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疫情看人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疫情開始第一篇寫作,是因為在疫情之下看到許多幽微的情感波動,也希望透過日日對外的觀察,往內讓自己的心更平靜。

疫情與三級警戒改變我們的生活軌跡與樣貌,也因為原來的軌道換了個方向,讓許多事情露了饀,人性現了形。

  公司主管Line群組在疫情開始時就有許多的討論,在言談中看得出主管們對自己部門人員的關心,積極主動希望全員居家工作,但當公司管理群提出管理員工居家工作指標如何達成時,大家就都保守了起來,甚至有人開了玩笑,說自己反正要天天來上班,一付事不關己的樣子。管理群提出如何線上打卡的模式,並建議用表格,列出每日工作狀況。不知這樣做法是不是讓平時打混的人緊張,某同事開始拉幫結派私訊我,表示我們幾個部門的業務相關,要不要就把工作項混寫在一起,並提出要我的部門來填寫這個表格。

在職場多年,不少人遇事明明與己相關,卻很習慣先推給別人,就算推不了也要拉幾個墊背的一起承擔責任。

這讓我想到2003年在上海工作時SARS流行,由於中國當時是重災區,台灣相對安全,許多台灣同胞都逃回台灣避難。但我們幾個台幹被規定不准坐飛機返鄉,以免增加感染危險。我們當時照常天天進上海辦公室上班,那個年代也沒有方便面對面的通訊軟體,對於工作依然繁重與近一年沒有見到家人,沒有任何怨言,更不用說填什麼工作項目表格或是想著拉誰墊背,就是好好保護自己並等待疫情結束,現在還記得那陣子辦公室裡瀰漫著醋與根藍根的藥味,還有那股濃濃的思鄉愁緒。

接著主管群組裡又開始討論企業快篩的事,有趣的事來了,快篩順序怎麼安排?重要的主管先做?怎麼定義誰最重要?主管沒有底下員工的日日奉獻與努力工作,部門會有好的成績嗎?主管大多數自行開車上班,而一般員工天天以大眾交通工具代步,誰的接觸風險高?這又引起你一言我一語的論戰。由於醫院的快篩名額每天有限,誰先誰後,應該是有邏輯且有安全考量的規劃。例如,家人或家人工作有相關確診人員是否應該先安排快篩;與人接觸的客服人員是否應該為先等等。但,討論的氛圍,感覺"階級意識"已凌駕人命之上。副總怎麼能比專員晚篩檢?接近老闆的部門怎麼能比那些底層客服晚篩檢?更有人趁機溜須拍馬,表示自己會讓出自己部門的名額給其他部門的老大先篩。搶著快篩,不但就像搶打疫苗一樣那樣迫切認真,而快篩名額先後順序與伺候長官快篩時各種防護道具這件事,也變成某些人認為的終南捷徑。

  且不說我到底認命幫某部門填了表格沒?或是,是否搶到了快篩的名額?紛擾中我們清醒的問問自己,這些事重要嗎? 在每天二位數的死亡人數裡,難道還沒有讓我們想清楚:其實在你的算計裡,絕對算不到自己的生命,會在哪一刻停止;而在你的推卸責任中,也許正好失去最關鍵的那個部份?

  疫情延遲了很多正常事,也發生許多反常的事,世間人情本就淡薄,但在疫情期間似乎又更貧乏蒼白了許多。

看到好心肝的事,只有笑笑說這事也再正常不過了,有人連快篩都想要搶第一名或做為逢迎長官以搏取青雲直上的工具,在稀缺的疫苗還沒有完全滿足大家需求以前,相信人性的陰暗面會不斷在眼前放大與顯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寶格格的沙龍
2會員
4內容數
寶格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06
我問了部門年輕伙伴,為什麼你們不喜歡打電話?不是打一通電話,狀況都能了解,難事也可以解決了嗎? 他們有人說:不知道開頭要說什麼、有人說:會尷尬、也有人說:就是不想講話,習慣以鍵盤溝通。
Thumbnail
2022/02/06
我問了部門年輕伙伴,為什麼你們不喜歡打電話?不是打一通電話,狀況都能了解,難事也可以解決了嗎? 他們有人說:不知道開頭要說什麼、有人說:會尷尬、也有人說:就是不想講話,習慣以鍵盤溝通。
Thumbnail
2021/08/13
茶水間是應該既該放鬆又應緊張對待的場域,勸大家不要看日劇或韓劇裡的帥哥美女老是在茶水間裡談情說愛,那種好事我們不容易遇上。
Thumbnail
2021/08/13
茶水間是應該既該放鬆又應緊張對待的場域,勸大家不要看日劇或韓劇裡的帥哥美女老是在茶水間裡談情說愛,那種好事我們不容易遇上。
Thumbnail
2021/06/29
其他WFH的閨密們陸續傳來災情。 首先是A,她敲我:「我真的受不了了。」我問:「怎麼啦?」        「我和老公一起在家工作,他不但茶來伸手飯來張口,連孩子也不管,以前我出門上班還可以喘口氣,現在完全沒有辦法!」
Thumbnail
2021/06/29
其他WFH的閨密們陸續傳來災情。 首先是A,她敲我:「我真的受不了了。」我問:「怎麼啦?」        「我和老公一起在家工作,他不但茶來伸手飯來張口,連孩子也不管,以前我出門上班還可以喘口氣,現在完全沒有辦法!」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