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19.3.202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昨晚11點,警車在我們家樓下巡邏,閃著藍色的信號燈,廣播:tuan-tuan dan puan-puan(先生和女士們)...房間關著窗,我只聽到這句話。就像中學時,上課鈴聲響後,訓導主任拿著大聲公到食堂說:你們這些兔崽子,立刻跟我滾回去上課!(大意是這樣)。後來我家探子回報,廣播是說,如果偷溜出來要被罰款或坐牢或兩者兼施(不是姦屍,不然算是酷刑了)。
探子說,簡直像513戒嚴。不過這樣的「戒嚴」是盡公民責任,不是保護自己而已。
據悉,再到處亂跑,國家就要出軍隊了。軍隊,不像警察抓小雞那樣把人趕回去了。大概會駐紮,設圍欄,檢查站之類的吧,我想。武漢是這樣辦的。
我們現在只是開始,還沒有走到悲劇的核心。在中國,全家死在家裡幾天才被發現的新聞層出不窮,破產、倒閉、各種犧牲、精神創傷等等不在話下。有一群人到武漢打散工,打算賺了錢新年就回去,結果封城,至今已經五十多天,他們就住在地下道,身無分文,天天等著被救濟。
在馬來西亞,有個確診的流浪漢逃出醫院,因為擔心妻子獨自露宿的安危,第二天早上他自己回醫院。
知道要隔離的期間,有些人覺得可笑,「這麼怕死」。我聽了只覺得幼稚。那些「死了一了百了」的話是年少不懂事才會有的狂言。此時,你若感染,任何曾和你接觸的人都會中標,路人、小販、尤其是你的家人朋友。你可能會被治癒,但他們未必。
我的命不是我的,是屬於我的家。e出世後,第一次看著他,我心裡只有一個想法:你光溜溜地來到這個世界上,沒有我和你爸,你怎樣活呢?我什麼時候可以死呢?我不可以死。
死不可怕,蓋上眼睛就結束了。可怕的是被死亡遺留下來的人。我尤其不想我兒子走在我的後面。所以,少說蠢話好嗎?
法國也鎖國了,嚇得法國人紛紛逃離,義大利網民勸告不要犯和他們一樣的錯。英國人民現在很自律,大家才知道原來是Boris出狠招。現在,政府要控制疫情,還要和人民玩心理戰。首相的苦口婆心有用嗎?馬來西亞人就是天真又樂觀的孩子啊,「什麼事都難不倒,一直到老」。
公寓的鄰居自動自發用殺菌濕紙巾抹電梯按鈕,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在武漢,如今是安排菜肉到公寓樓下賣,住戶下樓買了就上樓,下樓時還要武裝,戴口罩穿雨衣戴手套,外賣人員只可在樓下等待接收。還有理髮師在樓下為住戶理髮,只限某個時段。
現在我們也幾乎是這樣了,送菜送肉的服務多了起來,但我們只是小家庭,買太多也吃不了。反正冰箱裏還有食材,待我再考慮考慮。
幸好平時都是我提供家裡的理髮服務,還不成問題,然而長期依賴自助洗衣店的人該怎麼辦呢?
今早醒來,安靜得有點耳鳴,好像在兒時的家,三十年前的新山。感覺空氣乾淨許多,想起北京2014年為了亞太峰會,特別整治污染,結果峰會期間,罕見的藍天竟然出現在北京。現在,NASA科學家也發現2月後的地球越來越乾淨了。啊哈。
早上用wrap包了紫菜就吃。中午是炒義大利麵。下午茶是tosai(快用完了,幸好買了兩包)。晚餐是魚粥、炒玻璃生菜和炒蛋。也就是家常菜而已。
很好奇,外頭到底怎樣了。以前幾天不出門,出來還是一樣。現在世界不一樣了。什麼賽、什麼示威、什麼政變都停止了吧。沒料到只有瘟神插手,世界亂局才終於叫停。
avatar-img
2會員
16內容數
3月18日,馬來西亞實施行動管制令以制止武漢肺炎疫情的惡化。 我在吉隆坡,記錄了開始的五十六天,18.3~12.5/2020。 時至今日,行管令仍未結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方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些日子,我一直抱著封城的可能性,陸陸續續買多了一些糧食,比如麵粉﹑麵條﹑米﹑奶粉之類,以不至於第二天要去瘋搶。要搶,也不是眾資深主婦的對手,還差一點狠勁。眼看連99超市都被搶得零零落落,我忽然有一種身在福島核災時,福島人棄城後的超市之臨場感。
這些日子,我一直抱著封城的可能性,陸陸續續買多了一些糧食,比如麵粉﹑麵條﹑米﹑奶粉之類,以不至於第二天要去瘋搶。要搶,也不是眾資深主婦的對手,還差一點狠勁。眼看連99超市都被搶得零零落落,我忽然有一種身在福島核災時,福島人棄城後的超市之臨場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死 對我來說並不恐懼……並不是我已心死到無感了,反而這或許是一種逃離、一種解脫,一種無法改變現狀無力反抗的無聲抗議。 原本以為這一次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設了立了兩、三個機制做確保,但還在當地的神靈憐憫下撿了回來……而也因為如此,好生休養了幾個月;或許這次的不同,週遭的人事物有因此而產生的些許的變
我的家還是維持在兩個星期前的樣子但是我的世界卻徹底的改變了 今天是我第一天日光日白坐在家裡,過去兩個星期我一直都是在躲避一個人在家裡的機會,但是今天肥仔在家,我就安心了一些。雖然傷感還是偶然會出現,但是有人在家,我的心比較安穩。 其實我不是害怕有鬼或者是什麼,只是我很害怕自己要面對突如其來的傷感
【行者日記—憾恨】 2024—7—21 我的人生有好多的遺憾,有好多的食言.... 我答應我爸要把他從安養院接出來到我家來住(我去外縣市買房),但被其他家人阻止,我是家中的老么得不到尊重及話語權!!後來不到一年,我爸就走了,中間的辛苦不再多說了~!那些壞家人一定會得到報應的,我等著!!!
Thumbnail
「這個家都沒有溫度,沒有互動,都像是行屍走肉。」氣氛還算融洽的晚餐時間因為他的一句話又瞬間急凍。 「不是啊,人要進步嘛,不是我每天這樣盯大家才要做,self disciplined,OK?每個人把該完成的事情好好做好,這叫負責任......這個家要不是我辛辛苦苦撐著,無微不至地打理......
Thumbnail
馬來西亞- 刁曼島的日常 猶記得2019年在刁曼島考取了潛水執照后馬上就因爲新冠病毒的肆虐 全球以幾乎被“軟禁”的方式封鎖著人們熟悉的日常。 一場世紀病毒的肆虐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模式 摧毀了許多家庭 也造就了許多時勢英雄。然而在這些大環境底下的我們,顯得超級無敵的渺小。 2022年再回到熟悉
Thumbnail
逃亡生活:第6個月 「這裡有沒有人曾經被軟禁過?」 飛機上的乘務員或電視上的藝人不會談論這樣的經歷。我想這個世界上經歷過軟禁的人並不多。但我被軟禁過。不過並不是捲入了犯罪,而只是母親要我待在房間裡而已。在COVID-19流行的將近30年前,我就已經自主軟禁了。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一夜輾轉。 起牀後,李鳳棲走出臥室,廚房裏沒有母親忙碌的身影,客廳的沙發上不見父親,站在落地陽臺看城區,依然空無一人。 一聲長嘆。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從冰箱裏拿出麪包和牛奶簡單喫了早飯。 出門。 按照昨夜入睡前想好的計劃,今天去各個小區尋找倖存者。 找到最近的電器店,用繩子掛住防盜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死 對我來說並不恐懼……並不是我已心死到無感了,反而這或許是一種逃離、一種解脫,一種無法改變現狀無力反抗的無聲抗議。 原本以為這一次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設了立了兩、三個機制做確保,但還在當地的神靈憐憫下撿了回來……而也因為如此,好生休養了幾個月;或許這次的不同,週遭的人事物有因此而產生的些許的變
我的家還是維持在兩個星期前的樣子但是我的世界卻徹底的改變了 今天是我第一天日光日白坐在家裡,過去兩個星期我一直都是在躲避一個人在家裡的機會,但是今天肥仔在家,我就安心了一些。雖然傷感還是偶然會出現,但是有人在家,我的心比較安穩。 其實我不是害怕有鬼或者是什麼,只是我很害怕自己要面對突如其來的傷感
【行者日記—憾恨】 2024—7—21 我的人生有好多的遺憾,有好多的食言.... 我答應我爸要把他從安養院接出來到我家來住(我去外縣市買房),但被其他家人阻止,我是家中的老么得不到尊重及話語權!!後來不到一年,我爸就走了,中間的辛苦不再多說了~!那些壞家人一定會得到報應的,我等著!!!
Thumbnail
「這個家都沒有溫度,沒有互動,都像是行屍走肉。」氣氛還算融洽的晚餐時間因為他的一句話又瞬間急凍。 「不是啊,人要進步嘛,不是我每天這樣盯大家才要做,self disciplined,OK?每個人把該完成的事情好好做好,這叫負責任......這個家要不是我辛辛苦苦撐著,無微不至地打理......
Thumbnail
馬來西亞- 刁曼島的日常 猶記得2019年在刁曼島考取了潛水執照后馬上就因爲新冠病毒的肆虐 全球以幾乎被“軟禁”的方式封鎖著人們熟悉的日常。 一場世紀病毒的肆虐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模式 摧毀了許多家庭 也造就了許多時勢英雄。然而在這些大環境底下的我們,顯得超級無敵的渺小。 2022年再回到熟悉
Thumbnail
逃亡生活:第6個月 「這裡有沒有人曾經被軟禁過?」 飛機上的乘務員或電視上的藝人不會談論這樣的經歷。我想這個世界上經歷過軟禁的人並不多。但我被軟禁過。不過並不是捲入了犯罪,而只是母親要我待在房間裡而已。在COVID-19流行的將近30年前,我就已經自主軟禁了。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一夜輾轉。 起牀後,李鳳棲走出臥室,廚房裏沒有母親忙碌的身影,客廳的沙發上不見父親,站在落地陽臺看城區,依然空無一人。 一聲長嘆。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從冰箱裏拿出麪包和牛奶簡單喫了早飯。 出門。 按照昨夜入睡前想好的計劃,今天去各個小區尋找倖存者。 找到最近的電器店,用繩子掛住防盜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