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貪念反噬的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接觸精舍已三年多了,這段期間承蒙佛菩薩的開示,我陸陸續續消了外道願、魔性和諸多業力。同事常說,你的個性改變很多,變得更溫和、有耐心、平易近人;朋友說,你近兩年的身體變得更健康了,以前大大小小毛病很多,現在都好了。改變是循序漸進的,今天比昨天好,就是進步,同事和朋友感受到我的改變,並且與我分享,真的讓我很驚喜,但我知道,自己要修正的部分還有很多,要更努力精進。


在還沒有誦經修行前,我的貪念很重,總是喜歡貪小便宜,也因為這樣,常常花錢囤積很多無用的東西,自以為賺到了,但整體計算花費結果反而浪費更多。修行之後,反省自己的貪念惡習才明白,生活越簡單越好,欲望越少越好,才不會因為貪念而浪費很多資源,還可以把錢節省下來做布施,利人利己。


兩年前,心中有個巨大貪念糾纏著我,我一直放不下,對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非常痛苦。當時我想買房子,但錢不夠,想先借公公的錢來用,但先生不允許,認為這是公公的養老錢,不能隨意商借。我很氣憤的告訴先生,多年前,公公曾資助先生的兄長在老家建房,金額頗大,為何同樣都是公公的兒子,我們卻得不到任何幫助?再者,按照農村的習慣,以後公公的養老主要還是得靠我們,為什麼不能先拿錢幫助我們?我越想越是不平衡,甚至放任心中的惡念膨脹:「如果公公不幫忙,將來不會給他養老,因為法律上兒媳沒有義務幫公公養老。」我嘴裡一邊唸經,心裡一邊計劃著要做最壞心的事,猶如天使和惡魔天天在打架,明知道有這樣的惡念是不對的,但還是無法控制自己,天天陷在煩惱的痛苦中,難以自拔。


那時候已經遇到精舍,開始誦經消業了。我有加入修行群組,每天在群組裡看到師兄姐分享的精舍感應文以及阿伯的教誨:要孝順父母、要孝敬公公婆婆,要修忍辱,要放下得失,要圓滿……等等,這些道理,我統統都曉得,可是真正做起來,對我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我實在做不到。但我知道這是我的功課,阿伯常說:「經要誦,心性也要提升。」、「口誦心不轉,唸破萬卷亦宛然。」為了改善這個狀況,我觀察身邊的同事和朋友,想知道她們是否也能做到孝順公婆、圓滿家庭?觀察的結果發現自己雖有在修行,但都只是修表相;而同事朋友尚未有機緣得遇佛法,但對父母和公婆都非常孝順,把家庭經營得很溫馨、很幸福。我感到非常慚愧,往後,只要對公公心生惡念,我就馬上在心裡懺悔,降伏無明妄想,持誦佛號,將心中的惡念轉成感恩公公,感恩佛菩薩的善念。


努力轉念一段時間後,我看到一篇精舍部落格的分享文:《承受到家人的業障怎麽辦》,文中提到:「因為前世繼承祖先的遺產,所以本世要幫祖先投胎轉世而來的家人還業障,以報答前世的恩惠。目前社會上有許多爭遺產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如果用因果的角度去看,這只是在做福報的交換,『現在我將福報給您,未來世再還給我』。」若是我今世想方設法拿了公公的錢,受了公公的恩惠,公公去世後我可能會扛到他的業障,或是未來世不知要用什麽方式還債,「欠人的,總是要還」,想到這裡,我不禁打了個寒顫,也放下一直執著於要公公資助的念頭。


眾生輪迴多劫,因無明習氣導致造惡無數,累積的業力多不勝數。今世有幸得遇精舍,能用「因果債,功德還」的方式去消業,若我還不知珍惜這樣稀有珍貴的大福報,再任由無明妄念去造業做惡、分別計較,那真是枉費佛菩薩的慈悲救度和阿伯的殷殷教誨了。


修行的考驗和磨難是持續不斷的,這些逆境都是為了讓我們「提升心性」最好的安排,遇到了就要謙虛卑下、歡喜接受、懺悔改過,因為,人要經過磨難才能成長,受過考驗才生智慧。修行的過程雖然辛苦,但阿伯常說:「吃苦了苦,苦盡甘必來。」、「世間福報苦中修」,只要禁得起考驗,就能逐漸消除累世業力和無明習氣,人生就能越來越幸運,越來越光明清淨!


(分享完畢)


世間萬物的運行接照著因果走,阿伯說:「有孝順的因,才有孝順的果。」對父母長輩盡孝,是我們待人處世的基本準則,古有云:「烏鴉反哺,羔羊跪乳」,連動物都曉得父母恩重如山,懂得回報父母的恩惠,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受過倫理道德的薰陶、接受知識教育的培養,更應該對父母生起孺慕之思與感恩的心,要孝養父母、報答父母的恩情。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百善以孝道為先,公婆對你不好,還是要去孝敬他們;他造他的業,你修你的行,子女應盡的孝道要守好,要感恩他們給你盡孝的機會並以真心對待,既是修行人,就要以慈悲心來處世,才不枉費佛菩薩的諄諄教誨。」


「婆媳之間,要多多包容,凡事不要太計較,公婆在世時,媳婦要好好孝順與照顧公婆;公婆若已往生,媳婦唸經迴向超度祂們也是為人媳婦的本分,表象上是媳婦在誦經,但實際上是公婆在成就媳婦,因為公婆得到超度的功德,而媳婦則是得到無價的智慧。」


「孝順父母是基本的修行,修行與孝順是兩回事,是不相違背的,孝順是為人子女的責任,孝順父母是應該的;若很孝順父母,但父母待你不好,這也是佛菩薩安排的磨鍊。」



眾生在五濁惡世中輾轉輪迴,原本清淨光明的心性被五欲塵勞所染污,貪、嗔、癡、慢、疑隨著私欲膨脹而快速增長,倫理道德觀念敗壞,品格德行衰頹,造成諸多世間亂象,天災人禍頻繁生。世間種種的痛苦煩惱、分別爭鬥皆源自於無明妄想、私欲熾盛,學佛修行、持誦大乘經典,就是為了從內心去蕪存菁,滌淨被染污的心性,恢復本自俱足的佛性;消除五毒惡習,找回原本的光明清淨。


上述有緣人反省自己的貪念太重,從貪小便宜到想要公公的錢來資助買房,從這個例子可以得知,人的欲望是無窮盡的,若不從根本上去杜絕惡念,從源頭去懺悔改過,小貪會漸漸累積成巨貪,小錯會漸漸釀成大過,更甚者,還可能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憾事,屆時就更難以補救了。古有云:「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要小看細微的惡念,世間萬惡皆是從細微的無明欲念而生,「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多關照自己的起心動念,降伏無明妄想,善護念,才不會被欲望牽著鼻子走,行差踏錯、悔恨終身。


無論是親生父母、養父母、繼父母或是公婆,都是我們的長輩,孝敬長輩是天經地義的,是身為晚輩的本分。長輩的是非對錯,我們不需要議論,更不必參與其中,我們可以盡量的勸勉,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最好的方法是度長輩們學佛修行,讓佛菩薩來教導,用佛經來薰陶,這才是對長輩最大的孝順。與長輩計較、爭鬥沒辦法解決任何問題,還會造作不孝順的惡因,將來受不孝順的苦果,最好的辦法就是以身作則,從內心至誠至敬地孝順長輩,與他們分享佛法的好處,讓他們看到晚輩學佛修行後的轉變,用慈悲心、歡喜心、卑下心來包容體諒,用智慧來引導,人的心是肉做的,持之以恆,相信長輩們一定能深受感動,漸漸地軟化,進而願意改變。相關文章分享:〈修行之後,我與婆婆的關係〉


俗諺云:「吃果子,拜樹頭」,做人要懂得飲水思源,要懂得感恩與回饋。佛家語云:「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待人處事不能只顧著眼前,不能只為了逞一時之快而不顧後果。「圓滿比對錯重要」,人活在這世上要與眾生廣結善緣,不要計較一時得失,吃虧就是占便宜。人生苦短,要好好把握短暫的光陰努力精進地修行,提升心性、淬鍊智慧;不要浪費時間在計較得失、追逐欲望,這些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身外之物,不要被表象所迷惑,放下才能得自在!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家庭,對很多人來說,是幸福與溫馨的代名詞;對我而言卻是需要鼓起很大勇氣去克服的夢魘,直到最近在面對考驗時,我找到了答案。我發現太執著於心裡那個理想的人生與家庭的幻境之中,我會在不知不覺間將自己封閉在心靈的最深處。為了保護自己,我選擇武裝自己、用笑容掩藏自己,因為害怕被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家庭,對很多人來說,是幸福與溫馨的代名詞;對我而言卻是需要鼓起很大勇氣去克服的夢魘,直到最近在面對考驗時,我找到了答案。我發現太執著於心裡那個理想的人生與家庭的幻境之中,我會在不知不覺間將自己封閉在心靈的最深處。為了保護自己,我選擇武裝自己、用笑容掩藏自己,因為害怕被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開示出新業障,這是你的禮物;業主菩薩願意慈悲地跟大家和解,要心存感恩,而非抱怨經文數多。『受報』和『唸誦經文迴向業障』,有智慧的人會選擇後者,重報輕受,莫抱怨,努力消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選。」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開示出新業障,這是你的禮物;業主菩薩願意慈悲地跟大家和解,要心存感恩,而非抱怨經文數多。『受報』和『唸誦經文迴向業障』,有智慧的人會選擇後者,重報輕受,莫抱怨,努力消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選。」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常很難過的跟朋友說:「我連弟子規的第一條孝順父母都做不到」,但是弟子規說父母親不愛的孩子,還能夠孝順他們,就是賢能的人!所以我告訴自己要忍耐,阿伯常說:「家和萬事興,忍耐作前行!」我現在對父親很有禮貌,盡量勤打招呼、少說話!買東西給他吃,盡量平和他的情緒。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常很難過的跟朋友說:「我連弟子規的第一條孝順父母都做不到」,但是弟子規說父母親不愛的孩子,還能夠孝順他們,就是賢能的人!所以我告訴自己要忍耐,阿伯常說:「家和萬事興,忍耐作前行!」我現在對父親很有禮貌,盡量勤打招呼、少說話!買東西給他吃,盡量平和他的情緒。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每個來牟尼精舍請示的有緣人,都是有故事的人。人生中就是有那麼一個結,無法解開,而我,也有著長長的人生故事。故事,就從那一年說起吧!   以前的我,日子過得很悠閒,早上送完孩子上學後,剩下的都是我的時間,我常常一個人在家,無聊的看著電視,從新聞台看到購物台,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每個來牟尼精舍請示的有緣人,都是有故事的人。人生中就是有那麼一個結,無法解開,而我,也有著長長的人生故事。故事,就從那一年說起吧!   以前的我,日子過得很悠閒,早上送完孩子上學後,剩下的都是我的時間,我常常一個人在家,無聊的看著電視,從新聞台看到購物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算是個有福報的人,可以誦經銷業,也不太需要為經濟和生活煩惱。我從十年前得知精舍後開始唸經銷業,可能是我的表達能力差,所以先生一直不認同,他認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怎麼可能會有人願意免費幫助眾生?先生怕我被騙,所以一直很反對。但我因親身試驗過,誦經銷業真的非常有效果,可以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算是個有福報的人,可以誦經銷業,也不太需要為經濟和生活煩惱。我從十年前得知精舍後開始唸經銷業,可能是我的表達能力差,所以先生一直不認同,他認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怎麼可能會有人願意免費幫助眾生?先生怕我被騙,所以一直很反對。但我因親身試驗過,誦經銷業真的非常有效果,可以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次消外道的業力,屢次迴向不過,菩薩開示要我誠心懺悔。我不斷地反省自己,想找到需要改進的部分,凡是想到的錯誤,我都發心真誠懺悔,但迴向還是沒有圓滿。我祈求佛菩薩能給我提示,讓我知道自己所犯的錯誤。很快地,腦海中浮現與公婆多年來的紛爭。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次消外道的業力,屢次迴向不過,菩薩開示要我誠心懺悔。我不斷地反省自己,想找到需要改進的部分,凡是想到的錯誤,我都發心真誠懺悔,但迴向還是沒有圓滿。我祈求佛菩薩能給我提示,讓我知道自己所犯的錯誤。很快地,腦海中浮現與公婆多年來的紛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