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墓誌銘的社會療癒:祈願悼念700多位COVID-19確診亡者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特稿作者/劉紹華
#確診死亡 #DNR #悼念 #社會療癒 #行動藝術 #宗教療癒
7月10日,一名30多歲的男性確診者,案14406,在住院隔離期間病況穩定,卻可能因PCR檢測的CT值仍未大於30,被延長隔離而情緒不佳,在病室中自殺,指揮中心將之列為「其他原因死亡」。這名患者的結局著實令人傷感,然而很諷刺地,卻成為少數得以被說明究竟如何離去的患者。
7月11日下午記者會結束為止,台灣確診COVID-19的死亡人數是740人。我很想知道,他們如何離世的?這並非為了好奇,而是基於撫慰亡靈與療癒生者的念想。
一年半來的700多位死者
指揮中心每日記者會上除了口頭說明確診個案死亡數字,也會提供每日「新增死亡COVID-19確診個案表」,包括性別、年齡、何時確診、何時死亡等資訊。而在疾管署官網,也有更新的確診死亡案例初步統計分析。自2020年2月15日第一例死亡個案(即第19例確診的「白牌車司機」)起,截至7月11日下午4時止,統計數字為:死亡數732人(男465、女267),年齡層比例為50~59歲8.2%、60~69歲26.64%、70~79歲30.74%、80~89歲21.99%、90歲以上8.9%。總計60歲以上者占8成8。但如果僅從2021年5月11日起算至7月5日,則9成以上是60歲以上族群,死者平均年齡73歲
有意深入了解死亡個案細節者,可以從疾管署官網統整每日的資訊。這裡也有一份媒體依據每日公告的資訊而自行整理的「死亡案例事件簿」,詳列從第一例到2021年7月7日死亡的第730例。
必須提醒的是,若讀者要詳細閱讀這份媒體統整的死亡案例事件簿,建議要先有心理準備。雖然,不論是疾管署官網還是媒體網站所列出的資訊,都僅是「相對客觀簡要」,並無更多描述,不過,這份媒體整理條列死亡案例的報導,從5月開始,每隔幾天就更新新增數字與案例資訊,至7月11日中午時,已更新整理至7月9日的公告。
當死亡個案不只是每日斷裂的零星數字,而是700多位集中在一起的連續長串名單時,予人的意義與衝擊便大為不同。那種視覺效應,如同世上諸多紀念戰爭或統治暴力下受害者的名字牆一樣。
然而,這些死於COVID-19的確診者,沒有名字。
放棄急救,仍然是家屬內心最痛的掙扎
政府或醫院基於病歷隱私,不可能公布亡者姓名。而這些亡者家屬,散落在台灣2千3百萬的人海中,他們有無公開訴說逝去親人的故事,我不得而知。也許有人曾在社群媒體分享過,也許有人忌憚於疫病汙名而不願聲張,而且,疫情警戒中也無法公祭。換言之,無論自願或不得已,低調應是死者家屬的深慟常態。
親人死亡卻無法獲得療癒之慟,很容易在意想不到之處形成星火燎原的民怨。7月5日,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在分析5月11日至7月5日之間的675名確診死亡案例時,指出其中有17.5%的死亡個案是因為家屬簽署放棄急救同意(DNR),表示有一定比例其實救得回來。張上淳的這段話,不僅引發前線醫師不滿,也引起廣大輿論批評。兩日後,7月7日,張上淳公開道歉:「我的表達用詞不恰當或不夠精準,我還是要說聲抱歉,絕無要指責或傷害任何人的意思,所有醫護團隊過去一年多來都非常辛勞,尤其是這一個多月,突然大量增加確診病人,更是造成醫護團隊很大的身心壓力,大家要應該給予最大感謝和最高肯定。」
張上淳願意公開道歉,值得肯定與諒解。但仍引起我注意的是,從其道歉全文來看,他主要的道歉對象是第一線的醫療人員,提及家屬的話卻只有這兩句:「我很清楚知道簽署DNR是嚴謹過程,通常都是醫護團隊和病人家屬充分討論之後的決定,大家都該予以尊重。……也知道染疫病人、家屬的身心壓力。」
在這場失言風波中,家屬可能才是更情何以堪的啞口無言者。死者以中高齡居多,且根據張上淳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上的說明,9成以上是超過60歲的族群,死者平均年齡73歲,比整體確診者平均年齡高很多。年齡愈高,死亡風險愈高,且有9成死者患有潛在疾病。
如此高齡且有潛在疾病的新冠重症患者,承受得起搶救嗎?搶救回來之後的情況也令人難以想下去。從來,急救與否就是病危患者家屬心裡最痛、最難下的決定,甚至親人之間為此怒言相向、大打出手的情況也不乏見。雖然張上淳已公開道歉,但從人情面可以想像,難以公開出面的家屬所受到的二次傷害,可能已使得其內在傷口更加難以癒合。即如有醫師表示,「這種說法會讓病人家屬一輩子內疚與自責」。
疫情中,死亡討論須更謹慎
簽署DNR放棄急救,在醫界與社會都實可謂最具倫理反思的前衛議題。台灣在近二十年來邁向高齡化社會之時,才逐漸開啟了對生之品質與死之安詳的強烈反省。最早是成大護理系的趙可式博士推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立法,而讓社會更加了解急救過程可能帶來的附加傷害與長期生活影響的,則是曾任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的黃勝堅醫師,他為了倡議新興倫理觀念,著書寫出無數動人案例。
黃醫師指出,自己年輕時,對困難嚴重的病例,總是先保命再說;等到救成植物人,整個家庭陷入困境,家屬往往抱怨:「早知道不會醒,會這樣拖磨著,就不該硬要救下來受苦了!」累積多年經驗後,面對病情發展不樂觀的病患,他會召集家屬開家族會議,清楚告知「已經盡力,但沒辦法救了」,讓家屬決定是否要簽DNR,這樣的會議黃勝堅已經開過近千次。
因為這些醫界與社會倡議,DNR如今才廣為人知。甚至2019年也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更進一步尊重與保障病人及家屬對生命的價值觀。在華人社會中,論死本不容易,指揮中心對確診死亡者的分析卻不留心波及DNR的倫理敏感與艱難,希望這只是例外,而不至於讓醫界或社會的生命倫理價值思考走上回頭路。疫情當中,對於死亡案例的說明討論,宜戒之慎之。
讓亡者安息、讓傷者療癒,釋放傷痛
不能與親人好好告別,對很多人而言,是生命中難以承受之痛。從患者被送入隔離病房開始,家屬有機會探視嗎?有可能見著親人最後一面嗎?經常,家屬可能自己都在隔離檢疫之中。雖然政府提出隔離檢疫期間赴醫院探病的申請規定,但繁複的流程與可能耗費的公文時間,不一定能成功,也不一定來得及。即使政府同意,醫院可能也有自訂管理規則。要見到病危親人的一面,聽聞仍是難上加難。
我聽過一位照護確診患者的醫師感嘆,這些隔離病房,醫護人員也不會隨意進出,病人情況多改以儀器監測,門幾乎都是關著。在這樣的情況下,患者怎麼離去的?在一個嚴格管制的單人隔離病房中,這群中高齡為多的患者,他們如果還清醒的話,可能見到的人,都是全身防護得密實嚴緊,病痛中人最渴望的身體輕碰撫慰或耳邊暖言,此時都是奢侈。在缺乏溫度感受的情況下離去,算是一種孤獨死嗎?
去年,在網上流傳諸多國外的故事,訴說著彼此相隔離的親人如何透過手機難捨告別。我不知道台灣的情況如何,第一線醫護人員應該忙碌不堪,還可能存有餘力替家屬與患者聯繫告別嗎?
台灣疫情進入三級警戒後,即使不是確診者,一般安寧病房的病人在臨終階段也難以獲得家人陪伴、見面道別。台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的醫護團隊明白與生命拔河的病人,僅使用視訊與親人相見遠遠不夠,因此運用院內獨特的空間環境,讓病人與家屬隔著落地玻璃相望說話,盡力協助難捨的親人彼此安心道別。
《報導者》關於亡者入殮的故事,也許更能讓我們試圖想像與COVID-19重症親人告別之艱難:
阿嬤!火來了緊走(Kín tsáu)!」這句本來應該由死者的親人喊出的一句話,在疫情風暴下,只能由從事殯葬工作的「送行者」代喊,拿著手機錄下棺木緩緩進入火化爐的影像,再傳給死者家屬。
不能與逝去親人告別的生者,也難以獲得尋常公祭中可能得到的心理支持。然而,亡者需要安靈,生者也需要釋放傷痛與撫慰心靈。
我尚未多方瞭解國際上的做法,只看過網路這一篇關於各國藝術家如何投入悼念的行動藝術。不過,對於去年中國民間發起的悼念活動則印象深刻,也遙遠地線上參與。被視為疫情「吹哨人」的李文亮醫師死於2020年2月7日,那天晚上9點:
在原本就無法集會遊行、又正值疫情封鎖的中國,無數的中國人看不見彼此、卻共同「見證」李文亮醫師的離世。那一晚,眾人相約在黑暗中吹哨、手電筒燈光朝外,祭奠李文亮醫師和無數在疫情中來不及道別的人。
──《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頁201
李文亮去世後,他在微博上留下的最後一則貼文,成了中國的「哭牆」,至今仍有無數中國網民上去留言。見證與留言的過程,至少是一種陪伴的形式與力量;如果眾人都願意見證,雖然不一定、但仍有可能形成一種公共性的儀式,那具有療癒的力量。
我也記得,去年12月中,北京一群藝術家與社會關注者舉辦一個《例外狀態》的短片節,邀我針對幾部與COVID-19有關的影片對談。活動內容很精采,但因當時中國對疫情言論趨於嚴格管控,原本打算公開的活動就改成私下放映,卻仍在開場後被突襲,一群勇敢的年輕藝術行動者雖是落荒而逃、卻不肯放棄。眾人擠在某間狹小住所中,用克難的方式持續播放影片,讓身在中國各地的藝術行動者,以及遠在歐洲的學者與遠在台灣的我,仍得以觀看他們的行動成果並對話交流。
其中,《新冠公墓》的計畫令我印象至為深刻。藝術行動者在網路上蒐集眾多的死者訊息與生前影像,替他們製作出近似於線上集體公墓的紀念冊,這個計畫的社會動念、藝術手法、倫理掌握都令我異常感動。我曾希望引介這個計畫來台放映,可惜難以為繼。
在台灣,我們也能有確診死亡者的紀念牆或新冠公墓嗎?或者任何類似的公共行動?
對於確診亡者的悼念,或許,我們也需要具有公共性的集體儀式,以為解除疫病汙名之道,也方為療癒之道。這不宜由官方為之,而政府也無以為之。但社會應有能量足以超越限制。
象徵性的集體儀式向來擁有潛力得以撫慰受傷的人心,尤其是透過藝術或者宗教。2020年3月間,義大利疫情死亡人數不斷攀升,棺木擠滿教堂,神父孤單落寞地為逝者做彌撒。3月27日,史無前例地,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獨自一人站在空蕩蕩的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Piazza San Pietro),發表「致全城與世界」(Urbi et Orbi)訊息,向全球各地因COVID-19而受苦的人送上祝福。2020年12月教宗方濟各又將他的疫情思考寫成《Let us Dream: The Path to a Better Future》一書,大塊文化亦於今年7月在台出版譯本《讓我們勇敢夢想》。這些都是令世人感到療癒的儀式及語言。
祈願,在台灣,孚眾望的宗教家或人道情懷的藝術家,也能發起網路墓誌銘或類似的公共性活動,為亡者的靈魂療癒、為家屬的傷痛療癒、為前線照護苦難的醫護人員療癒、為替亡者盡最後心力的工作者療癒、為無奈的旁觀大眾療癒。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醫師就認為,疫苗接種後猝死的關鍵「不在高齡,而是衰弱和失能」。挪威醫療當局的專家則建議,為極度衰弱的病人接種疫苗之前,醫師應該先進行完整的評估。 台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陳建煒也建議:「對於長者要施打疫苗,應該回歸到熟悉病患的醫生來做,醫生照顧長者病患多年,對於長者的身體狀況其實最
#疫苗政策 #專案輸入 #緊急授權 (二)審查階段 當專案製造與輸入之申請進入食藥署之審查流程後,便進入審查階段,而這一階段之權責專屬於·政府,應無疑義;但問題在於,在這個階段之審查標準確立,尤其是新興疾病疫苗之安全性與有效性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之前提下,究竟是單純之科學判斷,抑或涉及主觀價值之政治判
編輯部 #第一線醫事人員#醫護心理健康 #醫護家人#組織層次的支持 今年五月疫情爆發以來,確診、重症與死亡人數的攀升與控制,牽動著國人的神經。超越數字之外,直面這些罹病民眾照護需求的是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緊繃的工作量與心理壓力。 不少媒體以訪談與事件記錄方式呈現疫情在醫護人員身上與心上的創傷,例如五月底
#數位社會工作 #兒童保護 #居家訪視 #新常態   「數位社會工作」並非排除既有實作,而是主張記取疫情帶來的危機與教訓,以發展一種新的模式,讓工作者在承平時候也能彈性評估數位技術和通訊媒介何時、以及如何最好地支持他們的實作和判斷,從而讓工作者與家庭在當下獲益,更能增加面對未來風險與不確定性的準備性
台灣的疫苗施打政策,爭議至今始終未減。在最新公告的十類接種順位中,前五類及第七類都是職業別,其餘才是中高齡與染疫後可能轉重症或死亡的高風險疾病者。然而,有一類通常不具職業登記、年齡亦多為中高齡的群體,人數其實不多,而且其染疫與傳疫的風險都很高,卻始終未曾進入中央公告的十類優先順位中。
編輯部 #孕婦打疫苗 #疫苗遲疑 #疫苗諮詢 #疫苗資訊平台  經跨黨派立委爭取,指揮中心已在6月22日宣布,將孕婦列為第六順位施打群體,可以自由選擇目前台灣有的疫苗種類(AZ或莫德納)。指揮中心對於孕婦接種的相關建議都含納在兩種疫苗的接種說明簡報,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也整理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的資料
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醫師就認為,疫苗接種後猝死的關鍵「不在高齡,而是衰弱和失能」。挪威醫療當局的專家則建議,為極度衰弱的病人接種疫苗之前,醫師應該先進行完整的評估。 台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陳建煒也建議:「對於長者要施打疫苗,應該回歸到熟悉病患的醫生來做,醫生照顧長者病患多年,對於長者的身體狀況其實最
#疫苗政策 #專案輸入 #緊急授權 (二)審查階段 當專案製造與輸入之申請進入食藥署之審查流程後,便進入審查階段,而這一階段之權責專屬於·政府,應無疑義;但問題在於,在這個階段之審查標準確立,尤其是新興疾病疫苗之安全性與有效性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之前提下,究竟是單純之科學判斷,抑或涉及主觀價值之政治判
編輯部 #第一線醫事人員#醫護心理健康 #醫護家人#組織層次的支持 今年五月疫情爆發以來,確診、重症與死亡人數的攀升與控制,牽動著國人的神經。超越數字之外,直面這些罹病民眾照護需求的是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緊繃的工作量與心理壓力。 不少媒體以訪談與事件記錄方式呈現疫情在醫護人員身上與心上的創傷,例如五月底
#數位社會工作 #兒童保護 #居家訪視 #新常態   「數位社會工作」並非排除既有實作,而是主張記取疫情帶來的危機與教訓,以發展一種新的模式,讓工作者在承平時候也能彈性評估數位技術和通訊媒介何時、以及如何最好地支持他們的實作和判斷,從而讓工作者與家庭在當下獲益,更能增加面對未來風險與不確定性的準備性
台灣的疫苗施打政策,爭議至今始終未減。在最新公告的十類接種順位中,前五類及第七類都是職業別,其餘才是中高齡與染疫後可能轉重症或死亡的高風險疾病者。然而,有一類通常不具職業登記、年齡亦多為中高齡的群體,人數其實不多,而且其染疫與傳疫的風險都很高,卻始終未曾進入中央公告的十類優先順位中。
編輯部 #孕婦打疫苗 #疫苗遲疑 #疫苗諮詢 #疫苗資訊平台  經跨黨派立委爭取,指揮中心已在6月22日宣布,將孕婦列為第六順位施打群體,可以自由選擇目前台灣有的疫苗種類(AZ或莫德納)。指揮中心對於孕婦接種的相關建議都含納在兩種疫苗的接種說明簡報,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也整理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的資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這真得是一個很好的課題,我參加了一個教會的讀書會,在我工作了快20年來,我常常都會訂目標 去達成,且努力不懈的,當達成了又要再找目標來告訴自己前進的動力,直至去年我的人生遇到了很大的轉折點,我休息了很久的時間,在今年7月3 日受洗並報名上了這個課。 是的,沒錯,如果這是我一生的志業,也是我想做的,當
忘記在哪聽過的介紹,某個女王過了某個歲數後,便禁止畫家再畫她了。理由當然很容易理解,但仔細往下推敲也是滿讓人哀傷的。
Thumbnail
「努力的方向比努力本身更重要」 - 引自國中某英文老師說的話。 如果可以選擇,你會把人生努力的目標與方向訂定為什麼呢?本獅試著以終為始,從墓誌銘的角度出發,定位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雞排妹ili鄭家純 在粉專揭露工作時受到性騷擾的厭惡經驗後,立即引起了許多人的聲援,許多女性甚至也鼓足了勇氣將過去所遇到的經驗一同宣洩,也讓一篇憤而捐款的文章,成為了許多人找到認同的地方,而向來以攻擊別人聞名的陳沂,也在留言中指名雞排妹是利用廠商來炒作知名度,引起雙方交戰。 網路是創作者的意志集
Thumbnail
哈佛的Edward Glaeser曾經認為大城市不會真正死去,但是中國共產黨無疑為香港的死亡訂做了一套特別的方法,他們專門訂製了香港《國安法》。
Thumbnail
論危樓裂隙、狂泉跟愚夫之義勇與文明破口間的「關係」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 為了在審判前,宣讀那些被判決的聲音。」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   ──摘錄自 北島 ,《回答》。
網路創業日誌 第二集   Hi我是Frank 歡迎來到Frank網路行銷創業日誌    在這裡我會跟你分享社群行銷以及我創業日誌的生活點滴     今天想要跟你聊聊社群行銷零工班改變了我什麼? 首先第一改變了我對社群行銷的觀視野  以前總覺得臉書不就是吃飯拍照打卡上傳  好像也不怎麼樣 所以我的臉書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這真得是一個很好的課題,我參加了一個教會的讀書會,在我工作了快20年來,我常常都會訂目標 去達成,且努力不懈的,當達成了又要再找目標來告訴自己前進的動力,直至去年我的人生遇到了很大的轉折點,我休息了很久的時間,在今年7月3 日受洗並報名上了這個課。 是的,沒錯,如果這是我一生的志業,也是我想做的,當
忘記在哪聽過的介紹,某個女王過了某個歲數後,便禁止畫家再畫她了。理由當然很容易理解,但仔細往下推敲也是滿讓人哀傷的。
Thumbnail
「努力的方向比努力本身更重要」 - 引自國中某英文老師說的話。 如果可以選擇,你會把人生努力的目標與方向訂定為什麼呢?本獅試著以終為始,從墓誌銘的角度出發,定位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雞排妹ili鄭家純 在粉專揭露工作時受到性騷擾的厭惡經驗後,立即引起了許多人的聲援,許多女性甚至也鼓足了勇氣將過去所遇到的經驗一同宣洩,也讓一篇憤而捐款的文章,成為了許多人找到認同的地方,而向來以攻擊別人聞名的陳沂,也在留言中指名雞排妹是利用廠商來炒作知名度,引起雙方交戰。 網路是創作者的意志集
Thumbnail
哈佛的Edward Glaeser曾經認為大城市不會真正死去,但是中國共產黨無疑為香港的死亡訂做了一套特別的方法,他們專門訂製了香港《國安法》。
Thumbnail
論危樓裂隙、狂泉跟愚夫之義勇與文明破口間的「關係」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 為了在審判前,宣讀那些被判決的聲音。」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   ──摘錄自 北島 ,《回答》。
網路創業日誌 第二集   Hi我是Frank 歡迎來到Frank網路行銷創業日誌    在這裡我會跟你分享社群行銷以及我創業日誌的生活點滴     今天想要跟你聊聊社群行銷零工班改變了我什麼? 首先第一改變了我對社群行銷的觀視野  以前總覺得臉書不就是吃飯拍照打卡上傳  好像也不怎麼樣 所以我的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