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從爆發了三級警戒的狀態,每天都有新的案例與新聞,包含陳時中的直播和各縣市的案例報導,「今天幾個確診?」變成大家交頭接耳的話題,「確診數字」變成一個等待解封的重要指標。
一、第一個紀念日(在宿舍)
在五月中,天氣很熱,台灣的疫情爆發,維持了好久的寧靜,竟然有了新的境外確診個案,那個假日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從那天開始,出門接觸人群變成一件令人極度恐慌的事,從窗外看出去的大馬路,也是前所未有的空曠,幾乎沒有車子來往。在那幾個禮拜,由於還在學校上課,其實內心的心情是開心的,總覺得自己擁有更多自由,多了很多分配時間的彈性。雖然當時解封日遙遙無期,但這種戲劇性的爆發,彷彿是紀念日一般,在時間軸上留下重要的標記。
二、一天有三個紀念餐(在老家)
少了很多「出門」、「走樓梯」、「搭車」、「聚餐」等等的過程,在家「吃飯」對我來說變得格外重要,我也把它當作是工作之外,讓心情轉換的中場休息。在這兩個多月的每個早上,為了幫自己「開機」,習慣用耳掛咖啡泡一杯又熱又香的耶加雪夫,如果家裡剛好有人,我們有會彼此分享早餐。到了中午,媽媽已經發展出了新的下廚習慣,設計了一個表格,規劃一週菜單,貼在冰箱門片上,我們可以期待下一餐的「Special Meal」:是牛肉麵?水餃?還是火鍋?於是,在家吃飯變成令人期待又幸福的事情。
三、「Stay Home, Stay Safe!」(在線上)
這輩子從來沒有想過,「Stay Home, Stay Safe!」這句話會變成最實用又真心的祝福語。現在想起來,我已經好一陣子沒有見到同學跟朋友們了!所有的會議和討論,改成線上模式之後,「時間」對我們來說,如同紀念日,必須要更精準了,深怕因為網路或者其他因素而耽誤到對方的寶貴時間。結束一個會議時,也會慎重的看著螢幕的對方說再見!再見!Stay Home, Stay Safe!當作一個完整的結尾,尤其是在畢業設計的面談時期,和老師的面談也時常很準時的在XX:00結束連線,因為還有下一位同學需要和老師面談,完全不像以前和老師設計,時常聊到忘了時間。
前陣子看了關於「時間生物學(Chronobiology)」的資料和影片,其實人類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時間感,也並非所有人都可以早睡早起,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週期性!
也許建構在「在家工作」的前提之下,我們生活的空間也根據我們自己對時間的感受有所不同,例如:我喜歡在大家都在的客廳地毯上做事,包含看書、運動、睡覺等等。生活場所是藉由「自身時間感」和「物件轉換」當作新的未來空間想像。
關鍵字:儀式感、時間感、後疫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