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程的起點:這個專題、社工與瑪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是一個社會工作者,這個專題是我的人生和社工交會的故事,先從2018-2020年我在美國中西部求學/求生存的故事講起,而瑪麗是我的英文名字,aka在美國的名字。
還是得解釋一下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
2019年春天,我在美國求學的生活進入當時的低點,我記得在風光明媚的一天,我發現了這個寫作平台,我開了一個帳號,然後選了一張以翠綠到不真實的標準歐美校園草地作為背景的自拍當作大頭貼,打算開始寫自己身為在美國的社會工作研究所國際學生的故事。
台籍國際學生留美不特別,根據教育部的統計資料,2018、我出國的那一年,就有21,516個台籍學生在美國求學,其中有9,348人攻讀碩士以上學位,我不過就是萬分之一。可是台籍的社工碩士國際學生就很特別,我沒有找到統計數據,但不負責任猜測,一年應該只有5人以內吧!(如果有我不認識的拜託來認親,求認識!)但是為什麼我敢這麼肯定呢?
先來說說社會工作(social work)是什麼吧!那麼就以社工系學生的第一堂課--社會工作概論上,老師一定會說的定義開始:社會工作是一門助人的專業,是科學,也是藝術。很玄,沒有小大一聽得懂,但是可以透過實際操作慢慢體會。
根據美國社會工作者專業協會,同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社工專業組織:NASW(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ocial Workers)所出版的社工倫理守則,社會工作的使命是促進人類福祉,更特別聚焦在充權和滿足脆弱、遭受壓迫、和貧窮者的需要。社工的一大重點,是在社會的脈絡之中,促進個人和社會整體的福祉。社工的根基也在於關心環境當中造成問題的勢力,並且解決問題。(現在終於懂為什麼中文課本都翻譯得那麼難看,推薦大家認真學直接看英文,翻譯也太難了吧!)
而從事社會工作的人,就稱為社會工作者(social workers)。社會工作者服務的領域包羅萬象,列舉比較常見的人口群,就包括老人、婦女、青少年、兒童、身心障礙者、原住民、移民等等。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2019年(也就是我不在台灣的那一年),台灣專職社工人數共有14,989人。而在2012年,我出社會開始當社工的時候(暴露年齡)(不是已經寫在自介裡了嗎),全台灣總共只有9,457個社工,也就是說7年之內,社工人數增加將近六成(超過5000人),是很驚人的增幅。坦白說,我在為了寫這篇文章去找資料之前,也不知道這個數字,我以前只覺得社工社群只有15,000人左右很少。
為什麼15,000個社工,會是個很少的數字呢?根據行政院內政部戶政司的人口統計資料,全台灣在2020年底,總共有約2350萬人。所以平均下來,等於每1,571人才有一個社工,而且這還不計算各鄉鎮市社工人力分配的問題。這是什麼概念呢?接受社工服務的族群,往往因為特殊的需要,需要社工付出大量的心力和精神,秉持著以人為本的精神,進行時間或長或短的工作。如果說社工職責在於協助社會生活困難的人,那麼就拿醫師來做簡單的對比吧。根據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19年底的統計,全台灣執業的醫師總共有49,791人,足足有社工人數的三倍之多,平均每位醫師服務474人(不過在此並無計入城鄉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議題,感謝各位固守崗位的偏鄉醫師們,那個服務人數真的不忍看)。雖然訓練的難度、薪資和社會地位和醫師都天差地遠,各位身為社工夥伴的讀者們,我們還是鳳毛麟角的一群,請不要妄自菲薄啊!(其實隔壁棚還有比我們更鳳毛麟角的心理師,正職工作比我們難找,沒底薪一直靠網路自我行銷自救啦!對不起今天沒有要戰專業!)
所以到底為什麼我可以那麼篤定,我這樣的經歷很特別?因為在社工這個不大又不賺錢的專業社群裡,會像我這樣自費大半(只有學費補助將近四成)去美國念社工碩士、又回台灣的民間社福團體第一線,繼續當社工的人實在太少了。原因很簡單,因為實在太賠錢了啊!
錢確實是燒掉了(?)(相信我,沒有全額獎學金的話,出國讀書感覺錢真的就是用燒的)(有全額獎學金用肝換到的可能性不低),但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豐富收穫也是真的,所以我終於決定慢慢把精彩的故事寫出來,才不愧對家人和我自己白花花的鈔票還有上帝的恩典(無誤)。

第一篇文怎麼就虎頭蛇尾的這麼鏘啊!沒關係啦我的行文風格就是OS通通寫出來嘛!希望(有人會路過)大家會喜歡!
Mary Chen
Mary Chen
是社工也是病友,追夢的女子,有時候會因為興趣剛好可以當成飯吃而覺得人生只有工作。小時候有過一百個志向,從太空人、警察、作家、政治人物、醫生、到生物學家,最後髮夾彎成為一名助人者,感謝上帝和指定科目考試。28歲實現了出國讀書的夢想,30歲因為百年瘟疫錯愕而感激地回到小島。喜歡美食、熬夜、美國影集和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