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逕自想像成是 對於此時此刻的自己感到滿足,而不需要過度的甜來撫慰自己 也同時允許、願意包容生命裡的更多可能, 如同微糖的飲品相較於半糖、全糖而更適合搭配各款甜點。 有時候忍不住去想 大人跟小孩的差別在哪呢? 是能夠自給自足嗎? 但小孩如果去幫忙看店、做些雜事,也是在工作阿 是身體狀態健康完整嗎? 摁…但大人有時反而更喜歡熬夜、喝酒、抽菸 報復性向世界宣告掌控身體自主權 是心靈狀態穩定嗎? 不不不,看看許多情緒化的大人 周末假期跟朋友在家附近覓食, 經過自己以前上班途中常去的飲料店,點了一杯懷念的奶茶 很習以為常地告知少冰微糖 想不到老闆完成後問了一句,妳以前不是習慣點半糖嗎? 內心突然恍然大悟,原來我已經從半糖職場新鮮人, 便成微糖、甚至偶爾無糖的職場後菜鳥 糖的減量,不僅為了健康, 我想逕自想像成是 對於此時此刻的自己感到滿足,而不需要過度的甜來撫慰自己 也同時允許、願意包容生命裡的更多可能, 如同微糖的飲品相較於半糖、全糖而更適合搭配各款甜點 也許是 尚未明瞭眼前的路,但鼓勵自己專注於當下充滿熱情的事物; 也許是 還偷偷喜歡著一個人,即使沒有得到預期的回音仍然不忽視自己的喜歡; 也許是 把一切都還不明朗的迷霧想作晴空裡的雲, 哪天一陣風,搞不好就吹散了, 那何不讓此時此刻的自己去享受在雲裡的時光呢? 如同啜飲一口微糖奶茶,溫柔醇厚的餘裕總令人忍不住還想再加點道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