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的初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疫情前有一陣子對心理相關的事很有興趣,很想去接觸體驗,然後社群就推播了一個催眠工作坊的體驗課程給我,看了一下距離家裡不算遠,而且是工作坊比起一開始直接一對一感覺比較安心一點,於是就報名了,但是因為疫情關係所以一延再延,總算在前幾天成功開課了。

一進教室有一位學員和老師,地上共擺了六張和式躺椅,放完個人物品找了一張坐了下來,那個躺椅很厚實很有支撐力,我的坐姿逐漸變得癱軟,然後就聽著老師跟學員聊天。

課程開始老師先簡單講了一下架構,然後就請我們站起來,用兩張鐵椅拉開距離擺放問了我們一些問體,希望我們每個人能就題目分享自己的想法,也藉此讓彼此多了解一點,心情放鬆一點,等一下催眠效果會比較好,題目包含家裡距離教室的遠近、對於催眠的了解以及覺得對於成功的距離。

距離教室的遠近:以這個題目順便請我們自我介紹,想講什麼就講什麼,大家講了目前的工作職業之類的。
對於催眠的了解:大家講得不外乎是小時候看過電視上的催眠表演和都是以好奇的心情來報名此次體驗工作坊。
覺得對於成功的距離:大家都會講跟自己擁有有多少錢無關,可能是內心、可能是覺得工作事業的狀態或是有一位特地從台南騎車來的學員,他著墨在對於自我有多少了解,而我當下有點詞不達意,但我想表達的是,我站在不成功和成功的正中間,是因為我的心態是我對於我好奇想了解的事物會想辦法去體驗、接觸,例如設計、求職和本次的工作坊,去年因為疫情、因為很多你認識的人因為各種原因相繼離世,我講了像是小鬼離世其實給予我最不同的啟發,那一陣子在想,如果自己不小心死掉,那我的生活正在被負面情緒包圍、被工作淹沒

那是我想要的狀態嗎?

如果不是的話,那是不是就要採取行動,做出改變呢?於是我就提早半年先跟直屬主管預告了離職,回到題目,我想表達的是我覺得現在死掉也沒關係,所以我覺得我適合站在中間的距離,我此刻擁有的我會珍惜滿足,而太遙不可及的目標我也不會設定追求。(寫文章的此刻,隨機點的中文抒情歌歌單居然播放了小鬼的歌!)

raw-image

然後老師再回到一些催眠知識的分享,像是催眠其實無所不在,我們分享了我覺得行銷活動也是一種催眠,像是滿千送買或免運,其他學員分享了電視媒體也是一種催眠等。

再來就是實作了,老師請我們想一個我們會安心的空間,老師是草地、其他同學分別是山上、森林裡的按摩小屋和飄雨的無人街道,而我那時候想到的是空中瑜伽掛布的大休息時的狀態,然後老師請我們將椅子調整成自己最舒服的姿勢且關燈播放蟲鳴鳥叫的音樂,用說話帶我們想像剛剛自己覺得安心的狀態,321結束後,老師請我們分享剛剛的感受,有同學好明確感受到、看到好多東西,也有同學跟我一樣沒有很多事發生,但感受沒有不舒服,我不知為何我其實沒有具體的看到什麼,我只覺得眼前一片黑然後有類似綠色極光的東西隨機出現,然後黑色逐漸變淺,我一直聽得到老師在說什麼,且知道自己一直在教室裡,而森林按摩小屋的同學他說他有一個部分就聽不到老師聲音,直到老師數321要叫我們起來。

老師接著請我們填寫一張單子

raw-image

再請我們個別分享,有學員對於內在的智者定義比較不確定,但老師其實想要的是一個明確的人,所以他們最後改成了自己,我是設定為男友。

接下來再次進入催眠,我將躺椅從躺最平往上調了一格讓他有一點點墊高的感覺,這次的催眠我有了比較不一樣的感受,昏暗的空間和蟲鳴鳥叫的背景音樂,老師說話的引導,我想像了男友開車載我,我們在筆直的高速公路上等速前進,然後我的眼前突然又一片漆黑,出現了一些奇怪的日常生活物品且在我眼前放大,然後我突然想到我好像感覺不到我的手了(因為我的姿勢是平躺且雙手交疊在我的肚子上),我動了一下我的手,才發現我又聽到了老師的聲音,我才發現原來我剛剛好像不知道去哪了,跟剛剛森林按摩小屋的學員一樣,原來不知道自己去哪是這種感覺!

321結束後我們再次分享剛剛的感受,我首先發表,但我一直在問老師我是不是睡著了,老師是說應該還不到睡眠的那一層,因為我還是有被喚醒,所以應該只是比剛剛更進入;而森林按摩小屋的同學這次是連321都沒聽到,他是老師開燈後才醒來;山坡上感受力很強的學員說他有順利看到了像是天使的自我,閃閃發光,沒有對話但是他覺得自己釋懷了一些事,且看到了自己離世的貓咪,覺得祂過得很好;最後一位飄雨無人街道的學員說他經過了一個隧道,但出來後是一個夜晚的山城等。


先不論這次的催眠體驗不像電視上看到的那樣,且不是一對一的所以也不能像很多影片可以跟老師對話那樣,但是我覺得是很新奇的感受,我相信這件事真實存在就像是有些人睡著後可以跟他對話吧,我是沒有睡覺對話過,因為我其實在外面睡覺的話都蠻淺眠的,而在家睡覺也不會有家人無聊要來跟我對話,總之我覺得很有趣,且不是每個人都會看到很多東西,所以更真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隻女孩跑跳碰的沙龍
10會員
27內容數
2025/04/16
除了朋友介紹,我目前陌生開發的管道鎖定在接案平台和相關社團,每天我都會刷一遍各大社團,看有沒有新的案源,同時也觀察在接案市場裡大家都怎麼行銷自己。
Thumbnail
2025/04/16
除了朋友介紹,我目前陌生開發的管道鎖定在接案平台和相關社團,每天我都會刷一遍各大社團,看有沒有新的案源,同時也觀察在接案市場裡大家都怎麼行銷自己。
Thumbnail
2025/03/12
怎麼稱呼一直都是設計工作者代代相傳的話題之一,許多從業人員討厭被稱呼為美工或美編,甚至會為此覺得自己不受重視,而在網路上抒發一番,我個人對於這些名詞是有一些想法。 我不會自稱設計師...
Thumbnail
2025/03/12
怎麼稱呼一直都是設計工作者代代相傳的話題之一,許多從業人員討厭被稱呼為美工或美編,甚至會為此覺得自己不受重視,而在網路上抒發一番,我個人對於這些名詞是有一些想法。 我不會自稱設計師...
Thumbnail
2025/02/26
在職場中很常覺得不管在哪個位置都好忙碌,只是忙的地方不同,想記錄一下身為甲方、乙方或丙方到底在忙些什麼?
Thumbnail
2025/02/26
在職場中很常覺得不管在哪個位置都好忙碌,只是忙的地方不同,想記錄一下身為甲方、乙方或丙方到底在忙些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內在權威很奇妙地幫你和一些不對等的能量區隔。 那一年,我從北京的工作辭職回來,當時回台灣還需要 14 天隔離。回想那段時間,真的是受到了疫情炸裂和工作壓力的摧殘。可以 14 天完全隔離,不用社交、不用工作、不必出門,暫住在一間有廚房的空間,每天睡飽、起來看書、打電動、自己煮飯、做瑜伽,簡直置身
Thumbnail
內在權威很奇妙地幫你和一些不對等的能量區隔。 那一年,我從北京的工作辭職回來,當時回台灣還需要 14 天隔離。回想那段時間,真的是受到了疫情炸裂和工作壓力的摧殘。可以 14 天完全隔離,不用社交、不用工作、不必出門,暫住在一間有廚房的空間,每天睡飽、起來看書、打電動、自己煮飯、做瑜伽,簡直置身
Thumbnail
上了正統的催眠課,才更加認為那些看法多是偏見,催眠有其科學根據。 催眠是一種向內探索的方法,有一定的催眠學理,是一種科學的技術。 不過所有的課程都是師傅引進門,練習和與個案經驗的累積才能精進。 期待更深入的學習,協助自己和他人,探索和發揮內在原力。 高銘的《催眠師手記
Thumbnail
上了正統的催眠課,才更加認為那些看法多是偏見,催眠有其科學根據。 催眠是一種向內探索的方法,有一定的催眠學理,是一種科學的技術。 不過所有的課程都是師傅引進門,練習和與個案經驗的累積才能精進。 期待更深入的學習,協助自己和他人,探索和發揮內在原力。 高銘的《催眠師手記
Thumbnail
從日常到非凡 催眠改變你的思維與視角 試著想像一下,你躺在舒適的沙發上,緩緩地閉上眼睛,慢慢地,你感到身體變得越來越輕,彷彿漂浮在雲端。 這種放鬆的感覺,正是催眠的第一步。 催眠就像是一場心靈的旅程,引導我們進入一個特殊的意識狀態。它實際上並不神秘,而是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經驗相似。
Thumbnail
從日常到非凡 催眠改變你的思維與視角 試著想像一下,你躺在舒適的沙發上,緩緩地閉上眼睛,慢慢地,你感到身體變得越來越輕,彷彿漂浮在雲端。 這種放鬆的感覺,正是催眠的第一步。 催眠就像是一場心靈的旅程,引導我們進入一個特殊的意識狀態。它實際上並不神秘,而是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經驗相似。
Thumbnail
催眠是一種讓人與潛意識更親近的方式。利用α波狀態與自己的潛意識連結。不管是感性或是理性的人,在催眠過程中可以看到潛意識中被忽略或習慣的問題,幫我們與自己內在更親近的一種方式。瞭解內心的困惑、梳理情緒來源,並引導解決問題。然而,催眠之後是否能生活得更好,仍然取決於自己與內心的和解和實際改變的行動。
Thumbnail
催眠是一種讓人與潛意識更親近的方式。利用α波狀態與自己的潛意識連結。不管是感性或是理性的人,在催眠過程中可以看到潛意識中被忽略或習慣的問題,幫我們與自己內在更親近的一種方式。瞭解內心的困惑、梳理情緒來源,並引導解決問題。然而,催眠之後是否能生活得更好,仍然取決於自己與內心的和解和實際改變的行動。
Thumbnail
如何成為一位好的催眠師呢?持續地做催眠個案,累積催眠的經驗。好的催眠師應該具備什麼特質呢?耐心、同理心、好奇心,以及沒有任何批判的眼光。同時,催眠師沒有必要替個案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在催眠的過程中,個案在理性與感性、意識與潛意識的辯證中,透過自我對話的方式,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Thumbnail
如何成為一位好的催眠師呢?持續地做催眠個案,累積催眠的經驗。好的催眠師應該具備什麼特質呢?耐心、同理心、好奇心,以及沒有任何批判的眼光。同時,催眠師沒有必要替個案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在催眠的過程中,個案在理性與感性、意識與潛意識的辯證中,透過自我對話的方式,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Thumbnail
神奇的是,連續兩天長時間的課程竟然不會讓我感到疲累,反而很享受那種浸在靈氣的感覺裡。 身體僵硬的反應感覺是→僵硬→被靈氣解除→僵硬→再解除這樣循環,漸漸的僵硬反應就緩和了許多...
Thumbnail
神奇的是,連續兩天長時間的課程竟然不會讓我感到疲累,反而很享受那種浸在靈氣的感覺裡。 身體僵硬的反應感覺是→僵硬→被靈氣解除→僵硬→再解除這樣循環,漸漸的僵硬反應就緩和了許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