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風暴下迫近的生命難題,我們準備好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台灣自五月始COVID-19疫情開始急劇惡化後,醫療資源之緊縮便引起社會廣泛注意,如負壓隔離病房與呼吸器之短缺對一般醫療資源之排擠醫療排序之重整等,均牽涉到疫情下更顯珍貴的稀有醫療資源,應如何在符合倫理原則之基本要求下進行分配;但這卻是個悲劇的選擇(tragic choices,COVID-19風暴的醫療倫理撞擊:「沒有呼吸器、也沒病房了,你去問問病人要不要簽DNR?」),因為不論是依據需要(need)、效益(utility)、樂透(lottery)、或先來後到 (first-come, first-served) 作為選擇基準,都不可避免面臨放棄救治某些人之健康、甚至生命。尤其拯救最多人命(可能放棄重病者)、拯救對防疫最有幫助的職業(可能放棄弱勢族群)、拯救最多人年(可能放棄老年人)等效益主義之分配模式,雖然是各國在疫情下最常採取之醫療資源分配架構,但卻並非毫無倫理爭議(疫情爆發時醫學和科學很重要,但為何「哲學」也扮演著關鍵角色?);而如何在公民參與與多元價值之討論架構下,避免疫情下對醫療資源之爭奪成為弱肉強食之野蠻社會,便成為重要之倫理議題。如學者便主張,即令在疫情之下民主程序之進行有其困難度,但透過科技之協助(如視訊會議),仍不應完全放棄在制定醫療資源分配原則時應有之溝通程序,亦不應忽略地方之特別需求;換言之,即令在疫情緊急狀態下,醫療資源分配標準仍不應一味以專家或中央主導、甚至以強制手段迴避民眾或地方政府之質疑(COVID-19: Where is the National Ethical Guidance?)。

也因此,如美國在幾次流感疫情後,早在21世紀初期便以制定出相關倫理準則(如北卡羅來納州在2007年便公布Stockpiling Solutions: North Carolina’s Ethical Guidelines for An Influenza Pandemic);WHO也於2016年出版之Guidance for Managing Ethical Issues in Infectious Disease Outbreaks中點出疫病下醫療資源分配之基本倫理原則,雖然僅是概念性原則,但也點出基本之醫療資源分配方向。而在2020年初COVID-19疫情發生時,如何將這些倫理原則具體落實在實務操作上便成為重要議題,而蘇格蘭政府便早於2020年3月間提出COVID-19 Guidance: Ethical Advice and Support Framework,並至少經過九次調整,其中亦包括平等權評估(COVID-19: Equality Impact Assessment of Clinical Guidance and Ethical Advice and Support Framework)等框架;而英格蘭政府雖然針對流感疫情亦有相對應之指引,但NICE仍然針對COVID-19疫情提出相關倫理準則,而該準則甚至因可能造成歧視(並面臨可能之法律訴訟)而做出修正(NCIE Amends COVID-19 Critical Care Guideline after Judicial Review Challenge)。學者多同意,基本之分配原則應適當建立,且相關原則應是基於科學證據與公眾價值選擇的結果,亦應透過透明公開程序納入在地社區,且在實務上運用相關原應具有一致性。

而台灣相對而言,雖然對於COVID-19疫情下之醫療資源短缺有所認識並感到緊張,但政府在分配準則之制定上卻仍然侷限於專家主義,而忽略公民參與及民主審議之必要性;而社會對醫療資源分配可能引發之倫理衝突討論亦相對缺乏。其實義大利因未能及早系統性地討論醫療資源分配之倫理爭議,導致在COVID-19疫情最嚴重時面臨激烈倫理衝突與困境之殷鑑不遠(Rationing in a Pandemic: Lessons from Italy),而台灣在目前疫情仍屬可控制範圍之情況下,有相當理由超前部署,並針對疫情下醫療資源分配之原則應如何在臨床上實務操作進行充分之討論與辯論(重症老人要不要救?深思新冠肺炎下醫療資源匱乏的配置難題)尤其必須針對如何避免產生對弱勢之歧視或強化既有社會不平等進行討論(如美國研究便已發現COVID-19疫情下之醫療資源分配標準可能強化社會結構下之健康不平等,參考Rationing, Racism and Justice: Advancing the Debate around “Colourblind” COVID-19 Ventilator Allocatio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後疫情關鍵字:整合筆記的沙龍
49會員
41內容數
2021/07/16
面對台灣此波疫情病歷數持續下降,何時解除嚴格之防疫管制措施已成為重要之議題;但許多國家在解除疫情管制之禁令後(如允許夜店或酒吧營業、或取消口罩禁令等),均面臨病例再度上升之困境,也使得指揮中心對於是否要儘速鬆綁陷入兩難局面。  其實在川普政府於去年(2020年)初希望能盡快解除因疫情而實行之諸多禁令
2021/07/16
面對台灣此波疫情病歷數持續下降,何時解除嚴格之防疫管制措施已成為重要之議題;但許多國家在解除疫情管制之禁令後(如允許夜店或酒吧營業、或取消口罩禁令等),均面臨病例再度上升之困境,也使得指揮中心對於是否要儘速鬆綁陷入兩難局面。  其實在川普政府於去年(2020年)初希望能盡快解除因疫情而實行之諸多禁令
2021/07/15
編輯部 #疫苗護照 #新日常 #國際移動 當台灣政府與民眾在拼七月底疫苗涵蓋率達到25%,另一個跟著疫苗接種與疫情治理的新考題---疫苗護照---正以不同模式在其他疫苗涵蓋率突破五成以上的國家進行討論與實踐。在登記後等待接種的空檔時間,頗適合來想想疫苗護照這個制度或資訊,對於國內解封與國際旅遊的可能
2021/07/15
編輯部 #疫苗護照 #新日常 #國際移動 當台灣政府與民眾在拼七月底疫苗涵蓋率達到25%,另一個跟著疫苗接種與疫情治理的新考題---疫苗護照---正以不同模式在其他疫苗涵蓋率突破五成以上的國家進行討論與實踐。在登記後等待接種的空檔時間,頗適合來想想疫苗護照這個制度或資訊,對於國內解封與國際旅遊的可能
2021/07/12
案14406,在住院隔離期間病況穩定,卻可能因被延長隔離而情緒不佳,在病室中自殺。這名患者的結局著實令人傷感,然而很諷刺地,卻成為少數得以被說明究竟如何離去的患者。 7月11日為止,台灣確診死亡人數是740人。我很想知道,他們如何離世的?這並非為了好奇,而是基於撫慰亡靈與療癒生者的念想。
Thumbnail
2021/07/12
案14406,在住院隔離期間病況穩定,卻可能因被延長隔離而情緒不佳,在病室中自殺。這名患者的結局著實令人傷感,然而很諷刺地,卻成為少數得以被說明究竟如何離去的患者。 7月11日為止,台灣確診死亡人數是740人。我很想知道,他們如何離世的?這並非為了好奇,而是基於撫慰亡靈與療癒生者的念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丟給陳時中的問題 自由的哲學 淘汰老弱的經濟陰謀 無錢萬萬不能啦
Thumbnail
丟給陳時中的問題 自由的哲學 淘汰老弱的經濟陰謀 無錢萬萬不能啦
Thumbnail
據說醫護崩潰,人手不足且急診室爆滿是真的嗎 ?
Thumbnail
據說醫護崩潰,人手不足且急診室爆滿是真的嗎 ?
Thumbnail
共存是好事,但終究要犧牲掉一部份人的生命還有利益損失。
Thumbnail
共存是好事,但終究要犧牲掉一部份人的生命還有利益損失。
Thumbnail
新冠肺炎衝擊全人類健康,傳染性疾病的蔓延也可能加劇社會/健康不平等;對社會弱勢族群而言,遭受疫情衝擊與健康影響更甚於普通人。後疫情時代,如何才能重建經濟又不落下任何人?
Thumbnail
新冠肺炎衝擊全人類健康,傳染性疾病的蔓延也可能加劇社會/健康不平等;對社會弱勢族群而言,遭受疫情衝擊與健康影響更甚於普通人。後疫情時代,如何才能重建經濟又不落下任何人?
Thumbnail
【台灣疫苗施打優先順序是否符合普世價值:道德、公平、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2021.7.5)去年東洋藥品的3000劑疫苗採購案破局後,造成我國疫苗施打進度嚴重落後,以至於從全球防疫優等生退步到全世界第44名。 聯合報的報導指出,#50歲以下的世代恐將面臨疫苗施打不正義的受害者,因為中央堅持採購的3
Thumbnail
【台灣疫苗施打優先順序是否符合普世價值:道德、公平、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2021.7.5)去年東洋藥品的3000劑疫苗採購案破局後,造成我國疫苗施打進度嚴重落後,以至於從全球防疫優等生退步到全世界第44名。 聯合報的報導指出,#50歲以下的世代恐將面臨疫苗施打不正義的受害者,因為中央堅持採購的3
Thumbnail
本文詳細整理「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疫苗施打順位的倫理指引與情境考量建議,說明全球面臨此大疫挑戰時,如何將古往今來的智慧匯聚為簡白的價值倫理考量,幫助各國做出最佳決策,尤其是透過WHO推動的COVAX平台獲得AZ等疫苗的國家,能秉持WHO所致力維繫的公平正義與照顧弱勢的疫苗分配精神。
Thumbnail
本文詳細整理「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疫苗施打順位的倫理指引與情境考量建議,說明全球面臨此大疫挑戰時,如何將古往今來的智慧匯聚為簡白的價值倫理考量,幫助各國做出最佳決策,尤其是透過WHO推動的COVAX平台獲得AZ等疫苗的國家,能秉持WHO所致力維繫的公平正義與照顧弱勢的疫苗分配精神。
Thumbnail
對於這些民眾來說,自己必須承擔健保給付外的費用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新冠肺炎畢竟是突然的額外風險,我們認為防疫險對這些人尤其重要,至少可以減少染疫對經濟的額外重擊。 因為防疫險是責任險中,已經是承保內容最像醫療險的商品了
Thumbnail
對於這些民眾來說,自己必須承擔健保給付外的費用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新冠肺炎畢竟是突然的額外風險,我們認為防疫險對這些人尤其重要,至少可以減少染疫對經濟的額外重擊。 因為防疫險是責任險中,已經是承保內容最像醫療險的商品了
Thumbnail
後疫情時代的變化  在這次COVID 19全球大流行危機中,我們已經看到了殘酷的一切:那些所謂先進的國家,醫療不堪重負,迫使患者在地板上睡覺;人愈來愈害怕靠近。由於我們全地球人參與了,這整個大流行經歷,醫療健康領域,日後勢必將發生變化。 1.醫護人員的瞬間傷亡 在這場全球悲劇中,不是病人失去了生命
Thumbnail
後疫情時代的變化  在這次COVID 19全球大流行危機中,我們已經看到了殘酷的一切:那些所謂先進的國家,醫療不堪重負,迫使患者在地板上睡覺;人愈來愈害怕靠近。由於我們全地球人參與了,這整個大流行經歷,醫療健康領域,日後勢必將發生變化。 1.醫護人員的瞬間傷亡 在這場全球悲劇中,不是病人失去了生命
Thumbnail
不論是物資還是人員,都是有限資源,在疫情升高時,全球各界均高價爭搶,基於「國人優先、防疫優先」,物資與人員都應加以控管,否則他國高價購物資、搶人員,我國將陷入危殆之中。
Thumbnail
不論是物資還是人員,都是有限資源,在疫情升高時,全球各界均高價爭搶,基於「國人優先、防疫優先」,物資與人員都應加以控管,否則他國高價購物資、搶人員,我國將陷入危殆之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