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系列:20210716新聞,警察針對車內不戴(好)口罩的人開單的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上述兩個影片是用在<最近很夯的車內沒戴口罩一下就被開單事件>這一段)

<吼!我要告老師!>

(故事一)「吼!我要告老師!」(然後老師就上法院了(大誤))

這句話完整應該是說「吼!我要告訴老師!」是常見於小朋友因小事發生爭吵,而找老師告狀的現象。

詳細過程可能是這樣:

小朋友A:「吼!你再這樣,我要告訴老師喔!」

小朋友B:「你去啊,你去啊!」


(故事二)臺灣疫情大爆發以降,政府外出戴口罩的規定,所引起的問題,也跟這個「小朋友告狀」如出一轍:

民眾A:「吼你沒戴口罩,防疫破口,我要報警!」

民眾B:「你去啊,你去啊!」



以上兩個故事的最大差別,

1.「小朋友告狀」,就算老師不一定有當場目擊發生什麼事,或手握證據畫面,但通常問一問、根據當事雙方的意見,就可以定奪了(小朋友說謊很好發現)。

2.「成年人告(口罩)狀」,警察沒有密錄去沒有錄到畫面,附近如果也沒有監視器,告狀的人也沒有路到影,要有證據啊,不然是要罰個鳥。

結果這之中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徒增警察負擔。」

有目擊者報案有人沒戴口罩,警方到現場,如果如同上述狀況,可能沒取得當事人沒戴口罩畫面,那警察趕一趟到現場是要運動?

要警察規勸、抓沒戴口罩,但規則制定者,當初規定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抓的人要取得沒戴口罩畫面,啊要被抓的人,可以在執法者(或檢舉者)即將要取得當事人沒戴口罩畫面時,再『馬上』把口罩戴起來啊。」

實務上大部分的人都很規矩(白話也可以翻成:很怕死),所以通常也不會這樣跟檢舉人或警察玩這種「只戴一下口罩的戲碼」;但就是有些人就是不想戴口罩、或不想好好戴好口罩,而通常這種人,才會被檢舉,但針對這種類型的檢舉,一定有很大一部分,是跟上一段講的一樣:等到警察到現場,密錄器拍到的畫面就是她口罩戴好的啊(檢舉人沒拍到畫面,附近也沒監視器)。

那這樣子,警察也不能開單啊。而且,就算真的抓到當事人沒戴(好)口罩的畫面,並且開單了,啊然後哩?如果當事人就是上面說的「不想戴(好)口罩」之人,那他在警察開完單離開後,他也不戴了啊,而且被開了之後,當事人就知道不能被你(檢舉人或警察)拍到畫面,在這個前提下繼續不戴(好)口罩(等到有檢舉人或警察接近再演一下),那這樣是要讓警察一直一直奔波?

而且,在本土疫情大爆發之始,那時候「還沒有」「直接開罰」,還會經過「勸導」:喔,那就更是徒增負擔、會讓警察一直奔走,更慘了,撇除「只是脫線或是一時偷懶,而沒戴(好)口罩的民眾」的檢舉案,其他檢舉案,警方到現場也沒什麼遏止力,「因為一定要先勸導」,那這樣,警察真的只是跑心酸跑運動的。



<最近很夯的車內沒戴口罩一下就被開單事件>

然後來到最近也鬧很大的新聞,民眾因為車內喝水完畢沒有馬上戴回口罩,就和老婆一起被警察開單了:密錄器有錄到,罪證確鑿。

這個案子,雖然是「微解封」後,但「當下」指揮中心根本沒有針對外出口罩的規定做出調整,而警察看到後,「直接」開單,也沒什麼問題。

為什麼不先勸導?就前一陣子因為疫情太嚴重,所以指揮中心規定可以「直接」開單了,而且就像上面故事說的,「戴(好)口罩」這種「可以瞬間調整」行為、「沒錄到畫面就沒有什麼開單基礎」的行為,本來就必須嚴格一點執行,不然有心(不想戴好口罩)人士就不會鳥你,也會在檢舉人、執法人員(開單)離開後,繼續不戴(好)口罩:如果偏偏他就感染了,那不就麻煩了;不然就是他這種習性,特別容易被感染,然後因為這種習性,在感染後繼續如此的行為,就會把病毒傳播下去。

但然後呢?這件事情鬧上了新聞,矛頭紛紛指向警察搶錢,陳時中、柯文哲等政治人物的說法,也不意外地,表示「稍微喝一下水,脫一下口罩,應該是沒有大不了的」(大概意思是這樣)。

但是,這種「媒體已經決定好立場(覺得不合理)」的報導,之後要怎麼回應,話一般市井小民大家也都會說啊。然後呢?沒有想過第一線執法人員的難處,和實際上可能衍生的問題。

但如果真相真的如同被開單的人說的那樣,只是和家人一起在車內,所以喝口水時才稍微放鬆脫下口罩比較久呢?

這點的確情有可原啊,也是必須修正的地方。(指揮中心隔天才規定說同住家人在車上,可以把口罩拿下)

但無論如何,因為上面說的那些細節問題,而在此案例中,「只」將矛頭指向第一線執法人員,而沒有細思背後原委,思考「規定的人,問題最大」,真的對第一線執法人員不公平,只看到表面,沒看到實際,就真的太說。不。過。去



<結論>

雖然現在指揮中心把「明明就是密切接觸的家人,但怎麼在家裡可以不戴口罩,在車上就一定要」的洞,給補了起來,但如果不是家人呢?

差不多的狀況,換成車上兩個人不是家人,那一方(雙方)拿下口罩,喝一下水,在「能直接開罰」的前提下,警察看到(密錄器也錄到),那是要開單還是不開單?

這一點又回到上述說的,如果「不能」「直接開單」,那就「完全」「沒有什麼嚇阻力」,一定會讓部分「不想戴(好)口罩的人」成為「防疫破口」:在最近,疫情趨緩下,可能暫時這課題不會會被忘記,但以新冠病毒這種變異速度快的特質,未來一陣子一陣子可能又都會爆出一波疫情,而使得防疫手段不定期都要「嚴格」一陣子,那這樣上面的問題,就一定還會再面臨一次。

到底要怎麼細部規範(完全不能拿下,要喝水就停下來到車外?還是?),是當局必須好好面對的。不然慘的、被罵的,也只是第一線人員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黑仔.憨吉的沙龍
9會員
78內容數
黑仔.憨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05
外送行業這幾年在台灣蓬勃發展,關於外送員權益的保障,最常被拿來討論的是「外送員和平台之間成立的到底是僱傭關係or承攬關係」,這點在外送平台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參酌以往實務見解和釋字740出來,暫時先定調為:「外送員和平台,是僱傭關係」。 公司這一年裡面到底做了什麼,沒做了什麼,真是耐人尋味。
2022/06/05
外送行業這幾年在台灣蓬勃發展,關於外送員權益的保障,最常被拿來討論的是「外送員和平台之間成立的到底是僱傭關係or承攬關係」,這點在外送平台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參酌以往實務見解和釋字740出來,暫時先定調為:「外送員和平台,是僱傭關係」。 公司這一年裡面到底做了什麼,沒做了什麼,真是耐人尋味。
2022/06/05
實際朋友在這行業中,作法也都是新聞裡講的那樣,總歸幾句話, 「政府沒擔當,公文文字字面上解釋VS實務實際運作,就算沒有硬性寫上二十四小時內火化,但實際運作起來根本相去不遠了。還巴著公文上的文字,就是不敢承認要叫人家趕快燒一燒,有夠沒肩膀」 VS
2022/06/05
實際朋友在這行業中,作法也都是新聞裡講的那樣,總歸幾句話, 「政府沒擔當,公文文字字面上解釋VS實務實際運作,就算沒有硬性寫上二十四小時內火化,但實際運作起來根本相去不遠了。還巴著公文上的文字,就是不敢承認要叫人家趕快燒一燒,有夠沒肩膀」 VS
2022/06/04
https://www.instagram.com/p/CeOSP4-JmyS/?fbclid=IwAR2glrT9LwWazXiKJbqrqPUrHSWFpP05STllTXRhTAkU3pVgmgm0E0lmwxM lawyer_sunny 零:前言的前言 一、前言 BLABLABLA…
2022/06/04
https://www.instagram.com/p/CeOSP4-JmyS/?fbclid=IwAR2glrT9LwWazXiKJbqrqPUrHSWFpP05STllTXRhTAkU3pVgmgm0E0lmwxM lawyer_sunny 零:前言的前言 一、前言 BLABLABLA…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孩子的思考比不上大人有較大的彈性空間,有時候孩子不是故意或是耍脾氣,而是真的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或是不知道要做什麼?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只是父母急著要解決當下的問題而忍不住衝出了情緒。
Thumbnail
孩子的思考比不上大人有較大的彈性空間,有時候孩子不是故意或是耍脾氣,而是真的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或是不知道要做什麼?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只是父母急著要解決當下的問題而忍不住衝出了情緒。
Thumbnail
本件純屬虛構,為多重個案綜合而成,若與事實雷同,純屬巧合。 走投無路的我,只好漫無目的在中正路上梭巡徘徊著,二備的學長在我身旁,已是百無聊賴了,不斷地叫我放棄返、返回派出所,我硬是不理他,仍是努力地回憶這路段上有無越南籍的當事人。一邊還是努力播打報案電話,儘管該電話號碼總是進入語音信箱。 而後不知怎
Thumbnail
本件純屬虛構,為多重個案綜合而成,若與事實雷同,純屬巧合。 走投無路的我,只好漫無目的在中正路上梭巡徘徊著,二備的學長在我身旁,已是百無聊賴了,不斷地叫我放棄返、返回派出所,我硬是不理他,仍是努力地回憶這路段上有無越南籍的當事人。一邊還是努力播打報案電話,儘管該電話號碼總是進入語音信箱。 而後不知怎
Thumbnail
老爺:「還是妳覺得他們可以脫下口罩,而妳卻不能,所以生氣?」
Thumbnail
老爺:「還是妳覺得他們可以脫下口罩,而妳卻不能,所以生氣?」
Thumbnail
當我和老爺去埤塘散步時,總有人沒有戴口罩,坐在埤塘旁的椅子上聊天。(那時的規定是無論在哪裡都需要戴口罩)當時的我就如同這位作者一樣,有著我們認真防疫,即便熱得要命,依舊謹守著戴好口罩。卻有人絲毫不在乎,以為絕對不會是自己中獎,拿下來一下下有什麼關係的可惡念頭,讓許多人陷入染疫風險。
Thumbnail
當我和老爺去埤塘散步時,總有人沒有戴口罩,坐在埤塘旁的椅子上聊天。(那時的規定是無論在哪裡都需要戴口罩)當時的我就如同這位作者一樣,有著我們認真防疫,即便熱得要命,依舊謹守著戴好口罩。卻有人絲毫不在乎,以為絕對不會是自己中獎,拿下來一下下有什麼關係的可惡念頭,讓許多人陷入染疫風險。
Thumbnail
(上述兩個影片是用在這一段) (故事一)「吼!我要告老師!」(然後老師就上法院了(大誤)) 這句話完整應該是說「吼!我要告訴老師!」是常見於小朋友因小事發生爭吵,而找老師告狀的現象。 詳細過程可能是這樣: 小朋友A:「吼!你再這樣,我要告訴老師喔!」 小朋友B:「你去啊,你去啊!」 (故事
Thumbnail
(上述兩個影片是用在這一段) (故事一)「吼!我要告老師!」(然後老師就上法院了(大誤)) 這句話完整應該是說「吼!我要告訴老師!」是常見於小朋友因小事發生爭吵,而找老師告狀的現象。 詳細過程可能是這樣: 小朋友A:「吼!你再這樣,我要告訴老師喔!」 小朋友B:「你去啊,你去啊!」 (故事
Thumbnail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討論疫情期間,有些刁民故意不戴口罩,警察上前勸導的時候,態度還很囂張跋扈,這種不配合政策的行為,會有哪些法律的問題呢? 【生活話題】疫情這麼嚴重,你還不戴口罩?
Thumbnail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討論疫情期間,有些刁民故意不戴口罩,警察上前勸導的時候,態度還很囂張跋扈,這種不配合政策的行為,會有哪些法律的問題呢? 【生活話題】疫情這麼嚴重,你還不戴口罩?
Thumbnail
 前天在line群組上和人爭論。 起因是有人轉網路貼圖,說在便利商店因為沒戴口罩所以被開單,而且還好幾個警察,照片看起來不只一人被開單。 我很驚訝,所以在群組裡說:太扯了吧,明明就說應該先勸導再開,而且三千以現在的疫情程度、口罩的神聖性來說有點不符合比例原則。 另一位則回說:還好吧,如果被感染了,浪
Thumbnail
 前天在line群組上和人爭論。 起因是有人轉網路貼圖,說在便利商店因為沒戴口罩所以被開單,而且還好幾個警察,照片看起來不只一人被開單。 我很驚訝,所以在群組裡說:太扯了吧,明明就說應該先勸導再開,而且三千以現在的疫情程度、口罩的神聖性來說有點不符合比例原則。 另一位則回說:還好吧,如果被感染了,浪
Thumbnail
香港特區政府雖然放寬口罩令,容許市民在郊野公園及戶外運動時,無須強制佩戴口罩,但是口罩令仍然生效, 市民在公眾地方仍需要戴口罩。 為了避免匆忙外出時忘記戴口罩,我會放幾個後備口罩(包括成人及小童口罩)在乾淨的口罩袋內,然後放進背包裏,必要時可以解燃眉之急。
Thumbnail
香港特區政府雖然放寬口罩令,容許市民在郊野公園及戶外運動時,無須強制佩戴口罩,但是口罩令仍然生效, 市民在公眾地方仍需要戴口罩。 為了避免匆忙外出時忘記戴口罩,我會放幾個後備口罩(包括成人及小童口罩)在乾淨的口罩袋內,然後放進背包裏,必要時可以解燃眉之急。
Thumbnail
戴口罩或不戴口罩,問題就出在這裡! 法國的一個旅遊見聞節目介紹台灣。片中有這麼一段: 記者問車上的女乘客為何帶口罩把臉遮住;他說看不到人的微笑也不知道人們在想什麼;問會不會難受? 是不是規定? 他不以為然的聽著講解,一臉“這甚麼邏輯!”的表情....
Thumbnail
戴口罩或不戴口罩,問題就出在這裡! 法國的一個旅遊見聞節目介紹台灣。片中有這麼一段: 記者問車上的女乘客為何帶口罩把臉遮住;他說看不到人的微笑也不知道人們在想什麼;問會不會難受? 是不是規定? 他不以為然的聽著講解,一臉“這甚麼邏輯!”的表情....
Thumbnail
這個問題有點可愛,但我想說為什麼不both?可是,在我們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或許我們應該先釐清這問題要不要放在一起討論,或者是否有先後順序要加入進來。 首先,新冠病毒的科學證據累積依然不足,但我們也只能夠就目前的感染者,去回溯還有釐清這些患者的特性,然後依據各個不同國家以及社會的狀況,由政策制
Thumbnail
這個問題有點可愛,但我想說為什麼不both?可是,在我們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或許我們應該先釐清這問題要不要放在一起討論,或者是否有先後順序要加入進來。 首先,新冠病毒的科學證據累積依然不足,但我們也只能夠就目前的感染者,去回溯還有釐清這些患者的特性,然後依據各個不同國家以及社會的狀況,由政策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