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這個故事,是好幾年前的時候了。我非常喜歡這本書,時不時反覆閱讀。
當得知要影視化時,是有點不能接受。在無意間一直看到周生如故的片段,覺得男主角劇中看起來滿苦大情深的,好奇心之下還是打開來看了。
原著中對古代描述篇幅不多,在周生如故中可算是圓滿而且更完整,以至於後勁太大一時半刻緩不過來。
關於周生辰的義
他心懷天下不願百姓受苦,也不願兄弟間有猜忌,所以立誓此生不回西州。也許就是太大愛了,百姓為先,所以緊守自己對兄長的約定,為了使朝廷放心幼帝登基,連一生都不娶妻生子的重誓都立下。這樣的人物性格要說他後來會選擇犧牲劉子貞,就很不連貫合理了,已經註定會是悲劇。我覺得除了劉徽,其餘的人當皇帝都會要周生辰的命,他太得民心太強大,所以被忌憚。但也正因為如此,周生辰不會犧牲小皇帝、犧牲百官去強殺金榮,在雍城被圍的時候,其他藩王就已經為了自保不肯出兵相救,周生辰也說,他一有動作就會引起不小的反應,如若他選擇犧牲小皇帝犧牲百官,暫掌朝廷,周圍藩王必定會伺機而動,百姓又會深陷水火之中而不知道到什麼時候。他選擇相信劉子行只是要他的命就好,因一人使他人平安,所以他不會反抗。
關於周生辰的情
這齣劇已經重複看了三遍,我一直在觀察是哪個環節,周生辰發現他對時宜的情感不一樣了。最後認定是在隔了一年九個月,時宜去軍營照顧他傷勢開始。但此時,時宜還是未來太子妃,他讓自己調適成關心徒兒的情感,但又別於對其他十個弟子的表現。在此次之後,可看見在劇情中他們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多,情感這樣的事情,再怎麼隱忍也會有跡可循,知道時宜解除婚約後,他心中鎖起來的那片情感已無形中打開了,除了周生辰肉眼可見的歡喜,也藉由已出家的南蕭二皇子的台詞中可感受到他漸漸表露出的心。但因為謹守對朝廷的承諾,他還是無法明白的表達真心,唯一可以憑借的,就是用師徒身份的關心。他知,南蕭二皇子、平秦王、楊紹他們也都知,所以都假借一些名義在助攻。他表達情感其實是被動的,原因很明顯的就是那個對朝廷立下的誓言。他不會對時宜開口承認自己的真心,很明顯他不會破誓,但當旁人說起陪伴也好不一定需要名份,他也沒有同意。在他心中,給心愛的人名份非常重要,我相信他內心也是一直拉扯折磨著。若不是時宜屬於主動,他不會有這麼多可以釋放情感的機會。
關於時宜的情
時宜從一開始就覺得這個師傅很不一樣,不會高高在上也不拘俗禮,又把珍貴的藏書樓鑰匙給了她,初期這個師傅就對她關懷的很細緻入微。有個你感興趣的人對你特別,時間久了容易會產生化學效應。在王府生活的十年裡,時宜也開始對這個特別的人有了少女心思。同樣的她也是藉著師徒身分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十分勇敢且大膽。即使尚有與太子的婚約,她依然表示不願意跟太子親近,若不是她是漼家女,這大難恐怕早已臨頭,在解除婚約後,時宜鼓起勇氣與母親坦白並道出自己的願望盼母親成全,幸而漼三娘也不是尋常婦人,自己與丈夫、四娘與以前的南辰王府的事讓她只願女兒能活得自在。我想身在漼家的女子註定會與旁人不同。把自己帶入時宜,就覺得時宜的選擇其實是最好的,周生辰死前還為自己鋪好往後的路,但是沒有了周生辰,她也活得不自在痛快,於是她爭取了能和他再重逢的機會,去了周生辰已經去的路。這麼一想,看到十一一躍而下的片段,也就沒這麼難過了。
關於宏曉譽與漼風的情
這就是一見鐘情跟日久生情的綜合體了。不是一般女子的宏將軍與不是一般世家公子的漼三郎,心中皆有大義與大愛,我認為與兩人的生長背景有關。宏將軍跟隨周生辰,所見所聞都會被淺移默化,其實所有徒弟皆是如此,更何況年少就從軍,宏將軍要在軍中站穩都很費力了,實在沒什麼機會去發展小女子心思。漼風身為漼家子弟,所見所聞自然與一般讀書人不同,看他主動提出想看周生辰大閱王軍那段就可知,他心中仰慕王軍已久,能留下來陪伴最疼的妹妹又能有加入王軍的機會,時宜拜師最高興的應該就是漼三郎了。這對有情人,其實也是最能代表南辰王府精神的人。為國, 即使要犧牲/被犧牲心愛的人,他們內心痛苦卻也毫不猶豫;為家,在相互表達愛意時也要維護對方的名聲,曉譽的柔情與漼三郎的直白在此劇又是另一個嘆息。
此劇最好的成功點我認為在兩位主角身上,在此之前兩位主角的戲劇是都沒看過的。
任嘉倫的眼神很讓人入戲,不多的話語都由眼睛去傳達出來,我就是被他的眼神演技吸引才開始看下去的,在等待一生一世定檔前,我開始找出他原聲出演的戲劇與綜藝來看了,他的聲音很好聽。白鹿的情緒與哭戲很有代入感,她在時宜年少與成年後的演技轉換很舒服,看了花絮就喜歡她爽朗性格,找時間也要看看她其他的作品。我很喜歡看兩位主角在情緒上的演繹,不用任何言語就讓人目不轉睛,全身都是戲看得很投入。
很慶幸還是看了這部劇,謝謝墨寶非寶完整了這個故事,期待能有此劇本出版成書。
周生如故 One and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