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焦點─蔣介石君臨台灣
1950年 以短短4年半時間丟掉中國大陸遼闊江山的中華民國行憲後第1任總統蔣介石(1887~1975),在台北發表文告宣佈復行視事,恢復行使總統職權,第3次下野後再度復出,在人口與土地都無法與中國大陸等量齊觀的台灣,移植延續獨裁統治作風,帶給台灣1/4世紀的黑暗歲月。
辭職下野14個月的蔣介石,是在1949年1月21日中國共產黨即將席捲中國大陸江山時,在強烈的民意壓力下於首都南京宣佈引退,由出身桂系軍閥的副總統李仁代行總統,蔣介在向提攜他邁向權力頂峰的中華民國國父孫逸仙陵墓謁別後,22日回到浙江溪口老家,但卻是表面引退,實際上仍透過中國國民黨系統以及軍事特務系統掌控政府和軍隊,李宗仁充其量只是形同傀儡的虛位國家元首。
蔣介石下野卻仍大權在握,勝券在握的中國共產黨人民解放軍,自然無法容忍尾大不掉的蔣介石繼續呼風喚雨,一路勢如破竹席捲長江以南,在風雨飄搖中的中華民國政府不斷遷移首都。
中國國民黨持續掌握政治實權,7月16日以中央非常委員會取代分崩離析的中央政策委員會,穩固蔣介石在國民黨內的地位,蔣介石以總裁身份發表告全國同胞書,強調奮鬥到底,並前往上海、舟山、福州、廣州、重慶、成都等地鼓舞軍民士氣,明為下野卻仍戀棧權位的司馬昭之心,已是人盡皆知,蔣介石唯一的考量,只是以何處為「反共復國」的地盤。
中國共產黨於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告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蔣介石仍未死心,企圖複製帶領中國對日本抗戰8年的經驗,以長江天險屏障的四川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峙,但卻沒有三國時代蜀漢宰相諸葛亮的謀略,四川迅速被攻克,蔣介石在中國大陸再無容身之處,只得選擇孤島台灣,代行總統李宗仁於12月以胃潰瘍赴美就醫為名經香港流亡美國,為蔣介石提供趁虛而入再從幕後走上台前的絕佳機會。
蔣介石在中國現代史上叱吒風雲,從1928年開始在中國大陸南京掌握國家機器,到1975年在台灣逝世,掌握中國的命運長達47年,期間曾經在1927年8月和1931年12月2度下野,總是以退為進,化被動為主動,下野後再度復出,第3次下野與復出也不例外,且都和桂系軍閥李宗仁有關。
蔣介石在台灣第3次下野後復出,並沒有記取歷史教訓,依然採取高壓獨裁統治,殘酷整肅消滅異己,直至終老再也沒面臨反對勢力的挑戰,自然也不需要下野後復行視事,更得以壽終正寢且以最高規格國葬告別人世,和他的死對頭共產黨中國第1代領導人毛澤東一樣,享有中國歷朝歷代帝王傳統的榮崇,也是20世紀最幸運的獨裁者,兩人生前的恩怨情仇,都足以盡付笑談中。
(延伸閱讀1:近代中國命運的起伏~國共內戰~1949年Ⅰ~Ⅵ);(延伸閱讀2:近代中國命運的起伏~兩個中國在台灣海峽的戰爭與準戰爭Ⅰ~Ⅵ);(延伸閱讀3:恐怖台灣~台灣的戒嚴與白色恐怖Ⅰ~Ⅳ);(延伸閱讀4:全球惡名昭彰的獨裁者~亞洲Ⅰ、Ⅱ);(延伸閱讀5:人物台灣~蔣介石浮光掠影的一生)
◆蔣介石快速丟掉中國大陸江山終老台灣(圖/TandY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