著迷自己的病症,以至於將它視為自己的一部分,不論如何也不願放手。 你說這怎麼可能?疾病為我帶來痛苦,我恨不得擺脫它。但事實是,疾病也可能成為我們的舒適圈,我們可以在其中扮演受害者自憐自艾,也可以藉由它享受他人的同情與關照。
Thumbnail
「精神疾病」一詞,我想並不陌生 陌生的是 : 病友是作者 沒錯,《除了病,我一無所有》是一本心理疾病病友的自白 透過此書,可淺淺地接觸病友的世界。 對了,你知道什麼是「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嗎 ? 獨樹一格的觀點,與社會風氣對立的我,字斟句酌地寫下每一句 只為了向讀者們傳達,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Thumbnail
上個月月中得了A型流感,一直以來對於流感無感的我,嚇著了! 這次中獎的難受程度完全不雅於COVID-19,睡睡睡睡睡,做啥事都提不起勁, 甚至到中後期還有點憂鬱的傾向,想者好像就這樣死去也無所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我意識到:我好像生病了!! 我真的覺得我快要不行了,每次「哀傷恐懼」冒出來,我手腳就無力,什麼事都做不了... 我發現:那個情緒是一陣一陣的發作,我現在在觀察著它~!它好像海浪一樣,有高有低....發作起來真的很要人命!!! #已約好心理諮商師了~!
我意識到:我好像生病了!! 我真的覺得我快要不行了,每次「哀傷恐懼」冒出來,我手腳就無力,什麼事都做不了... 我發現:那個情緒是一陣一陣的發作,我現在在觀察著它~!它好像海浪一樣,有高有低....發作起來真的很要人命!!! #已約好心理諮商師了~!
Thumbnail
病由心生,是指疾病會依心情的感受,變好或變壞。內心狀態支配著身體這件事,許多人都有真切地感受過。 當精神壓力導致的緊張狀態持續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 許多人在下班回家後,腦海裡還是不斷盤旋著白天發生的事。比如:跟同事或客戶之間發生的不愉快,跟家人之間的摩擦,擔心業績壓力、擔心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問題是,為什麼在過去的那個時點,我總是已經覺得自己盡力了,可是事後又總是感到懊悔與羞恥呢?在先前的文章中(學習靈性一年心得分享),我提到之前得憂鬱症的經歷,也提到現在已經能夠不使用藥物,而比較能夠自行調節情緒。雖然如此,先前導致憂鬱的原因,如果沒有徹底地解決,仍舊會發覺自己的生活總是被情緒帶著走
Thumbnail
那份愛情是一種病 一種與我的憂鬱劃上等號的病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過於著迷自己的病症,以至於將它視為自己的一部分,不論如何也不願放手。 你說這怎麼可能?疾病為我帶來痛苦,我恨不得擺脫它。但事實是,疾病也可能成為我們的舒適圈,我們可以在其中扮演受害者自憐自艾,也可以藉由它享受他人的同情與關照。
Thumbnail
「精神疾病」一詞,我想並不陌生 陌生的是 : 病友是作者 沒錯,《除了病,我一無所有》是一本心理疾病病友的自白 透過此書,可淺淺地接觸病友的世界。 對了,你知道什麼是「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嗎 ? 獨樹一格的觀點,與社會風氣對立的我,字斟句酌地寫下每一句 只為了向讀者們傳達,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Thumbnail
上個月月中得了A型流感,一直以來對於流感無感的我,嚇著了! 這次中獎的難受程度完全不雅於COVID-19,睡睡睡睡睡,做啥事都提不起勁, 甚至到中後期還有點憂鬱的傾向,想者好像就這樣死去也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