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空間|【全新環保建材】世界第一座碳纖維混凝土建築開始動工,降低建設過程 70% 碳排

正能量空間|【全新環保建材】世界第一座碳纖維混凝土建築開始動工,降低建設過程 70% 碳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建築產業佔了全球年碳排放的一大部分,根據統計,建築的建設過程與水泥的製造過程佔了全球 6.5% 的碳排放。德勒斯登工業大學的學者與德國建設公司 Henn ,採用更低碳排的環保建材,去年共同推出世界上第一個碳纖維混凝土建築設計,現在開始動工了!

這座建築名為「Cube」,建置在德勒斯登工業大學校園內,建設團隊將以碳纖維混凝土完全取代鋼筋混凝土,打造成「碳水泥建築」(Carbon Concrete Composite, C³),不但有鋼筋水泥四倍的建築強度,還比傳統建材輕四倍。

碳纖維混凝土節省 50% 建材、減少建設過程碳排放 70%

碳纖維混凝土,是一種新開發的建材,不但結構強度比傳統鋼筋混凝土還要高,也是一種更加環保經濟的替代建材。碳纖維混凝土可以讓建商使用更少的混凝土,就達到傳統建材同樣的建築結構,因此可以節省不少資源、還可以降低環境污染。根據計算,碳纖維混凝土可以為建商節省 50% 以上的建材

相比於傳統鋼筋混凝土的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碳排,對於氣候變遷有很嚴重的影響,建設公司 Henn 表示,「碳纖維輕而堅固,可以更靈活地被運用,若將其作為建材,可以打造出相當節省資源的建材,並且在建設過程中可以減少最高 70% 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除了碳纖維混凝土,英國的高速鐵路也打算使用新的環保建材,其背後的開發商最近也宣布他們將透過 3D 列印的建築法打造新鐵路設施。這條鐵路的材料將以石墨烯(graphene)取代鋼筋,同樣也可以減少 50% 的碳排放量,大大降低鐵路產業的碳足跡。

下一代建築的重新思考:融合永續環保意識與自由設計形式

Cube 所使用的混凝土,以碳纖維作為基礎製成,碳纖維具有密度小、重量輕、抗張強度大、耐熱、耐腐蝕、耐衝擊、彈性係數高、熱膨漲係數小等特性。因為碳纖維不容易腐蝕,也不會生鏽,因此碳纖維混凝土比一般鋼筋混凝土更耐用,還能維持一樣的強度而保持建築安全。同時,碳纖維的網狀結構,可以取代鋼筋,因此碳纖維混凝土的結構更薄。

建設公司 Henn 表示,「未來的建築將整合環保意識與自由的設計型式,讓人們重新思考建築的基本元素」。

在這棟 Cube 上,建築設計也詮釋了碳纖維的特性,將建築的牆壁與屋頂合而為一,呈現出未來建築的多元可能與應用發展。透過 Cube 的落成,可以實現環境永續與更節省資源的融合,也開啟了下一代建築的設計型式。

參與該計畫的德勒斯登工業大學教授表示,他們已經將碳纖維應用於不少老舊建築的改建上,讓他們可以保存得更久。根據計算,採用碳纖維混凝土的建築至少可以使用 200 年以上,比鋼筋混凝土的 120 年使用年限還多了 80 年。碳纖維的應用不但更加彈性,更重要的是,碳纖維還可以重複回收再利用,更加落實永續發展的願景

截至目前為止,碳纖維已經被應用在許多老舊建築的結構加強上,「Cube」計畫 100% 採用碳纖維混凝土,就是邁向未來建築的重要一步。

參考資料

Interesting Engineering》The World’s First Carbon Concrete Building Is Under Construction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碳纖維混凝土工程性質暨應用之研究

(首圖來源:Henn

延伸閱讀

avatar-img
本住人的沙龍
25會員
11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住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聯合國機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本週公布了《氣候變遷報告》,是繼 2014 年以來「第一份與氣候變遷相關的科學評估」,指出全球升溫的速度快於預期,並且幾乎都是人類活動所致。工作小組呼籲,全球暖化已經「亮起紅燈」,但人們還可以避免氣候災難,只要人們立即採取積極氣候行動、終止化石燃料,
眾人皆知全球暖化的嚴重性,科學家與氣候學家也不斷地在推廣大眾重視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問題,呼籲政府實施更積極的氣候行動與環境保護政策。近日有研究指出,氣候變遷正在增加物種滅絕的風險。全球暖化使得南極的海冰快速消退,危及南極企鵝的棲息地,生物學家警告南極企鵝在 2100 年前可能瀕臨滅絕。除了滅絕危
隨著疫苗開始施打,COVID-19 疫情在全球開始受到控制,而各國也在擬定疫後如何讓疫情下重創的經濟回歸正常。許多國家可能會選擇以投擲「銀彈」的方式,如台灣發起「振興券」促進經濟發展,不過根據專家研究,高達 20 個國家在實施經濟復甦的同時,卻在加劇環境的破壞與氣候變遷的影響。 全球振興計畫投 1
「淨零排放」已經成為各國共識,也是許多企業越來越致力追求的營運目標。不過地球環境不只是政府跟企業的責任,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應該為環境盡一份心力。重點是,該怎麼做? 比爾蓋茲前陣子發表了他的新書《如何避免氣候災難》(How To Avoid A Climate Change),分享了他近幾年研究氣候行
ESG 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競爭力,也是現行國際投資潮流中越來越重視的項目,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台股新發行的基金中有將近 7 成是以永續、ESG 為主題。隨著綠色的金融產品越來越多,也可以看到有越來越多銀行、企業開始加強 ESG 與 CSR 的落實,可見金融市場對於社會朝向「永續經營」發展有相當
近年來各國都紛紛祭出「淨零排放」的氣候目標,並加速導入碳交易、碳費、碳稅等制度,甚至連企業也都自主採用再生能源、購買碳權,打造「碳中和」的綠色供應鏈。不過近日專家在科學期刊《自然》中發布最新研究,若要控制全球升溫的幅度在 1.5 度內,全球不只要做到淨零排放,更要開始實施「碳債(carbon de
聯合國機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本週公布了《氣候變遷報告》,是繼 2014 年以來「第一份與氣候變遷相關的科學評估」,指出全球升溫的速度快於預期,並且幾乎都是人類活動所致。工作小組呼籲,全球暖化已經「亮起紅燈」,但人們還可以避免氣候災難,只要人們立即採取積極氣候行動、終止化石燃料,
眾人皆知全球暖化的嚴重性,科學家與氣候學家也不斷地在推廣大眾重視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問題,呼籲政府實施更積極的氣候行動與環境保護政策。近日有研究指出,氣候變遷正在增加物種滅絕的風險。全球暖化使得南極的海冰快速消退,危及南極企鵝的棲息地,生物學家警告南極企鵝在 2100 年前可能瀕臨滅絕。除了滅絕危
隨著疫苗開始施打,COVID-19 疫情在全球開始受到控制,而各國也在擬定疫後如何讓疫情下重創的經濟回歸正常。許多國家可能會選擇以投擲「銀彈」的方式,如台灣發起「振興券」促進經濟發展,不過根據專家研究,高達 20 個國家在實施經濟復甦的同時,卻在加劇環境的破壞與氣候變遷的影響。 全球振興計畫投 1
「淨零排放」已經成為各國共識,也是許多企業越來越致力追求的營運目標。不過地球環境不只是政府跟企業的責任,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應該為環境盡一份心力。重點是,該怎麼做? 比爾蓋茲前陣子發表了他的新書《如何避免氣候災難》(How To Avoid A Climate Change),分享了他近幾年研究氣候行
ESG 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競爭力,也是現行國際投資潮流中越來越重視的項目,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台股新發行的基金中有將近 7 成是以永續、ESG 為主題。隨著綠色的金融產品越來越多,也可以看到有越來越多銀行、企業開始加強 ESG 與 CSR 的落實,可見金融市場對於社會朝向「永續經營」發展有相當
近年來各國都紛紛祭出「淨零排放」的氣候目標,並加速導入碳交易、碳費、碳稅等制度,甚至連企業也都自主採用再生能源、購買碳權,打造「碳中和」的綠色供應鏈。不過近日專家在科學期刊《自然》中發布最新研究,若要控制全球升溫的幅度在 1.5 度內,全球不只要做到淨零排放,更要開始實施「碳債(carbon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