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大平紅橋 石門水庫賞楓 馬祖新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11/22台中出發→大平紅橋→石門水庫→忠貞市場→馬祖新村→新竹國賓飯店

緣起

因為疫情不能出國,
國內旅遊今年蓬勃發展。
旅行社開發的行程,
配合季節性的賞花、賞樹,
走入山林探索古道,
還有網紅引領的拍照聖地,
成為吸引旅客的賣點。
這次聰頭夫妻參加
雄獅台中出發的桃竹苗兩天一夜旅程,
就是這些重點的集合,
再加上五星級住宿加持,
還有乘坐一段內灣線火車體驗。

大平紅橋

五月份曾到三坑老街,
聽說大平紅橋也在同一村,
我們對於老建築很感興趣,
這趟旅程的第一站就要來看它。

三坑老街2020.05.11

三坑老街2020.05.11

有大平紅橋喔!

有大平紅橋喔!


車子停在大馬路邊,
領隊帶大家散步進村庄,
前面已經有另一部遊覽車到達。
跟著指標方向步行上坡,
俯瞰下方有一座三合院老屋,
旁邊已蓋起了西式樓房。

要很靠近才會看見指標

要很靠近才會看見指標

新舊交陳的建築

新舊交陳的建築


一會兒就看到紅橋的意象雕塑,
共設有五座橋拱,
一頭牛拖著整車的貨物,
橋下家禽悠閒漫步。
雕塑被旁邊的樹枝遮掩大半。
下坡終點連接上自行車道,
可騎車前往三坑老街。
指標旁是一座休憩涼亭,
打鐵坑溪上的紅橋,
從連絡道路變成觀光景點。


紅橋的意象雕塑~不知道為什麼在這裡種了一棵樹?

紅橋的意象雕塑~不知道為什麼在這裡種了一棵樹?

五座橋拱上有牛車通行下有鴨兒優遊

五座橋拱上有牛車通行下有鴨兒優遊

三坑鐵馬道

三坑鐵馬道

大平紅橋到附近景點的路標

大平紅橋到附近景點的路標

幽靜的涼亭提供行旅及自行車騎士一個休憩的好所在

幽靜的涼亭提供行旅及自行車騎士一個休憩的好所在



當年為解決大平、三坑村民眾涉溪之不便。
兩村鄉紳發起興建橋梁,
在庄役場(區公所)的補助,
配合鄉民捐款,
以及日本人捐贈之下,
1923年由大倉組營造場負責興建,
採用與桃園大圳一樣的紅磚。

 大平紅橋1923年興建, 採用與桃園大圳一樣的紅磚

大平紅橋1923年興建, 採用與桃園大圳一樣的紅磚


以水泥石灰膏來固磚,
為了使橋的壽命更長、結構更牢固,
建橋師傅便在石灰膏裡摻入糯米水加強,
所以老一輩的本地人又稱紅橋為「糯米橋」。
曾經被票選為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中,
名列第六十五名,
2003年經政府登錄為桃園市定歷史建築。


raw-image
紅橋又稱為「糯米橋」

紅橋又稱為「糯米橋」

於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中名列第六十五名,2003年經政府登錄為桃園市定歷史建築。

於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中名列第六十五名,2003年經政府登錄為桃園市定歷史建築。


大平紅橋仿製當時的騎樓拱柱的型樣,
磚材採用當時三坑仔的紅磚,
紅磚的磚材有紅、黑相參的情形,
是因為磚塊堆疊,
在窯燒時有部份的紅磚被煙薰,
部分沒有被煙薰。

紅橋的磚材因為燒製過程有的會有紅、黑相參的情形

紅橋的磚材因為燒製過程有的會有紅、黑相參的情形


大平紅橋早年是大平村民,
挑貨去三坑出售必經之路,
以「紅橋、流水、釣叟」的風光聞名於外,
目前大平紅橋附近已規劃為親水公園,
河道上有好多排的水泥塊,,
在水流量小可利用水泥石塊往河道中央走。
二、三月賞櫻花,
四、五月看油桐花,
是一個寧靜質樸的放鬆空間。

看似小小的通道卻是那時村民日常熙來攘往之處

看似小小的通道卻是那時村民日常熙來攘往之處

枯水期可以像京都鴨川行走在河道的石塊上

枯水期可以像京都鴨川行走在河道的石塊上

大平紅橋「紅橋、流水、釣叟」的風光聞名

大平紅橋「紅橋、流水、釣叟」的風光聞名

石門水庫賞楓

近年來賞楓追紅也成了旅遊界的盛事,
時序入秋又進入賞楓的季節,
影響楓葉轉紅的原因,
在於日夜溫差大、
充分的日照及適量的濕度,
但近幾年日夜溫差逐漸縮小,
因而楓紅的時間也變得不穩定。


綠葉依舊在幾時楓葉紅?

綠葉依舊在幾時楓葉紅?


石門水庫最著名的賞楓地點為楓林步道,
遊覽車從高線收費站進入園區,
下車後我們沿著楓林步道,
走到「石門勝景」牌樓,
雖然已經過了立冬,
天氣還是很溫暖,
加上水氣不足,
葉子變紅的比率很少,
但「數大便是美」,
加上有陽光的照耀,
還是很賞心悅目。


公路旁楓林步道

公路旁楓林步道

公路下方有林間步道

公路下方有林間步道

步道設有休息座椅上面也鋪上了些落葉

步道設有休息座椅上面也鋪上了些落葉

想像一下北國楓紅

想像一下北國楓紅

許多遊客前來一探石門楓紅

許多遊客前來一探石門楓紅

千山萬水 只為這一抹紅豔

千山萬水 只為這一抹紅豔

遠眺時似乎有那麼一絲感覺

遠眺時似乎有那麼一絲感覺

近看時感嘆過度開發氣候乍變

近看時感嘆過度開發氣候乍變

石門勝景勒石前這一小片嫣紅

石門勝景勒石前這一小片嫣紅

湖光山色

湖光山色

石門勝景

石門勝景

聰嫂到「依山閣景觀咖啡」,
居高臨下賞景休息,
聰頭往「嵩台」挑戰,
嵩台位居石門水庫的高點,
也位於石門大壩(溢洪道)、
後池、石門水庫三個風景點的交叉點,
地理位置甚佳,
須爬兩百多梯,
高度約四、五層樓高。
為了拍攝美景全力以赴。


這是依山閣(簡報及史蹟館)~依山閣景觀咖啡在左邊的小小那一角落

這是依山閣(簡報及史蹟館)~依山閣景觀咖啡在左邊的小小那一角落

悠閒賞景

悠閒賞景

楓林步道全景

楓林步道全景

石門大壩簡介

石門大壩簡介

石門水庫溢洪道平台左視圖

石門水庫溢洪道平台左視圖

石門水庫溢洪道平台右視圖

石門水庫溢洪道平台右視圖

石門水庫溢洪道平台及後池

石門水庫溢洪道平台及後池

步行500m抵達嵩台

步行500m抵達嵩台

嵩台勒石

嵩台勒石

俯視石門水庫溢洪道

俯視石門水庫溢洪道

水位比往年低!!請節約用水了

水位比往年低!!請節約用水了


忠貞市場

中午在忠貞市場自理午餐,
解散地點在國旗屋附近,
舊地重遊到雲南文化公園走走,
龍岡最著名的雲南小吃 ,
米干是以100%純米製作而成。
兩年多我們前曾來過這裡,
當時雖然是暑假,
但遊客沒有今天多呀!

2018.08忠貞市場周邊

2018.08忠貞市場周邊

2020.11.22遊客好多

2020.11.22遊客好多

敬禮~雲南文化公園素以國旗裝飾著名

敬禮~雲南文化公園素以國旗裝飾著名

雲南文化公園圖騰柱

雲南文化公園圖騰柱

爆滿

爆滿


米干名店每一間都要排隊。
走進市場買了甩餅嘗鮮,
很像抓餅的口感,
捲進不同口味的餡料。

擠爆

擠爆

按計畫先選擇第二方案~特色小吃之一~忠貞甩餅(前龍街入口)

按計畫先選擇第二方案~特色小吃之一~忠貞甩餅(前龍街入口)

咖哩豌豆甩餅~有抓餅的口感, 包裹不同口味的餡料

咖哩豌豆甩餅~有抓餅的口感, 包裹不同口味的餡料


請教老闆娘,
當地人習慣光顧的米干店家,
老闆很熱心帶路,
我們在「小雲滇」吃了米干、
木瓜絲、破酥包和豌豆粉。


「小雲滇」米干

「小雲滇」米干

菜單與帳單

菜單與帳單

乾淨衛生口味好而且不必人擠人

乾淨衛生口味好而且不必人擠人


市場旁的清真寺今天沒有開放,
我們繼續逛到「忠貞新村文化園區」。
第二次國共內戰,
雲南有一支不願投降共產黨的部隊,
流亡進入了緬甸異鄉,
成為「異域孤軍」。
1953~1954年因聯合國施壓,
「異域孤軍」撤回台灣,
中壢龍岡一帶是其中一處定居所在,
此處位於中壢-平鎮-八德的交界處,
加上獨特滇緬文化,
因此有「魅力金三角」之稱。
該軍隊眷屬先前接觸過滇緬泰的飲食文化,
開始有製作販賣異國料理的經濟活動,
隨著店家範圍擴大,
在1970年代期間忠貞市場正式出現,
成為批發販賣食材和小吃的早市。


清真寺今天沒有開放

清真寺今天沒有開放

忠貞市場的另一面

忠貞市場的另一面

保留眷區的風味

保留眷區的風味

龍岡=中壢-平鎮-八德的交界處, 加上獨特滇緬文化, 因此有「魅力金三角」之稱

龍岡=中壢-平鎮-八德的交界處, 加上獨特滇緬文化, 因此有「魅力金三角」之稱

因國防部推動國軍老舊眷村改建計畫,
忠貞新村於2005年初拆除,
2019年於桃園龍岡「忠貞新村」舊址,
動工興建「忠貞新村文化園區」,
是為保存異域孤軍文化歷史而設立的園區,
包含罌粟花故事館、異域諜報館、
孤軍紀念廣場、阿美米干1981、癮食聖堂、
黑山銀花民族文創館、好物伴手禮等。
暑假我們造訪過清境「博望新村」,
也是安置「異域孤軍」的一處眷村,
仍舊保有寧靜而美麗的小村落,
特色餐廳的雲南滇緬料理菜色更豐富。

忠貞新村於2005年初拆除改建

忠貞新村於2005年初拆除改建

大樓取代平房

大樓取代平房

通往「忠貞新村文化園區」的小巷

通往「忠貞新村文化園區」的小巷

2019年於桃園龍岡「忠貞新村」舊址, 動工興建「忠貞新村文化園區」

2019年於桃園龍岡「忠貞新村」舊址, 動工興建「忠貞新村文化園區」

忠貞新村文化園區

忠貞新村文化園區

少數被保留的眷村大樹

少數被保留的眷村大樹

手壓泵浦仔

手壓泵浦仔

異域的過去

異域的過去

龍岡的新生

龍岡的新生

活化中

活化中

2020.07.16清境「博望新村」

2020.07.16清境「博望新村」


馬祖新村


馬祖新村並非因當地居民來自馬祖而得名,
而是當年蔣總統夫人宋美齡,
帶領勞軍團前往馬祖慰問時,
為了穩定軍心,
提出安置這些駐守在前線官兵在台眷屬的需求,
而建造了現在的馬祖新村。
第一批眷舍就在民國四十六年完成,
並分配給陸軍84師少將級以下軍官與眷屬居住,
所以這裡又稱「桃園將軍村」,
也是龍岡當地第一個眷村。


馬祖新村

馬祖新村

馬祖新村緣由

馬祖新村緣由

故事之一

故事之一


馬祖新村是繼台北四四南村之後,
全國第二個以「文化資產保存法」保存的眷村,
並在民國九十三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馬祖新村是以「類博物館」的方式重新起步,
兩年前來時還在布置籌備中。

2018.08馬祖新村布置籌備中

2018.08馬祖新村布置籌備中


今天遊客很多,
這是一個老少咸宜的的景點。
老年人可以回味舊時生活,
年輕人可拍文青網美照,
小孩子可在廣場空地跑跳。
園區內有很多老樹,
也容易找到椅子可歇腳。

眷村書房

眷村書房

網美

網美

老房"心布置"

老房"心布置"

這是古時候的垃圾子車

這是古時候的垃圾子車

馬賽克地磚

馬賽克地磚

文創店外

文創店外

有意思的應景窗貼

有意思的應景窗貼

懷舊童玩文藝展

懷舊童玩文藝展

不像洗手間的秘密版洗手間

不像洗手間的秘密版洗手間

乏善可陳~桃園光影電影館

乏善可陳~桃園光影電影館


這裡的眷舍分配以圓環為中心,
依照軍階等級分配坪數,
以放射狀越接近圓環坪數越大,
但全部的房舍都有庭院。
目前開放的空間,
以中央圓環四周的10棟獨棟舍為主。


圓環~中間有個涼亭

圓環~中間有個涼亭

當時的模範社區喔

當時的模範社區喔

大坪數 有大樹

大坪數 有大樹

這一戶應該是~天霸王

這一戶應該是~天霸王

這個厲害吧!!分派到二十幾坪,增建到一百多坪。

這個厲害吧!!分派到二十幾坪,增建到一百多坪。

就是當今的"故事館"

就是當今的"故事館"

馬祖新村還有一座幼稚園(google map)

馬祖新村還有一座幼稚園(google map)

銅像~早年學校的標準配備

銅像~早年學校的標準配備

 舊幼稚園教室

舊幼稚園教室

看了大概不會喜歡上學的手繪海報

看了大概不會喜歡上學的手繪海報

還好裡面改成醬子

還好裡面改成醬子

懷念吧~誰沒爬過啊?

懷念吧~誰沒爬過啊?

飽受摧殘~~

飽受摧殘~~

旁邊的公園原來是婦聯會的地點

旁邊的公園原來是婦聯會的地點

晚上入住新竹國賓飯店,
聰頭戴著口罩還被以前的學生認出來,
真是讓人驚喜。
晚餐到新竹人最愛去的「巨城」解決,
感受聖誕節的歡城氣氛。


可愛的小朋友~好久不見

可愛的小朋友~好久不見

新竹國賓不錯優,升等四人房。

新竹國賓不錯優,升等四人房。

街景~北新竹火車站

街景~北新竹火車站

新竹百貨廣場唯一的選擇

新竹百貨廣場唯一的選擇

聖誕節囉

聖誕節囉

用完餐回程

用完餐回程

晚安~新竹

晚安~新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聰頭夫妻趴趴go的沙龍
59會員
358內容數
夫妻退休後國內外趴趴走,旅遊體驗分享記錄。
2023/08/30
2023/08/08 北埔冷泉 北埔老街覓食 馬武督探索森林
Thumbnail
2023/08/30
2023/08/08 北埔冷泉 北埔老街覓食 馬武督探索森林
Thumbnail
2022/10/31
2022/09/30 桃園虎頭山公園 軌道願景館 77藝文町 源鮮智慧農場
Thumbnail
2022/10/31
2022/09/30 桃園虎頭山公園 軌道願景館 77藝文町 源鮮智慧農場
Thumbnail
2022/01/19
2021/12/28 大有梯田生態公園 77藝文町 景福宮 廟口派出所 蛋寶生技不老村 棒球名人堂飯店
Thumbnail
2022/01/19
2021/12/28 大有梯田生態公園 77藝文町 景福宮 廟口派出所 蛋寶生技不老村 棒球名人堂飯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來台中你不可錯過的,【后豐鐵馬道】一日遊攻略!從石岡水舍出發,已經規劃好怎麼享受這一趟旅程,如果您正在尋找一個適合親子的旅遊目的地,或者對台中的親子民宿有興趣,那麼這篇文章將為您提供有關這個美麗石岡的一切。 后豐鐵馬道:城市中的綠洲 「后豐鐵馬道」路段由原來的臺鐵舊山線整建,沿途景觀多樣化,
Thumbnail
來台中你不可錯過的,【后豐鐵馬道】一日遊攻略!從石岡水舍出發,已經規劃好怎麼享受這一趟旅程,如果您正在尋找一個適合親子的旅遊目的地,或者對台中的親子民宿有興趣,那麼這篇文章將為您提供有關這個美麗石岡的一切。 后豐鐵馬道:城市中的綠洲 「后豐鐵馬道」路段由原來的臺鐵舊山線整建,沿途景觀多樣化,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國內旅遊踩點絕對少不了《老街巡禮》,處處皆見證從早期繁華街主要幹道演變成次要懷舊巷弄的過程。而在桃園的大溪老街也不例外,大溪老街最令人注目的就是《傳統閩南風格》融合《西式巴洛克》的建築,一路上還有不少熱門景點、大溪老街美食及甜點,最後還有伴手禮要推薦給大家,《 桃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國內旅遊踩點絕對少不了《老街巡禮》,處處皆見證從早期繁華街主要幹道演變成次要懷舊巷弄的過程。而在桃園的大溪老街也不例外,大溪老街最令人注目的就是《傳統閩南風格》融合《西式巴洛克》的建築,一路上還有不少熱門景點、大溪老街美食及甜點,最後還有伴手禮要推薦給大家,《 桃
Thumbnail
高雄市政府目前將大樹區舊鐵橋橋下的高屏溪河岸空間規劃為自然生態公園,園內有大草坪、人造溼地、磚瓦窯、仿舊日式建築、自行車道等,而當這些景致搭配上背景的大樹鄉舊鐵橋給人一種相當懷舊的氣氛,相當值得一遊。 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 2. 火車:搭乘火車則在九曲堂火車站下車,步行或搭計程車前往。
Thumbnail
高雄市政府目前將大樹區舊鐵橋橋下的高屏溪河岸空間規劃為自然生態公園,園內有大草坪、人造溼地、磚瓦窯、仿舊日式建築、自行車道等,而當這些景致搭配上背景的大樹鄉舊鐵橋給人一種相當懷舊的氣氛,相當值得一遊。 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 2. 火車:搭乘火車則在九曲堂火車站下車,步行或搭計程車前往。
Thumbnail
終於來到李騰芳古宅,我們從左院門進到外埕,外埕有兩對旗杆座,觸目三合院細緻建築,那曾經的榮景歲月好似重現。古宅山牆有著吉祥寓意的泥塑裝飾。進入內埕即見到門廳屋脊上有著如弓一般的優美曲線,尾端呈現著燕尾翹脊。
Thumbnail
終於來到李騰芳古宅,我們從左院門進到外埕,外埕有兩對旗杆座,觸目三合院細緻建築,那曾經的榮景歲月好似重現。古宅山牆有著吉祥寓意的泥塑裝飾。進入內埕即見到門廳屋脊上有著如弓一般的優美曲線,尾端呈現著燕尾翹脊。
Thumbnail
屏東鐵橋位在屏東線九曲堂車站和六塊厝車站之間,橫跨高屏溪,又稱為下淡水溪鐵橋,1911年日本為了運送屏東平原的沙糖等物資,而決定興建跨越下淡水溪的鐵橋,引領鐵路到屏東,並由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技師飯田豐二著手規劃,從此開展了屏東的鐵路時代。於1914年正式啟用直到1992年除役,現為國定古蹟。
Thumbnail
屏東鐵橋位在屏東線九曲堂車站和六塊厝車站之間,橫跨高屏溪,又稱為下淡水溪鐵橋,1911年日本為了運送屏東平原的沙糖等物資,而決定興建跨越下淡水溪的鐵橋,引領鐵路到屏東,並由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技師飯田豐二著手規劃,從此開展了屏東的鐵路時代。於1914年正式啟用直到1992年除役,現為國定古蹟。
Thumbnail
Day4由樹林走到大溪,體力幾乎耗盡,雖獨自外宿,但一夜好眠。 睡到自然醒後,漱洗完畢揹起背包,裝滿兩瓶水,拿著兩張早餐卷,一張在中式早餐店領了蛋餅及飯糰,一張到西式早餐店領了卡滋雞腿堡。飯糰蛋餅塞進背包當午餐,漢堡提到公園樹蔭下悠閒地飽餐一頓。
Thumbnail
Day4由樹林走到大溪,體力幾乎耗盡,雖獨自外宿,但一夜好眠。 睡到自然醒後,漱洗完畢揹起背包,裝滿兩瓶水,拿著兩張早餐卷,一張在中式早餐店領了蛋餅及飯糰,一張到西式早餐店領了卡滋雞腿堡。飯糰蛋餅塞進背包當午餐,漢堡提到公園樹蔭下悠閒地飽餐一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