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白人生》看似是在調侃一個活在現實卻被虛構小說限制的人生,極力尋求作者的協助以擺脫命運的抉擇。可實際上卻恰恰反映了我們每個人面對人生困境的改變與接受「不可知」命運來臨時的坦然面對的不同態度。我們是否有真的在過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還是總是在等命運的轉捩點來提醒我們時間不夠了,這時候才匆忙地想要「過自己的人生」呢?
命運就是一連串的巧合
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主角哈洛會與作者凱倫之間的作品能有這麼強的聯繫,對於哈洛來說,凱倫就是主宰他一切的上帝。而哈洛在劇中的反抗不免帶出了幾個一般人對於命運抗爭的觀點,哪就是:三個為什麼?
「為什麼是我(Why me)?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Why now)?為什麼不能改變(Why can't it be changed)?」
尤其是在一切都變得更好的當下,卻失去了能夠延續下去的資格,為什麼命運可以對我如此的不公平 ── 這或許是哈洛的心情寫照。但對於作者凱倫來說,與書中虛構人物的真實會面是她這輩子也沒有幻想過的事情,因為這對她「創造」的哈洛的人設來說,死亡是不可避免,且完全是她小說中的重點,一個不經意的小錯誤讓哈洛不得不做出最終的抉擇。
這兩者之間相互矛盾且無第三種可能,哈洛迎來人生改變的巔峰與其最終命運的抉擇點(死亡),將使得哈洛的人生到達一個圓滿,也使凱倫的作品能成為一代鉅作,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就像是希伯特教授所說的,人終究難免一死,重點是「如何死、何時死、怎麼死」而已,而凱倫所構作出的結局是哈洛這一生最佳的寫照,因此建議哈洛能讓凱倫完成她的鉅作,
他們三者的關係非常的微妙:哈洛從對命運不公的抗爭者,變成接受命運的安排;凱倫從上帝視角賦予角色生死的觀點,體認到真實的情感衝擊,並改變最終的結局;希伯特看似最佳旁觀者的角色,卻往往點出事情真相的重點,情緒的波動將會影響你理智的抉擇,是當中最理性的角色。
故事的意義最終都有兩個面向:生命的延續與死亡的必然性
義大利文學家伊塔羅·卡爾維諾在1979年出版的《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第十一章有一段描述:
「你認為每個故事都非要有個開端和結局不可嗎?古代的時候,故事只有兩種結局:男女主角在通過一切考驗之後,結成眷屬:要不然,就是死掉。一切故事所指涉的終極意義有兩個層面:生命的延續以及死亡的不可避免。」
還好我都寫悲劇,沒有寫變態殺人推理劇(像是柯南之類XD)
前述三者微妙的關係就在於他們的抉擇都是圍繞著生命的延續與死亡的不可避免所展開的。哈洛不可避免的死亡,迎來了小男孩的新生,甚至文學史上另一個不朽鉅作的流傳,在死亡不可避免的情況下,為什麼我不選擇一個我已知且能猜到後果的方式去死,而非去賭另一個不可知的未來,卻未必有更好的結局呢?希伯特的建議未嘗不是讓哈洛以另一種生命的延續取代其死亡的悲劇,一個文學鉅作的誕生,將使得哈洛的以另類的方式永久流傳,就像那些經典一樣,每個人的心中都活著屬於自己的哈姆雷特,甚至意外當下的女主角、小男孩與目睹一切的眾人、新聞等都會歌頌哈洛、銘記哈洛這名悲劇英雄。
而凱倫卻認為該書之所以安排哈洛死亡,是因為其不知道自己會死一事,但當哈洛已知自己會死卻毅然決然的慷慨赴死,難道像這樣的人不應該讓其生命延續嗎?犧牲文學史上的鉅作,換來一句「還不錯」的小說,但卻實實在在的拯救像哈洛這樣的人,這不也是生命延續的最佳寫照嗎?
ps1:說當代不如說是當年我看電影時比較活耀的幾位喜劇演員幾乎都有類似的作品,像是金凱瑞(Jim Carrey)的《楚門的世界》、班‧史提勒(Ben Stiller)的《白日夢冒險王》、亞當‧山德勒(Adam Sandler)的《從心開始》、威爾‧法洛(Will Ferrell)的《口白人生》,這四部片是我覺得當代喜劇演員的特別之作。尤其是在我們面對他們在戲劇形上的刻板印象時,這些作品的沉澱讓我們看到這些演員內心細緻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