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鑒賞繪畫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可能很多人去到藝術展,看到那些藝術作品頭皮就發麻了,那麼下面給大家分享鑒賞繪畫的方法。
費爾德曼四步鑑賞法,分別是描述-分析-解釋-評價。其實說到藝術作品,我們不得不提的就是藝術的”形式“和”內容“,就像我們說話一樣,任何一幅作品,都是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和內涵的,欣賞畫,從某種程度,就是與畫對話的過程。
這個就是四步鑒賞法
具體解釋一下四步鑑賞法的內容:
1、描述主要是客觀的描述畫面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內容, 如人物、動物等。
2、分析即從形式語言方面對美術作品做細緻分析,如作品的、構圖、色彩、空間、明暗等。
3、解釋可以通過作品主題、創作背景等了解作者想通過藝術作品表達什麼思想/觀點?
4、評價分為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在沒有背景知識的情況下,可以只根據個人喜好做出自己的判斷,但是對藝術作品客觀的評價應該將其還原到它創作的年代,有些藝術作品在今天的聲譽極高,但在當時是極其不受歡迎的,我們最熟知的應該是印像畫派的梵高。

大家不要被這些概念嚇到,我等會會帶著大家一起來使用這個方法欣賞一幅藝術作品。
藝術作品是具體可見,是一個實體,可觸摸的東西。所以有時候我們也會從這個緯度來對藝術再進行分類,比如說有視覺藝術(觸覺 eg:建築)、聽覺藝術(抽象 eg:音樂)
接下來以康斯太勃爾(Constable)的《乾草車》(the hay wain)為例,帶大家看看四步鑑賞法應該如何運用?
幹草車圖
其實,當我們看到這幅畫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注意到這些景象: 小狗、車、馬、遠方的綠地、近處的河水、天空中的白雲、雲下掩映的樹、邊上的紅房子... 一切都很真實,也很寧靜。美好得、質樸得像它本來就應該有的樣子。
抽象的物體可以採用想像/擬人等方式進行表達,或者也可以表達抽象物體帶給你的感受。下面就會進入對抽象的形式美進行分析的環節,可以從色彩、構圖、線條、筆法、肌理、質感等各個角度進行展開。
那麼Constable又是【如何】加深我們對於整個場景寧靜又真實的印象的呢?
1、筆法:他使用的筆法並非當時學院派所盛行的,他很喜歡的17世紀畫家雷斯達爾(Jacob van Ruisdael)那樣看不出筆刷痕蹟的技巧,他使用筆刷以不均勻的擊、點(strokes、tiny dabs)來表現水面波光粼粼、屋頂樹葉片片的細節,大大地增加了整體的"銳度",讓整幅畫面十分清晰。
2、其次我們再看看色彩:
與Constable同時代的風景畫家們因為模仿過風景畫大師的作品,他們習慣使用的綠色是偏褐(brown)的,所以當C展現出那樣與自然接近、富有生氣的綠色,也是一種對真實的堅持
(是不是沒有想到這樣在我們現在看起來理所當然,甚至都還不夠綠的綠在當時的風景畫中居然已經是很“跳眼”的顏色了呢?)
棄醫從藝的Constable還是個業餘的氣象學家(?為什麼以前的人們都如此博學多才?),所以他的畫面裡,雲朵是給我們特別的禮物:因為氣象學的學習以及長期戶外寫生的經驗,他對氣氛質感(texture)的捕捉是相當精準的,就是“察覺”得到那種某一時間的“微妙”。水中褶皺的波紋也是如此,這種對某一秒微妙靜止畫面的重現也就讓整幅畫面有了動感,彷彿雲層和水面正在被風吹拂,下一秒就要動起來一般。
最後,用一句話來結束今天的分享之旅:

Painting is with me but another word for feeling.” “我以畫筆抒我情”—— Constable.讀到這裡,或許你也能在乾草車輪沒過河流的咿呀聲中,細品到屬於Constable筆尖淡淡的鄉愁吧。

其實也不是很懂,自己摸索中,不過這樣列出來後大家是不是能比較理解呢?希望大家以後能更加欣賞一副藝術畫哦。愛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會員
25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芷汐你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做為成年人的我們,成年人的世界要么是成長要么是利益,除了自己要有才華,要能hold得住別人,這個就是我們熟悉的氣場。兩樣都具備了,氣場就不差了。所以,如何提升自己的氣場呢? 提升自己的氣場 第一,多思考關於自己內外的成長問題,最容易腐爛的是沒有思想的肉體,做一個內外兼修的人,
科技的創新帶來了區塊鏈技術,也帶來了元宇宙和NFT時代的到來,那麽這一期,芷汐和大家一起學習掃盲一下,元宇宙和NFT的概念,我們錯過了比特幣的時代,那麽就不要錯過NFT了,因爲芷汐也準備去做NFT創作,分一杯羹,嘿嘿。 科技的創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元宇宙這個詞源於1992年尼爾·斯蒂芬森的《雪崩》
不知道大家知道科技創新的含義嗎?每天日新月異的科技不斷出現,但是科技不斷創新的意義就是讓我們的生命過得更好,過得更加完整。人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健康和生命,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只是時間的長短不一樣而已,而科技創新帶給我們的實際意義就是讓我們認識到生命的本源,那就是讓我們不要迷失自己
每一個當下這一秒,你都在思考什麽?或者説,你準備做什麽呢?這個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那麽我來説説自己的感受吧,我希望,每一個當下,我都能不斷的在進步,能夠活好這一秒,後面的事情,實在是不敢想,只希望,這一秒,我能活好,這一秒,我能充分利用,就這樣而已。 過好這一秒,下一秒的事情,下一秒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認真的綫過,你們過得幸福嗎?昨天晚上芷汐認真想了想,幸福應該是有經過各種傷痛后,痛過,對比出來的。
是不是有遇過下面這一種狀況,一直很想做一件事,但是總是先入爲主,認爲自己做不到,給自己想了很多可能,其中一個就是就是覺得自己的知識架構框架還不夠完整,不敢做,打算等自己的知識比較全面了,再開始去做呢?但是,這樣的話,可能就會錯過最適合做這件事的時期,再去做的時候,就沒什麽什麽動力了。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做為成年人的我們,成年人的世界要么是成長要么是利益,除了自己要有才華,要能hold得住別人,這個就是我們熟悉的氣場。兩樣都具備了,氣場就不差了。所以,如何提升自己的氣場呢? 提升自己的氣場 第一,多思考關於自己內外的成長問題,最容易腐爛的是沒有思想的肉體,做一個內外兼修的人,
科技的創新帶來了區塊鏈技術,也帶來了元宇宙和NFT時代的到來,那麽這一期,芷汐和大家一起學習掃盲一下,元宇宙和NFT的概念,我們錯過了比特幣的時代,那麽就不要錯過NFT了,因爲芷汐也準備去做NFT創作,分一杯羹,嘿嘿。 科技的創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元宇宙這個詞源於1992年尼爾·斯蒂芬森的《雪崩》
不知道大家知道科技創新的含義嗎?每天日新月異的科技不斷出現,但是科技不斷創新的意義就是讓我們的生命過得更好,過得更加完整。人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健康和生命,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只是時間的長短不一樣而已,而科技創新帶給我們的實際意義就是讓我們認識到生命的本源,那就是讓我們不要迷失自己
每一個當下這一秒,你都在思考什麽?或者説,你準備做什麽呢?這個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那麽我來説説自己的感受吧,我希望,每一個當下,我都能不斷的在進步,能夠活好這一秒,後面的事情,實在是不敢想,只希望,這一秒,我能活好,這一秒,我能充分利用,就這樣而已。 過好這一秒,下一秒的事情,下一秒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認真的綫過,你們過得幸福嗎?昨天晚上芷汐認真想了想,幸福應該是有經過各種傷痛后,痛過,對比出來的。
是不是有遇過下面這一種狀況,一直很想做一件事,但是總是先入爲主,認爲自己做不到,給自己想了很多可能,其中一個就是就是覺得自己的知識架構框架還不夠完整,不敢做,打算等自己的知識比較全面了,再開始去做呢?但是,這樣的話,可能就會錯過最適合做這件事的時期,再去做的時候,就沒什麽什麽動力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各位伙伴早安,上回分享如何圖解具體資訊 今天來談談抽象的概念、理論等訊息要如何圖解吧~ 這也是我覺得是視覺筆記最有價值且可以發揮的地方   相比具體資訊,抽象資訊不但沒有標準答案(就算有,也不代表每個人的理解相同),因此具像化的難度與意義就更高了,而用畫圖表達抽象概念有三個主要目的,依據目的
Thumbnail
裝置藝術是一種獨特創作形式,追溯到法國藝術家杜尚。 「失聲畫眉之歌」探討數位時代的記憶議題,文本、水墨長卷、遮陽網、展牆,模擬社群軟體窺看私人情感的多重視角,觀者透過不同的觀賞狀態,感受作品的多維時空。 裝置藝術的魅力在於觀眾可以走進作品,當他們走出作品時,已經不一樣,這正是藝術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前些日子去看了《繪島浮生|現代油畫聯展》,由林聰明、郭艶雅、蔡岱臻三位藝術家,以油畫的方式去呈現山林的豐碩、動物的情感、花季的遞嬗,現場觀展時比預期的還要來得震撼,在作品與作品間彷彿建構起島嶼浮生。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以「香味」的角度簡單觀看畫作《春》,不論是對畫或對芳香植物有興趣的讀者,都能有更立體的認識。
Thumbnail
透過比較易懂的文字,介紹康德美學中的關鍵部分之一——鑑賞判斷,以及透過說明鑑賞判斷的四大機竅,以窺其全貌。
Thumbnail
康德的鑑賞判斷提供了對美的具體且深入的理解,同時化解了「美是什麼」、「美的主客觀問題」之衝突。本文透過介紹康德美學中鑑賞判斷的概念,藉由此概念解決上述的問題,並闡述了鑑賞判斷雖為主觀,但具有普遍必然性基礎的可能,使得創造「美感」的工作者有了實踐的依據。
Thumbnail
本文試著將《論述設計》中提及現今工業設計發展所面臨的八項挑戰,透過康德的「鑑賞判斷 (又譯:審美判斷)」嘗試說明工業設計的實踐與此哲學思維的連結。透過這位18世紀哲學家提出的觀點,透過此篇文建立起一種連結,以反思現今工業設計面臨的八項挑戰,包含:功能主義、形式主義、商業主義等方向。
Thumbnail
這是對臺灣水墨藝術家簡志剛的個展〈三十六號洞窟〉的觀點分享及理解,藉由觀展的體驗,分享了對藝術家創作風格和理念的見解,作者對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對當代藝術的創新和突破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各位伙伴早安,上回分享如何圖解具體資訊 今天來談談抽象的概念、理論等訊息要如何圖解吧~ 這也是我覺得是視覺筆記最有價值且可以發揮的地方   相比具體資訊,抽象資訊不但沒有標準答案(就算有,也不代表每個人的理解相同),因此具像化的難度與意義就更高了,而用畫圖表達抽象概念有三個主要目的,依據目的
Thumbnail
裝置藝術是一種獨特創作形式,追溯到法國藝術家杜尚。 「失聲畫眉之歌」探討數位時代的記憶議題,文本、水墨長卷、遮陽網、展牆,模擬社群軟體窺看私人情感的多重視角,觀者透過不同的觀賞狀態,感受作品的多維時空。 裝置藝術的魅力在於觀眾可以走進作品,當他們走出作品時,已經不一樣,這正是藝術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前些日子去看了《繪島浮生|現代油畫聯展》,由林聰明、郭艶雅、蔡岱臻三位藝術家,以油畫的方式去呈現山林的豐碩、動物的情感、花季的遞嬗,現場觀展時比預期的還要來得震撼,在作品與作品間彷彿建構起島嶼浮生。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以「香味」的角度簡單觀看畫作《春》,不論是對畫或對芳香植物有興趣的讀者,都能有更立體的認識。
Thumbnail
透過比較易懂的文字,介紹康德美學中的關鍵部分之一——鑑賞判斷,以及透過說明鑑賞判斷的四大機竅,以窺其全貌。
Thumbnail
康德的鑑賞判斷提供了對美的具體且深入的理解,同時化解了「美是什麼」、「美的主客觀問題」之衝突。本文透過介紹康德美學中鑑賞判斷的概念,藉由此概念解決上述的問題,並闡述了鑑賞判斷雖為主觀,但具有普遍必然性基礎的可能,使得創造「美感」的工作者有了實踐的依據。
Thumbnail
本文試著將《論述設計》中提及現今工業設計發展所面臨的八項挑戰,透過康德的「鑑賞判斷 (又譯:審美判斷)」嘗試說明工業設計的實踐與此哲學思維的連結。透過這位18世紀哲學家提出的觀點,透過此篇文建立起一種連結,以反思現今工業設計面臨的八項挑戰,包含:功能主義、形式主義、商業主義等方向。
Thumbnail
這是對臺灣水墨藝術家簡志剛的個展〈三十六號洞窟〉的觀點分享及理解,藉由觀展的體驗,分享了對藝術家創作風格和理念的見解,作者對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對當代藝術的創新和突破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