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I034【智慧語音的文化技術與哲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連續經歷著智慧語音的科技、同事聊天的酣暢、研究文獻的晦澀,有滿滿的虛擬數位、真人對話、文字思緒之體驗感,且是在數位與真實間的連續擺盪。

最近讀了施登騰所寫的【博物館科技系列:如果博物館能說話?!(新增補版)】(https://reurl.cc/Y1zLxa),對於文中介紹能「正常」對話的「數位語音聊天」技術已認為很強大,但「智慧語音」絕對不會有曾在老庭院裡廝磨的時間感,更不會有那種荒涼與溫暖的溫度。

raw-image

與數位語音對話,能有交情添味?能有交互機鋒?能有經驗交流?我確實懷疑!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一書中曾說:

「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裡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方式。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那是種人的味道。

若你會嫌電腦語音生硬,那肯定你不知數位發音技術的快速成長。因為現在已有更多更成熟的,且在發音上越來越接近人聲的數位語音助理(Digital Voice Assistant),無論是蘋果的Siri、亞馬遜的Echo、微軟的Cortana、谷歌的Google Assistant、IBM的Watson,無論是稱之為語音助理(Voice Assistant)、虛擬助理(Virtual Assistant)、或人工智慧助理(AI Assistant、AI-Powered Virtual Assistant)。而且他們其實不是所謂得「機器人助理」,而是更接近「人」的虛擬助理,所以無論是在語音對答服務時更像真人的語調。因為這些強大的數位技術支援,我們與機器的「文字」或「語音」互動對話,都能更自然,人工智慧更思考能力,人機互動更接近我們的日常行為。也確實,能讓人透過數位科技去瞥見了未來的一角。

像是Amazon Echo更是應用在密室脫逃活動上,推出「Echo Escape」。Amazon的智慧語音服務之代稱為Alexa,在遊戲過程中,Alexa會透過Echo給玩家許多指示並回覆問題。遊戲總共有三個不同難易的關卡:「牢房(簡易)」、「辦公室(中度)」、「車子(難)」,未來還會增加一個的車庫關卡。Alexa會以「Look, Inspect, Look at, Use」等等語音指示讓玩家去察看或尋找,玩家也可以透過「Help, Inventory, Stats」等等語音要求讓Alexa提供協助。在密室解謎過程中,只要說「Alexa」,就像呼喚密室小天使的名字一樣,無論當時Alexa是否正在進行指示或說明,玩家都可以立即跟Alexa對話。


這方式就像賦予AI助理以人名與面貌般,Apple Siri, Microsoft Cortana, Samsung Bixby, IBM Watson也都是如此,倒是Google 除了Messaging Assistant App叫做Allo之外,就叫做Google Assistant, Google Now,連啟動都是說「OK! Google」或「Hello! Google」。就類似追仿「擬人Humanlike」特徵,所以就有Deeson 廣告公司的科技策略總監Ronald Ashiri在 「How Museums Are Using Chatbots」提到「Giving chatbots a face(賦予聊天機器人具形貌)」。

但「擬人」還真只能算是智慧語音技術最簡單的問題了。

此外,「Context語境」、「Language語言」、「Reasoning推理」被視為人工智慧的三大挑戰,但由於最近在這方面也取得卓越的進步,因為透過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的研發,電腦能夠自動判斷文本/語音的結構和含義,並做出及時且適當的對應。

所以,人機之間的數位「問答應對」能更加自然了些。

但同時也要知道,在學理上有種「依存互動Contingent Interaction」的概念,透過相關研究而知,人類對於可以來回反應、對話與互動的人事物比較能夠有所連結。但是問了一句後,得等著電腦運算回覆,然後再問一句後,再等,再問,再等,再問...............。

只不過,從非理工人的觀點看來,人類真的還不需擔心人工智慧對於人類的逆襲,套用三毛在「夢裡花落知多少」一篇中所寫的:

我問她:「難怪你沒有時間寫文章了?」
她嘆了口氣,指指自己的太陽穴,笑說:
「這裡面天天在寫,要是有一種儀器可以探得出,記錄得出我所有在思想的東西,你會發覺裡面的靈魂真是太漂亮了,可惜我的文字表達不夠!」

是啊,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意在言外、弦外之音、言盡於此、語帶保留、狠揭傷疤、落井下石、轉移話題.....都在對話中展露。人的思緒、感情、靈魂還是超越「語言」與「文字」之上的,何況人的「話語」是有年紀、有身份,而且是活的。

真的,我真的不是很擔心「人機對話」終能取代「朋友交心」。

但聽說,AI開始寫作了,還入圍寫作獎。AI開始畫畫了。而且有人開始收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TI-1-2-09 施登騰 的沙龍
10會員
9內容數
2021/11/16
對於《光映綺想曲:2021光影藝術展》自然是有更多肯定與期待;而對於 《双融域AMBI SPACE ONE》除了肯定仍需更多觀察。畢竟因為前者是新北市政府作為板橋府中古城街區改造與城市新美學啟動的第三次年度活動,且已定位了它的「特展形式」;而後者則是科文双融旗下的全台首創的全沉浸式數位展演場域。
Thumbnail
2021/11/16
對於《光映綺想曲:2021光影藝術展》自然是有更多肯定與期待;而對於 《双融域AMBI SPACE ONE》除了肯定仍需更多觀察。畢竟因為前者是新北市政府作為板橋府中古城街區改造與城市新美學啟動的第三次年度活動,且已定位了它的「特展形式」;而後者則是科文双融旗下的全台首創的全沉浸式數位展演場域。
Thumbnail
2021/03/30
我根據自己的構想,畫下【《過氣英雄》跨域敘事多媒共工概念設計圖】提出一些創想。原則是:數位典藏作品、記錄每場表演(整體與個人)、新的觀劇方式(現場或遠距)、開放詮釋/導播、保有漫畫原型與/或概念、善用5G數位服務環境。
Thumbnail
2021/03/30
我根據自己的構想,畫下【《過氣英雄》跨域敘事多媒共工概念設計圖】提出一些創想。原則是:數位典藏作品、記錄每場表演(整體與個人)、新的觀劇方式(現場或遠距)、開放詮釋/導播、保有漫畫原型與/或概念、善用5G數位服務環境。
Thumbnail
2021/01/11
在記得2018年教師節,曾前往講廳去參加黃光男校長~演講【博物館營運新思維】,當天是從台北故宮博物院「翠玉白菜」展品的當時頻仍的借展展示談起的,內容中需標記的重點就是「神秘性」。
Thumbnail
2021/01/11
在記得2018年教師節,曾前往講廳去參加黃光男校長~演講【博物館營運新思維】,當天是從台北故宮博物院「翠玉白菜」展品的當時頻仍的借展展示談起的,內容中需標記的重點就是「神秘性」。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