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

含有「統計學」共 9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你是否常聽到「生男生女機率是50%」?本文透過生活化的例子,深入淺出地解析機率學與統計學的核心差異,解釋為何實際數據會出現偏差,以及兩者如何相輔相成,幫助我們更精準地理解世界。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大家常見的物價指數和經濟指數是"大麥克漢堡的價格指數" 而日本帝國數據銀行(TDB)編製的「咖哩飯物價指數」(CRPI) 本質上也是測算一碗咖哩飯的食材與能源成本,但它卻意外成為反映日本家庭通膨壓力的統計學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在問:「這件事發生的機會有多大?」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機率」。它是一個介於0(絕不可能)與1(必然發生)之間的數字,是我們在未知中評估風險、做出決策的導航儀。然而,這個看似簡單的數字,背後卻有著豐富的哲學內涵與嚴謹的數學基礎。讓我們從它的思想源頭開始,逐步理解它的現代面貌。
Thumbnail
在閱讀統計報告或新聞民意調查時,你很可能看過這樣一句話:「本數據已經過加權處理」。你是否曾好奇,這個「加權」到底是什麼魔法?為什麼分析師要刻意去調整數據的影響力? 這篇文章將用生活化的例子,帶你徹底理解「權重」的奧妙。我們不僅會談它「是什麼」,更要談「何時用」以及「怎麼用」
Thumbnail
在流行病學與大數據分析領域,傾向分數分析(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 PSA)就像一根魔杖,能幫助我們在混亂的資料中,為研究個案找到一群「天生我才、與你相似」的對照組。但找到對照組或調整好資料後,下一步該怎麼做? 這篇文章將為你解鎖三種最常見的傾向分數後續分析方法
Thumbnail
(這只是單純上課的心得外加“情緒”小札記((實在是又愛又恨的複雜感受)),不是課堂筆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言、談談統計學 前篇已經提到過,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這三科是必修的基礎學科。今年暑假我選了經濟學與統計學兩科,加起來一週上四天課,每次
木蛇雜談-avatar-img
2025/09/22
教授知道學分費很貴,你們又是花假日時間,一定是熱愛學科 不敢讓你們失望 所以讓你們很充實~
2024公布的數據: 現在地球的人口可能約有78億,統計學雖能告訴我們人口的數量、分佈、種族等資訊,但因數量實在太大,單純學術性統計報告,對大多數的人是不易了解。 有人製作了這組有趣的統計報告,把世界上的 78億人濃縮成 100人,各種百分比的統計資料看起來就有意思了! 統計資料是這樣: 1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昨夜,Summit Therapeutics 股價迎來近半年的又一次大幅下跌。 從消息面看,這與其公布 Ivonescimab(依沃西,PD-1/VEGF 雙特異性抗體)的 III 期 Harmoni 研究結果有關。於 2025 年 9 月在 世界肺癌大會(WCLC, World Conferen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露西 今天我們不聊深奧的數學公式,來聊聊怎麼讓「預測」這件事變得更準。在統計學,特別是像「多元迴歸分析(複迴歸)」這種想用A、B、C去預測D的工具中,有兩個名詞聽起來很像,卻是整個分析的靈魂角色,它們就是「誤差(Error)」與「殘差(Residual)」。 聽起來很學術?別怕,我們
Thumbnail
第一節:發電廠穩定性的剖析:容量因子作為權威性指標 本報告旨在對美國地熱發電與核能發電在2023年1月至2025年5月間的營運穩定性進行嚴謹的量化比較,資料來源為US EIA。為此,必須首先建立一個清晰的分析框架,並定義衡量效能的關鍵指標。本節將精確定義營運穩定性,並闡述為何選擇「容量因子」(Ca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