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秘密生活/大學助理教授)尊嚴是什麼

2021/03/2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職業:大學助理教授 作者:林老師 資歷:3年
看著台下一群高三應屆畢業生,有人三三兩兩聊天,有人用好奇的眼神打量我,與他們四目交接的同時,我也大致可以分辨出哪些人認真在聽,又有哪些人只是「消費者」?
我在私立大學擔任助理教授,平時在課堂上的我授業解惑,但是此刻的我,比較像是業務員。多年來,我固定到高中招攬學生,宣傳話術愈來愈上口,但是,五味雜陳的感受更不少。

常有學生聽到我們學校的地點,就難掩洩氣表情,我忍不住詢問原因,答案往往是,「離市區那麼遠,下課都沒有地方逛,也沒什麼打工機會,很無聊耶!」

分配招攬「額度」同事間互相比較
想當年……好像也還沒有多少年前,當我們聯考填志願時,我們想的是志向、學校排名、風評和興趣,曾幾何時,學校以及周遭環境的機能性,成了選校關鍵,無不無聊這個選項,也是學生選校的條件之一。

轉戰學術界前,我在其他業界待了十幾年,因為對職場鉤心鬥角感到疲憊,開始對教學職涯有所期待。當時我邊工作,邊念研究所,假日不輪班,不出差,過了一段不算短、飽嘗同事和主管白眼時間後,終於拿到博士學位,也如願轉到教育界。

有人曾用「門外的人想進來,門內的人卻想踏出去」來形容婚姻,這種踏進門才知甘苦的滋味,我也總算品嘗到。這幾年來,少子化浪潮太猛太快,門可羅雀是私校的最痛,於是乎,教授開始肩負招生的重責大任,3年來,除了備課、教學,每周我總要安排2到3天,巡迴各高中推銷學校,讓高三生簽下就讀意願調查表。

雖然我的名片沒有印著業務員這3個字,但是,招攬到的學生數也是我的KPI之一,每個老師都有分配到「額度」,若招攬學生數字超額,還能領到獎金。

學校沒有硬性規定,但是系主任希望大家共體時艱、努力招生,同事間也難免會比較成效,每次去招生,我必定戰戰兢兢面對,該準備的簡報,該有的學校資料,一定整好備齊,有問必答。有次聽說A系招到超額的學生,我羨慕之餘,好奇詢問前輩「那該怎麼辦?」只見前輩不慌不忙地說:「先讓他們去B系註冊報到,以後再轉回A系就好啦!」我才恍然大悟,果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啊。

曾有位朋友告訴我,站在家長角度,挑選學校時,國立大學肯定是首選,但是若地處偏遠,那他們寧願選擇靠近市區的私立大學,反正「不需要小孩工作賺錢,哪個學校畢業或學歷沒那麼重要。」原來,家裡環境好一點的,可以把小孩送出國,或是安排進家裡公司上班,對他們來說,大學念哪裡確實一點都不重要。

於是,私校也只能愈來愈強調產學合一,愈來愈像補習班,也像職業訓練所,我們則是補習班的班主任。只是,業務的擔子擔久了,教學品質和心情都難免受影響,偶爾聽學生抱怨找不到我,我聽了難受,也只能苦笑,還有年輕同事受不了,乾脆跑到對岸去找出路。

拿博士徜徉書海 都是初心的想望
一位退休後轉往對岸大學發展的教育界前輩,就曾邀我過去開課,說對岸學校鼓勵學術研究,論文發表有獎金,更不用負責招生。雖然我一度心動,不過,冷靜想想,對方開出的條件,已不如早些年優渥,再加上扣除機票、生活費,親子相處時間也會受影響,不想犧牲太多,心一橫,就婉拒了。

有時跑高中當了一整天的業務,夜闌人靜之際,會想起那些年拚死拚活就是要拿到博士的時光,究竟要的是什麼?想徜徉書海,想在兼顧家庭生活之餘,也想捧一個有尊嚴的飯碗,都是初心的想望。

但是,尊嚴是什麼呢?

出身工人家庭的我,現在身分是「大學教授」,也算是靠讀書翻身,讓父母在親友間能抬頭挺胸,想想,現在有多少貧困家庭的孩子,還有機會靠著讀書而階級流動?
尊嚴是什麼?或許,先找個國立大學的穩定教職,比思考尊嚴更重要吧。
    2會員
    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