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科技|碳定價還不夠!專家呼籲建立實施「碳債」機制,建立負碳經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近年來各國都紛紛祭出「淨零排放」的氣候目標,並加速導入碳交易、碳費、碳稅等制度,甚至連企業也都自主採用再生能源、購買碳權,打造「碳中和」的綠色供應鏈。不過近日專家在科學期刊《自然》中發布最新研究,若要控制全球升溫的幅度在 1.5 度內,全球不只要做到淨零排放,更要開始實施「碳債(carbon debt)」的制度。

可排放的碳額度 10 年內將用完,專家籲實施「碳債」

科學家在《自然》期刊上表示,若把「控制升溫幅度 1.5 度」的目標換算成「還可以排放多少的碳額度」,全球在 2030 年前就會用完這些額度了。為此,我們不只要做到淨零碳排,更要達成「淨負碳排」,亦即,全球必須增加「碳債」的措施。
環境資訊中心》訪問了台灣綜合研究院的副院長李堅明,他解釋:「現代人增加一單位碳排放,就等於是向未來世代舉債,因此必須承擔未來『碳移除義務』(Carbon Removal Obligation, CRO),預先提撥一筆費用保留給為下一代,作為碳移除(Carbon Dioxide Remove, CDR)的準備金。」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則補充,在達成淨零排放之後我們更應該要進入長期的淨負排放,而且要及早做準備,從現在開始就應該要「透過碳定價來取得償還碳債的資金」。
事實上,專家指出很多國家的氣候行動目標,已經預計未來會需要實施「碳債」的概念,如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保守估計,在沒有發生其他大規模增加碳排放事件的情況下,人們約會累積 2~18 年疫情前排放量的碳債,需要我們補償;此外,研究作者 Johannes Bednar 也表示,歐盟最近通過的氣候法也稱未來會持續追求淨負排放。
不過截至目前為止,碳債的概念還都只是口號,人們還沒找出適合的經濟模式與政策工具。專家警告,碳債最晚需要在「碳額度」用完之前開始實施,也就是 2030 年前。

碳債如何實施?透過碳稅、碳交易建立負碳經濟

既然要償還未來的碳債,不留給後代解決,那我們現在就應該要籌措資金,為未來做準備。專家便在《自然》期刊的報告中建議,可以透過目前的碳稅、碳交易機制,讓市場機制可以促使政府與企業承擔「碳移除義務」(CRO),為之後的負碳經濟打下基礎。
首先,針對現在政府徵收的碳稅,不僅是用來促使企業減少碳排放,還要劃撥一部分用於成立相關「基金」,發展未來的碳移除技術。在基金成立後,政府應從該基金所產生的利息來發展碳移除技術;然而報告也指出碳稅基金有風險,包含基金可能被用在政治目的上,另外未來的碳移除技術成本波動大,光靠基金利息未必能足夠支付。
而在碳交易的機制上,則是要制定出更嚴格的碳排放上限,嚴守碳排放額度;此外,也可以將排放者移除在排放額度之外,將碳移除責任(CRO)與償還碳債的責任轉交給排放企業上。蕭代基表示,儘管目前的碳排放管制允許企業可以夠碳排放額度來達到碳中和,但這非長久之計,仍必須開始執行碳移除,以達到淨負碳排。
若有企業不願遵守碳債規定,作者則在報告中建議可以透過「利息」來增加排放成本,透過金融機制來制裁。以碳債的概念來看的話,利息則「可以被看作是暫時將二氧化碳儲存在大氣中的租金」。
報告作者表示,碳債的概念是為了不讓減碳的負擔遺留給後代子孫,而是在時間的推移下,達成公平合理的資金分配與成本分擔。這樣機制的目的是在於加速碳去除的技術,不只加速世界達到淨零排放,也有助於減少碳債的累積,避免不可逆的氣候災難。牛津大學環境變化研究所所長 Michael Obersteiner 表示,碳交易的概念已經存在好一段時間,然而淨負排放的重要性直到最近才被發現,這對於金融市場、監管機構都是新的概念,需要一段時間的測試,不過隨著碳排放額度迅速在減少,全球政府應盡快實施碳債。
反觀台灣,中研院研究員蕭代基強調,「未來的世界必將是一個淨負排放經濟體」,而台灣儘管目前還沒提出 2050 淨零排放的承諾,也在加速研擬淨零排放的路徑,他則進一步建議,台灣不只要找出達到淨零排放的方法,也要將規劃延伸至 2050 年以後,提前應付淨負排放經濟的到來。
資料來源
《Nature》Operationalizing the net-negative carbon economy
EurekAlert! Science News》Dealing with global carbon debt
環境資訊中心》2050淨零碳排也不夠 中研院學者:解決氣候危機,未來要淨負碳經濟
環境資訊中心》碳排也要冤有頭債有主 專家籲各國速立「碳債」機制
(首圖來源:Vitaly Vlasov from Pexels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會員
1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住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0 東京奧運將於本週(23 日)開幕,主辦城市東京宣稱要讓本次成為「有史以來最環保的奧運會」,喊出「為了地球和人類,一起更好」(Be better, together — For the planet and the people)的口號;日前剛落幕不久的 2020 歐洲盃,主辦方歐洲足球協
比爾蓋茲向來在再生能源、環境保育上不遺餘力,日前其創立的突破能源組織(Brealthrough Energy)才與歐盟簽訂合作,共同投資高達 10 億美元的資金,以在 5 年內加速推動歐盟境內的乾淨能源技術發展,其中將聚焦在四大面向:綠色氫能、永續航空燃料、空氣碳捕捉技術與長期儲能技術。7 月 1
為了達成 2050 年淨零排放的目標,歐盟委員會於本週三(14 日)公佈了名為「Fit for 55」的氣候變遷草案,號稱是迄今最雄心勃勃的氣候行動,草案主要內容包含擴大碳交易範圍、淘汰汽柴油車、課徵航空燃料稅與環境稅(碳邊境調整稅)等,以在 2030 年前達成減碳 55% 的階段性目標。 Fit
新加坡於本月 14 日正式啟動了登格蓄水池(Tengeh Reservoir)的大型浮動式太陽能電場,由 12 萬 2 千片太陽能板所組成,面積等同於 45 座足球場,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浮動太陽能電場之一。 全球最大浮動太陽能電場啟用,新加坡計畫解決國內高碳排問題 新加坡新開幕的這座電場漂浮在星
德國近年來在綠色能源的投資上相當積極,也是公認能源轉相當成功的國家。去年德國不僅正式敲定在 20 年內淘汰燃煤,近日執政黨所成立的氣候組織更提出讓德國在 2030 年前成為 100% 使用再生能源國家的目標。面臨能源轉型困境的台灣,或許可以以轉型資優生德國為參考對象,思考台灣再生能源的困境與機會。
今年 6 月,台灣氣象達人彭啟明在臉書上發布了一篇圖片,表示台灣變得越來越熱,並介紹「溫度條紋日」,提醒大眾重視氣候變遷。 全球氣象界發起「溫度條紋日」,彭啟明強調:氣候變遷正在發生 氣象專家彭啟明在 6 月 18 日張貼了一張藍紅相間的條紋圖,並解釋:「這是屬於台灣的溫度條紋,一條代表年均溫,有
2020 東京奧運將於本週(23 日)開幕,主辦城市東京宣稱要讓本次成為「有史以來最環保的奧運會」,喊出「為了地球和人類,一起更好」(Be better, together — For the planet and the people)的口號;日前剛落幕不久的 2020 歐洲盃,主辦方歐洲足球協
比爾蓋茲向來在再生能源、環境保育上不遺餘力,日前其創立的突破能源組織(Brealthrough Energy)才與歐盟簽訂合作,共同投資高達 10 億美元的資金,以在 5 年內加速推動歐盟境內的乾淨能源技術發展,其中將聚焦在四大面向:綠色氫能、永續航空燃料、空氣碳捕捉技術與長期儲能技術。7 月 1
為了達成 2050 年淨零排放的目標,歐盟委員會於本週三(14 日)公佈了名為「Fit for 55」的氣候變遷草案,號稱是迄今最雄心勃勃的氣候行動,草案主要內容包含擴大碳交易範圍、淘汰汽柴油車、課徵航空燃料稅與環境稅(碳邊境調整稅)等,以在 2030 年前達成減碳 55% 的階段性目標。 Fit
新加坡於本月 14 日正式啟動了登格蓄水池(Tengeh Reservoir)的大型浮動式太陽能電場,由 12 萬 2 千片太陽能板所組成,面積等同於 45 座足球場,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浮動太陽能電場之一。 全球最大浮動太陽能電場啟用,新加坡計畫解決國內高碳排問題 新加坡新開幕的這座電場漂浮在星
德國近年來在綠色能源的投資上相當積極,也是公認能源轉相當成功的國家。去年德國不僅正式敲定在 20 年內淘汰燃煤,近日執政黨所成立的氣候組織更提出讓德國在 2030 年前成為 100% 使用再生能源國家的目標。面臨能源轉型困境的台灣,或許可以以轉型資優生德國為參考對象,思考台灣再生能源的困境與機會。
今年 6 月,台灣氣象達人彭啟明在臉書上發布了一篇圖片,表示台灣變得越來越熱,並介紹「溫度條紋日」,提醒大眾重視氣候變遷。 全球氣象界發起「溫度條紋日」,彭啟明強調:氣候變遷正在發生 氣象專家彭啟明在 6 月 18 日張貼了一張藍紅相間的條紋圖,並解釋:「這是屬於台灣的溫度條紋,一條代表年均溫,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要在2026年開始徵收碳費(每噸碳新臺幣300元,將來會分階段逐步調升),先不說我們走得有多「先進」,畢竟連美國都還沒有全國性的碳稅通過立法,歐洲各國也未能徵收統一形式的碳稅,但自從碳稅的概念被提出來,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這是目前能減少二氧化碳污染的最佳手段。 碳稅(carbon tax
Thumbnail
Robert Höglund 與 Eli Mitchell-Larson 之新文章探討碳預算、超額排放以及碳債務,本文將其主要內容進行翻譯整理。全文主要觀點包含以下幾點:大型歷史排放者已無剩餘的碳預算、超過碳預算的排放需要被移除、減少排放在大多數情況下仍然是首要任務,但某些排放是“碳移除最佳選項”。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環境部最近宣佈了碳費共有兩種自主折抵方式,第一種是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者可獲得最優惠費率。第二種是企業採取環境部的指定項目進行自主減碳,同樣可享優惠費率,但折扣幅度較小。這兩種方式對於企業減少排放量有不同的影響和折扣幅度,並且需符合特定的條件。
Thumbnail
文/頤德國際 ESG Com資深顧問鍾筱敏 圖/COP28 UAE 官方   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是簽署《巴黎協定》以來第一次的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 GST),同時也是首次將推動擺脫化石燃料納入協議文本的會議。無論COP28的決議
Thumbnail
碳交易手續費5%引起業者不滿,氣候署指出這不同於一般規費,反映業者的減碳責任,並非金融商品。草案中也禁止碳權轉售,每筆碳權只能交易一次。環境部提出的碳費規劃中,業者可扣減2.5萬公噸排放量再計算,但遭環團批評形同給予業者2.5萬的免費排碳配額。未來碳權買賣將實施每筆交易買方需支付5%的手續費。透
Thumbnail
【環保新進展】2024年首波國內碳權交易即將啟動! 環境部近日公布了「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這不僅是碳交易市場的一大進展,更代表著我們國家在環保方面的又一次飛躍。這個被熱切期待的草案,將為國內碳權買賣開啟新篇章。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要在2026年開始徵收碳費(每噸碳新臺幣300元,將來會分階段逐步調升),先不說我們走得有多「先進」,畢竟連美國都還沒有全國性的碳稅通過立法,歐洲各國也未能徵收統一形式的碳稅,但自從碳稅的概念被提出來,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這是目前能減少二氧化碳污染的最佳手段。 碳稅(carbon tax
Thumbnail
Robert Höglund 與 Eli Mitchell-Larson 之新文章探討碳預算、超額排放以及碳債務,本文將其主要內容進行翻譯整理。全文主要觀點包含以下幾點:大型歷史排放者已無剩餘的碳預算、超過碳預算的排放需要被移除、減少排放在大多數情況下仍然是首要任務,但某些排放是“碳移除最佳選項”。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環境部最近宣佈了碳費共有兩種自主折抵方式,第一種是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者可獲得最優惠費率。第二種是企業採取環境部的指定項目進行自主減碳,同樣可享優惠費率,但折扣幅度較小。這兩種方式對於企業減少排放量有不同的影響和折扣幅度,並且需符合特定的條件。
Thumbnail
文/頤德國際 ESG Com資深顧問鍾筱敏 圖/COP28 UAE 官方   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是簽署《巴黎協定》以來第一次的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 GST),同時也是首次將推動擺脫化石燃料納入協議文本的會議。無論COP28的決議
Thumbnail
碳交易手續費5%引起業者不滿,氣候署指出這不同於一般規費,反映業者的減碳責任,並非金融商品。草案中也禁止碳權轉售,每筆碳權只能交易一次。環境部提出的碳費規劃中,業者可扣減2.5萬公噸排放量再計算,但遭環團批評形同給予業者2.5萬的免費排碳配額。未來碳權買賣將實施每筆交易買方需支付5%的手續費。透
Thumbnail
【環保新進展】2024年首波國內碳權交易即將啟動! 環境部近日公布了「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這不僅是碳交易市場的一大進展,更代表著我們國家在環保方面的又一次飛躍。這個被熱切期待的草案,將為國內碳權買賣開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