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應北京《青年生活週刊》邀請,寫一篇「07年台灣文化的年度總結」,言明可以寫得隨性一些,既然如此,我就厚著臉皮交卷了。
以下是我對於過去一年台灣藝文事件的若干記憶,純粹個人,絕不週延,絕不客觀:
【未來十年仍會憶起的幾場演唱會經驗】
若真要說二○○七意義至為重大的音樂會,肯定是蘇打綠在台北小巨蛋的萬人演唱會,這是台灣獨立音樂史上劃時代的紀錄──不過那天我並不在現場,不好亂說。以下幾則,都是自己看了的:
◎ 3/1 「宇宙塑膠人」在台北The Wall
捷克搖滾團「宇宙塑膠人(The Plastic People Of The Universe)」首度到亞洲,「正義無敵」大型演唱會之後,他們在The Wall加演了兩百人規模的迷你場,音樂之美麗迫人姑且不提,最記得的其實是混到後台跟他們一起喝台啤。偉大的薩克斯風手Vrata老得一臉皺皮,銀髮披肩滿嘴髭鬚,掛著極厚極大的眼鏡,激動地跟我訴說遊歷各國所見諸多不平事,帶著酒氣的唾沫星子濺在我臉上。
◎ 7/8 崔健在貢寮海洋音樂祭
盼了十幾年,老崔終於來了。現場所見並不如大陸媒體的報導那樣熱烈,畢竟崔健早已不是兩岸青年心目中的時尚符號。這樣更好,讓我們這些自認真正在乎他的人,得以奢侈而心無旁鶩地在那樣巨大的場地聽他用那樣巨大的器材唱那些形象無比巨大的歌。
對於老崔,我原本就不可能也不打算客觀聆聽,然而ADO哥們兒的威力,還是實實在在把我給震了,他們的現場功力甚至遠超過我的想像。
◎ 10/4 「再見李雙澤」演唱會在台北淡江大學學生活動中心
老中青三代樂人輪流向這位煽熱「唱自己的歌」口號的先驅人物致意,由「野火樂集」熊儒賢統籌策劃。最年輕的演出人是盧廣仲(大陸朋友請密切注意這個名字),最資深的演出人是楊弦和胡德夫(能看到他倆同台唱Blowin' in the Wind,我們還有什麼話說?)。不過對我而言,最值得記憶的部份是母親陶曉清和我一起擔任了這天的主持人。
◎ 12/2 林一峰「一個人在途上」演唱會在台北The Wall
看過不少次一峰的演出,這場是個人所見最精彩的一次,總算讓我見識到林一峰在巔峰狀態可以釋放出多麼懾人多麼飽滿的力量,而且全憑一張嘴和一把木吉他。
◎ 12/8 巴奈「在回家的路上」演唱會在台北中山堂光復廳
巴奈不需要費太大勁兒,撥兩下琴,一開口便能招來滿山遍野的鬱雲。新歌不再是《泥娃娃》時代流浪天涯、破罐破摔的自棄(那已經是八年前的事了),然而那靜水流深的力道,反而更嚇人。聽她的歌,真得先把心腸練得硬一點兒。
【幾張大陸朋友未必聽過的專輯】
兩張客語專輯,一張電音歌仔戲,都是我今年聽到的驚喜。
◎ 羅思容 / 每日 (大大樹音樂圖像)
這些從層層沈澱著的生活裡提煉出來的歌詩,有的是人間煙火的氣味,細膩溫婉,從容不迫。這位「晚熟」的女歌手,是今年我最願意推薦的「歌壇新人」。
◎ 黃連煜 / Banana (典選)
這是阿煜離開「新寶島康樂隊」之後的第一張個人專輯。出手老辣,有百年老店的灶火味兒。端出來的即便只是一碟小菜,也能嚐出廚子不動聲色的自滿。
◎ GTS / 我身騎白馬 (Major Music)
GTS和「台灣四大小生」之一的「春美歌劇團」合作,玩的是「馳放電音」加上台灣民樂的「歌仔戲」,最可貴的是他們都不裝玄乎,直頭直腦地切入重點,於是可以樸素而動人。蕭青陽的視覺設計讓他二度入圍葛萊美獎,這很好,總可以吸引更多人注意一下裡面裝的音樂。
【害我掉眼淚的劇場演出】
◎ 屏風表演班:京戲啟示錄(典藏版),台北城市舞台
當然,李國修還是會忍不住地說教,唯恐觀眾看不懂而在這裡那裡過度提醒,又或者在某些地方辭溢乎情地玩過了頭,但這些又有什麼關係呢。這齣戲害我哭得亂七八糟,我願意起立鼓掌,原諒它所有的不完美。
【一場極盡奢侈的展覽】
◎ 「北宋大觀」,台北故宮博物院
法書有米芾《蜀素》、東坡《寒食》、黃山谷《松風閣》。碑帖有《淳化祖帖》、《定武蘭亭》。看畫有范寬《谿山行旅》、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文同《墨竹》。再把全地球最好的汝窯青瓷一口氣堆出來,外加數十種宋版書──這些纔只是展品的一小部份,如何不看得撐死。
台北故宮重新裝修,眾人對動線規劃與服務品質多有微詞,但看在這些寶貝的份上,一時也沒法分心罵人了。
【一部沈重的出版物】
◎ 邱妙津日記(印刻)
邱妙津的小說之於台灣文青,或可聯想海子的詩之於八十年代的大陸文青,既是一代人的啟蒙,也象徵某個特殊時期的終結。邱妙津一九九五年自殺棄世,得年二十六歲。臨死前將貼身珍藏的一箱日記託給摯友,事隔十二年,許多耳語塵埃落定,這纔終於編纂出版。我們從她的二十歲一路讀到臨死前三天,在巔峰與谷底之間翻騰,反覆的自問、自苦與自毀,允為我們這一代最最驚心動魄的靈魂病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