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親子教養|志願選擇的未竟之路

2020/12/1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人生是由細小的選擇,慢慢走向不同的方向
「老師可以問你的想法嗎?要填選組單了!我不知道要填自然組,還是社會組?」108課綱上路,甫升小高一的孩子傳訊息來。思緒回到國三最後一年,整體學科優異的孩子還是在新冠肺炎與大考壓力下,未能解出數學第二題計算,而選擇私校升學班,想要在高中階段好好磨鍊學科!
「老師我本來很篤定我會走社會組,只是高中的史地考試內容與學習內容的脫鉤,讓我困惑真的要選社會組嗎?」心中跑馬燈:「孩子喜歡什麼?畫畫與設計,三年的時光教室佈置都靠她與另一位孩子做整體設計。」我說:「妳喜歡繪畫與設計,不是嗎?那應該是第二類組,只是我無法確定妳數學計算能力能不能磨起來?因為第二類組資工、設計競爭激烈。」
第一直覺,我抱持著「興趣優先」的原則,回答:「應該是問妳喜歡什麼,然後朝那個方向磨出自己的知識技能。」孩子本來就搖擺不定,因為她熟識的朋友都毅然選擇自然組,聽完我「興趣優先」的「美好意見」,應該也決定了自然組。
孩子的母親傳來訊息道謝:「老師其實我跟爸爸認為她適合社會組,但我們決定尊重她的選擇。」也讓我重新思索如果只把「升學」看成「最佳組合的投資」,孩子數學的「慢」速度,確實會有許多變數(因為也不是弱而是不穩定,理化表現也不俗),相較文科吸收所要耗費的時間,應該可以減省不少體力,孩子說升上高中,每天都10點才回家,身心都疲憊。開始有點覺得自己的輕率。
我開始從一些現實層面去考量,跟老公去查詢目前行業薪資,也詢問大學畢業六年以內的晚輩、在學大學生,目前職業選擇的狀況,設計類科起薪不高、競爭激烈的國考、女性在科技業界30歲後的發展。
「妳只是表達妳的認知,最終選擇的是孩子自己,妳不需要把責任擺在身上。」或許是吧,每個人的人生不都有點誤打誤撞,背景、地域,然後從原生資源中進入學制,一開始便有了文化優劣,然後從能擷取到的既有資訊中,決定了此生志業的方向,而成人都知道「轉換」多麼需要勇氣,與需要時間可以揮霍。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重新整理現況的認知給孩子。
知識是個磨刀石,未來的職業究竟是什麼?
「擇我所愛」在教學現場,根本是天方夜譚,中學的孩子如何覺得自己愛上業務或是財務這類工作?對孩子而言,職業探問只是考試訓練而已,想像學習科技,是務實操作,拆解機械,創造自己獨一無二的「機器人」,實體經驗的溫度,才能讓孩子具體認知,可惜這樣的資源是有限的,文字知識是有點冷的,如果沒有足夠的熱度,反而被凍傷。或許,如果可以,想把孩子保護成最任性的人,盡情專注地做自己喜歡的事,踰越外在的標準。只是有時會反省,課業學習優異的孩子,是否會更限制她的天賦,渴望優秀的孩子成為專家而不是職人?
後來寫了一段文字:「誤打誤撞的人生,就只是希望比自己更年輕的一輩,能夠少一點遺憾,雖然我必須用成人既定的世界,給你一個保險的答案,但希望妳能自己選擇,因為能夠擁抱冰冷的知識的妳,要能夠擁抱妳的人生,興趣會是職業的創意來源,妳認為自己的興趣可以與哪一項傳統職業結合?用妳的想法前進!深思熟慮的妳,會可以為自己決定。」誰都無法預測未來,只能竭盡所能好好提問,然後相信。
妳得自己創作,屬於妳的人生
4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