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敲門》是一部挺有趣的鬼片,從母親唸床邊故事給兒子為開端,融入兒童對鬼怪的恐懼跟想像,還有身為單親母親的勞累跟疲倦。我平常是不看鬼片的,除了有不敢去廁所、半夜會胡思亂想等麻煩的後遺症外,最不喜歡的就是恐怖片常用突然驚嚇(jump scare)的伎倆,來嚇唬觀眾。
這部很巧妙的避開這種老套手法,不依賴血腥、突然嚇人,只是單純地利用恐懼這個情緒,達到驚悚滿分。
《鬼敲門》一開始就營造出詭異的氣氛。故事開始,單親媽媽愛蜜莉亞每晚都有唸床邊故事給兒子山謬的習慣。有一天晚上,小男孩從書櫃上抽出一本媽媽從未看過的繪本,裡面的故事很怪異,搭配著灰暗又立體的插畫,說著一個名為Babadook的怪物,半夜會悄悄地來訪,他的到來會讓你不敢閉上眼睛。
《鬼敲門》裡嚇人的繪本,鬼怪出現時會說「Ba-ba-ba...dook! Dook! DOOOOK!」
這樣的繪本,讓原本對怪獸異常敏感的山謬更加神經質,甚至行為變得具有攻擊性。除了一直聲稱他看到故事書裡的Babadook,還帶著自製的弓箭到學校。山謬越發嚴重的行徑,讓工作、家務兩頭燒的愛蜜莉亞,疲倦到接近崩潰的地步。
電影中我們一直不確定Babadook是否存在,看不見形體的鬼,感覺像是山謬的幻想。這樣的不安跟猜疑,也讓我們能投入愛蜜莉亞的情緒。
《鬼敲門》是澳洲導演珍妮佛肯特的首部長篇電影,特別之處在於她利用了背景跟環境加強角色情緒。為了達到詭異的氣氛,她故意限制美術執導用黑白、藍、暗紅跟粉紅等顏色,來製作全部的場景、道具跟服裝。除此之外,背景環境也會根據愛蜜莉亞的心境變化,像舞台劇一樣。到電影高潮時,畫面的燈光也變形成超現實的高對比,反應了愛蜜莉亞的處境。
*以下涉及重要劇情*
失去親人的悲傷:兒子的生日,丈夫的忌日
導演珍妮佛肯特在訪問中提到,她的每一部電影都有一個中心概念,《鬼敲門》則在探討人如何壓抑心裡的黑暗面。電影開頭,愛蜜莉亞就在車禍中失去丈夫,丈夫的忌日同時也是兒子的生日。
愛蜜莉亞一直都不願面對失去丈夫的事實,她把關於先生的記憶及物品鎖在地下室。加上山謬是個非常神經質又煩人的小孩,可以看到愛蜜莉亞對於兒子的冷漠跟不耐煩。飾演山謬的諾亞魏斯曼又把小男孩演得特別討人厭,不禁會合理化愛蜜莉亞的態度。
隨著劇情發展,會發現山謬是真心愛著自己母親,他時時想要保護媽媽。相較之下,我也會質疑愛蜜莉亞是真的愛自己的兒子嗎?或許山謬已經默默發現,媽媽其實沒那麼愛自己,所以才會堅信Babadook的存在,是鬼附身到了媽媽身上。
我對這種恐怖特別有共鳴,身為孩子,最大的恐懼就是媽媽不是媽媽。我記得小時候讀過一本書,就是妖怪假扮成媽媽的樣子,潛入家裡。那真的是小時候看過最可怕的故事。
《鬼敲門》裡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不是鬼,是人。導演珍妮佛肯特把愛蜜莉亞的黑暗面具象化,母親可能不愛自己孩子的恐懼,或許就是最可怕的想法。鎖在地下室的不僅是妖怪,也是被壓抑的傷痛。
電影中的鬼到底是什麼,那本繪本又從何而來,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
電影名稱:The Babadook(澳洲)/ 《鬼敲門》(台灣)/《鬼書》
上映日期:2014年5月22日
片長:1小時34分
導演:珍妮佛肯特(Jennifer Kent)
演員: 艾絲戴維斯(Essie Davis))、 諾亞魏斯曼(Noah Wiseman)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拍手5下支持我的創作~只要花30秒用FB或Google登入就可以支持我了。LikeCoin基金會會把Like數轉換成虛擬硬幣回饋給作者,讀者是不用付費的。你的拍手也是鼓勵我持續創作的動力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