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朋友的邀約,決定八月份去一趟巴黎小旅行,原本打算八月初去,但是因為碰上法國健康通行證的新政策,所以改成了八月中。
七、八月是法國人的度假月份,巴黎人出城去度假,地鐵沒有多少乘客
坐火車到達巴黎後,搭地鐵去hotel和旅伴會合,櫃檯阿姨人很好,還讓我們提前入住,放完行李、用完午餐,我和旅伴分開旅行,我要去奧賽美術館(Musée d'Orsay),她已去過所以決定去奧賽對岸的橘園美術館(Musée de l'Orangerie),其實這兩間有賣聯票,只是剛好我去過橘園了,就無意再訪。
其實我也不是什麼文青,只是在所有的繪畫風格中特別喜歡印象派,剛好奧賽收藏了大量的印象派大師的畫作,才成為我的首選,說來有趣,前前後後也去過巴黎幾次了,卻連羅浮宮都還沒有參觀過,倒是在金字塔那裏拍了許多照片。
幾年前,去過一趟南法,想起來像是追逐了畫作的腳步:去了Arles,看了隆河還有夜晚的露天咖啡座、還有Aix-en-provence跟著塞尚的腳步,遠眺聖維克多山(Mont Sainte-Victoire)。三年前,來法過暑假時和G一起去了莫內花園,然後一路向北去了Étretat的象鼻海岸。直到我拜訪了奧賽,那些旅行過的記憶躍然浮現腦海,先去看過了實景,再看到畫作,神奇的是這麼多年過去,畫家筆下的顏料和真實場景幾乎仍是一樣,不一樣的是光影變化、是畫家想傳達的情感。
巴黎新開了一間百貨公司,說是新開也不大正確,因為她於1870年就開幕,因為維安問題在十六年前關閉,在這其中LVHM集團陸陸續續把股份買下並且進行整修,就這樣過了十六年才重新開幕。會想去這間百貨逛逛,是因為某天在家讀法文時,看到一個短片,內容是關於百貨裡面的鑄鐵雕花樓梯、大樓外的磁磚修復等等,他們在盡力回復初始面貌,我很敬佩於法國人對於文化藝術的傳承和保留,美好的事物易有,但能夠流傳以至於不朽是多麼困難。
這次下榻的飯店在歌劇院和蒙馬特的中間位置,意外地隱藏在住宅區中,到達那天拉著行李走出地鐵站時就看見了這個小圓環,中間還有著雕像噴泉,讓剛從混亂地鐵中走出的我整個愣住了,想起當年第一次在巴黎旅行後的想法:
地面上的巴黎與地底下的巴黎,是兩個世界,但也都是巴黎。
說來也好笑,去了巴黎很多次,還是有許多景點還沒去,以前最北也只到紅磨坊,這次爬了許多樓梯去看了聖心堂,別人總說這裡有「手環黨」,倒是沒碰到,反而碰到了隨意搭訕路人的速寫畫家,果然疫情之下生意難做。
這趟旅行的旅伴其實是我只見過一次面的網友—晴,是一位嫁來法國的女孩,肚中也有可愛的寶寶,預估在年底來到這世界;在異國的友情不易,我很珍惜在這裏遇見且聊得來的朋友,合則來不合則散,所以除了緣分,也需要自己主動地維持,也因為她也認識了兩位住在巴黎的可愛女孩。
我們這次純粹就去巴黎吃吃喝喝,畢竟住在外省的我們平常想吃道地的亞洲料理時屬不易,也沒有特別去一些熱門的觀光景點,或許這是旅客和居住者心境上的轉變,如果我不住在法國,也許我也會按圖索驥的去採點大家耳聞能詳的那些地方,巴黎鐵塔、凱旋門、香榭大道...但是我知道還是有機會再去的,因為我是多麼期待疫情過後在台灣的親朋好友能來法國走走,於時,我便可以讓他們看看我眼中的巴黎,以及參與他們心中所想的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