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12月1日,今天是無業身分的第一天。其實,關於「非自願性離職」這件事情,已經發生約莫一週半了,但,至今仍無法完全消化完畢被資遣的情緒。
昨天,是在前公司的最後一天,而其實早在三天前,就已經把辦公室的個人物品都打包好,收拾乾淨;因為,不希望最後一天是狼狽離開,而是兩袖清風、瀟灑離去。
還是想不透,究竟自己在工作上的表現有這麼差嗎?或是,沒有利用價值了?或是,我真的是太不聽話了?或是,自我意識太強烈?或是,老闆倍感威脅?(會有這種感覺,就是她一直有意無意阻止我做一些,我工作分外的事情→鄭重聲明,我分內的工作都有做好。)
算了,現在探討這些,一點意義都沒有,因為,事情發生了,便無法回去;而你也不會允許自己回去。只是,這次的「下一步」遲遲不知道該往哪裡走。
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毫無選擇障礙的人,不論在工作、在生活,或是,很多其他的事情,總能非常透徹的知道自己要什麼。但這次,我遲疑了。這份工作上的傷害,對我而言就像情傷一樣:明明很喜歡一個人,卻被分手;對方說你太好,所以要跟你分手。然而,在感情上會懂得用「不合不要勉強」來合理化自身處境,但為什麼到了工作上,卻無法用這一點說服自己呢?
或許,是因為工作所代表的,更多是「自我價值」、「自我實現」,所以,在工作上一旦被否定之後,就會面臨自信心擊垮的問題。雖然,我還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只是,不太相信體制了;對一家公司盡心盡力之後,他不要你的時候,就可以非常乾脆的把你一腳踢走。這,實在是..........而這不太相信體制的這一點,就變成我遲遲無法決定下一步的主因,會害怕,當你投身下一個體制時,會不會又發生相同的事情,而這個變動萬千的疫情時代,實在,很難說不會再有下一次可能被資遣的存在。
曾經我以為多工、能力好、會做很多事情,或許就能在這個變動時代存活下來。但我錯了。我真的、真的很敢大聲的說,我擁有許多工作技能,我真的是超級好用的多工員工,且我真的不是只會皮毛,而是真心的可以把每一項不同的任務做到最好(還記得當初一起出來創業的前老闆,也是對我這樣的工作態度大力稱讚、印象深刻)。但,顯然我還是被前公司淘汰了。所以,歸咎到最終原因,就是:喜好問題,了吧?(雖然我真的很不想這樣下結論,但我實在想不透啊!!!!!!)
※
事實上,兩年前從溫哥華回到台灣,原先是想要給自己完全不同跑道的挑戰,但是因緣際會下,因為害怕陌生環境、害怕認識全新的人(我真的對陌生人很恐懼)、害怕要重新認識環境,而選擇貌似更安逸的工作環境和身邊一同共事的同事,然後告訴自己,就在這裡好好累積。
以前,總以為累積總要在體制內才能發生,因為人的惰性等很多其他的諸多原因,經常是要不得不,或是一定要,才會強迫自己累積。但這幾天,其實發現「累積」這件事情,其實「自己」就可以做到,重點就是,你是不是下定決心,要為自己累積。或許是因為你很小,你默默無聞,所以覺得自己開心的累積,也只是自己開心而已,無論是現在看或未來看,都無法發揮作用。
「我想我們最後可以擁有的就是自己了,不說危機就是轉機這種話,但也許我們不是失去而是得到更多的自己。」這句話,是一位合作很多本書的設計,回信給我的。真的看得當下,好想哭。因為過去我以為我很「做自己」、「替自己著想」,但其實我根本就是躲在體制內的膽小鬼。
所以,我決定給自己一年的時間,看看自己可以累積到什麼程度。而這篇就是365天書寫計畫的第一篇。過去,我一直為他人的著作、文章、內容想著如何包裝行銷、擁有賣點、被讀者和市場看見。這次,想要替自己寫點什麼、留點什麼(這也是被之前某一位作者啟發,一起去看印時,他脫口而出「怎麼沒想過自己寫」)是啊!怎麼沒想過自己寫。與其說沒想過,倒不如說這一直沒有出現在我的選項中(可能是基於對於念中文系的反叛,以及,覺得自己沒有才華之類的吧!)然而,現在仔細回想,其實我一直沉浸在文字的世界中,不論我到那裡、做了看起來很不相干的工作,文字這件事情,其實一直與我如影隨形。
所以,想要試試看!雖然我不知道我可以寫出什麼樣的內容,但我只希望,我可以持續不間斷的書寫365天。就當作,重新認識自己,以及重新看重自己的一份計畫。最重要的,明白「累積」這件事情,只要進行中,無論你人身在何處,一定。會存在某種意義存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