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兩天的clubhouse之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概是前幾天看到朋友在Facebook回應了一則公開貼文的留言說要+1,我稍微看了一下是什麼東西就跟著在朋友的留言下說:「你有邀請要給我。」於是我就順利上了clubhouse的車了。(有什麼新玩意都要先註冊再說啊!)
玩了兩天後的一些小心得:
網路太不穩定這點就不用講了。(也太弱了一點啊啊啊!)
一,實在太耗時間了。
每天晚上的九點到凌晨兩點,本來是我寫字、運動、閱讀的時間(不一定每樣都做,不寫小說就運動,不運動就寫小說。其中可能有一個小時在打電動。)如果只是聽,倒是還好,平日除了寫字只能聽音樂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聽」節目,從公視的《有話好說》到政論節目,以及一些中文發音的專題節目外,有時還會聽聽連續劇或講座。
但是如果要主聊,或是聽有主題討論,就很難一心二用。上述那些可以邊聽邊做事的聲音,多半都可以重聽,若真的覺得哪個重點需要重聽就回放一次即可,但clubhouse不行。
由於覺得太耗時間了,便想起那樣會不會瓜分掉「閱讀」的時間?
但後來在matters的朗讀聊天室,聽潔平朗讀《故事如何說再見》後,立馬打開google搜了這本書,好像也是一個「認識書」的模式。便想:這種模式的遠距讀書會好像也不錯!比起「面對面」或是「文字討論」的讀書會更有意思一點。尤其是聽到「真人」的聲音。
二,是個很吃說話功力的玩意兒
當我與未曾見面也沒有用聲音交談過,但平日就多有互動的網友聊天時,滿順暢的也沒有什麼緊張感。但人一多或是有比較陌生的朋友同在時,「說話」變成一種面向大眾時,還是令人緊張了起來。還經常性地岔了原來設定的主題,跟沒有說過話的網友無所不談了起來。
其實人都是很渴望更真實的交流,聽見聲音猶如去了很想參與的演唱會一樣,有著親臨現場的感受。這點大概是原來就彼此有在互動交流的群體比較難感受到的。
但也就是因為那種貼近了其他人的莫名興奮感,說話的節奏、音調都不是那麼好掌控,尤其是看不到別人的表情,很容易有講電話的時候會產生的尷尬:「輪到我說話了嗎?」「你說完了嗎?」在每一個聊天室裡,都有這個狀態,常常會同時有不同人說話,就聽不太清楚了。
另一點有些人說話的時候會爆音(這個人特別大聲),不知道是iPhone不同或是設定不同而有所不同嗎?因為不是在同一個空間用同一個收音設備收音,會呈現一種A的聲音特別大,B的聲音太小,以致於不知道怎麼調到剛好的聲音,這一點戴著耳機聽會特別明顯,忽大忽小的耳朵吃不消。
即時的對話能力,大概是最吃說話功力的部分。寫文章可以花腦袋去思考,錄podcast也可以花時間去企劃,但沒有排過的對談,很容易胡謅XDDD。但也見識到平日有在使用「說話」當吃飯工具的人的表達能力(滿適合老師用來線上教學的,有主題式的那種。不過如果考量到「面對大眾」說話的部分,「用詞」可能可以在夾雜專業詞彙時,稍稍解釋一下。)
另外線上講座可能比現場講座被cue到發言的人還更需要即時的反應思考能力,不然發言五分鐘都沒有重點,會整個不曉得要不要聽下去。(但沒有那麼嚴肅或一定需要有什麼規矩,這只是我的思考。好吧!一定是想太多才會容易人一多就緊張了起來。)
三,社群嘛!閒聊你還是得要有一些朋友。
這挺趣味的,那一群「有什麼新玩意兒一定也要玩一下」的網友們,都早早就上了車,很多老面孔,不少也都加來加去的。若是平時就沒有特別有交集的,開個聊天室也還是得要比較熟識的朋友才聊得起來,如果朋友群互相不是同溫也不同族群還挺不容易一起聊的。(果然沒有一起聊天的天分。)
因為後來太不穩定一直被踢出聊天室,最後竟然直接打電話給平常也不打電話的朋友聊起天來。
偶爾跟人說說話滿好的。尤其是跟從來沒有說話過,或是此生可能不會見到面的網友們,多了一個方式對談也挺不錯的。日後見那人寫的字,就能想像他說話的聲音和節奏,還多了幾分親切。

這是個適合多方對談的玩意兒,也適合拿來說書、講故事。疫情之下這種新玩意兒能讓人稍稍減緩世界的距離變遠的焦慮感,不過實在太耗時間了。
最讓我感到有趣的一件事是:很多人的台語都很好啊!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破,只是很多後來的流行語、現代用詞不知道怎麼說以外,台語講得都挺順的嘛!拿來語言練習挺好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7K會員
866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換日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字平台,不論是matters、方格子、medium、探路客,乃至youtuber或是podcast的經營者們,不談廣告的分派(或是行銷置入),以及本來就很有聲望有流量的那些人,那一個真的靠「創作的訂閱及支持」不用斜槓太多項目而過活的人?什麼時候會出現呢?而這樣的模式什麼時候會真正成為氣候?
「訂閱」這個機制,用在「內容」這個項目上,考驗的不只是「創作者」本身的能力,更甚的是「經營模式」的思考,甚至是「自我形象」的塑造!要靠「贊助」「支持」能成為一種足以支撐生活的所需,多半還是得靠一些經營且行銷的頭腦!
有人會很焦慮讚賞公民2.0的訂閱功能是不是需要「更加強自己的社交能力」去攀談拉攏訂閱者、讀者?「使用者付費」已經是項難題了。還要去考慮「別人訂閱我,我要不要跟他有社交互動」,光想這些,怎麼寫得出來東西呢?把思考這些問題的時間拿去閱讀跟書寫,比較實在啊!
「自媒體」不單單只能透過「影片」、「聲音」、「文字」去分享,也有另一種是將自己形塑成一個「訊息傳播站」,你把你想要推薦的,一一展現給網路的使用者,從影視到聲音,從娛樂到閱讀,從日常到深度的思考⋯⋯像個真正的媒體,多元地傳播好內容給其他的人。
所有人獲取了自己想要的內容時,會在什麼時候願意給出自己手中的支持?又或者問,要在什麼樣的情形下才會認為給一點支持是重要的事?
部落格不是「新東西」,對於經過那個「人人都是部落客」年代的網路使用者來說,那是我們青春的回憶。
文字平台,不論是matters、方格子、medium、探路客,乃至youtuber或是podcast的經營者們,不談廣告的分派(或是行銷置入),以及本來就很有聲望有流量的那些人,那一個真的靠「創作的訂閱及支持」不用斜槓太多項目而過活的人?什麼時候會出現呢?而這樣的模式什麼時候會真正成為氣候?
「訂閱」這個機制,用在「內容」這個項目上,考驗的不只是「創作者」本身的能力,更甚的是「經營模式」的思考,甚至是「自我形象」的塑造!要靠「贊助」「支持」能成為一種足以支撐生活的所需,多半還是得靠一些經營且行銷的頭腦!
有人會很焦慮讚賞公民2.0的訂閱功能是不是需要「更加強自己的社交能力」去攀談拉攏訂閱者、讀者?「使用者付費」已經是項難題了。還要去考慮「別人訂閱我,我要不要跟他有社交互動」,光想這些,怎麼寫得出來東西呢?把思考這些問題的時間拿去閱讀跟書寫,比較實在啊!
「自媒體」不單單只能透過「影片」、「聲音」、「文字」去分享,也有另一種是將自己形塑成一個「訊息傳播站」,你把你想要推薦的,一一展現給網路的使用者,從影視到聲音,從娛樂到閱讀,從日常到深度的思考⋯⋯像個真正的媒體,多元地傳播好內容給其他的人。
所有人獲取了自己想要的內容時,會在什麼時候願意給出自己手中的支持?又或者問,要在什麼樣的情形下才會認為給一點支持是重要的事?
部落格不是「新東西」,對於經過那個「人人都是部落客」年代的網路使用者來說,那是我們青春的回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瞎聊107》中提到我是個不怎麼喜歡聊天的人,不管是現實上還是網路上,當個網路社恐也沒什麼。 先前也多次提到我認為純文字很難給人有溫度的感覺,所以需要用標點符號或者表情符號,有時候也會因為對方的理解/讀解或當下情緒會有所不同,我不想被莫名誤會,儘管我認為我都是帶著善意。 “說者無心,聽
Thumbnail
四個多月之前,和朋友做了一檔內容,名稱是「我想和你說說話」。 因為自己是說話的主角,希望可以和人分享一些想法或思考,所以取名為「我想和你說」。還記得,在和朋友的討論中,談及製作這檔內容的起心動念時,我曾說到——因為自己過去曾經歷了一段低潮的時刻,當時,我找了許多在不同人生階段認識的朋友聊天,而在互
Thumbnail
取名為Lounge,是希望我的部落格給了一種休息並且可以與人討論的感覺。或許沒有一杯小酒,但也不需要把事情看得太認真。
似乎可以開始掌握一點進入聊天情境的方法: 首先,必須仔細聽正在談論的話題,不被自己的思緒和評價打擾,如果跟上了就給出直接的回應,感覺到什麼的表情或語助詞。中途冒出可以搭上話題的想法時,先記著,才能在別人說話告一段落時接上。 跟生活和喜好接近的人聊天,是一種初階練習,因為平時就備著很多可以回應
Thumbnail
好久沒有跟網友一直聊天的經驗了,這兩天我在下班後,都跟一個網友見面,我很喜歡跟他在交友APP上面聊天的感覺,可是實際見面時,總還是有一種很陌生不知道要講什麼,或是聽他不斷說他的事,我頻頻回「嗯」的狀況發生。
Thumbnail
你可能有跟別人講話講完身心俱疲的經驗,同樣的應該也有別人讓你覺得跟他說完話後,覺得身心愉悅想下次再找對方,這是因為對方說話的方式是讓你做主角,因此總能讓你暢所欲言。 會認真聽你說話且有智慧的回應,自然就卸下心防,如果我們學會這樣聊天的能力,人生一定更順遂。 讓對話成為一場心靈的舞蹈 在這個
Thumbnail
這篇專欄討論了現代人溝通方式的差異,以及作者對於當面聊天的態度。他分享了與朋友蔡兄之間的聊天風格和分享的生活經歷。文章中,作者談到了人生觀、媒體對思維的影響以及生活中多樣化的觀點。同時也提到了生活中的抉擇和尊重。文章內涵豐富,提供了觀點和啟發,適合現代人重視自我發展和生活態度的思考。
Thumbnail
昨天與兩位好朋友,一起去台南遊玩, 由於許久沒有未見,一見面便有許多話題, 我一直以來都是在聽的那一方,也不知道是不是太久沒見面 歡迎過客進來看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瞎聊107》中提到我是個不怎麼喜歡聊天的人,不管是現實上還是網路上,當個網路社恐也沒什麼。 先前也多次提到我認為純文字很難給人有溫度的感覺,所以需要用標點符號或者表情符號,有時候也會因為對方的理解/讀解或當下情緒會有所不同,我不想被莫名誤會,儘管我認為我都是帶著善意。 “說者無心,聽
Thumbnail
四個多月之前,和朋友做了一檔內容,名稱是「我想和你說說話」。 因為自己是說話的主角,希望可以和人分享一些想法或思考,所以取名為「我想和你說」。還記得,在和朋友的討論中,談及製作這檔內容的起心動念時,我曾說到——因為自己過去曾經歷了一段低潮的時刻,當時,我找了許多在不同人生階段認識的朋友聊天,而在互
Thumbnail
取名為Lounge,是希望我的部落格給了一種休息並且可以與人討論的感覺。或許沒有一杯小酒,但也不需要把事情看得太認真。
似乎可以開始掌握一點進入聊天情境的方法: 首先,必須仔細聽正在談論的話題,不被自己的思緒和評價打擾,如果跟上了就給出直接的回應,感覺到什麼的表情或語助詞。中途冒出可以搭上話題的想法時,先記著,才能在別人說話告一段落時接上。 跟生活和喜好接近的人聊天,是一種初階練習,因為平時就備著很多可以回應
Thumbnail
好久沒有跟網友一直聊天的經驗了,這兩天我在下班後,都跟一個網友見面,我很喜歡跟他在交友APP上面聊天的感覺,可是實際見面時,總還是有一種很陌生不知道要講什麼,或是聽他不斷說他的事,我頻頻回「嗯」的狀況發生。
Thumbnail
你可能有跟別人講話講完身心俱疲的經驗,同樣的應該也有別人讓你覺得跟他說完話後,覺得身心愉悅想下次再找對方,這是因為對方說話的方式是讓你做主角,因此總能讓你暢所欲言。 會認真聽你說話且有智慧的回應,自然就卸下心防,如果我們學會這樣聊天的能力,人生一定更順遂。 讓對話成為一場心靈的舞蹈 在這個
Thumbnail
這篇專欄討論了現代人溝通方式的差異,以及作者對於當面聊天的態度。他分享了與朋友蔡兄之間的聊天風格和分享的生活經歷。文章中,作者談到了人生觀、媒體對思維的影響以及生活中多樣化的觀點。同時也提到了生活中的抉擇和尊重。文章內涵豐富,提供了觀點和啟發,適合現代人重視自我發展和生活態度的思考。
Thumbnail
昨天與兩位好朋友,一起去台南遊玩, 由於許久沒有未見,一見面便有許多話題, 我一直以來都是在聽的那一方,也不知道是不是太久沒見面 歡迎過客進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