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斯達:美國進入古羅馬的節奏還只是剛剛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盧斯達 2021年01月18日 00:02:00
現代美國有時被比喻為新羅馬帝國,那就不妨用古羅馬帝國的歷史比照一下,看美國現在走到歷史的那個時間節點。共和與帝制之間,總是兩股力量不斷拉扯。元老院和軍事巨頭之間,強人勝利過、元老院也勝利過,但元老們的勝利總是短暫,甚至自己為國家走向帝制貢獻了「歷史作用」。
英美等國雖然號稱間接民主國家,但當然是間接民主。英國的實際權力在議會,擁有議會大多數的黨派推舉出來的首領,就是首相,是僅位居英王之下的諸事統領大臣;美國是總統制,總統很大權力,可以不斷發出行政命令,不過受到司法、參眾兩院的節制,但選出來不是靠全國人民普選票,而是以州為單位的黨派選舉人票,也是相當間接的民主。
現在一邊以川普為首,結合了一部份共和黨成員,再加上支持川普的美國民眾、民兵,可視為「總統派」;而民主黨、社交傳媒、商界、華爾街、學院勢力、華盛頓公務員系統,則可視為「共和派」。雖然川普並無獨裁者的權力,也備受體制封鎖,但兩派的鬥爭動態,還是可以套用軍事大佬 vs 元老院的那段歷史
羅馬共和國本來政出元老院,但隨著對外戰爭不斷擴大,政治家已經不一定出自羅馬市內的權力階梯,可以完全是元老院之外的天外來客,開始出現不能節制的「羅馬大名」。凱撒出身貴族,家族中人很多人做大官。他憑此世系,有利用帝國本部的舊建制,通過收買帝國公民的人心,獲得各種制度內的官位。後來他自請外調到帝國戰線的東方前線,例如高盧 (今天的法蘭西),不斷戰勝異族之後,他在家鄉的聲望也達到最高點,同時可以在高盧訓練自己的私兵。這支軍隊成為後來凱撒回歸帝國本部奪權時的政治後台。
也就是說,當帝國擴張到一個程度,就會形成內外之分,內外互不統屬,外面在做甚麼,本部根本無法過問。強人也利用新殖民地的資源快速擴張,而殖民地的規制草創、搶掠更是必然,有巨大的獲利空間;羅馬的政治獻金,卻是通過一層又一層建立了百年的政治產業鏈,中間經手的人太多,大家累積錢的速度,一定比不過開辟了「新市場」的凱撒。
你以為川普是凱撒
凱撒之前為了收買羅馬市民人心,不只努力,也很花錢,自己的錢花光,也借了很多錢;這一當高盧總督,就還清了債,還發大財。你以為川普是凱撒?其實是其現象的一半。川普的中國政策,破壞了很多人的生意利益;他在華盛頓建制經常 fire 人,不顧華盛頓利益階級的現存秩序,反而任用信用自己的家人,被建制狙殺,確實有點像凱撒被元老院刺殺;而跟凱撒有親屬關係的後輩「布魯圖」為何也加入行刺,也可以說成他信仰元老院共治的一套,相信共和,不樂見凱撒繼續掌權下去。
凱撒的當代幽靈的另一半,其實是科技公司。科技公司平地一聲雷,開闢了現實世界以外的另一塊網絡殖民地,不只將美國,更是將全世界大部份人類都納入了統治。這就像羅馬共和國走出了地中海,向歐陸和北非擴張。過程中,網絡世界的總督們獲得了巨富和驚人影響力,而且不需要面對選舉,也沒有體制節制他們
網絡大佬們對國家的忠誠也十分曖昧,先不說他們天然就是意識形態上崇尚全球化,當中的頂點例如伊隆.麥斯克就常以「人類命運」的觀點看待事情,對近代的國族國家思想也是天外來客。例如凱撒死後崛起的強人之一、也是其舊部的安東尼,就因為迷上了埃及艷后而樂不思蜀,居在尼羅河一帶不回家。他和「外國勢力」的特殊關係,一向不為國人所喜。即使是人氣頂點的凱撒,他跟艷后的私生子和本家私人別墅,也是「成何體統」。就像祖伯克有普莉希拉・陳,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有趙小蘭,也似乎是安東尼的翻版。
埃及艷后是色誘專家,也是政治家。埃及的實力不及羅馬,但可以通過各種滲透和拉攏,為自己製造較好的國際空間。凱撒到安東尼都跟豔后有一腿,兩國自然沒有大的兵戎相見;至於古羅馬內部,卻因為對古埃及採取甚麼對策而內亂。安東尼的老婆因為不滿安東尼人都跑到了埃及,於是與凱撒的正統繼承人屋大維開戰,想令安東尼必須離開埃及回鄉。這場「攬炒」最終失敗,安東尼老婆被迫流亡而死;安東尼跟外國利益糾纏不清,屋大維與他開火,也就是指控他傷風敗德,失去了羅馬的身份認同,成了個埃及人,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安東尼已成了 China Joe,無法保衛羅馬的利益。同樣臉書捲入劍橋分析的選舉操控陰謀、社媒跟中國市場玩得不亦樂乎,帝國本部卻幾乎沒有法律和政治手段可以節制。

分裂未必是另立新國

帝國擴張快到無法干預權力新貴,而他們就會四處沾好處,漸漸就會跟帝國本部起衝突。從二戰終結到蘇聯崩潰,美國的影響力到達高峰,也因為如此而埋下了分裂的種子。CIA、社媒、華爾街、演藝圈等等權力部落,其實都已經因為全球化而逐漸自行其是,有自己的牌可以打。這個時代的分裂未必是旗幟鮮明的另立新國、美國分裂,而是國中之國逐漸形成。在美國全球化的年代,他們收獲了極大的戰利品,就像總督一旦得到地盤,發展實力,國家是必然分裂的。
元老院有人脈和政客,卻沒軍事實力,所以他們歷來總是拉攏一個巨頭,去壓制另一個巨頭。這些嘗試有成功有失敗,但一致的發展則是共同敵人打倒之後,元老院和巨頭之間的另一場戰爭就會爆發。
政治家拉攏了商界和科技界封殺川普。川普未走,極左就醞釀要搞新聞審查委員會,去決定甚麼是 fake news。新聞界就炸了窩,決定甚麼是事實的宗教權力本來是我們媒體的,你們政客想來奪權?於是戰爭也在暗裡開打了。然後拉攏之下的社媒和金融界用大招封殺了川普,就如美國在二戰的日本展示了核武,其他國家的元老們也開始擔心,你能封殺川普,那我的政策不合你的心意,你有一天也會來封殺我嗎?於是跟川普不合的梅克爾、五眼的澳洲以及很多國家都對此「表示憂慮」。
至於美國民主黨,雖然利用了網絡世界的總督打倒了自己的勁敵,但如此的力量,放著會放心嗎?即使社媒人這一刻支持民主黨多一點,聯邦通訊委員會(FCC)還要改 Section 230,或者立新例去制衡社媒,讓它馴服;而社媒也會因為不想淪為用完即棄,也許他們也會去找自己在世界各地的埃及朋友幫忙。就算內裡不出事,大家都會援引外國力量逐鹿中原。安東尼也找埃及艷后拿錢去打安息帝國。
帝國發展超過了帝國的極限,通常結果是旗下的勢力開始獨立,而其龍興之地則因為各種外力和本土政爭而毀於一旦。很多人說世界會走向多極,但其實美國自身也走向多極。共和黨中的一大票支持者,經此一役之後,也許就投身進「民粹政治」,完全對過去的建制遊戲不抱期望;民主黨的極左人,也要跟利用他們的建制自由派對決。
與其說川普破壞了甚麼,不如說他是美帝國二戰後擁抱帶領全球化、積極向外擴張,卻最後被外太空的新型病毒蠶食了自身,走向「緩慢多極化」過程中的第一個代表人物,但他怎會是最後一個呢?
※作者為香港評論者/作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6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司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预定论是说世上的一切在开始就被造物主设定好了,如同一个程序的向下反应一样。预言体系和预测体系正是预定论的一个明证(好吧,你看不懂圣经预言,你也不知道算卦这事,那只能姑且把这个逻辑当成一个推理前提吧)。 假定耶稣是有智慧的,那么他一定能预测到自己的死法(姑且不说他是用什么方法),经文也明确说了,耶稣
本系列教程是为跟随我进入自由动用能量的世界的人写的。几个周前,我祷告说要上主为我安排他喜悦的人。结果新来的跟随者对电子领域完全一窍不通。白纸一张也是好的,毕竟,跟随一个其它老师学习,基本上带来的也是非常混乱的知识体系。 首先,正如我强调的,你要有一个基础的世界模型理论,就是推理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
人子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裡頭(太12:40)。 耶穌在星期三黃昏之後埋葬,當年的逾越節是星期三(正月十四),除酵節第一天是星期四(正月十五),按照誡命守為安息日。三日三夜可以總結如下: 第一夜:星期三夜晚,黃昏後進入正月十五,在逾越節筵席上吃當天白天宰殺的羔羊,守為節期安息日; 第一日:星期四白天,
查经查到摩西面皮发光,希伯来语是带了冠冕,所以天主教的摩西是长角的。综合一个最新的原文发现,可以基本确定流行的七印解是正确的。 6:1 我看见羔羊揭开七印中第一印的时候,就听见四活物中的一个活物,声音如雷,说:“你来!”6:2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拿着弓,并有冠冕赐给他。他便出来,胜了
 唐达飞 以色列余民  英文成语Writings on the Wall(墙上的文字)代表出现了不详之兆,或厄运临头的预兆。该成语来自但以理书第五章。 故事的背景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孙子伯沙撒在继位三年之时大摆盛筵,庆祝犹太人流亡70年,并特地使用从圣殿掳掠来的金银器皿饮酒作乐,赞美金,银,铁,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希伯来语是 וִירוּס קורונה חַדְשָׁנִי בווהאן 数字是1091,וִירוּס 是英文virus的音译,数字是282, קורונה 是英文的Corona的翻译,冠状,数字是367,חַדְשָׁנִי  的意思是新的,数字是372,בווהאן 这个
预定论是说世上的一切在开始就被造物主设定好了,如同一个程序的向下反应一样。预言体系和预测体系正是预定论的一个明证(好吧,你看不懂圣经预言,你也不知道算卦这事,那只能姑且把这个逻辑当成一个推理前提吧)。 假定耶稣是有智慧的,那么他一定能预测到自己的死法(姑且不说他是用什么方法),经文也明确说了,耶稣
本系列教程是为跟随我进入自由动用能量的世界的人写的。几个周前,我祷告说要上主为我安排他喜悦的人。结果新来的跟随者对电子领域完全一窍不通。白纸一张也是好的,毕竟,跟随一个其它老师学习,基本上带来的也是非常混乱的知识体系。 首先,正如我强调的,你要有一个基础的世界模型理论,就是推理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
人子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裡頭(太12:40)。 耶穌在星期三黃昏之後埋葬,當年的逾越節是星期三(正月十四),除酵節第一天是星期四(正月十五),按照誡命守為安息日。三日三夜可以總結如下: 第一夜:星期三夜晚,黃昏後進入正月十五,在逾越節筵席上吃當天白天宰殺的羔羊,守為節期安息日; 第一日:星期四白天,
查经查到摩西面皮发光,希伯来语是带了冠冕,所以天主教的摩西是长角的。综合一个最新的原文发现,可以基本确定流行的七印解是正确的。 6:1 我看见羔羊揭开七印中第一印的时候,就听见四活物中的一个活物,声音如雷,说:“你来!”6:2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拿着弓,并有冠冕赐给他。他便出来,胜了
 唐达飞 以色列余民  英文成语Writings on the Wall(墙上的文字)代表出现了不详之兆,或厄运临头的预兆。该成语来自但以理书第五章。 故事的背景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孙子伯沙撒在继位三年之时大摆盛筵,庆祝犹太人流亡70年,并特地使用从圣殿掳掠来的金银器皿饮酒作乐,赞美金,银,铁,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希伯来语是 וִירוּס קורונה חַדְשָׁנִי בווהאן 数字是1091,וִירוּס 是英文virus的音译,数字是282, קורונה 是英文的Corona的翻译,冠状,数字是367,חַדְשָׁנִי  的意思是新的,数字是372,בווהאן 这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羅馬帝國的繼承人選定方式,是相當不明確的。它既不是明白地告訴你家族繼承,也不是真正共和地選賢與能。一切都是各方勢力喬出來的結果。 我認為這是因為,羅馬從共和過渡到帝制的過程,也相當不明確。屋大維之後的統治者,明顯已經與普通的元老不同,但總還要文飾一下,維持共和制度,假裝一切安好,皇帝只是元老之一等
Thumbnail
羅馬帝國後期一個現代讀者不太能理解的特性,大概就是帝國統治者頻繁地把國家割裂成好幾個部分。 「東、西羅馬帝國」只是基本款。在戴克里先時代是「四帝制」,兩個正皇帝、副皇帝,獨立性極高地統治四個帝國區域。 為什麼不搞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把帝國割裂不是就在種下內戰因子嗎? 實際上,這麼做完全是出於
Thumbnail
槍聲一響 ( 真的遇刺 ),勝選在望。川普狂傲激起的民粹浪漫和他的搭檔范斯上演的真實美國夢,會掀起更甚以往的反全球化浪潮嗎 ?
Thumbnail
川普正式成為共和黨美國總統候選人,他真的能"再次""讓美國再次偉大"?德國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若川普當選下屆美國總統,德國可能損失1500億歐元。 歐盟擬採反傾銷行動,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最終關稅,歐中貿易戰風險升溫! 中國經濟Q2增長弱,房市低迷為最大拖累,房市泡沫化,中國媒體:房地產時代宣告謝幕!
羅馬帝國一直是共和色彩濃厚的一個「帝國」,而執政官(Consul),這個在共和時代位高權重的職位,到了帝國時代仍得保留,直到東羅馬/拜占庭時期依然存在。只是,在君士坦丁堡的執政官,已喪失昔日的權威。執政官在一年任期內的主要任務,是主持各項大型競技、慶典、娛樂活動,並且施捨給人民金錢與禮物。 看起來
Thumbnail
國會目前之亂,“亂鬥”一詞不足形容,不若“亂戰”。“亂鬥”有失控之義,2021年初川普競選連任失敗後鼓動川粉進軍國會山莊近之。“亂戰”則是有戰略、有勝算的篡權行動。謀略就是理性的計算,希特勒1933年2月焚毀國會乃其範例。近日執政黨發動“群眾”撻伐唯一的民選機構“擴權”乃另類的“國會縱火案”。
Thumbnail
大多數美國人並未多想,這個控制國家資金的奇怪實體,只是簡單地接受它,就好像它一直存在,但事實並非如此。聯準會是在我們國家歷史上一個被稱為「進步時代」 the Progressive Era的時期誕生…在那個時代,企業都熱衷於組成卡特爾(cartels),作為保護利潤和分擔損失的方式。大銀行們也不例外
麥金德及布里辛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ński )的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Geopolitik)《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思
Thumbnail
柯林頓肩負者要終結共和黨在總統選舉中三連勝的使命,在民主黨內的商業和精英次團體的指引下,他很有政治技巧地辦到了。而上台後,他是如何一方面在社會議題上展現激進姿態,一方面又重用華爾街出身的人士,讓美國的金融在經濟中的份量更大、並更積極推動自由貿易,以為只會給美國帶來更多好處呢?
Thumbnail
從關心國際情勢的視角,川普相較賀錦麗,前者相對具有領導人特色與魅力。況且以現今全球政經角力而言,美國總統是誰的確會影響未來世界的發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羅馬帝國的繼承人選定方式,是相當不明確的。它既不是明白地告訴你家族繼承,也不是真正共和地選賢與能。一切都是各方勢力喬出來的結果。 我認為這是因為,羅馬從共和過渡到帝制的過程,也相當不明確。屋大維之後的統治者,明顯已經與普通的元老不同,但總還要文飾一下,維持共和制度,假裝一切安好,皇帝只是元老之一等
Thumbnail
羅馬帝國後期一個現代讀者不太能理解的特性,大概就是帝國統治者頻繁地把國家割裂成好幾個部分。 「東、西羅馬帝國」只是基本款。在戴克里先時代是「四帝制」,兩個正皇帝、副皇帝,獨立性極高地統治四個帝國區域。 為什麼不搞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把帝國割裂不是就在種下內戰因子嗎? 實際上,這麼做完全是出於
Thumbnail
槍聲一響 ( 真的遇刺 ),勝選在望。川普狂傲激起的民粹浪漫和他的搭檔范斯上演的真實美國夢,會掀起更甚以往的反全球化浪潮嗎 ?
Thumbnail
川普正式成為共和黨美國總統候選人,他真的能"再次""讓美國再次偉大"?德國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若川普當選下屆美國總統,德國可能損失1500億歐元。 歐盟擬採反傾銷行動,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最終關稅,歐中貿易戰風險升溫! 中國經濟Q2增長弱,房市低迷為最大拖累,房市泡沫化,中國媒體:房地產時代宣告謝幕!
羅馬帝國一直是共和色彩濃厚的一個「帝國」,而執政官(Consul),這個在共和時代位高權重的職位,到了帝國時代仍得保留,直到東羅馬/拜占庭時期依然存在。只是,在君士坦丁堡的執政官,已喪失昔日的權威。執政官在一年任期內的主要任務,是主持各項大型競技、慶典、娛樂活動,並且施捨給人民金錢與禮物。 看起來
Thumbnail
國會目前之亂,“亂鬥”一詞不足形容,不若“亂戰”。“亂鬥”有失控之義,2021年初川普競選連任失敗後鼓動川粉進軍國會山莊近之。“亂戰”則是有戰略、有勝算的篡權行動。謀略就是理性的計算,希特勒1933年2月焚毀國會乃其範例。近日執政黨發動“群眾”撻伐唯一的民選機構“擴權”乃另類的“國會縱火案”。
Thumbnail
大多數美國人並未多想,這個控制國家資金的奇怪實體,只是簡單地接受它,就好像它一直存在,但事實並非如此。聯準會是在我們國家歷史上一個被稱為「進步時代」 the Progressive Era的時期誕生…在那個時代,企業都熱衷於組成卡特爾(cartels),作為保護利潤和分擔損失的方式。大銀行們也不例外
麥金德及布里辛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ński )的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Geopolitik)《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思
Thumbnail
柯林頓肩負者要終結共和黨在總統選舉中三連勝的使命,在民主黨內的商業和精英次團體的指引下,他很有政治技巧地辦到了。而上台後,他是如何一方面在社會議題上展現激進姿態,一方面又重用華爾街出身的人士,讓美國的金融在經濟中的份量更大、並更積極推動自由貿易,以為只會給美國帶來更多好處呢?
Thumbnail
從關心國際情勢的視角,川普相較賀錦麗,前者相對具有領導人特色與魅力。況且以現今全球政經角力而言,美國總統是誰的確會影響未來世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