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美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作為我練習及培養寫作的第一個文章主題,或許有點驚人。

前幾天公司的同事前輩找我聊了一下,起因是我在工作上感受到不被需要、被忽略、被態度不好的對待,進而讓我的內心感到很受傷,在負面情緒充滿的那個當下,真的很想哭但是絕對不能哭,那種眼淚只能在眼眶裡打轉的委屈感,更令我難受,當天下班連平常會吃的宵夜都沒胃口,大半夜的也睡不著,一直想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好過一點,索性就在我用來記錄自己畫畫的小帳號發文。只是沒想到,被那個同事前輩看到了。

她跟我說,她對她重視的人不想互相猜疑,所以希望能把話講開。

老實說剛開始她傳訊息問我,我都一直逃避回覆訊息,能拖多久不回就拖多久,只是上班還是會碰到的,所以為了避免更尷尬更麻煩的情況發生,在訊息上我先回覆了當天我所感受的,以及她對我發文內容的疑惑,隔天上班,只有我跟她的時候,她主動找我再聊聊,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突然覺得,我一直壓抑的心裡的那些,有那麼一個人希望我講出來,她告訴我她不會覺得怎麼樣的時候,我心想,好吧,那我要講,我想講。

我講了這幾個月來圍繞在我身邊的事,剛換工作被垃圾主管評價68分、家中發生劇變日子過得膽戰心驚,其實光是這樣我的情緒就大受影響,就算了解自己以前有多負面,都還能聽聽音樂看看書,來自我抒發,要說自己的心有被多少負面情緒壟罩,說實話也還好,有的時候自己能走出來,有的時候就不行,甚至長達好幾天,睡覺、吃飯、上班、騎車,沒有一刻覺得自己輕鬆過,那天,可能就是負面情緒最多的時候,那天,工作上的事或許就是我內心崩潰的最後一根稻草。

那位同事前輩沒有給我過多的建議,只有跟我一起感嘆人生,但我覺得這樣就是最好的回應了,跟她說完後,心情真的輕鬆很多,彷彿這些事情的重量有人跟我一起分擔,即使沒有真的分擔到,也覺得胸口不再煩悶,我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這樣跟別人講自己的事,我總是習慣把事情藏的很深,想做一個神祕的人,基本上開心的事以外的我都會藏起來,真的沒想過藏著藏著就讓自己受傷了,還以為自己可以過得去,但其實做為一個人,真的太難了,所以謝謝那位同事前輩,聆聽了我的負面情緒。

說了這麼多,到底什麼是死亡的美學,在充滿負面情緒時,每一個時刻都想著如果我要死的話,要怎麼死才不會造成別人的麻煩,要哪一種死法自己才滿意,甚至我想過要不要先寫遺書,至少讓關心我的人知道我是為了什麼而死,諸如此類的種種想法,每天每天都在思考著死亡到底是什麼?雖然長期在負面情緒的陪伴下我早已不害怕死亡,但卻是對死亡本身充滿興趣,我想這樣的我應該還不到要尋死的程度,畢竟還有感興趣的事,或許也是一種幸運吧。

打了很多文字,似乎沒有描述到什麼是死亡的美學,但我卻在我的情緒裡深深的、深深的感受到,死亡本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這個世界上,有好幾種死法,在哪裡死、為了誰死、為了什麼事死、幾點死、如何死等等,各種因素相互影響,就現在吧,我覺得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想怎麼死去,只要自己滿意就是最高的死亡美學了。

人生,就是不停的在找答案,雖然很難就是了(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麻糬想自由自在
5會員
59內容數
插圖、文字都是我的創作,篇幅不長,就算只看圖片也可以理解。 一些簡單的日常小故事,主角是一個可愛的小企鵝,名字是Mochi。
2025/04/24
只是記錄。 自己的覺察 和 AI的回答 今天的自己就像一塊吸飽水的海綿 只要一點點不對 隨時都會哭出來 下班騎車回家 安全帽底下是我忍不了的眼淚 說不上來是怎麼樣的情緒 眼淚就是想自己出來 今天一整天 都感覺精神和身體是分開的 努力維持社交能量上班 安靜下來就又開始 有
Thumbnail
2025/04/24
只是記錄。 自己的覺察 和 AI的回答 今天的自己就像一塊吸飽水的海綿 只要一點點不對 隨時都會哭出來 下班騎車回家 安全帽底下是我忍不了的眼淚 說不上來是怎麼樣的情緒 眼淚就是想自己出來 今天一整天 都感覺精神和身體是分開的 努力維持社交能量上班 安靜下來就又開始 有
Thumbnail
2024/09/07
這麼久沒有到方格子寫日記,其實最近情緒上沒有以前那麼低落,雖然有時候還是突然會有那種情緒,但次數變少了,恢復心情也變快了,想說自己是不是好了,可是當我認真問自己的內心時,卻又這麼覺得,因為還是感受的到那種無力感。 最近父親的喝酒狀況變少了,我想也只是因為他怕死吧,姊姊告訴我,有一天他跟姊姊說他的腰
Thumbnail
2024/09/07
這麼久沒有到方格子寫日記,其實最近情緒上沒有以前那麼低落,雖然有時候還是突然會有那種情緒,但次數變少了,恢復心情也變快了,想說自己是不是好了,可是當我認真問自己的內心時,卻又這麼覺得,因為還是感受的到那種無力感。 最近父親的喝酒狀況變少了,我想也只是因為他怕死吧,姊姊告訴我,有一天他跟姊姊說他的腰
Thumbnail
2024/09/07
今天是整個月八月最期待的一天,在這之前遇到一些不好的事,都是想著撐到今天就好了,因為今天我終於可以見到想見的人了。 真的是很幸福的一天。 這次SJ在台灣開了三天的演場會,我是去最後一場,前兩場看其他粉絲分享的影片,也能感覺很開心很幸福,每一場都有不同的驚喜,還有可愛又好笑的聊天,這次的演唱會,真
Thumbnail
2024/09/07
今天是整個月八月最期待的一天,在這之前遇到一些不好的事,都是想著撐到今天就好了,因為今天我終於可以見到想見的人了。 真的是很幸福的一天。 這次SJ在台灣開了三天的演場會,我是去最後一場,前兩場看其他粉絲分享的影片,也能感覺很開心很幸福,每一場都有不同的驚喜,還有可愛又好笑的聊天,這次的演唱會,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關於憂鬱: 如果你真的不懂也許你可以保持沉默! 又有一個人因為憂鬱而自殺了,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好驚訝的,因為這個問題我很早就有了。 結婚之後一個人跟著太太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工作,對她來說那是一個很熟悉從小長大的地方,但對我來說卻是一個我從來就沒有來過的一個城市。 這個城市的人每天到同樣的工業區上班,
Thumbnail
關於憂鬱: 如果你真的不懂也許你可以保持沉默! 又有一個人因為憂鬱而自殺了,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好驚訝的,因為這個問題我很早就有了。 結婚之後一個人跟著太太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工作,對她來說那是一個很熟悉從小長大的地方,但對我來說卻是一個我從來就沒有來過的一個城市。 這個城市的人每天到同樣的工業區上班,
Thumbnail
2023/06/28 可惜最後這個工作仍然讓身為共感人的我身心疲憊,加上沒有好好處理伴侶過世造成的心理壓力與創傷,在這裡工作了四年,最後還是離職了。 但是我依然學習到很多很多,關於保護自己、照顧自己的心理需求等等,還有內心收到的,一起工作的夥伴們的支持與愛護。 2021/06/28 四月的時候,參加
Thumbnail
2023/06/28 可惜最後這個工作仍然讓身為共感人的我身心疲憊,加上沒有好好處理伴侶過世造成的心理壓力與創傷,在這裡工作了四年,最後還是離職了。 但是我依然學習到很多很多,關於保護自己、照顧自己的心理需求等等,還有內心收到的,一起工作的夥伴們的支持與愛護。 2021/06/28 四月的時候,參加
Thumbnail
寫作是個雙面刃,尤其是在創作一些比較晦暗主題的時候。療癒同時,也會存在被反傷的疑慮。創作這個作品讓我滿容易感受到不舒服且氣場低沉。主角一直在直面自己的課題,我彷彿是故事中的旁觀者一角,只能適時地推動故事前進。她的終極任務是以己之力完成死亡這件事,這可不像英雄電影或王道漫畫那般熱血,過程殘酷又虐心。
Thumbnail
寫作是個雙面刃,尤其是在創作一些比較晦暗主題的時候。療癒同時,也會存在被反傷的疑慮。創作這個作品讓我滿容易感受到不舒服且氣場低沉。主角一直在直面自己的課題,我彷彿是故事中的旁觀者一角,只能適時地推動故事前進。她的終極任務是以己之力完成死亡這件事,這可不像英雄電影或王道漫畫那般熱血,過程殘酷又虐心。
Thumbnail
作者以第一人稱仿若述說自己身邊最近發生的事一般開啟了整本小說的序幕,其實整本小說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擁有名字,只有我、你、他、她、那位老婦、民宿主人,沒有名字的好處是代入感非常強烈,幾乎感覺那位備受癌症折磨的好友就在你眼前崩解,所有的情緒都真實到躍然紙上,仿若一齣道句簡單只憑對白及演技抓住觀眾目光的舞台
Thumbnail
作者以第一人稱仿若述說自己身邊最近發生的事一般開啟了整本小說的序幕,其實整本小說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擁有名字,只有我、你、他、她、那位老婦、民宿主人,沒有名字的好處是代入感非常強烈,幾乎感覺那位備受癌症折磨的好友就在你眼前崩解,所有的情緒都真實到躍然紙上,仿若一齣道句簡單只憑對白及演技抓住觀眾目光的舞台
Thumbnail
#嗑書系列3:「比句點更悲傷」  利用兩天的時間,快速的將本書閱讀完畢,「比句點更悲傷」,講得是從事殯儀館接體員的作者,在每日處理公務(接體)之中的各種故事,搭配他上一份長照員的工作,讓他雖然才三十初頭,卻已經看見更多人生百態,特別是人生「尾聲」的故事,作者的工作環境,使他看事情的角度更廣和全
Thumbnail
#嗑書系列3:「比句點更悲傷」  利用兩天的時間,快速的將本書閱讀完畢,「比句點更悲傷」,講得是從事殯儀館接體員的作者,在每日處理公務(接體)之中的各種故事,搭配他上一份長照員的工作,讓他雖然才三十初頭,卻已經看見更多人生百態,特別是人生「尾聲」的故事,作者的工作環境,使他看事情的角度更廣和全
Thumbnail
我坦然的,讓部份的自己死去換來活著。不管怎樣,都不要否定自己。 別人怎麼做,都是別人,那是他們,不是我。也不是你。 最後,的確只有自己能跟自己和解,放過自己。
Thumbnail
我坦然的,讓部份的自己死去換來活著。不管怎樣,都不要否定自己。 別人怎麼做,都是別人,那是他們,不是我。也不是你。 最後,的確只有自己能跟自己和解,放過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