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藝術家媽媽:生產前後的女性的夢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天性比較敏感的我,其實在懷我二個小孩時,都有很特別的經驗,懷老大時,有一天晚上,我在自己還是在母親身體裡胎兒的回憶有被召回的感覺,而老二則是有像所謂的胎夢的發生。我想強調,我並不是追求特殊經驗的人,在我對夢的科學研究沒有太多認識之前,我甚至是不喜歡作夢的人,因為總覺得作夢影響我的睡眠品質。 所以這些經驗的發生,完全是在我沒有任何期望或是渴望的狀況下突然的出現。

raw-image

在備第二胎時,有一天就夢到了一個小女孩走進了我的夢境,我的人生。這個夢給我一個很強的感覺:我可能懷孕了,而且會是個女生。 後來,因為突然的報名了藝術學院的申請,需要準備作品,所以就把當時的夢境畫了下來。地點是離家騎腳踏車5分鐘之遙,兒子還是個寶寶的時候,常帶他去玩的小公園,當時才一歲多兒子也在夢境裡出現,還有一個我很喜歡的火箭造型的攀爬設施,這個火箭設施在幾年前已被換置,這幅夢境之畫,也成為歷史的記錄。當時的夢裡的印象就是一個淺棕短髮的女孩進入了我(不知道哪裡)。

在那之後,我就一直深信著這一胎一定是個女孩,而後來也真的是個女孩子。

《生產前後的女性的夢》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是大部份夢境研究裡很重要的理論基礎。生產前後的女性,因為身份角色從一般女性的身分轉移到母親的角色,日常關心的重心,轉移到胎兒及嬰兒身上,夢境裡也會跟著出現胎兒和母子相關的內容。生產前的夢比較跟胎兒有關,生產後跟嬰兒以及和當母親後能夠支持嬰兒發展的社會網絡有關係,身體軀幹發生變化,所以也會出現相關的夢境。

我永遠無法證明這個胎夢的出現當日是不是我受孕的日期(或許在卵子受精那刻的身理變化促發了這個夢),小女生的出現或許只是反應出我想要女孩子的渴望,兒子的出現則是因為他對我的重要性,火箭是因為那是該小公園裡視覺上最吸引我的設施,而當日我是不是正好帶小朋友去該公園玩,已不可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藝術家媽媽的異常生活的沙龍
33會員
14內容數
有工程及法律背景的台灣女生,卻在荷蘭工作數年後,當媽媽還兼念起了藝術學院,開學第一天就帶球上課,嚇到眾人! 現在已為專職藝術家。書寫的目的只是希望能透過藝術家媽媽的視角提出對異文化的觀察以及分享"藝術家+媽媽"的混合身份如何對在荷蘭的日常生活造成的異常影響。希望讀者能藝術家媽媽一起"用心"感受生活。
2021/03/24
每次工作坊的開始其實我都很喜歡先使用一個Mindfulness的小練習來引導大家進入藝術治療的心情狀態。我希望創造出一個跟當次主題有所聯結的情境,一方面讓大家做做簡單的肢體伸展,最重要的是讓參與者的身心調整到適合的狀態。
Thumbnail
2021/03/24
每次工作坊的開始其實我都很喜歡先使用一個Mindfulness的小練習來引導大家進入藝術治療的心情狀態。我希望創造出一個跟當次主題有所聯結的情境,一方面讓大家做做簡單的肢體伸展,最重要的是讓參與者的身心調整到適合的狀態。
Thumbnail
2021/03/12
其實,我花了一段時間跟這個個案培養關係,她告訴我:我太哀傷到無法畫畫。
Thumbnail
2021/03/12
其實,我花了一段時間跟這個個案培養關係,她告訴我:我太哀傷到無法畫畫。
Thumbnail
2021/02/25
帶領第一次接觸藝術治療的人,或是提到藝術治療時,常會聽到另一方說:我很不會畫畫。 但是,大部份的人,小時候可以恣意的拿起一枝鉛筆或彩色筆隨興的塗鴉,為什麼長大後,想到畫畫,就是先憂慮開始動筆後,畫出來的東西會不會好看? 許多人抗拒畫畫的原因,來自小時候進行創作時被別人批評的創傷經驗。
Thumbnail
2021/02/25
帶領第一次接觸藝術治療的人,或是提到藝術治療時,常會聽到另一方說:我很不會畫畫。 但是,大部份的人,小時候可以恣意的拿起一枝鉛筆或彩色筆隨興的塗鴉,為什麼長大後,想到畫畫,就是先憂慮開始動筆後,畫出來的東西會不會好看? 許多人抗拒畫畫的原因,來自小時候進行創作時被別人批評的創傷經驗。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