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資源有限的世界,我們所能得到的東西,能夠使用的金錢、時間,都是有限的,那我們能如何在這些有限的資源中做選擇呢?想像一個日常的花費問題,消費者只有有限的金錢花在想要購買的事物上。
小明今天有10塊錢,他可以自由地選擇把這10塊花費在通勤用的車票和午餐的漢堡上,一張車票0.5塊,一個漢堡2塊錢。首先,我們簡單的劃出預算限制式看小明可以有哪些選擇
如圖所示,小名手上可以把手上的10塊錢都拿來把漢堡,他可以得到5個漢堡,如點A,但可能就沒辦法搭車去工作了。小明也可以選擇把錢都拿來買車票,他可以得到20張車票,如點F,但小明可能就得餓肚子了。或是小明也可以選擇把一些錢拿來買車票一些錢拿來買漢堡,如點B、C、D、E。
此外,預算限制圖也可以很清楚的視覺化不同選擇間的tradeoff,如果小明午餐想要多吃一個漢堡($2),那他就得放棄4張車票($0.5),因為小明總共只有10塊錢,沒有更多了,想要多吃一個漢堡意味著得把花在車票的錢分一些來買漢堡。這就是午餐多吃一個漢堡的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顧名思義就是一種成本,它指的是為了取得某些想要的東西所必須放棄/付出的成本。因為我們的預算有限,雖然什麼都想要但不可能什麼都拿得到,當我們想要某些東西時,就必須有所犧牲,這個犧牲有可能是金錢、時間、體力或才藝…,這些犧牲在經濟學裡被稱為機會成本。
舉小明的情形為例,當小明午餐想要多吃一個漢堡時,他所需要付出的機會成本就是4張車票,因為在只有10塊錢的限制下,他想要多吃一個漢堡,唯一能做的就是少買一些車票,這也是他必須做的犧牲。
其他的機會成本的例子也很常見,例如我今天決定把時間花在寫這篇文章,付出的機會成本就是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因為我一天只有24小時,既然要花時間來寫這篇文章,那就得有所犧牲。又或是一個大學生乖乖去上課能得到的是課堂上的知識,然而這個機會成本可能就是在家玩電動玩一整天。
機會成本永遠都是對比當下選擇的次優的選擇。小明多吃一個漢堡的機會成本是4張車票,因為4張車票是小明的次優的選擇,除了多吃一個漢堡,下一個對小明最有用的選擇就是買4張車票了,其他的選擇例如把錢丟水溝、拿錢送我…,對小明可說是毫無用處也不是次優的選擇,自然就不能算是小明所付出的機會成本。
對於是否要繼續升學其實也隱含著機會成本的概念。高中生畢業後是應該要再花4年念大學取得一個更高的學歷和未來可能更優渥的薪水嗎?還是應該高中一畢業就出社會開始賺錢?如果選擇了讀大學,所需要付出的機會成本可不單單是4年的時間,而是那些需要付出的學費、住宿費、生活費等花費,也包含了高中畢業就出去工作的話,在這4年的工作時間所能賺取的金錢以及經驗。
邊際效用遞減
預算限制式有效地幫我們辨別做選擇時的tradeoff和所需付出的機會成本,那小明會如何做選擇呢?這邊要引入效用的概念,效用影響小明的選擇,也就是說,小明的選擇能夠給小明帶來多大的效用/滿足感決定了他要買什麼、買多少。我們這邊便來剖析效用如何影響小明做選擇,以及效用有什麼特性。
在小明的例子中,車票及漢堡都是小明想要的東西,兩者都能給小明帶來一定程度的滿足感和效用。做分析時我們一般假設擁有的越多,滿足感越大,也就是說,相較於1個漢堡,5個漢堡必然會對小明帶來更大的滿足感,這是效用的一個特性 — 越多,越滿足。
而當小明中午感到非常飢餓時,第一個吃下肚的漢堡能給小明帶來最大的效用,因為這個漢堡能讓小明從飢餓的狀況中恢復。這也是效用的另一個特性,第一個漢堡相較於第二個或第三個漢堡能帶來更大的效用。因為這邊我們不再是計算整體的效用,而是衡量多吃一個漢堡帶來的效用,為求精確,我們為它取了一個名字叫邊際效用,因此我們會說第一個漢堡的邊際效用大於第二個漢堡或第三個漢堡的邊際效用。
再來,試想小明原先肚子非常餓,吃了3個漢堡後已經覺得有些飽了,這時候再吃第四個漢堡對他的滿足感和邊際效用比起第一個漢堡就低得非常多,因為小明已經飽了呀!雖然說多吃一個漢堡還是能多增加一點滿足感,但這個漢堡對他來說已經是可吃可不吃的。但若吃下4個漢堡後,再有第五個漢堡出現,小明可能就要翻臉了。這就是效用最重要的一個特性 — 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雖然說漢堡對小明是多多益善,但漢堡的邊際效用卻會隨之遞減,第五個漢堡對小明的滿足程度比第一個小,第十個漢堡對小明的滿足程度比第五個漢堡小。
沉沒成本
在做選擇的分析時我們會考量所有可能影響決策的成本以得到正確的結論,但對於有些成本在經濟學的世界中則是被歸類於不影響決策的,那就是沉沒成本。沉沒成本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既然不可收回,且經濟學假設人是理性的,那這些成本自然不會影響人的決策。
舉例來說,如果某人預訂了一張電影票,已經付了票款且假設不能退票。此時付的價錢已經不能收回,就算不看電影錢也收不回來,電影票的價錢就算作沉沒成本。
如果付錢後發覺電影不好看,經濟學家們往往建議選擇直接走出場而不是繼續待在場內默默把電影看完,因為這樣只是花了點冤枉錢,還可以通過騰出時間來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來降低機會成本。
生產可能性曲線及社會決策
在認識預算限制式、機會成本以及效用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來探討一些更廣泛的問題了,那就是生產可能性曲線以及社會如何做決策。社會其實和個人一樣,也面臨稀缺性的問題,也同時需要考量要如何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最大化的滿足社會的需求,這些需求包括但不限於教育或醫療或社會福利。正因為社會和個人同樣都得面臨稀缺性的問題,因此社會和個人在做決策之時其實有相當多的共同點。
就舉社會在面臨教育及醫療這兩個需求的情形為例,社會會有教育及醫療的需求,然後社會也只有有限的資源可以分配在這兩個項目上,該怎麼分配?不同花費的組合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這些問題我們就可以使用生產可能性曲線來表示。
附圖便是社會在面臨教育和醫療的決策時的生產可能性曲線,曲線上的點的值代表在特定組合下對社會所產生的效用,而因為我們已經知道效用的特性了,所以生產可能性曲線之所以會是曲線的樣子就非常直觀了。
根據邊際效用遞減法則,我們分配在某一項目上的資源越多,其邊際效用會越低,所以可以看到從B到A我們需要犧牲掉所有教育資源,但也只能增進一點點的醫療效用。而從D到F也是同理,我們需要犧牲所有醫療資源,但卻只能換取教育效用的一點點進步。
這條曲線很清楚地呈現把資源分配在教育和醫療之間的tradeoff,和預算限制圖一樣用來視覺化不同選擇間的tradeoff,但生產可能性曲線和預算限制圖其實有非常大的區別。
最直接且顯而易見的區別就是生產可能性曲線是曲線,而預算限制式卻是一條直線。這個原因是因為生產可能性曲線上的值是代表效用,而效用又有邊際效用遞減法則因此呈曲線。但預算限制式上的每一個值是代表金額,金額並不會隨著資源投入的多寡而有所改變,因此呈直線。
生產效率及分配效率
在畫出生產可能性曲線後經濟學家下一個好奇的便是,這樣子的資源分配有效率嗎?這樣子的分配是不是一個好的分配?面對這兩個問題我們可以觀察這樣的分配有沒有達到生產效率及分配效率。
生產效率
生產效率指的是,在有限的資源以及技術下,我們已經充分的使用這些資源了,且並沒有辦法有更多的產出了。
如圖所示,在A、B、C、D、F此五點都有達到生產效率,因為在給定有限的資源下,此五點已經充分的使用這些資源了,並沒有辦法增加更多產出。然而R點就是一個生產不效率的點,因為在給定有限的資源下,R點很明顯沒有充分的使用資源,對於R點來說,C點比起R的醫療效用更高且教育效用也更高,因此R點並沒有達到所謂的生產效率。
根據生產效率的定義我們可以知道在生產可能性曲線上的每一個點都是生產效率的組合。
分配效率
分配效率指的是社會分配資源的組合能夠最大化社會的滿足感,也就是帶給社會最大的效用。但在上圖中我們並沒有辦法指出哪一點是屬於分配效率的點,因為我們並不知道社會想要什麼。而和生產效率不一樣,在生產可能性曲線上只有其中一個點會符合社會的分配效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