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線上,臺灣Podcast元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從2020年3月至4月,世界各地的人們開始更頻繁地收聽podcast,在僅僅一個月的時間裡,全球podcast的消費量增長了42%。根據臺灣Hosting平台Firstory的整理分析,2020上半年臺灣的podcast頻道數量激增,中文節目數量足足增加了2100%,成為臺灣的「podcast元年」,就舉國內的古典音樂podcast《兩廳院X剝殼花生》、《大叔聊古典》、《學音樂的壞孩子》為例,我們來聽聽看他們的聲音吧。
這三個國人產製podcast節目雖皆以古典音樂主題,但節目的定位、製作的方式、播出的內容、聽眾群的訴求,是各有千秋,各自綻放古典音樂各色各樣的光芒。
延伸閱讀: 《樂覽》第204期 〈無遠弗屆的陪伴古典音樂的播客浪潮〉(撰文: 劉馬利)

avatar-img
10會員
15內容數
「音樂再進化」系列報導,在疫情下測量我們與科技的距離,與世界的脈動。 從遠古以來,藝術也用獨特的方式表述時代的脈動與文化的進程,不論是作品本身與展演形式,也是與當下的社會氛圍緊密相扣。進入21世紀,無論生態文明是如何的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節奏不斷更新,藝術又是如何的與之相伴共舞、與時俱進呢? 這是一個未完待續的重要課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傳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的當下,目前誰也無法準確預測,這場全球流行病,最終會造成多久的冰河期,新媒體反而成為表演藝術的安身立命之處,網路成為非常時期的一帖解藥,一場及時雨,於是,網路把這些平時活躍於表演舞台上的藝術,全都送上了雲端,觀眾們用按讚表現支持,以留言代替掌聲。我想這應該是
去年 (2020年) 三月初鬧的沸沸揚揚的澳洲音樂家布萊特•狄恩 (Brett Dean) 確診新冠肺炎一事,不只牽動了與國家交響樂團,也在音樂界掀起一波風浪,除了疾病為人們帶來的恐慌之外,媒體扮演居中角色,也為這一起事件徒增了無數節外生枝的可能。
俗話說:「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但面對瞬息萬變的全球供需市場,單單只有一技在身,恐不敷使用。可以思考以原有的一技之長為基礎,再衍生出第二專長,甚至第三專長。讓自己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也行,有著三頭六臂的超級執行力也罷,就是要殺出一條血路,或許你就是一個被本業耽誤的斜槓超人。
當「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的當下,目前誰也無法準確預測,這場全球流行病,最終會造成多久的冰河期,新媒體反而成為表演藝術的安身立命之處,網路成為非常時期的一帖解藥,一場及時雨,於是,網路把這些平時活躍於表演舞台上的藝術,全都送上了雲端,觀眾們用按讚表現支持,以留言代替掌聲。我想這應該是
去年 (2020年) 三月初鬧的沸沸揚揚的澳洲音樂家布萊特•狄恩 (Brett Dean) 確診新冠肺炎一事,不只牽動了與國家交響樂團,也在音樂界掀起一波風浪,除了疾病為人們帶來的恐慌之外,媒體扮演居中角色,也為這一起事件徒增了無數節外生枝的可能。
俗話說:「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但面對瞬息萬變的全球供需市場,單單只有一技在身,恐不敷使用。可以思考以原有的一技之長為基礎,再衍生出第二專長,甚至第三專長。讓自己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也行,有著三頭六臂的超級執行力也罷,就是要殺出一條血路,或許你就是一個被本業耽誤的斜槓超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遙望2021年夏天,台灣三級警戒,學校突然的遠距上課,我因此也關在宿舍以及之後整個搬回家。在與人群隔絕的那段期間,我唯一聽到的聲音除了上課的視訊聲音外,就是podcast。在台灣,我算是比較早就開始聽podcast了,有點忘了確切時間,但大約是2018年就開始聽,而那時是一個蠻荒的時代。
Thumbnail
台灣Podcast市場迎來新熱潮,各式中文Podcast節目層出不窮,讓通勤變得更有趣!《青春愛消遣》以搞笑閒聊風格吸引聽眾,《馬克信箱》分享人生故事,《Dada阿姨說故事》溫馨動人。還有知名YouTuber呱吉的《呱吉電台》,觀察人生、訪談名人。這些節目帶給你豐富多樣的收聽體驗,快來一探究竟!
今年3月,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在金鐘獎報名方法中,明確將「長期穩定製播Podcast節目之聲音內容從業人員」列為獎勵對象——也就是說,廣播金鐘獎正式納入了Podcast。
Thumbnail
溫馨提醒:這篇會很長! 在這個人人都可以是網紅、人人都能開頻道的年代, 疫情開始之後,podcast也逐漸熱鬧了起來。 不錯的頻道推薦,應該很多人都寫過。 回推我自己的版本,能找到最早的記錄,是在2021年5月7日。 那天和朋友聊到故事頻道,我在聊天過程中,抄起手機,打開podca
Thumbnail
一開始會接觸到「台通」是經由朋友推薦,在這之前我完全沒有聽Podcast的習慣,只知道是一種最新流行的廣播類節目,很少接觸廣播和只愛聽音樂的我也提不起什麼興趣去嘗試,直到有一次跟一個朋友聊天時,我才正式開啟我的Podcast之路。
Thumbnail
Podcast市場逐漸擴散且普及,各平台積極爭奪市佔並提供付費會員機制,這篇文章深入觀察了Apple Podcast、Spotify、KKBOX等平臺的優勢與特點。歡迎讀者與優雅阿姨分享使用哪個收聽平台,對於想經營Podcast市場的人來說,一定要進來🎧聽看看囉。
Thumbnail
💡 我們想讓你知道 台灣從 2018-2023 年有多少檔音樂節目誕生、熱門節目有哪些 政府文化政策「匯聚臺流文化黑潮計劃」音樂面的重點及可能的影響
Thumbnail
灣聲樂團是臺灣唯一以臺灣音樂文化為價值的專業樂團。聽他們的音樂會很特別,會有主持人用幽默的方式介紹每首樂曲的故事,深化民眾對古典音樂的認識。樂團年度總演出超過八十場,平均票房達九成。他們未來的演出包括不同主題和地點。此外,你可在他們的官方YouTube上觀看24小時音樂會直播。
Thumbnail
Podcast原本只是iOS體系中的一個APP,到現在託管商、音樂串流平台等都可以收聽🎧大家都想爭取使用者關注,從中置入廣告進而獲利。🧐未來Podcast市場會是怎麼樣的大亂鬥呢?
Thumbnail
聽podcast是最夯的休閒活動,不僅可增進語言能力,還能瞭解西方社會文化和歷史。本篇推薦了五個不同風格的節目,適合各種不同場景和時機收聽。
Thumbnail
遙望2021年夏天,台灣三級警戒,學校突然的遠距上課,我因此也關在宿舍以及之後整個搬回家。在與人群隔絕的那段期間,我唯一聽到的聲音除了上課的視訊聲音外,就是podcast。在台灣,我算是比較早就開始聽podcast了,有點忘了確切時間,但大約是2018年就開始聽,而那時是一個蠻荒的時代。
Thumbnail
台灣Podcast市場迎來新熱潮,各式中文Podcast節目層出不窮,讓通勤變得更有趣!《青春愛消遣》以搞笑閒聊風格吸引聽眾,《馬克信箱》分享人生故事,《Dada阿姨說故事》溫馨動人。還有知名YouTuber呱吉的《呱吉電台》,觀察人生、訪談名人。這些節目帶給你豐富多樣的收聽體驗,快來一探究竟!
今年3月,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在金鐘獎報名方法中,明確將「長期穩定製播Podcast節目之聲音內容從業人員」列為獎勵對象——也就是說,廣播金鐘獎正式納入了Podcast。
Thumbnail
溫馨提醒:這篇會很長! 在這個人人都可以是網紅、人人都能開頻道的年代, 疫情開始之後,podcast也逐漸熱鬧了起來。 不錯的頻道推薦,應該很多人都寫過。 回推我自己的版本,能找到最早的記錄,是在2021年5月7日。 那天和朋友聊到故事頻道,我在聊天過程中,抄起手機,打開podca
Thumbnail
一開始會接觸到「台通」是經由朋友推薦,在這之前我完全沒有聽Podcast的習慣,只知道是一種最新流行的廣播類節目,很少接觸廣播和只愛聽音樂的我也提不起什麼興趣去嘗試,直到有一次跟一個朋友聊天時,我才正式開啟我的Podcast之路。
Thumbnail
Podcast市場逐漸擴散且普及,各平台積極爭奪市佔並提供付費會員機制,這篇文章深入觀察了Apple Podcast、Spotify、KKBOX等平臺的優勢與特點。歡迎讀者與優雅阿姨分享使用哪個收聽平台,對於想經營Podcast市場的人來說,一定要進來🎧聽看看囉。
Thumbnail
💡 我們想讓你知道 台灣從 2018-2023 年有多少檔音樂節目誕生、熱門節目有哪些 政府文化政策「匯聚臺流文化黑潮計劃」音樂面的重點及可能的影響
Thumbnail
灣聲樂團是臺灣唯一以臺灣音樂文化為價值的專業樂團。聽他們的音樂會很特別,會有主持人用幽默的方式介紹每首樂曲的故事,深化民眾對古典音樂的認識。樂團年度總演出超過八十場,平均票房達九成。他們未來的演出包括不同主題和地點。此外,你可在他們的官方YouTube上觀看24小時音樂會直播。
Thumbnail
Podcast原本只是iOS體系中的一個APP,到現在託管商、音樂串流平台等都可以收聽🎧大家都想爭取使用者關注,從中置入廣告進而獲利。🧐未來Podcast市場會是怎麼樣的大亂鬥呢?
Thumbnail
聽podcast是最夯的休閒活動,不僅可增進語言能力,還能瞭解西方社會文化和歷史。本篇推薦了五個不同風格的節目,適合各種不同場景和時機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