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議題|聯合國氣候變遷報告重點與影響:暖化速度超乎預期,人類社會亮紅燈

2021/08/18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聯合國機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本週公布了《氣候變遷報告》,是繼 2014 年以來「第一份與氣候變遷相關的科學評估」,指出全球升溫的速度快於預期,並且幾乎都是人類活動所致。工作小組呼籲,全球暖化已經「亮起紅燈」,但人們還可以避免氣候災難,只要人們立即採取積極氣候行動、終止化石燃料,聯合全球一起減少碳排放以控制升溫幅度,共同對抗氣候變遷。
IPCC?各國科學家召開聯合國氣候科學會議,公布氣候變遷報告
聯合國氣候科學會議自 7 月底開始,由 IPCC 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召集了全球近 200 位國家代表共同召開線上會議評估聯合國的科學報告,內容包含氣候變遷對全球的影響與討論如何避免氣候災難。所有評估內容都會受到政府背書,為即將到來的 11 月 COP26 氣候峰會做好討論基礎。
各國代表在會議上,逐一審查報告摘要。內容分成三個部分,分別為物理學研究、氣候變遷衝擊面、減少排放之道。其中研究報告指出,就算是在最樂觀的狀況下,地球也會超過 1.5 度的升溫幅度;而除了氣溫上升,也有提到不可逆的冰川融化與封存溫室氣體的永凍土縮減等「低可能性高風險事件」。
其中,本週公開的報告為 IPCC 小組針對第一部分提出的概要,其餘被告預計在 2022 年公布。

聯合國氣候變遷報告重點一次看:暖化速度超乎預期

中央社》整理報告九大重點,顯示與過去相比,地球目前暖化的程度:
  • 全球升溫攝氏 1.5°C 很可能提前發生:IPCC 報告顯示,地表均溫在 2030 年時就會提升 1.5-1.6°C,比科學家原本預期的時間 2040 年還要再早十年;在 2050 年,升溫幅度則介在 1.6-2.4°C 間。2011-2020 年間,地表溫度已經比 1850-1900 年間還要高 1.09°C。
  • 阻止氣候暖化的自然盟友正在衰弱:森林、土壤及海洋這些可以固碳的自然碳匯(carbon sink),正在趨近飽和。報告顯示,1960 年來這些自然資源吸收了人類 56% 的碳排放,然而從這個世紀開始,這些碳匯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正在減少。
  • 氣候變遷是極端氣候的罪魁禍首:這份報告量化了人為活動與極端氣候事件強度、發生頻率的關聯,包含熱浪、颶風、野火,更確認了人類活動就是特定極端氣候的肇因。
  • 海平面上升速度更快:與 1901-1971 年時相比,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增加了兩倍。最糟糕的狀況下,2100 年海平面可能上升 2 公尺,而 2150 年更可能上升 5 公尺,威脅全球沿岸地區上百萬名居民的居住安全。
  • 古氣候學的警告:古氣候學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研究發現,地球大氣層要像現在一樣溫暖得回朔到 12 萬 5000 年前,當時的海平面比現在還高 5-10 公尺;若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要跟現在一樣則是在 300 萬年前,當時氣溫比現在還高 2.5-4°C、海平面比現在還高 25 公尺。若參考過去的情況,現在許多大城市都將沉入海裡。
  • 甲烷排放破新高:報告顯示,目前甲烷的濃度是 80 萬年來最高,全球的氣候目標可能會因為甲烷而失敗。甲烷是排在二氧化碳之後的第二多溫室氣體,但甲烷的暖化強度卻比二氧化碳高出更多。
  • 區域差異更明顯:雖然全球都在暖化,但部分地區暖化的程度更劇烈、更快速。如北極地區的暖化速度比全球平均還要快三倍、沿岸地區的海平面上升幅度比全球平均還要高出至多 20%。
  • 低可能性、高風險的急劇氣候事後將成關鍵:報告指出,冰蓋溶解、永凍土融化等事件都會對氣候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很可能成為地球未來氣候發展的關鍵轉折點。
  • 大西洋環流持續減弱:報告顯示,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AMOC)正在持續減弱,環流是調節全球熱能的重要系統,可以將熱帶地區的熱能運送至較高緯度的地區;若海流停滯,將會打亂該地的季風季、歐洲的冬天也將變得更為嚴寒、北大西洋的海平面也將上升更多。
電腦模型根據假設數據計算人類活動與自然因素對全球溫度的影響,藍色線只記入自然因素,紫色線包含自然與人為因素,紅色線為實際溫度數據。(圖片來源:BBC
氣候變遷的區域差異更趨明顯,陸地升溫程度比海洋明顯、南北極升溫程度高於熱帶地區。(圖片來源:IPCC 報告
報告也說明,很多暖化造成的極端氣候事件經過了幾世紀、甚至幾千年的時間尺度,是沒有辦法逆轉的;海洋將會繼續變暖、含氧量降低而酸化;高山跟極區的冰河也會繼續融化幾十、幾百年。
已故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曾表示,每當全球變暖一點,後果就會更惡化,而且很多後果都是沒辦法挽回的。

《巴黎協議》不如預期?科學家談未來氣候影響:還有希望

《巴黎氣候協定》是聯合國成員國於 2015 年通過的氣候協議,目的在 2050 年前控制全球升溫幅度在 2°C 內,再繼續追求控制在 1.5°C 內,幾乎所有國家都有加入簽署。然而聯合國本週公布的報告指出,地球在 2040 年就會達到 1.5°C 的標準,而若碳排放不降低,全球溫度會上升得更快。《BBC》整理了五大未來的氣候影響:
  • 在所有假設狀況下,2040 年都會升溫(至少)1.5°C
  • 在 2050 年前,北極至少會發生一次「完全沒有冰山」的狀況
延伸閱讀北極熊真的要沒有家了!科學家警告:全球暖化在加速,未來夏天北極將看不到冰山
  • 就算達到《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控制全球升溫幅度在 1.5°C 內,「史無前例」的極端氣候事件也將會越來越多
  • 過去 100 年發生一次的海平面暴漲事件,在 2100 年前可能將每年至少發生一次
  • 許多地區發生野火事件的機率將越來越高
儘管暖化的事實已定,科學家也表示,我們還有一絲希望:只要我們可以在 2030 年前降低全球碳排放 50%,並在 2050 年達到淨零排放,我們就有可能停止全球暖化,甚至可能降回去;在最積極行動的狀況下,就算地球升溫超過 1.5°C 的標準,我們也有機會在 2100 年前回降,變回「升溫 1.4°C」。
2100 年海平面上升幅度預測圖,綠色線為積極採取永續發展的海平面上升幅度,海平面仍會上升 50 公分,黃色線為持續使用化石燃料的海平面上升幅度,紅色虛線為持續使用化石燃料再加上各地冰川融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可能性低但高風險的極端氣候事件。(圖片來源:BBC
科學家呼籲,要到淨零排放,需要更積極採用乾淨能源技術與開發更有效的固碳技術;減少新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並透過碳捕捉、碳封存、植樹造林的方式,把既有的碳排封存起來。

積極採取氣候行動,聯合國秘書長:指望各國領導者 COP26 達成共識

IPCC 小組以明確的口氣指出,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已經橫跨大氣、海洋跟陸地,影響深遠。同樣響應報告結果,聯合國時任秘書長 António Guterres 表示,「若我們可以整合全球的力量,我們就能夠避免氣候災難。而這次的報告明顯指出,我們已經沒有時間、也沒有藉口拖延了,我指望各政府領導者和所有相關利益者要確保 COP26 的會議能夠達到共識。」
報告作者指出,自 1970 年以來,地球表面升溫的速度就比過去 2000 年來的任何期間還要快,而暖化的影響已經造成世界各地的氣候極端事件。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 Petteri Taalas 形容,地球現在就像是用了興奮劑,我們會開始更頻繁地觀察到極端氣候的事件。報告的作者之一、同樣也是發明出「氣溫條紋圖」的英國教授 Ed Hawkins,表示科學家已經相當肯定:人類正在造成全球暖化,這是事實。
延伸閱讀氣象學家發明「溫度條紋圖」,台灣過去十年紅通通!
儘管研究結果令人絕望,作者也提醒大家別以「宿命論」看待,這不是世界末日。若能降低全球暖化的影響,就能縮小地球面臨這些「臨界點」的機會,避免全球氣候真的變得無法挽回。
作者也希望,這份報告可以為氣候行動敲響警鐘,在 COP26 峰會召開前加強各國領導人氣候行動的決心。
參考資料
BBC》Climate change: IPCC report is ‘code red for humanity’
中央社》全球暖化快於預期 聯合國氣候報告一次看懂
IPCC》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首圖來源:Photo by Matt Palmer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本住人
    本住人
    跟著本住愛地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