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我和妻子到台南旅行。遊覽完安平古堡後,我們必須趕回北部,然而在臨行前,我終於按捺不住好奇心,把車停在古堡附近的湯匙山腳,一個人往上爬。
湯匙山不是名勝景點,而是安平公墓的所在地。由於早期缺乏規劃,墓埕蓋得亂七八糟,有的不但緊貼,甚至重疊,幾乎找不到可以行走的小徑,我只好左右跳躍,勉強向上邁進。當時不是清明時節,湯匙山上沒有半個人影,要是有人在山下看到我在墳墓間蹦跳前行,大概會以為這個人發瘋或中邪。
從湯匙山頂朝北望去,可見到安平古堡的瞭望台。但我何必冒險爬上公墓,在這裡眺望古堡呢?
我腳底下的湯匙山,並不是尋常公墓。三百多年前,當它還是一座光禿禿的沙丘時,荷蘭人在此興建「烏特勒支碉堡」(Rondunit Utrecht);因為它地勢比熱蘭遮城稍高,這一座石造要塞可以協防熱蘭遮城。不過,鄭成功的軍隊兵臨城下,不久便發現這處碉堡;經過密集的砲擊,轟毀碉堡,荷蘭人不得不棄守。
鄭軍拿下這座沙丘後,居高臨下,城裡荷軍的一舉一動看得清清楚楚。荷蘭人見大勢已去,只好投降。
我現在所站的位置,可能正是烏特勒支碉堡的所在。當下,連綿落地的砲擊聲、荷軍的吶喊聲、軍隊徹離時引爆火藥的爆炸聲……等,似乎在耳邊響起。我忍不住揣想:荷軍如果有守住這座碉堡,或是打從一開始建熱蘭遮城時就把這座沙丘鏟平,讓鄭成功無法拿下熱蘭遮城,臺灣歷史會不會走向一個平行宇宙,從此改寫?
這次,我在同一個空間的不同時間點上重建戰事的穿越體驗,令我深刻意識到:
親臨這些戰爭和軍事遺構,也許會幫助我們走進歷史現場,具體觀看曾經發生在這座島嶼上的軍事衝突,嗅嗅臺灣四百年來政權衝突和更迭時迸出的火藥味。
假如我的體悟不只適用於我個人,還能夠應用在其他人身上,那我建議喜愛文史的讀者,不只要走到現場,還需要一本指南為你爬梳這些遺構的建造動機及其沿革發展。在我看來,目前最值得一讀的指南當屬蔚藍文化出版的--《歷史上的刺蝟島:前進全臺十四處戰爭與軍事遺構國定古蹟》。
《歷史上的刺蝟島》收藏的七篇文章,網羅臺灣由北到南的十四處軍事古蹟,以主題性的方式解說它們的由來、構造、特色與戰略地位。雖然在閱讀本書以前,我已造訪過許許多多的軍事古蹟,但卻是將它們一一割裂檢視,所得到的理解自然是片面的;在拜讀本書以後,我才驚覺將這些古蹟串聯起來,剛好可以述說一部臺灣大歷史。
從最早荷蘭人興建的熱蘭遮城,到清廷建的臺灣府城、鳳山石城、四草礮臺、二鯤鯓礮臺、恆春縣城、臺北府城、滬尾礮臺,乃至於日本治臺時期所建的槓仔寮砲台、大武崙砲臺……等等這些位於北、南沿海的軍事設施和城牆要塞,既像極了豎起刺毛的刺蝟,也像是接力賽跑道上相隔一段距離的選手,依序交棒,講述互為因果的陳年往事。
為配合文字敘述,建立地理概念,書中還展示了多幅古地圖。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舊時代最新城池--臺北府城〉所收錄的日治初期的〈臺灣臺北城之圖〉,清楚標示出北門、東門、西門、南門、小南門五座城門的位置。
身為台北人,年輕時的我無論補習、約會、看電影,時常騎著車混跡臺北車站一帶,自認為對這幾座城門熟到不能再熟。但你要是繼續追問我這四座城門的位置,我可能沒辦法明確指出,甚至把北門和東門混淆、南門和小南門錯置。直到看到〈臺灣臺北城之圖〉並對照前一頁的Google空拍圖,總算了解它們的相對位置,再搭配文字閱讀,臺北城的輪廓瞬間在腦海中建構成形。
另外像是〈堡壘誕生--從熱蘭遮城到臺灣城〉中收錄的〈臺灣地里圖〉和〈默默見證島嶼三百年--鳳山縣舊城與臺灣府城〉收錄的〈乾隆臺灣輿圖〉,讓讀者見識到如今高樓林立、馬路縱橫的臺南,百年前一眼望去竟是汪洋一片和沙堆數座,不由得產生滄海桑田的感觸。
在圖、文的協力下,這些早已不具軍事功用的古蹟才重新被賦予見證歷史的功用,充分展現臺灣與各國碰撞之前、之際和之後的建設遺跡,述說一個世界史觀的臺灣大歷史。
除此之外,那些隱藏於民間的戰火痕跡或防禦堡壘,我認為是將來作者可以著墨的方向。例如:位於屏東佳冬的蕭家祖屋中的「步月樓」,上面還留著乙未戰爭時,蕭家先人抵禦日軍時的彈痕--當我觸摸彈痕時,彷彿從中湧出抗日先烈的鮮血;我在探訪汐止老街時,無意間發現隘門遺址--即使是在白天,仍感受到先民對於械鬥的警戒與恐懼。因此,從微觀歷史的角度出發,說不定這也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戰爭是殘酷的,前線作戰的士兵和家園淪為戰地的居民,他們的無奈與悲哀,我們只能想像,沒辦法親身體驗。想起不久前,我帶一歲多的女兒到「清法戰爭紀念園區」遊玩,她興高采烈地奔跑嬉戲,她天真的笑容和一旁的「大沙灣石圍遺構」恰形成強烈對比--一百年四十年前,這裡可是砲聲震天、血肉橫飛的浴血戰場,沒有人笑得出來……
我們的下一代應該怎麼認識這塊土地上的血淚?如何透過歷史產生認同?或許我們先要求自己,從《歷史上的刺蝟島:前進全臺十四處戰爭與軍事遺構國定古蹟》開啟追尋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