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我們》枯燥的等待只為了反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喬登·皮爾(Jordan Peele)在《逃出絕命鎮》的表現是令人驚豔的(附註1),初試啼聲的作品讓他不僅有能執導編劇的能力,也發覺他在這類型題材節奏的把握上有著個人的魅力。但在《我們》這部同類型的電影上,卻有種必須將電影看完才能夠「盡興」的感覺。這與《一屍到底》熬過前面30分鐘,之後反轉變成神轉折的痛苦完全不同,因為《一屍到底》可以將那些難過、無法理解、畫素低迷的30分鐘開場,轉化為滿滿的新體驗,但《我們》卻不是如此。
猜猜誰是大魔王
對《逃出絕命鎮》結局有印象的話,其實導演有兩個不同的結尾版本,而戲院所看到的基本上是不那麼黑暗的結局。但不管是哪個結局,我們基本上都可以看到導演的訴求,尤其是黑暗版本那個,直面許多爭議性的社會現象。但是《我們》在談甚麼?或許「影子」的議題可以讓我們聯想到,在這個世界上的實驗,諸多都是先做了再說,如果有不可預期的後果產生,那就直接拋棄、銷毀,當作一切沒有發生過。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複製細胞的構想與時間大約出現在1885年,但對於其相關的道德議題被重視及討論,大約是在1960年代上下,因為一開始對於複製細胞的相關研究既不成熟,也沒有太多「道德」上的爭議(附註2)。但隨著「複製羊」的出現,「複製人」便變得不再這麼遙遠,因此關於這些衍生的道德問題,人們漸漸開始思考:複製出來的我,算是一個「人」嗎?如果是「人」的話,他會享有甚麼樣的社會地位, 又或者這樣的「人」被製造出來會有甚麼樣的目的?為了自體器官移植?又或者是為了戰爭?或是人口勞動力的短缺、還是只是為了科學家那顆實驗的心?
地表最強老媽?
不管為了甚麼,真有複製人的話,他都會有後續「處理」的問題衍生(不論是否是道德性質的問題)。而本片最有趣的一點就是沒有解釋這樣的伏筆。當然,有些伏筆是不需要解釋的,就像是《逃出絕命鎮》的意識轉移需要真的告訴你細節嗎?只要在這部電影裡面我們接受「意識轉移」是可行的,這樣就夠了。但是《我們》在「影子」的追殺下,第一個產生的疑問就是,這些「影子」是怎麼來的?是做甚麼用的?為什麼會製造出來?又為什麼原因遺棄他們?
雖然可以透過腦捕來解釋這些設定,又或者用「政府老是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外的事,卻沒有負責任來收爛攤子」的諷刺的話,那這部片的概念就會有點可惜了。因為本片還有另一個重點是「影子」會模仿本體,甚至是跟本體過有相同的人生(只是另一個是悲慘版本),這個設定是源自於複製體只能與本體共享同一個靈魂,所以另一個只能靠模仿存活。
但有趣的地方來了,如果只能共享一個靈魂的話,小女孩是如何覺醒,還是因為影子們可以透過學習而進步(女孩漸漸長大變成「普通」人),但原本不普通的本體為何越來越像地底的「影子」呢?還是靈魂的成長伴隨著在地上的人,不管他是不是本體或是影子。這個有趣的設定沒有跟隨著上述問題來延伸討論,我覺得是本片的遺憾之處。因為在電影中唯一因為「模仿」而成功殺掉「影子」的小兒子,就是因為與本體有所關連。但其他的角色為什麼可以擺脫與本體之間的關聯呢?不得而知。
看得你心裡發寒
此外,手牽手這個運動基本上是導演兒時的回憶,運用這個運動來為地底的影子發聲(附註3)。但基本上這個凸顯地底影子的團結的背後目的,似乎也只是為了小女孩的復仇所形的一個目的罷了,因為手牽手之後就沒有後續的行動,影子似乎在完成這個目的之後又當機了。那麼影子究竟是有能夠思考的能力,還是只是聽從指令呢?劇中對於影子的描繪似乎是讓他們有想要擺脫桎梏的想法,所以當他們之中出現一個「特別人」的時候,大家都會遵從她的指令,與此同時便可以擺脫「複製」本體行動的準則,那不就是讓這些「影子」有思考的能力嗎?但對於這些部分卻是輕輕帶過,只有著重在恐怖追殺與最後大反轉上面。當然就導演的訪問可以知道本片的初始構想並沒有很完整,所以在這樣架構的劇本下,能利用最後的反轉已經是非常不錯了,只是有些部分在多做說明會更好,畢竟要收尾一個開放式結局,不是只有給一個反轉就夠了。
當然如果僅用此片影射美國(US)本身,就如同最大的問題就是出現在自己身上(US)。在面對問題時都選擇逃避,如同最後的小男孩或許已經洞察母親最大的秘密,卻仍選擇戴上面具一樣,並非不完全不正視問題。因為就算母親不是地上人又如何,他畢竟是「該」母親所親生,日子還是要過,就跟「地底影子」被遺棄一樣,問題已經產生,政府知道,但只是選擇放任而已。這個角度來看的話,該片就必須站在對美國問題的深入討論下來展開,但這格局就比《逃出絕命鎮》小的多,也留下其他未解之謎(如上述)與設定上的矛盾。
附註1:《逃出絕命鎮》是喬登·皮爾的第一步執導作品,人們對於該演員的印象是以「搞笑」為主(與其搭檔)。因此本片讓觀眾震驚其編劇指導的能力,與他對驚悚電影節奏的把握。
附註2:1996 年,在愛丁堡羅斯林研究所培育的複製羊「桃莉」引起對複製技術,尤其是複製人的巨大爭議,並促使各國政府迅速通過禁止複製人的法律條文。
附註3:1986年手牽手護美國的活動,基本上導演兒時的深刻記憶,在本片呈現中極具諷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0會員
63內容數
解析電影的世界與個人對於電影語言的看法 比起電影心得分享,更貼近於影評的言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apsuleFil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這個片名很好玩,楚門是Truman,音同True man(真人)。但在這場真人實境秀裡面,誰不是真人?或者說只有楚門最真,其他人只是真人演員罷了(true but not real)。從世界上第一個被企業領養的小孩開始,楚門
《你的名字》是一部典型的愛情電影。說它是典型是因為其骨架上於一般觀眾來說,仍是刻板的愛情故事:「不論經歷了多少苦難,男女主角最終還是會在一起」,挫折只是讓這段愛情故事看起來更「堅定」而已。但新海誠巧妙的運用了兩條不一樣的時間線,去加深男女主角無法真正在一起的橋段,讓觀眾在「期待」其相遇時,不斷地錯過
「快一拍的人,時間會過的快一點;慢一拍的人,時間會過得慢一點」。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因為在消失的情人節裡,有的人的一天不見了,但有個人卻多了一天,就像是失蹤不見的父親一樣。「我們不見一個爸爸,會不會有人撿到一個爸爸呢?」 還記得「驚心動魄」這部電影嗎?裡面提到一個關
逝去的過去、逝去的年華,我們透過一切手段,只為了留住那一瞬回憶時的美好,這究竟是幸福?還是一切苦痛的根源? 我們的過去成就我們的現在,每個人在成長的時候,或多或少經歷過一些讓你有過「後悔」或是「留戀」的時刻。不論是紀念那些「逝去的」,還是希望留住那些「得不到的」,那都
這(手機)裏麵有我們的一切,這就是我們生活的黑匣子。要是能看對方手機,有多少夫妻會分手啊。 《完美陌生人》是一部被超級多國翻拍的義大利電影(附註1),在下有幸看過德國版本的翻拍,但看完之後真的很難不稱讚原版的細膩程度。如果有機會能看看其他版本的話,或許可以讓我對翻拍作
他向你許諾秩序,他向你許諾和平,所要求的不過是你的服從和沈默。 1605年11月5日,蓋·福克斯(Guy Fawkes)企圖透過火藥陰謀暗殺詹姆士一世的計畫失敗,而為了慶祝此危機被解除,英王詹姆士一世決定將11月5日定為篝火之夜。但如果細心地去探究400年前的「火藥陰謀」背景
「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這個片名很好玩,楚門是Truman,音同True man(真人)。但在這場真人實境秀裡面,誰不是真人?或者說只有楚門最真,其他人只是真人演員罷了(true but not real)。從世界上第一個被企業領養的小孩開始,楚門
《你的名字》是一部典型的愛情電影。說它是典型是因為其骨架上於一般觀眾來說,仍是刻板的愛情故事:「不論經歷了多少苦難,男女主角最終還是會在一起」,挫折只是讓這段愛情故事看起來更「堅定」而已。但新海誠巧妙的運用了兩條不一樣的時間線,去加深男女主角無法真正在一起的橋段,讓觀眾在「期待」其相遇時,不斷地錯過
「快一拍的人,時間會過的快一點;慢一拍的人,時間會過得慢一點」。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因為在消失的情人節裡,有的人的一天不見了,但有個人卻多了一天,就像是失蹤不見的父親一樣。「我們不見一個爸爸,會不會有人撿到一個爸爸呢?」 還記得「驚心動魄」這部電影嗎?裡面提到一個關
逝去的過去、逝去的年華,我們透過一切手段,只為了留住那一瞬回憶時的美好,這究竟是幸福?還是一切苦痛的根源? 我們的過去成就我們的現在,每個人在成長的時候,或多或少經歷過一些讓你有過「後悔」或是「留戀」的時刻。不論是紀念那些「逝去的」,還是希望留住那些「得不到的」,那都
這(手機)裏麵有我們的一切,這就是我們生活的黑匣子。要是能看對方手機,有多少夫妻會分手啊。 《完美陌生人》是一部被超級多國翻拍的義大利電影(附註1),在下有幸看過德國版本的翻拍,但看完之後真的很難不稱讚原版的細膩程度。如果有機會能看看其他版本的話,或許可以讓我對翻拍作
他向你許諾秩序,他向你許諾和平,所要求的不過是你的服從和沈默。 1605年11月5日,蓋·福克斯(Guy Fawkes)企圖透過火藥陰謀暗殺詹姆士一世的計畫失敗,而為了慶祝此危機被解除,英王詹姆士一世決定將11月5日定為篝火之夜。但如果細心地去探究400年前的「火藥陰謀」背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遊戲改編,對我來說特別的是看到凱特布蘭琪和潔美李蔻帝斯飆戲,觀影過程中還是有讓我撐不住闔眼的時候,大概受爆破或動作場面重複而麻痺所致。另外只是筆記一下,Janina Zione Gavankar很像Evangeline Lilly,Haley Loraine Keeling則有點像珍妮佛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最近Netflix上架了喬登皮爾的第三部電影《不》(Nope),既然是喬登皮爾,可以想見作品裡精心放置了許多細節彩蛋、各種隱喻,用以諷刺時事或串連劇情。人類如何面對不可名狀的生命。或許可以藉由對當代媒體的思考,來凸顯攝獵恐怖生物時夾雜的機會主義心態以及當下面對肉體破壞恐懼所產生的拒絕,Nope。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畢竟我們正逐漸失去人性,而非人正不斷獲取人性。但是對於成為一個「人類」而言,是否有任何特質是不可或缺的,也從來不是絕對──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誰會是我們、我們會是誰,在賽博龐克的世界裡,早已不再確定。
Thumbnail
不準確的中文片名頗值得玩味,與「退化」的設定形成對照,將「非己」打壓成「病態」確實是歷史上人類慣常使用的手段,症候群說的既是個體變異的傳染也是集體恐懼的蔓延,為了多數人的最大利益,感染的個體被視為沒有靈魂、沒有主權、沒有感覺的工具人,任手術刀開膛破肚翻找不能理解的奧祕、重新拼湊人形故作可以治癒...
Thumbnail
  然而,這種平易近人、淺顯易懂,與「其實不怎麼嚇人」,才是整個故事最可怕的地方。它不是一部「有種族議題的驚悚片」,而就是一部「種族議題驚悚片」。而且,它直指種族議題的核心,而不只是討論「非裔美國人在美國史中的處境」。如果你願意相信我的推薦,可以先去看電影,因為接下來馬上會劇透。。
Thumbnail
《墜惡真相》所關注的主題,遠遠不止於真相的曖昧性,更包含背後各種關係的角力,或許是性別結構,也或許是親密關係,以及在這一次次的角力當中,每個人做出的決定、得到的被決定,怎麼緊扣各自的生存姿態與需求。在這些角力裡,透過電影可以進一步確定的是:審判始終關於未來,它不僅是一個人為何會死的事後解析。
Thumbnail
這是一部概念很有趣的電影,以科幻的設定帶出一個新生如何從無到有,慢慢發展出自己的人格跟思想,以及這個人如何與這個社會展開互動跟連結,在各種傳統價值觀中展開矛盾跟碰撞 蛻去嬰兒的外表,省略時間的馴化,將人類至今為止的成就和難題全都擺在主角貝拉面前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遊戲改編,對我來說特別的是看到凱特布蘭琪和潔美李蔻帝斯飆戲,觀影過程中還是有讓我撐不住闔眼的時候,大概受爆破或動作場面重複而麻痺所致。另外只是筆記一下,Janina Zione Gavankar很像Evangeline Lilly,Haley Loraine Keeling則有點像珍妮佛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最近Netflix上架了喬登皮爾的第三部電影《不》(Nope),既然是喬登皮爾,可以想見作品裡精心放置了許多細節彩蛋、各種隱喻,用以諷刺時事或串連劇情。人類如何面對不可名狀的生命。或許可以藉由對當代媒體的思考,來凸顯攝獵恐怖生物時夾雜的機會主義心態以及當下面對肉體破壞恐懼所產生的拒絕,Nope。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畢竟我們正逐漸失去人性,而非人正不斷獲取人性。但是對於成為一個「人類」而言,是否有任何特質是不可或缺的,也從來不是絕對──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誰會是我們、我們會是誰,在賽博龐克的世界裡,早已不再確定。
Thumbnail
不準確的中文片名頗值得玩味,與「退化」的設定形成對照,將「非己」打壓成「病態」確實是歷史上人類慣常使用的手段,症候群說的既是個體變異的傳染也是集體恐懼的蔓延,為了多數人的最大利益,感染的個體被視為沒有靈魂、沒有主權、沒有感覺的工具人,任手術刀開膛破肚翻找不能理解的奧祕、重新拼湊人形故作可以治癒...
Thumbnail
  然而,這種平易近人、淺顯易懂,與「其實不怎麼嚇人」,才是整個故事最可怕的地方。它不是一部「有種族議題的驚悚片」,而就是一部「種族議題驚悚片」。而且,它直指種族議題的核心,而不只是討論「非裔美國人在美國史中的處境」。如果你願意相信我的推薦,可以先去看電影,因為接下來馬上會劇透。。
Thumbnail
《墜惡真相》所關注的主題,遠遠不止於真相的曖昧性,更包含背後各種關係的角力,或許是性別結構,也或許是親密關係,以及在這一次次的角力當中,每個人做出的決定、得到的被決定,怎麼緊扣各自的生存姿態與需求。在這些角力裡,透過電影可以進一步確定的是:審判始終關於未來,它不僅是一個人為何會死的事後解析。
Thumbnail
這是一部概念很有趣的電影,以科幻的設定帶出一個新生如何從無到有,慢慢發展出自己的人格跟思想,以及這個人如何與這個社會展開互動跟連結,在各種傳統價值觀中展開矛盾跟碰撞 蛻去嬰兒的外表,省略時間的馴化,將人類至今為止的成就和難題全都擺在主角貝拉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