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臨安小私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孩子們來到臺文館的文學樂園時,除了一開始初到的新鮮感,而忍不住想先用身體四處探索之外。在新鮮與興奮之後,我知道他們有能力拿起一本書,開始閱讀;或是會自行去架上,在書海中潛行。
那位無論大小事都要報告老師的、一年級時還不怎麼會說話的孩子,趴在軟墊上,一字一字讀著《山田家的氣象報告》。這是我們曾經線上共讀過的書。他也還記得,要在繪本哪裡,找到躲藏起來的小偷。
(突然感嘆起,這本好適合在太平境教會對面的測候所讀呀!而且,還可以順著測候所的功能,聊到1871年的八瑤灣事件,進而連動至福爾摩沙的命運……)
這些在恆春、學生總人數相當迷你的國小低年級孩子們,將升上三年級。也意謂著,近二年我們線上共讀的晨光時間,將告一個段落。
遙想最初的起心動念,僅是想協助N,讓學習資源與家庭資源都不見得很充裕的孩子們,能多練習文字書寫(〈喜傷的旅程〉)。所以,「共讀故事」是扇窗口,當時在共讀完後,我會天馬行空的出二個小問題,主要是讓孩子們想想「課本上可能沒教的事」,以及書寫/描述自己的感受、想法。
之於我,其實意外開啟了一扇窗。因為這些天馬行空的提問任務,常常能窺見孩子們的生活狀況。從孩子對問題的回答,當時也會和N交流我的觀察和想法。可能因為在開啟這個瘋狂的任務前,已經讀過《廢墟少年》和《從創傷到復原》,加上對兒童人權的接觸。有些東西,多了一點敏感。
升上二年級後,練習「書寫」的任務暫告身退。接著,就轉而針對繪本內容進行對話和分享——也就是過去幾年,在前任教會和台南大專進行的「提問與討論」。但似乎,也不那麼「提問與討論」。我總是在孩子們的分享中,一次又一次推挪了一點點、陌生景觀的窗。
我才是收獲最深刻的那位。但這些收獲,並不是來自於對繪本的熟稔,或是孩子們閱讀習慣的養成;而是我得以探觸到,一點點,那些在我面前的小小人們,身後更龐雜的……事件群。
這些共讀的時光,以我沒有察覺的方式,影響著我。同時也成為我後來被投入至教會主日學事工時,觀測與思索的起點。這二年共讀的經驗中,與過去一年在教會現場的觀察、閱讀,慢慢校正出一些「形狀」。
我逐漸體悟到:團體要能夠進入「提問與討論」之前,是需要有更長、更巨幅的前置作業。姑且暫稱為「暖身時期」。水泉的孩子們與我,因為N的協力,以及這樣長「時間的累積」,後來共讀裡「提問與討論」的團體動能,才能凝聚在一起。
換個角度來說,過去我所認為「重要」的「提問與討論」,要使之能有效用,團體成員間,必須要有足夠的凝聚力。凝聚力的養成,即是「暖身時期」。若將團體比喻為一個盛水的容器,而「提問與討論」是水。沒有團體動力(凝聚力),就彷彿容器是破洞的,水再怎麼灌進去,依舊通通留不住。(要用破洞的魚網來比喻也可以)
而在「孵育」暖身時期的同時,主帶者必須有能力觀測,團體成員的各自狀態。在此的「狀態」,不是指(教育/討論)「現場」所表現出來的當下,而是成員之所以成為「現在這個樣子」,背後由時間粘黏成團的各種脈絡。以年幼的孩子,就是家庭;年紀長一點的孩子,則就再加入同儕、社會文化價值等等。裡頭也牽涉到家庭資源和資本。
團體的「異質性」,完全不同於在前任教會,或在大專時面對的群體。因此,我發現過去的經驗需要校正。再來,經驗帶給我的,是如何「務實」,並且不「天真」的面對各種人與事。
今年因為擔任「臨安小私塾」的主帶者(想把「主日學」「校長」更名),這一個月內,迫使我將所有經驗和思考進行整合——特別是和水泉的孩子們共讀的經驗,讓我在重新盤整「臨安小私塾」時,想了很多事——包括認知到必須把「孩子背後的大人們」一起拉入「臨安小私塾」的團體動力中。也將不再以「每週的線性時間」來思考,而是以「任務」為導向。
這些「任務」,背後的理念就是「暖身時期」——在沒有完備的容器或魚網時,任何投入都是事倍功半。時間是無法再重來的禮物;事倍功半的話,將是犧牲掉了這份禮物。
謝謝N和水泉的孩子們,願意與我共讀的時光。我從起初至今,學習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0會員
165內容數
從神學連接繪本、文學、哲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bu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一瞬間確實有一種雞皮疙瘩的感覺。因為各種走讀、閱讀的累積,最後總會引領我到未曾意料的地方,卻又如此契合。 又因為這一些知識/能力的累積,可以讓我較容易當起偵探,給予不同的想像跟說故事的角度。
巧敏也是第一次參加我專講的繪本工作坊。她和家豪哥的切入點很不一樣,是將時間軸拉開,記錄了從「繪本是什麼?」到「繪本竟然可以⋯⋯」的歷程。讀的時候,我的嘴角也不禁揚起,因為勾起了我也是從「繪本是什麼?」走到現在的回憶。 繪本閱讀的世界很遼闊,各個年齡層有深淺的進入方式。神學也是很遼闊,不應是窄路。
2022年,繪本工作者職涯(?)在台南大專倒數第二場繪本工作坊。事後才發現,這次竟然是花花系列。還有另一個小插曲:3點的工作坊,12點多開始腹痛拉肚子。以為是一年沒開講工作坊,壓力導致。但到了1點多,伴隨著噁心感與虛脫感。驚覺大事不妙,只能先嗅聞薑精油幾回合,驅散噁心感。
今年夏天,首次應邀辦了一場線上的繪本分享。其中兩本是史戴夫妻所創作的《麥基先生請假的那一天》與10年後的續集《麥基先生錯過巴士的那一天》。 以下內容為謝昀芳所筆記,我另外補上了一些準備分享時的筆記。考量論點清晰度,我就以「動物」與 「時間感」來分類我閱讀這兩本時的主軸。
【穿過隧道】作者/安東尼・布朗 此為某次雯青聚會帶了2本繪本分享,其一為《穿過隧道》。儀靜與昀芳,分別記錄下分享摘要與回饋: 這本繪本,在台南大專開始進行繪本工作坊時,就已經在書單中,算得上是這幾年工作坊中的元老級。因此,熟稔該文本的昀芳,記錄著各種想法碰撞的痕跡: . . . . . . .
閱讀是一件瘋狂的事。
那一瞬間確實有一種雞皮疙瘩的感覺。因為各種走讀、閱讀的累積,最後總會引領我到未曾意料的地方,卻又如此契合。 又因為這一些知識/能力的累積,可以讓我較容易當起偵探,給予不同的想像跟說故事的角度。
巧敏也是第一次參加我專講的繪本工作坊。她和家豪哥的切入點很不一樣,是將時間軸拉開,記錄了從「繪本是什麼?」到「繪本竟然可以⋯⋯」的歷程。讀的時候,我的嘴角也不禁揚起,因為勾起了我也是從「繪本是什麼?」走到現在的回憶。 繪本閱讀的世界很遼闊,各個年齡層有深淺的進入方式。神學也是很遼闊,不應是窄路。
2022年,繪本工作者職涯(?)在台南大專倒數第二場繪本工作坊。事後才發現,這次竟然是花花系列。還有另一個小插曲:3點的工作坊,12點多開始腹痛拉肚子。以為是一年沒開講工作坊,壓力導致。但到了1點多,伴隨著噁心感與虛脫感。驚覺大事不妙,只能先嗅聞薑精油幾回合,驅散噁心感。
今年夏天,首次應邀辦了一場線上的繪本分享。其中兩本是史戴夫妻所創作的《麥基先生請假的那一天》與10年後的續集《麥基先生錯過巴士的那一天》。 以下內容為謝昀芳所筆記,我另外補上了一些準備分享時的筆記。考量論點清晰度,我就以「動物」與 「時間感」來分類我閱讀這兩本時的主軸。
【穿過隧道】作者/安東尼・布朗 此為某次雯青聚會帶了2本繪本分享,其一為《穿過隧道》。儀靜與昀芳,分別記錄下分享摘要與回饋: 這本繪本,在台南大專開始進行繪本工作坊時,就已經在書單中,算得上是這幾年工作坊中的元老級。因此,熟稔該文本的昀芳,記錄著各種想法碰撞的痕跡: . . . . . . .
閱讀是一件瘋狂的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任何人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都會有些緊張,更遑論孩子,但實孩為了迎接這樣一群緊張的試讀生,做了不少準備,且不得不說,他們表現的很好。同時寶師在一早跟試讀生的談話,也讓他們多了「被同理」以及「被賦予希望」的感受
Thumbnail
閱讀服務隊在茶香環抱的弓鞋國小展開 這週德內ㄦ來到南投縣名間鄉弓鞋國小舉辦閱讀服務隊。這是德內ㄦ第一次來到弓鞋國小,這是一間被茶園環繞、綠營盎然的學校。服務隊第一天迎來萬里無雲的好天氣,從學校遠眺就能看見有一片片綿延不絕的茶園呢! 孩子的夢想是努力學習幫助父母 這次來參加活動的是一到三年級的孩
國中吵雜的教室,忘了哪一門課要我們分組編排一個約會行程,那時我問:「交往意義何在?」,而恰好前陣子有了些想法,就讓這篇文章,來回應過去的自己吧! 要好好回應一個問題可不容易,先讓我試試看用成長童年的角度切入。 我成長在一個,類似教會的環境。父親類似於牧師,有空會到處家訪,關懷附近的信徒;家裏類似
因執行一個研究計畫的機緣,進入一年級班級觀察學童,短短七日的觀察,與可愛的孩子們的互動讓我格外深刻,因為過往工作,我接觸的多為成人與長輩,因為工作關係和一群孩子相處還是頭一次,感覺很新鮮,加上自己距離國小的時代已久遠,有種重返校園時的感受。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在晨光時間中與學生互動的經驗。作者嘗試用台語和華語講故事,並舉辦小活動引導孩子思考自己的特別之處。課後發生了一起學生搶筆事件,作者及時介入並用冷靜的語氣與搶筆的學生對話,成功緩和他的情緒。晨光時間讓作者更了解學生的表現和需求,希望孩子能在這段時間減輕壓力,開心地玩耍。
中學生閱讀者聯盟 每個月我們以閱讀為名相聚一次,這是「閱讀者聯盟」。 談談這個月讀的書,透過分享與對話,互動出閱讀的火花。 中學孩子將這樣的相談內化成習慣後,能生出這樣的場景: 展展這次要分享的是同學邵爺在上一季成果展發表的小說。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局,劭爺拉著椅子坐到旁
Thumbnail
在閱讀了《雙翼展翅上騰的健康教會》〔全人關懷小組〕及〔以需要為本的佈道事工 〕兩個章節之後,我個人得到靈性的大幅成長,也使我的眼界大大開啟。 在〔全人關懷小組〕這一章,金牧師對小組的定義,簡單講就是「以耶穌為生命的家人聚會」,詳細的定義是:「以經歷耶穌基督的同在及能力為目標,使小組能持
Thumbnail
新竹縣史館校外教學體驗,學生分組學習時,小組員們分工合作記錄說明牌上的關鍵字,再集合分享討論。一般來說很難想像國小4到6年級的學生可以這麼有組織及目標的認真參訪縣史館,但今天早上,我完全相信他們做得到!
Thumbnail
學校對學生而言是什麼樣的場域?學習的場域?交友的場域?抑或是社會化的場域?我想以上的答案皆正確。學校是孩子初次離家,融入一群陌生人群的地方,這群素未謀面的人要在接下來的幾年間相處並合作,但缺乏合作經驗的他們要怎麼知道如何合作呢?我想身為老師,我們需要利用自己專業,協助孩子從個人好好地進入到團體。
Thumbnail
一個班級裡那麼多學生, 這些是情緒問題、 那些是學業問題、 這群是行為問題、 那群是感情問題…… 學海無涯回頭是岸, 輔海無涯無法上岸。 從哪一隻開始輔導起? 講白了就是: 從接到那通家長電話 的小孩 開始輔導起。 ## 【🥦菜b導日記】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任何人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都會有些緊張,更遑論孩子,但實孩為了迎接這樣一群緊張的試讀生,做了不少準備,且不得不說,他們表現的很好。同時寶師在一早跟試讀生的談話,也讓他們多了「被同理」以及「被賦予希望」的感受
Thumbnail
閱讀服務隊在茶香環抱的弓鞋國小展開 這週德內ㄦ來到南投縣名間鄉弓鞋國小舉辦閱讀服務隊。這是德內ㄦ第一次來到弓鞋國小,這是一間被茶園環繞、綠營盎然的學校。服務隊第一天迎來萬里無雲的好天氣,從學校遠眺就能看見有一片片綿延不絕的茶園呢! 孩子的夢想是努力學習幫助父母 這次來參加活動的是一到三年級的孩
國中吵雜的教室,忘了哪一門課要我們分組編排一個約會行程,那時我問:「交往意義何在?」,而恰好前陣子有了些想法,就讓這篇文章,來回應過去的自己吧! 要好好回應一個問題可不容易,先讓我試試看用成長童年的角度切入。 我成長在一個,類似教會的環境。父親類似於牧師,有空會到處家訪,關懷附近的信徒;家裏類似
因執行一個研究計畫的機緣,進入一年級班級觀察學童,短短七日的觀察,與可愛的孩子們的互動讓我格外深刻,因為過往工作,我接觸的多為成人與長輩,因為工作關係和一群孩子相處還是頭一次,感覺很新鮮,加上自己距離國小的時代已久遠,有種重返校園時的感受。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在晨光時間中與學生互動的經驗。作者嘗試用台語和華語講故事,並舉辦小活動引導孩子思考自己的特別之處。課後發生了一起學生搶筆事件,作者及時介入並用冷靜的語氣與搶筆的學生對話,成功緩和他的情緒。晨光時間讓作者更了解學生的表現和需求,希望孩子能在這段時間減輕壓力,開心地玩耍。
中學生閱讀者聯盟 每個月我們以閱讀為名相聚一次,這是「閱讀者聯盟」。 談談這個月讀的書,透過分享與對話,互動出閱讀的火花。 中學孩子將這樣的相談內化成習慣後,能生出這樣的場景: 展展這次要分享的是同學邵爺在上一季成果展發表的小說。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局,劭爺拉著椅子坐到旁
Thumbnail
在閱讀了《雙翼展翅上騰的健康教會》〔全人關懷小組〕及〔以需要為本的佈道事工 〕兩個章節之後,我個人得到靈性的大幅成長,也使我的眼界大大開啟。 在〔全人關懷小組〕這一章,金牧師對小組的定義,簡單講就是「以耶穌為生命的家人聚會」,詳細的定義是:「以經歷耶穌基督的同在及能力為目標,使小組能持
Thumbnail
新竹縣史館校外教學體驗,學生分組學習時,小組員們分工合作記錄說明牌上的關鍵字,再集合分享討論。一般來說很難想像國小4到6年級的學生可以這麼有組織及目標的認真參訪縣史館,但今天早上,我完全相信他們做得到!
Thumbnail
學校對學生而言是什麼樣的場域?學習的場域?交友的場域?抑或是社會化的場域?我想以上的答案皆正確。學校是孩子初次離家,融入一群陌生人群的地方,這群素未謀面的人要在接下來的幾年間相處並合作,但缺乏合作經驗的他們要怎麼知道如何合作呢?我想身為老師,我們需要利用自己專業,協助孩子從個人好好地進入到團體。
Thumbnail
一個班級裡那麼多學生, 這些是情緒問題、 那些是學業問題、 這群是行為問題、 那群是感情問題…… 學海無涯回頭是岸, 輔海無涯無法上岸。 從哪一隻開始輔導起? 講白了就是: 從接到那通家長電話 的小孩 開始輔導起。 ## 【🥦菜b導日記】