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講話的口音,只能說怪怪的,
不是標準國語,但也不是台灣國語,就像外國人學中文。
「妳第一次來台灣嗎?」
「來旅行嗎?」
「妳是哪一國人?」
住台北超過二十五年,每次搭計程車常會被問這幾句話,身邊的朋友聽見多半偷偷訕笑,他們習慣了。搬回高雄,也不例外,直到現在。
以前的以前,在台北總被問:「妳是香港人?」「日本人?」「新加坡?」
這十多年,開放陸客觀光,選項多了這一句:「妳是大陸哪裡人?!」都不是,我是台灣人,只是講話有幾個發音一直不標準而已。
朋友說:「妳講話的口音,只能說怪怪的,不是標準國語,但也不是台灣國語,就像外國人學中文。」
怎麼會這樣呢?
我認真研究過一段時間——可能一:小學時期,家裡從原本是本省人居多的環境,搬到外省人居多的眷村附近,被影響了。可能二:中學時期,我最要好的幾個同學都是外省人,剛好是字正腔圓、常代表學校去參加演講比賽的那一種類型,相處間,潛移默化改變了我的發音,才會像外國人學中文。
總之,我的發音不標準幾十年了,只是一遇到司機問:「妳是哪國人?!」我怕被誤會,搞不好還被繞路,都會防衛性地立刻說起台語,我的台語雖不夠輪轉,卻挺正統高雄腔,哈哈,司機聽了即刻明白。
前些年旅居上海北京,發現中國的口音才是琳琅滿目,有上海腔、北京腔、東北腔、南京腔、河南腔、安徽腔、廣東腔、廣西腔、福建腔‥‥‥還有,明明是東北人卻一口廣東腔,一問之下,才知道對方大學時代在廣東求學;至於英國人卻說得一口捲舌北京腔,毫無疑問,他的中文老師是北京人。
倒是中國人聽到我講話,則非常明確歸類我是台灣腔,包括出租車司機,只有初識的台灣人依舊會問我:「妳是香港人嗎?」哈哈哈。
中國人說:「你們台灣女生講話總是軟綿綿。」
我又不是林志玲,怎可能軟綿綿?
後來察覺,因為台灣女生講話習慣有尾音,比如:「呢、啦、吧、嗎、嘛、呀、哩」,力道就軟很多,相對的,中國人多數講話不習慣加尾音,斷句乾淨,談案子時感覺俐落,交朋友聊天則感覺冷漠。
住北京時期,出版社的老闆是東北人,曾說:「跟妳的台灣朋友比起來,妳的普通話講得不太好呢。」
她一直很自豪擁有一口標準普通話,她所謂的「標準普通話」指的是央視主播款,畢竟一般人的普通話多少帶有家鄉口音,對他們來說,都算不標準,「兒」字音的北京腔更加不標準,所以一般主播和演員都會去上正音班。
有趣的是有一年住在北京「望京的韓國城」,曾有一次遇到一個出租車司機,他說:「妳的普通話講得挺好!」我自忖,難道住久了,口音會被感染嗎?
結果搞半天,司機見我從韓國小區走出來───竟以為我是韓國人,吼,我當然比那些韓國人講得好。(笑)
最新漫畫已出版請至各家實體書店或網路書店
以下網路書店,點進去,有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