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Day 9-向日葵的逆襲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DATE:2021-05-23 單日確診人數:287 人 校正+170人》
  幾日長時間相處下來,我發現小人已經有辦法玩扮家家酒了,這日晚餐後小人倒空了裝玩具的塑膠籃,說要煮飯給我吃,我心想是該陪她玩一下。
看她煞有其事的翻炒著我的「飯」,我開口問她。
「飯裡面有什麼?」
「裡面有菇菇~蕃茄~」我們大廚聽到我的問題興奮的開口解釋,我接著問「那飯飯是什麼顏色?」大廚依然很認真的回答我「白色!」。
大廚似乎不捨自己的佳餚被媽媽吃掉,突然改變心意,拿了塗氟送的牙刷組向我走來,「這個給妳…」接著塞進我手裡,轉身端著那籃「飯」就要走。
「這是什麼?」我看著小人端著「飯」漸行漸遠,「給妳吃泡麵。」,聞言,我花了兩秒消化牙刷組是「泡麵」的事實後,我指著那籃問「啊那個不給我吃喔?」。
「嗯。」
「這麼大盤,妳不分我一口喔?」眼看小人一臉“媽媽妳在說廢話嗎”的表情,我又問。
此時的小人不知是不是自己也覺得那麼大盤不分媽媽很過分,把那籃放回了爐子上,見笑轉生氣的提高了音量,只差沒拿著鍋鏟指著我說「這麼大盤?還有大盤嗎!」。
「…!!!!」媽媽我被兇的莫名奇妙,孩子,所以你是說那盤你一個人吃都不夠是嗎?
媽媽還沒回神,小人又拿著一個小盒子走了過來,在飯上空揮舞著接著問我說「妳要加嗎?」。
「好。」恩?等等,聽到我說好,大廚加料加的更豪邁了,一圈一圈的繞,「那是什麼?」我問。
「桌巴。」繞圈不夠,大廚直接整盒倒下了,啊,不是,孩子啊,調味料不是這樣加的啊啊啊!還好這不是真的,下一秒,我突然想通了什麼。
「鹽巴?」
「嗯!」大廚一臉“儒子可教也”的抬頭看我,手上的鹽巴是繼續倒。
我連忙阻止他的闊氣,不料他說了聲「好吧。」回頭放下調味罐後,又拿起了那籃帶著燦爛的笑容說「給妳吃吧!」。
「剛剛不是說不給我吃嗎?」不是啊,你這孩子根本就知道鹽加太多會很鹹吧!你是在生氣我搶你的飯吃嗎???
「那你要吃什麼?」眼看飯已經塞到我手上,我只好轉移話題。
「泡麵啊~」小人一邊輕鬆愉快的說,一邊奪走我手上的泡麵。
「那你要先煮你的嗎?」眼下房間裡沒有其它可以當做鍋子的東西,我好奇小人會有什麼驚人之舉。
聞言,他望了望我手上的,又看了看他手上的泡麵,心中似乎下了個決定。伸手接過那籃飯往爐台上做了一個倒東西的手勢,随即扭著屁股開始煮泡麵。
「你把我的飯倒掉喔?!」我還想著這孩子是不是真有那麼過份,把我的飯倒掉只為了煮泡麵?
「你真的把我的飯倒掉喔?」看著那個30秒就把麵煮好,端著那籃泡麵就要走的孩子,我又問了一次。
小人停了下來,淡淡的說「對啊。」
「…」
孩子,你是不是積怨已久?
攝影師:Tara Winstead,連結:Pexel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3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漫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午後,看著每日確診數的新聞,看到了一個與台東有關的北部確診個案,想到了先前與同事開的玩笑。講雖講,但我心裡明白此時的移動,反而是風險更大的。
接近十一點才起床,用饅頭、蕃茄、水煮鮪魚罐頭還有固定班底「豆漿」迅速的餵飽小人後,早餐配著前幾天莫名手滑又訂閱的Netflix。
有人的虛張聲勢、有的謙虛有禮,有的在我們處理完後幾天還大張旗鼓,的帶了點心來道謝,有的在我們花了一、兩小時幫忙趕出來後數落我們不夠周到。
回想國小時期,我的成績單有好幾學期的評語都是「很能自得其樂」,先不探究老師是不是拐著彎說我孤僻,那時的我一直不能理解那四個字到底算褒還是貶。
「因為我是大人,所以可以。」之類的話,至今是言猶在耳,雖然難度有點高,但我還是想做小人心裡告訴他不能點燈,但自己也不放火的州官。
托嬰中心老師傳來了群發的LINE訊息,大致說明中心依循政府政策停課 。對工作放心不下,又怕加重其它人負擔的我,心裡還是糾結著要不要這十四天帶著孩子上午上班,下午回家讓她睡覺。
午後,看著每日確診數的新聞,看到了一個與台東有關的北部確診個案,想到了先前與同事開的玩笑。講雖講,但我心裡明白此時的移動,反而是風險更大的。
接近十一點才起床,用饅頭、蕃茄、水煮鮪魚罐頭還有固定班底「豆漿」迅速的餵飽小人後,早餐配著前幾天莫名手滑又訂閱的Netflix。
有人的虛張聲勢、有的謙虛有禮,有的在我們處理完後幾天還大張旗鼓,的帶了點心來道謝,有的在我們花了一、兩小時幫忙趕出來後數落我們不夠周到。
回想國小時期,我的成績單有好幾學期的評語都是「很能自得其樂」,先不探究老師是不是拐著彎說我孤僻,那時的我一直不能理解那四個字到底算褒還是貶。
「因為我是大人,所以可以。」之類的話,至今是言猶在耳,雖然難度有點高,但我還是想做小人心裡告訴他不能點燈,但自己也不放火的州官。
托嬰中心老師傳來了群發的LINE訊息,大致說明中心依循政府政策停課 。對工作放心不下,又怕加重其它人負擔的我,心裡還是糾結著要不要這十四天帶著孩子上午上班,下午回家讓她睡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隨著COVID-19疫情的持續,自我健康管理變得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於老年人和兒童。以下是一些建議,有助於保護這兩個特別容易受到傳染病影響的年齡組。
Thumbnail
隨著Covid-19疫情大爆發,「RaTG13病毒」(即此前的「RaBtCoV/4991病毒」)越發成為舉世聚焦矚目的存在,各界都確定其為目前已知與大流行Covid-19病毒最接近的「近親親屬」毒株,這也意味著在通關鎮銅礦洞中所發現的9種病毒是世人眼下已知之「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
Thumbnail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感染冠狀病毒後,出現糖尿病、疲勞或血栓等健康問題的風險可能會持續至少兩年。
Thumbnail
今年3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了獲得國會兩黨支持的S.619號法案,自此《2023年Covid-19病毒起源法案》(COVID-19 Origin Act of 2023)正式生效、成為美國法律,使美國政府必須在生效的90天內盡可能解密關於Covid-19病毒起源的所有情報,
Thumbnail
現在的COVID-19似乎已經沒像以前剛出來時那麼可怕,因為致死率較沒這麼高症狀較平常感冒的嚴重一些。 怎說呢 ? 記得0824剛考試完的隔天就覺得喉嚨有點怪,心想 : 不會吧 ! 感冒了?! 0825當天夜裡喉嚨開始作怪,只有喝熱水緩解,想說應該不會這麼碰巧或許哪一天吹冷氣+電風散風太大的
Thumbnail
防疫生活經過一個月,看似停滯的時空裡,浮現許多充滿情緒性言論、爭議性話題。我因此非常好奇:當病毒鋪天蓋地襲來的時候人類的反應,以及究竟還能如何反應? 於是我叩問漢娜.鄂蘭(哲學家/政治理論家),她說,思考吧!從記憶力出發,穿透套疊的情緒、層層煎熬,尋找責任與價值,而這一個完成程序或許就是答案。
#資源分配 #生命倫理 台灣自五月始COVID-19疫情開始急劇惡化後,醫療資源之緊縮便引起社會廣泛注意,如負壓隔離病房與呼吸器之短缺、對一般醫療資源之排擠、醫療排序之重整等,均牽涉到疫情下更顯珍貴的稀有醫療資源,應如何在符合倫理原則之基本要求下進行分配;但這卻是個悲劇的選擇(tragic choi
Thumbnail
我們現階段或許仍不夠完美,但絕對努力呈現出當下最好的樣貌,將所學教給學生。 「身教重於言教」,學校裡的教師們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親自向學生展示何謂「自主學習」的能力。「終身學習」不應該只是口號,而是要落實在生活中,幫助學生成為一個能自我成長的人。
這幾天沸沸揚揚的新聞不外乎就是台灣的疫情爆發。 昨天的180例,今天的206例,問我會不會很擔心?我只能說台灣已經撐著很久了,在大家鬆懈的那一刻,我們被反攻了!
Thumbnail
COVID-19後的消費者行為演化: Digital-First mindset 這是台灣以外的市場過去18月的變化 台灣因為防禦的太好,過去18個月台灣的賣家"完全沒感覺" 路邊商務與電子商務(Curbside commerce and e-commerce) 208% 疫情期間,路邊商務的成長率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隨著COVID-19疫情的持續,自我健康管理變得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於老年人和兒童。以下是一些建議,有助於保護這兩個特別容易受到傳染病影響的年齡組。
Thumbnail
隨著Covid-19疫情大爆發,「RaTG13病毒」(即此前的「RaBtCoV/4991病毒」)越發成為舉世聚焦矚目的存在,各界都確定其為目前已知與大流行Covid-19病毒最接近的「近親親屬」毒株,這也意味著在通關鎮銅礦洞中所發現的9種病毒是世人眼下已知之「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
Thumbnail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感染冠狀病毒後,出現糖尿病、疲勞或血栓等健康問題的風險可能會持續至少兩年。
Thumbnail
今年3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了獲得國會兩黨支持的S.619號法案,自此《2023年Covid-19病毒起源法案》(COVID-19 Origin Act of 2023)正式生效、成為美國法律,使美國政府必須在生效的90天內盡可能解密關於Covid-19病毒起源的所有情報,
Thumbnail
現在的COVID-19似乎已經沒像以前剛出來時那麼可怕,因為致死率較沒這麼高症狀較平常感冒的嚴重一些。 怎說呢 ? 記得0824剛考試完的隔天就覺得喉嚨有點怪,心想 : 不會吧 ! 感冒了?! 0825當天夜裡喉嚨開始作怪,只有喝熱水緩解,想說應該不會這麼碰巧或許哪一天吹冷氣+電風散風太大的
Thumbnail
防疫生活經過一個月,看似停滯的時空裡,浮現許多充滿情緒性言論、爭議性話題。我因此非常好奇:當病毒鋪天蓋地襲來的時候人類的反應,以及究竟還能如何反應? 於是我叩問漢娜.鄂蘭(哲學家/政治理論家),她說,思考吧!從記憶力出發,穿透套疊的情緒、層層煎熬,尋找責任與價值,而這一個完成程序或許就是答案。
#資源分配 #生命倫理 台灣自五月始COVID-19疫情開始急劇惡化後,醫療資源之緊縮便引起社會廣泛注意,如負壓隔離病房與呼吸器之短缺、對一般醫療資源之排擠、醫療排序之重整等,均牽涉到疫情下更顯珍貴的稀有醫療資源,應如何在符合倫理原則之基本要求下進行分配;但這卻是個悲劇的選擇(tragic choi
Thumbnail
我們現階段或許仍不夠完美,但絕對努力呈現出當下最好的樣貌,將所學教給學生。 「身教重於言教」,學校裡的教師們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親自向學生展示何謂「自主學習」的能力。「終身學習」不應該只是口號,而是要落實在生活中,幫助學生成為一個能自我成長的人。
這幾天沸沸揚揚的新聞不外乎就是台灣的疫情爆發。 昨天的180例,今天的206例,問我會不會很擔心?我只能說台灣已經撐著很久了,在大家鬆懈的那一刻,我們被反攻了!
Thumbnail
COVID-19後的消費者行為演化: Digital-First mindset 這是台灣以外的市場過去18月的變化 台灣因為防禦的太好,過去18個月台灣的賣家"完全沒感覺" 路邊商務與電子商務(Curbside commerce and e-commerce) 208% 疫情期間,路邊商務的成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