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與他的海(黃嘉俊,202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他們的生命裡,都有海。
廖鴻基執行了黑潮101漂流計畫,順著黑潮的流動,漂泊在海面,以保冷箱為書桌,搭起簡單的遮雨棚,或坐或躺,開啟了海洋流浪計畫。
廖鴻基的文學不走想像路線,不是關在家中兀自想像的故事,而是寫實際發生在海上的經驗。
他說:「海洋文學是一個行動的文學,而不是關起門來,用燃燒生命的方式去寫作」。寫作本身並不是難事,對於廖鴻基而言,寫作是工具,藉以表達他對海洋的熱愛。
「我沒受過什麼文學訓練,老天給我這樣的環境,要我去體驗它,於是有了感受有了感動,再把文字當成工具表達。漂流跟岸上的流浪某方面上意義相同,就是放逐,我們平常太少有機會,真的把自己放掉,讓大自然帶著我們走,黑潮我知道它始終由南向北,讓黑潮帶著我們走,就像是人的命運一樣,我們都是被命運帶著走的。」
這個計劃的成果包含了一部紀錄片、一部文學作品、許多照片及數據資料。其中的紀錄片便是《男人與他的海》。
片中紀錄了兩個男人與海的故事。台灣是一個海島國家,可是我們卻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島文化。從清領時期開始,有渡台禁令,人們稱台灣海峽為黑水溝,海洋是無侷限的空間,卻也因人們對於海洋的恐懼,成為了一種畫地自限。身為海島人,你,跟海洋熟悉嗎?
當海成為未知、陌生、危險的代名詞,接觸海洋成為保護海洋的呼籲與教條,單純接觸海洋、與之浮沉的意義便也消失了。
在這部片中,只看見一片蔚藍,悠游自在的鯨豚,翻滾的浪花,以及男人們投身海洋的故事,中間交織一些親情的故事。
片中描述廖鴻基與水下鯨豚攝影師金磊的故事,他們不約而同受到大海的召喚,一個用文字、一個用影像,記錄對海洋的感動。兩人同樣面臨著理想與家庭間的拉扯掙扎。
蔚藍如織,看著廖鴻基在海上漂流,我想到,生命不過就是一場浩瀚無際的漂流嗎?我們不知從何而來,不知將往何方而去。
片中的海洋彷彿有一種冥冥中的召喚,如同廖鴻基說的:「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種渴望,滿足渴望的部分基本上都是吃飽太閒的部分」,大部分的人忙碌於現實生活,妥協於生活的平庸,最後遺失了與生俱來的渴望。渴望看起來是吃飽太閒,卻也是最能滿足人心的一部分。
勇於追尋內心的渴望,即便會是一趟漫無目的的漂流,也能在流浪的過程中,體驗真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失去/那些曾經在睡夢中將妳驚醒的惡夢, /渴望/無數次在偌大的城市裡,尋覓與渴望的眼光。 在愛與被愛間無限輪迴, 用文字記錄下愛情的百態與蒼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991年,蔡明亮導演在街頭遇到了沒考上大學的重考生李康生,以他的故事為架構,拍出了這部片,此後蔡明亮的多部電影中,都可以看見李康生的身影。 八零年代初,這部電影與徐小明的《少年吔,安啦!》,都表現出新人類與都市人群的飄泊浮沉感,是屬於一代新人類的故事。 這群新人類如今大多也是社會的中間分子,
什麼樣的電影最賺人熱淚? 無須跌宕多姿的劇情,微小而深化的情感也能在觀眾心中發酵成巨大的能量,不禁潸然淚下。  《我的父親母親》就是這麼一部神奇的電影,它的情節很簡單,幾乎只有一兩個核心,片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黑白畫面,對話也特別的簡單。然而,在一切的簡單與質樸中,卻深深勾起了觀影者心中一股,對於愛
 一部故事主線看起來是講「同性戀」題材,但是重點不放在同性之愛的心聲、苦難、拉扯,而是放在儒家傳統底下的家庭制度。 這部片有看過兩個版本的片名,一個是喜宴,一個是囍宴。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後者的名字,覺得更增添意境。身為一部描寫同性戀題材的電影,李安導演並未讓這一部蒙上憂鬱與悲傷陰影,反而給它做了圓滿歡
前陣子才在電視上看了《翻滾吧,阿信!》,當時對於體操仍是非常不了解的,片中主角林育信是位曾經走錯路,最後又走回正途的體操選手。看完以後,小小的心得是把它當成是一個勵志故事,並沒有太深刻的印象。
圖片取自網路 這一部片是李安全片在台拍的第一部片。過去喜宴、推手主要場景都在美國。這部片呈現1994年的台北,幾個重要地點包括和平東路、中正紀念堂、圓山大飯店,讓人一窺20年前的老台北風貌。  
1991年,蔡明亮導演在街頭遇到了沒考上大學的重考生李康生,以他的故事為架構,拍出了這部片,此後蔡明亮的多部電影中,都可以看見李康生的身影。 八零年代初,這部電影與徐小明的《少年吔,安啦!》,都表現出新人類與都市人群的飄泊浮沉感,是屬於一代新人類的故事。 這群新人類如今大多也是社會的中間分子,
什麼樣的電影最賺人熱淚? 無須跌宕多姿的劇情,微小而深化的情感也能在觀眾心中發酵成巨大的能量,不禁潸然淚下。  《我的父親母親》就是這麼一部神奇的電影,它的情節很簡單,幾乎只有一兩個核心,片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黑白畫面,對話也特別的簡單。然而,在一切的簡單與質樸中,卻深深勾起了觀影者心中一股,對於愛
 一部故事主線看起來是講「同性戀」題材,但是重點不放在同性之愛的心聲、苦難、拉扯,而是放在儒家傳統底下的家庭制度。 這部片有看過兩個版本的片名,一個是喜宴,一個是囍宴。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後者的名字,覺得更增添意境。身為一部描寫同性戀題材的電影,李安導演並未讓這一部蒙上憂鬱與悲傷陰影,反而給它做了圓滿歡
前陣子才在電視上看了《翻滾吧,阿信!》,當時對於體操仍是非常不了解的,片中主角林育信是位曾經走錯路,最後又走回正途的體操選手。看完以後,小小的心得是把它當成是一個勵志故事,並沒有太深刻的印象。
圖片取自網路 這一部片是李安全片在台拍的第一部片。過去喜宴、推手主要場景都在美國。這部片呈現1994年的台北,幾個重要地點包括和平東路、中正紀念堂、圓山大飯店,讓人一窺20年前的老台北風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在海邊跟我的焦慮、恐懼對話,最後找到對自己的愛和信任,並轉化焦慮與恐懼。
Thumbnail
  許多時候,我們也都想逃離。只是,我們終究無法完全離群索居。但所謂的「共生」,究竟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安安靜靜的聽著浪潮吹著海風 想象著湛藍的海中 是什麽樣的世界 原本以爲適應陸地的我會懼怕海中的寧靜 誰知道 是我無知,不給自己機會去探索 是不會知道身體器官的奧妙 在海裏 人的感官被無限放大 身體與自然的調節 是那麽的微妙 這一切 從我裸辭后去了刁曼島考取潛水執照開始 我對海里的認知才慢慢
海的邊緣 是銜接天空的開始 浪花的翻滾 是風的旋律 海鷗的歌聲 是自由的心情 沙灘的足跡 是旅行的記憶 看海的人 有著心中的幻想 聽海的人 耳畔迴盪著呢喃 海 是生命的搖籃 也是夢想的希望 潮起潮落 日出日落 海 始終在那裡 靜靜地等待 等待每一個有夢的人 在這片廣闊的海洋中
Thumbnail
  我想,也許在靈魂遊歷的某一世,我當過海的女兒。   在淡水漁人碼頭的遊艇上,我起身離開座艙走到船側,白金色陽光映在海面上,我注視著船舷捲起的白色泡沫,同時也像是捲起遠古時期幾乎被遺忘的記憶,熟悉到以為曾經與海有極深牽絆。
即使不需要進入褪羽季,海岸依然吹拂強勁的冷風,生長於沿海一帶的草本植物隨著風勢摩娑作響,打在礁岩浪潮所激起的水花到處飛散。距離海岸不遠處、位於狹小海灣的漁港聚集了大量漁工。他們忙著替剛回港的漁船卸載魚貨,送上外地商隊帶來的大型貨車。海面上仍有數艘漁船忙著作業。正逢季節變換之際,此刻海洋到處都有豐富的
Thumbnail
《泅泳夜空的巧克力飛船魚》以五個短篇故事中描寫人們渴望自由、卻又受困於現實無法逃脫的生活,作者把五種魚類的習性和特色融入故事,把人們生活的日常比喻成一個個水族箱,傳遞出在友情、愛情、親情、關係、生死裡等等的不容易,為了活下去,要多麽努力才能擁有在世界泅泳的勇氣。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金門小漁村的成長經歷,從父親捕魚的辛苦到自己的奮鬥與家庭生活。文章流暢自然,充滿感情,值得一讀。
徵文活動的散文,請大家看看並給些建議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在海邊跟我的焦慮、恐懼對話,最後找到對自己的愛和信任,並轉化焦慮與恐懼。
Thumbnail
  許多時候,我們也都想逃離。只是,我們終究無法完全離群索居。但所謂的「共生」,究竟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安安靜靜的聽著浪潮吹著海風 想象著湛藍的海中 是什麽樣的世界 原本以爲適應陸地的我會懼怕海中的寧靜 誰知道 是我無知,不給自己機會去探索 是不會知道身體器官的奧妙 在海裏 人的感官被無限放大 身體與自然的調節 是那麽的微妙 這一切 從我裸辭后去了刁曼島考取潛水執照開始 我對海里的認知才慢慢
海的邊緣 是銜接天空的開始 浪花的翻滾 是風的旋律 海鷗的歌聲 是自由的心情 沙灘的足跡 是旅行的記憶 看海的人 有著心中的幻想 聽海的人 耳畔迴盪著呢喃 海 是生命的搖籃 也是夢想的希望 潮起潮落 日出日落 海 始終在那裡 靜靜地等待 等待每一個有夢的人 在這片廣闊的海洋中
Thumbnail
  我想,也許在靈魂遊歷的某一世,我當過海的女兒。   在淡水漁人碼頭的遊艇上,我起身離開座艙走到船側,白金色陽光映在海面上,我注視著船舷捲起的白色泡沫,同時也像是捲起遠古時期幾乎被遺忘的記憶,熟悉到以為曾經與海有極深牽絆。
即使不需要進入褪羽季,海岸依然吹拂強勁的冷風,生長於沿海一帶的草本植物隨著風勢摩娑作響,打在礁岩浪潮所激起的水花到處飛散。距離海岸不遠處、位於狹小海灣的漁港聚集了大量漁工。他們忙著替剛回港的漁船卸載魚貨,送上外地商隊帶來的大型貨車。海面上仍有數艘漁船忙著作業。正逢季節變換之際,此刻海洋到處都有豐富的
Thumbnail
《泅泳夜空的巧克力飛船魚》以五個短篇故事中描寫人們渴望自由、卻又受困於現實無法逃脫的生活,作者把五種魚類的習性和特色融入故事,把人們生活的日常比喻成一個個水族箱,傳遞出在友情、愛情、親情、關係、生死裡等等的不容易,為了活下去,要多麽努力才能擁有在世界泅泳的勇氣。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金門小漁村的成長經歷,從父親捕魚的辛苦到自己的奮鬥與家庭生活。文章流暢自然,充滿感情,值得一讀。
徵文活動的散文,請大家看看並給些建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