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一個蛹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清早經歷了一場劇烈腹痛。如果疼痛有身體部位的區別的話,比如說骨折的疼、斷肢的痛、生產的痛、頭部的痛等等,我的身體最常經歷的,大概就是這種腹痛。那是腹部深處的痙攣、那裡頭某處的肌肉像條發狂被擰乾的毛巾一般。在那些時光裡,身體反應不是你的意志力能夠控制的(你的身體不是你的身體),只能任憑那疼痛漸次地將你整個身體壓縮收束,成為一隻被痛燙熟的蝦,並不由自主地呻吟。
疼痛感如浪,一陣一陣。多麼奇怪,彷彿在那舒緩的幾秒,它放手只為了讓你重新整頓力氣,等待再次壓縮擊潰。在痛著的時光中,後來整個身體會不由自主的出汗,甚至連動到某處神經,造成噁心的感受。
疼痛讓我覺得最不可思議之處,是其所帶來的身體反應,並且牽動了整個心智能量。在那些痛的時光裡,無法與世界連結;所有的力氣都僅能濃縮成為專注在身體疼痛的這件事上——無論你情不情願。也就是說,疼痛將轉移你的所有能量,逼迫你只能面對正在劇痛這件事,而幾乎沒有多餘的力氣去對疼痛之外的事,做出反應或回應。
於是疼痛成了一個蛹,毫不客氣地將你整個身心包裹起來。但這也並非一種與外界阻隔,而僅是因為你在那個時候,真的完。全。沒。有。餘。力去處理痛之外的事。你並非有意如此,但現實情況逼得你僅能如此。
痛的餘韻過後,我氣力失喪大半地在床上等待復原(疼痛所用掉的力氣,總是超出我的想像)。勉強擠出力氣詢問室友10月份的繪本工作坊內容。他提到了「難搞」的人云云。「難搞」一詞不知為何,突然帶我想到了另些事。
最近一口氣看完了《轉捩時刻:911與反恐戰爭》(置入性行銷無誤),然後繼續追《醫生耀漢》(眼冒愛心)。主角之一車耀漢,本身是一名先天性痛覺不敏感合併無汗症 (CIPA)的患者,但卻是疼痛醫學科的頂尖醫生。劇情背景之一,圍繞在疼痛醫學科中的各種病患故事裡。
直接被池晟圈粉(完勝李敏鎬)
我突然感受到所謂受疼痛折磨的患者,身心交瘁之劇烈。如果說我偶發性的劇烈腹痛,都讓我陷入了一種如蛹的狀態——難以分神去應付日常;那麼,在劇中那些來疼痛醫學科求診的人們,難道不更是「支離破碎」?僅僅是要應付長期的疼痛,那疼痛之蛹,簡直是化石般的層層積疊上去?若長期下來,無力去與日常生活打交道的破碎生命,不就會成了「難搞」的人?
而甚至,有些傷口,不是出現在身體髮膚(即肉眼可立即觸及之處),而是心智上的破碎——我在想的即是創傷。創傷的英文trauma,即是從希臘文「傷口」而來。那因創傷所造成的疼痛(其症狀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使得倖存者永恆地卡在記憶流沙裡。在《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范德冦醫生回憶,在他剛開始試著治療PTSD的退役軍人(團體)時,這些軍人完全無法談論他們的日常生活、日常所遭遇到的問題、以及大量飲酒的狀況:
他們典型的反應是猶豫和抗拒,只會再次描述自己如何在許特根森林之役用匕首刺穿德軍的心臟,或是他們的直升機如何在越南的叢林上空被擊落。無論創傷發生在十年前或四十多年前,我的病患都無法將戰時經驗跟此時的生活連結起來,讓他們如此痛苦的事件,卻也成為他們唯一的意義源頭。(頁27)
也就是說,這些未踏上復原之路的倖存者,他們始終是與世界「脫離連結」,並且有酗酒及突發的暴力行為。而酗酒,正是為了逃避他們所無法承擔的感受與記憶(也不知該如何面對),便透過酗酒的方式來「麻避」。「麻避」,麻醉與逃避,終只會導至惡的循環,產生各種暴力(因情境觸發),而在暴力與酗酒中又持續被羞恥感所淹沒,如此痛苦殘暴的循環。
他們沒有辦法「跟此時的生活連結起來」;他們是「難搞」的人,因為他們的精力都必須花在處理創傷的疼痛侵擾中。那是肉眼不可見的劇烈之痛。
一些事情浮現在心海裡,我想起了人們說書寫是治療方法之一。但在閱讀賴香吟的《其後》時,作者試圖在思考與辯證的,其中之一就是有關書寫能否成為治療或救贖。我自己在思索的時候,隱約覺得這確實有其侷限——僅管是必要的。所謂治療或救贖,本來就沒有單一的簡便途徑。但傷害的暴力,相較之下卻如此輕易(而這個世界對創傷的認識,也才剛開始不久)。
深刻與沉耽,畢竟是不同的。《其後》的主角有了這一個體悟。
范德冦醫生也提及:
幫助受害者找到文字來描述自己所發生的事,這雖然深具意義,卻通常並不足夠,講述往事的動作未必會改變身體自發的物理及荷爾蒙反應,他們的身體處在過度警戒的狀態,預備隨時會遭受攻擊或侵犯。若想使真正的改變發生,身體需要了解危險已經過去,也需要活在當下的現實中。(頁 29-30)
10月份的繪本工作坊還是決定來談創傷(三心二意的傢伙)。在那前一天,要赴社青讀經營專講路得記,前導(讀)影片辛苦的籌委們已製作完畢並上架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9會員
    165內容數
    從神學連接繪本、文學、哲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bu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faith, spirit, the sacred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人樹之間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搶人事件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伯賽大的五餅二魚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驚惶思索的馬利亞(上)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付費專題文章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是一個人;不是一個人?不是一個人  因為我們相連再一起 使我們踏上未來  讓夢之色彩相連 讓這片藍天掛上鮮艷的彩虹 是一個人  伴隨著沒有自信   而沒有踏出腳步 這樣真的快樂嗎      看著這樣的自己     想要堅強 卻被一次次打擊      內心僅剩下一個人 踏出的腳步   走著    遇見了妳 讓我們同步前進
    avatar
    芯明
    2021-09-20
    這是一個徵兆 ~ 松浦彌太郎的大人學書名:松浦彌太郎的大人學 這兩年要跨入半百的我,老覺得自己很〝心虛〞。 對於不喜愛的人事物,厭惡的直接反應,依然非常明顯。 情緒低潮或不佳時,仍是〝衝動任性〞得回應著不順自己意思的人。 終究,成熟,依然沒有因為歲月的累積而增強太多。 堅持,反而鞏固更為扎實,甚至更深得植入骨髓。 之前總是喊著,我不想
    Thumbnail
    avatar
    Alyson ~ Dream Catcher
    2021-08-16
    這次是另一個地方痛…是腸,應該是我的腸吧? 其實我也黑人問號…昨天寫完那篇之後真是身體徹底輕鬆了起來… 昨天整個太輕鬆…晚上十一點躺床,但遲遲沒睡著… 然後迷迷糊糊之間,看到有現場直播謝淑薇溫布頓女雙的冠亞軍賽 直接就開來看…其實也是半夢半醒著看…雙方一直廝殺到二點多才收工… 謝也從差點輸掉,整個徹底逆轉勝…是很精彩沒
    avatar
    安波流
    2021-07-11
    沒有標題一切的開始
    avatar
    桔柣
    2021-07-08
    這是一個勵志故事嗎? 最近突然非常有上進心,跑來高雄空大上「城市記憶部落客」 第一堂課張天雄老師就送每個同學一本書,讓我們做個心得報告! 這本書名叫(倒著走的人生),作者是全身繪滿刺青的鋼鐵爸-阮橋本 鋼鐵爸出生在殯葬業的家庭,也許優渥的收入而任意的生活,長期在毒癮的誘惑下,總是成為家庭的缺席者⋯在他好不容易戒毒
    Thumbnail
    avatar
    Eliman愛力麵
    2021-03-09
    這是一個最壞,但也是最好的一年2020年,對全世界是最壞的一年,但對台灣是最好的一年;對人類是最壞的一年,但對股民是最好的一年;對沒買股票的人是最壞的一年,但對有買股票的人是最好的一年;對老手是最壞的一年,但對新手是最好的一年。各位是哪一種人呢?  
    Thumbnail
    avatar
    施昇輝
    2021-01-01
    我有一個好棒棒的老二:被逼迫停學的痛 到底是誰欠了誰 生活是現實的被逼迫停學的痛  老二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就立志要到日本留學。從小,很少管制他和老大打遊戲的時間;原因是他們懂得管理自己的時間,也不會因為打遊戲機,打到三更半夜。因此,兩個比較大的兒子,從遊戲中自學了不錯的日語;老二也因此玩出心得,想自創屬於自己的網絡遊戲。 老二很有繪畫的天分,除了上學、打遊戲,
    Thumbnail
    avatar
    麗麗蔣
    201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