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五月始COVID-19疫情開始急劇惡化後,醫療資源之緊縮便引起社會廣泛注意,如負壓隔離病房與呼吸器之短缺、對一般醫療資源之排擠、醫療排序之重整等,均牽涉到疫情下更顯珍貴的稀有醫療資源,應如何在符合倫理原則之基本要求下進行分配;但這卻是個悲劇的選擇(tragic choices,COVID-19風暴的醫療倫理撞擊:「沒有呼吸器、也沒病房了,你去問問病人要不要簽DNR?」),因為不論是依據需要(need)、效益(utility)、樂透(lottery)、或先來後到 (first-come, first-served) 作為選擇基準,都不可避免面臨放棄救治某些人之健康、甚至生命。尤其拯救最多人命(可能放棄重病者)、拯救對防疫最有幫助的職業(可能放棄弱勢族群)、拯救最多人年(可能放棄老年人)等效益主義之分配模式,雖然是各國在疫情下最常採取之醫療資源分配架構,但卻並非毫無倫理爭議(疫情爆發時醫學和科學很重要,但為何「哲學」也扮演著關鍵角色?);而如何在公民參與與多元價值之討論架構下,避免疫情下對醫療資源之爭奪成為弱肉強食之野蠻社會,便成為重要之倫理議題。如學者便主張,即令在疫情之下民主程序之進行有其困難度,但透過科技之協助(如視訊會議),仍不應完全放棄在制定醫療資源分配原則時應有之溝通程序,亦不應忽略地方之特別需求;換言之,即令在疫情緊急狀態下,醫療資源分配標準仍不應一味以專家或中央主導、甚至以強制手段迴避民眾或地方政府之質疑(COVID-19: Where is the National Ethical Guid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