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蕨入門課 4 關於照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篇來分享關於鹿角蕨照顧的經驗吧 雖然我擁有的鹿種不多 不過基本上來說 是通用的 除了一些魔王等級的鹿 需要特別的設備 才能比較保證提升存活度 在沒有把握前 真的建議大家別花冤枉錢 或許植株單價不高 但還是錢錢啊
女王
養殖環境 台灣環境都是偏濕熱的 尤其梅雨季節 對鹿角蕨是一大挑戰 濕又熱 若是沒有風 那麼挑戰又會更上一層 所以遮陽 通風 是首要條件 畢竟是蕨類 對於陽光的需求是有的 只是無法直接接受日照 現在網路上可看到的視頻 都能看到鹿角蕨在原生地的樣貌 是依附在樹上 或是岩石上 也有少數鹿種 是可以接受全日照的 依附在樹上的鹿 是接受全天散光 由營養葉去收集落葉 動物糞便等 作為養分 人為養殖的 就需要定期給肥了
亞猴
通風則是能幫忙帶走多餘的水分 人為養殖不像原生的依附環境 是必須用水苔包覆著根系的 因此 若是再不通風的環境養殖鹿角蕨 就很容易造成 水傷 爛根 發霉 鹿就等於生病 生病了 就難處理 得用藥 或是將染箘的部分切除 然後將整株更換水苔 進行養護 等待植株自行修護 期間 可以給予些許的肥料 幫助復原所需要的養分 切記 別為了求快 給多 這樣反而會造成肥傷 上述是一個大概 養護方式的決定 還是得依現況來決定 不過如果受傷的是芽點 那救回的成功率 會很低 因為除了根系 芽點就像是第二生命線 受了傷 更難復原
圖片取自網路搜尋 如有侵權 請告知 小編會立即撤下
最後附上一張圖表 是網路上搜尋到的 給大家做參考 希望對於喜歡養鹿的朋友們 有所幫助
最後最後 鹿角蕨因不同個體 所以對於養殖環境的反應 多少會有不同 在養殖的同時 記得要觀察鹿的反應 若有不良反應出現 記得要換地方 然後再觀察 鹿若適應了 生長速度與型態 很快就會反映出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5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菇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入鹿坑到現在 大多是自己摸索出來的經驗 或許是環境 或許是幸運 照顧過的鹿角蕨 蒙上帝恩招的不多 卻是也讓我吃了些苦頭 所以硬是又多繳了一次學費 只不過 到最後 還是去了上帝的身邊 同樣的植株 養掛了一次 又買一次 實在是因為太喜歡個體的表現 只不過 真的是大魔王啊 歸去的波哥 購買側芽的關鍵點很
有點跳 這次要說的是如何上板 不過 照片沒有很齊全 對於這點 先說聲抱歉  風化木 螺絲 螺絲起子 電動起子 木板 水苔(介質)椰子纖維 樹皮塊 顆粒緩效肥或是液態肥 魚線  鐵線 還有主角 鹿角蕨 對了 在確定製作之前 可以先將水苔先用水桶浸泡一晚 浸泡同時 可以加入液態肥 讓水苔吸水膨脹時 同時
其實一直不知道該怎麼下題 說入門課 感覺也很怪 因為菇爸我養鹿的經驗也才三年多 雖然打過怪 非洲猴腦鹿角蕨 實在是太有個性的鹿 入手兩次 兩次他都跟我說再見 連衣袖都沒揮一下 我倒是傷心了一陣子 掉了幾滴淚 這題外話 之後再跟大家分享 今天就簡單分享 新手入門該知道的一些事情吧 回想三年前 可是繳了
連續的大雨日常 接連下來 也有個把月了 之後則是斷斷續續的午後雷陣雨 又快又急的雷陣雨 有幾次還像刮颱風般的可怕 偶爾上山運動 看見原本乾涸多年的溪谷 山壁上的小瀑布 再次的因雨水而濕潤 會想到小時候 回到山上老家 雨後 一定會跑到溪裡抓小魚小蝦 當然 長輩都會說 慢點去 等溪水退去後 再去也不遲 
一早起床就聽到窗外的雨聲 氣溫大約是26度 是植物喜歡的舒適天氣 不過時不時露臉的大太陽 真會讓人措手不及 尤其是給水或是剛淋完雨的植物 很怕這樣的溫差 如果沒做好防曬措施 就會曬傷 或是傷害到根部 不過一開始養殖鹿角蕨時 其實還是繳了些學費 網路上是有些分享文章 但真的就僅次於分享 實際的養殖經驗
7/30號 下午兩點 到衛生所 做了報到 跟著排隊 量體溫 血壓 接著護理人員便引導預備接種疫苗的民眾到椅子上就坐 等了大約三分鐘左右 醫生來做打針前的最後問診 好確認每個人在打針前的健康狀態 接著 便由護理人員接手 準備打針 1415 注射疫苗 在現場觀察15分鐘後(醫師要求) 1435 離開衛生
從入鹿坑到現在 大多是自己摸索出來的經驗 或許是環境 或許是幸運 照顧過的鹿角蕨 蒙上帝恩招的不多 卻是也讓我吃了些苦頭 所以硬是又多繳了一次學費 只不過 到最後 還是去了上帝的身邊 同樣的植株 養掛了一次 又買一次 實在是因為太喜歡個體的表現 只不過 真的是大魔王啊 歸去的波哥 購買側芽的關鍵點很
有點跳 這次要說的是如何上板 不過 照片沒有很齊全 對於這點 先說聲抱歉  風化木 螺絲 螺絲起子 電動起子 木板 水苔(介質)椰子纖維 樹皮塊 顆粒緩效肥或是液態肥 魚線  鐵線 還有主角 鹿角蕨 對了 在確定製作之前 可以先將水苔先用水桶浸泡一晚 浸泡同時 可以加入液態肥 讓水苔吸水膨脹時 同時
其實一直不知道該怎麼下題 說入門課 感覺也很怪 因為菇爸我養鹿的經驗也才三年多 雖然打過怪 非洲猴腦鹿角蕨 實在是太有個性的鹿 入手兩次 兩次他都跟我說再見 連衣袖都沒揮一下 我倒是傷心了一陣子 掉了幾滴淚 這題外話 之後再跟大家分享 今天就簡單分享 新手入門該知道的一些事情吧 回想三年前 可是繳了
連續的大雨日常 接連下來 也有個把月了 之後則是斷斷續續的午後雷陣雨 又快又急的雷陣雨 有幾次還像刮颱風般的可怕 偶爾上山運動 看見原本乾涸多年的溪谷 山壁上的小瀑布 再次的因雨水而濕潤 會想到小時候 回到山上老家 雨後 一定會跑到溪裡抓小魚小蝦 當然 長輩都會說 慢點去 等溪水退去後 再去也不遲 
一早起床就聽到窗外的雨聲 氣溫大約是26度 是植物喜歡的舒適天氣 不過時不時露臉的大太陽 真會讓人措手不及 尤其是給水或是剛淋完雨的植物 很怕這樣的溫差 如果沒做好防曬措施 就會曬傷 或是傷害到根部 不過一開始養殖鹿角蕨時 其實還是繳了些學費 網路上是有些分享文章 但真的就僅次於分享 實際的養殖經驗
7/30號 下午兩點 到衛生所 做了報到 跟著排隊 量體溫 血壓 接著護理人員便引導預備接種疫苗的民眾到椅子上就坐 等了大約三分鐘左右 醫生來做打針前的最後問診 好確認每個人在打針前的健康狀態 接著 便由護理人員接手 準備打針 1415 注射疫苗 在現場觀察15分鐘後(醫師要求) 1435 離開衛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代很多家庭都喜歡養花,但養花也講究方法,不是買回來直接澆澆水就能養好的。花草就像人一樣,不同的品種有不同的習性,養護難度也有很大差異。不建議新手花友養難度太高的花,很容易把花養死,白白浪費時間和金錢。今天要為大家介紹六種特別好養的花草,包括藍雪花、太陽花、牡丹吊蘭、風雨蘭、緋花玉和小木槿。
Thumbnail
本文介紹多肉植物在頂樓露養的最佳品種,特別是夏季環境下如何選擇耐熱和好養的多肉,如火祭、黃花新月以及夢玉等。透過表現優異的多肉,幫助新手提升養護信心,並提供改善環境的建議。適合任何多肉愛好者參考與學習。
Thumbnail
夏天炎熱的高溫對多肉植物的生存影響很大。通風和疏水是保護多肉植物的關鍵。本文介紹了夏季多肉植物的表現情況以及在陽臺上栽培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近來鹿角蕨風行 第一回看到如此大的鹿角蕨 想必是富貴人家的寵物 穿牆只為享受遊憩 不被保護的自由 是有多開心呀~(看長的多囂張😂) 荷花只想說 我出身泥濘也不嫌棄 照樣把自己活的直挺挺 從不跟誰費力較勁 因我就是我你還是你♡
Thumbnail
第一次從便利商店包裹收到朋友寄來的禮物,竟然是鹿角蕨,太神奇了。想都沒想過會在小七與它相遇。 鹿角蕨(Staghorn Fern)是一種觀賞蕨類植物,因其葉片形狀像鹿角而得名。近年來,鹿角蕨成為了一種流行的室內植物,受到許多植物愛好者的喜愛。這股風潮可以歸因於以下幾個原因: 獨特的外觀:鹿角蕨的
茶樹鹿角蕨 (Platycerium ridleyi),又稱澳洲茶樹鹿角蕨,是一種附生蕨類植物,原產於澳洲東部地區。它的葉片分為兩種形態:盾形的不孕葉和叉狀的孢子葉。不孕葉較大,呈盾形或腎形,質地堅硬,表面
07/17/2014 最近鹿的角因某政治人物而引起大眾的討論。 而鹿角坑是今天保育巡查的地點。 我們沿著溪流而上,終點站是個瀑布。 鹿角究竟是那個鹿角也不用深究了。 走在溪岸的步道上,心情輕鬆愉快。   最近有個舊識問我現在在作什麼? 講了許多我正在作的工作。 他終於忍不住了。
Thumbnail
品牌植物市集「艸質感」,今年2/25至2/27移師「台北花博公園爭豔館」,比起2022在台南嘻門程廣場及大台南會展中心舉辦,北部絕對是高人氣、高消費力的主力市場。
Thumbnail
養了爬爬5年 也不是對所有物種很了解我家寵物都是冷到不行天氣接回來 特好養 照顧幼體龜要2.3年才穩定蜥類渡一個冬季就很穩避免養沙漠型蜥 . 南美洲爬爬的跟台灣氣候比較搭 我們家的南美蜥 兩種保溫方式溫度不要低於20度 維持消化, 據說母蜥懷孕會維持比環境還高溫 大蜥蜴
Thumbnail
簡單做--亞猴鹿角蕨孢子(spore)培育紀錄 https://youtu.be/5ryJ1KJ3xIc?si=aDDlY4Mwe-YrdIOt 2022-04開始的孢子培育過程,準備 培育盒(有透明蓋一盒) 水苔(250g) 成熟亞猴鹿角蕨孢子(一管2g) 選擇四月開始,天氣逐漸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代很多家庭都喜歡養花,但養花也講究方法,不是買回來直接澆澆水就能養好的。花草就像人一樣,不同的品種有不同的習性,養護難度也有很大差異。不建議新手花友養難度太高的花,很容易把花養死,白白浪費時間和金錢。今天要為大家介紹六種特別好養的花草,包括藍雪花、太陽花、牡丹吊蘭、風雨蘭、緋花玉和小木槿。
Thumbnail
本文介紹多肉植物在頂樓露養的最佳品種,特別是夏季環境下如何選擇耐熱和好養的多肉,如火祭、黃花新月以及夢玉等。透過表現優異的多肉,幫助新手提升養護信心,並提供改善環境的建議。適合任何多肉愛好者參考與學習。
Thumbnail
夏天炎熱的高溫對多肉植物的生存影響很大。通風和疏水是保護多肉植物的關鍵。本文介紹了夏季多肉植物的表現情況以及在陽臺上栽培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近來鹿角蕨風行 第一回看到如此大的鹿角蕨 想必是富貴人家的寵物 穿牆只為享受遊憩 不被保護的自由 是有多開心呀~(看長的多囂張😂) 荷花只想說 我出身泥濘也不嫌棄 照樣把自己活的直挺挺 從不跟誰費力較勁 因我就是我你還是你♡
Thumbnail
第一次從便利商店包裹收到朋友寄來的禮物,竟然是鹿角蕨,太神奇了。想都沒想過會在小七與它相遇。 鹿角蕨(Staghorn Fern)是一種觀賞蕨類植物,因其葉片形狀像鹿角而得名。近年來,鹿角蕨成為了一種流行的室內植物,受到許多植物愛好者的喜愛。這股風潮可以歸因於以下幾個原因: 獨特的外觀:鹿角蕨的
茶樹鹿角蕨 (Platycerium ridleyi),又稱澳洲茶樹鹿角蕨,是一種附生蕨類植物,原產於澳洲東部地區。它的葉片分為兩種形態:盾形的不孕葉和叉狀的孢子葉。不孕葉較大,呈盾形或腎形,質地堅硬,表面
07/17/2014 最近鹿的角因某政治人物而引起大眾的討論。 而鹿角坑是今天保育巡查的地點。 我們沿著溪流而上,終點站是個瀑布。 鹿角究竟是那個鹿角也不用深究了。 走在溪岸的步道上,心情輕鬆愉快。   最近有個舊識問我現在在作什麼? 講了許多我正在作的工作。 他終於忍不住了。
Thumbnail
品牌植物市集「艸質感」,今年2/25至2/27移師「台北花博公園爭豔館」,比起2022在台南嘻門程廣場及大台南會展中心舉辦,北部絕對是高人氣、高消費力的主力市場。
Thumbnail
養了爬爬5年 也不是對所有物種很了解我家寵物都是冷到不行天氣接回來 特好養 照顧幼體龜要2.3年才穩定蜥類渡一個冬季就很穩避免養沙漠型蜥 . 南美洲爬爬的跟台灣氣候比較搭 我們家的南美蜥 兩種保溫方式溫度不要低於20度 維持消化, 據說母蜥懷孕會維持比環境還高溫 大蜥蜴
Thumbnail
簡單做--亞猴鹿角蕨孢子(spore)培育紀錄 https://youtu.be/5ryJ1KJ3xIc?si=aDDlY4Mwe-YrdIOt 2022-04開始的孢子培育過程,準備 培育盒(有透明蓋一盒) 水苔(250g) 成熟亞猴鹿角蕨孢子(一管2g) 選擇四月開始,天氣逐漸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